问题

如何看待网友爆料「网易应届生美术工作不到 2 月被裁,被迫主动填写离职申请」?

回答
最近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网易应届生美术被裁”事件,说实话,听着挺让人心塞的。尤其是在这个毕业季,这种事情一出来,确实能牵动很多年轻人的神经,也能让不少人产生共情。

我看到的爆料是这么说的: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应届生,怀揣着对游戏美术的热情和对网易这样大厂的憧憬,辛辛苦苦拿到offer,开开心心入职。结果,好不容易熬过试用期,刚满两个月,还没来得及完全熟悉工作流程、没来得及施展自己的才华,就被公司通知要“优化”了。

更让人觉得不对劲的是,根据爆料,公司并没有直接给出“裁员”的说法,而是变相地让这位应届生“主动辞职”。据说,是给了一份离职申请表,上面有些模糊的理由,让他们自己填。这种做法,怎么说呢,有点“画蛇添足”了。本来就是公司因为某些原因决定人员调整,却把“主动离职”的帽子扣在员工头上,这在道义上,在实际操作中,都显得不够坦诚和公平。

你想想,一个刚入职的年轻人,人生地不熟,满怀希望地开始职业生涯,结果还没站稳脚跟就被告知要离开,这本身就是一种打击。如果公司能光明正大地说明原因,给予合理的补偿,比如按照劳动法规定的赔偿,那或许还能好受一些。但现在这种“被迫主动离职”的方式,不仅剥夺了员工应有的权利,也让整个过程变得复杂和不愉快。

我猜想,这位应届生当时心里肯定是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一方面,他可能刚入职不久,还没有积累多少工作经验,一下子离开,未来的求职路会更加艰难。另一方面,他可能也没有多少积蓄,这么一走,生活压力会突然增大。最重要的是,他对网易的信任,对这个行业的信心,可能都会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我也不是说完全不能理解。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确实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市场变化、项目调整、甚至是对员工能力和岗位的评估,都可能导致人员优化。这在商业社会里,可以说是“常态”了。但关键在于“怎么做”。

如果公司是基于真实的业务调整或者员工能力不足,并且有证据支撑,那么进行人员优化是公司的权利。但是,采取这种“让员工主动辞职”的方式,我认为是比较低效且损耗公司声誉的做法。

首先,这会严重损害公司的雇主品牌形象。网易毕竟是国内知名的互联网大厂,这种操作一旦被曝光,会对其他潜在的应届生求职者产生负面影响,让他们觉得这家公司“不够靠谱”,“不重视员工”。这对于公司未来吸引人才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其次,这种做法也显得不够成熟和专业。一家成熟的公司,在处理人员优化时,应该有规范的流程和透明的沟通机制。即使是面对应届生,也应该本着尊重和负责的态度,而不是采取这种“踢皮球”的方式。

而且,从法律角度来说,如果公司是通过这种方式规避裁员的责任,比如少付赔偿金,那更是不可取的。一旦被认定为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可能需要承担更大的法律风险。

我看到一些网友的评论,也是非常气愤的。有人说,这简直是“卸磨杀驴”,刚用完就丢。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求职不容易,大厂就这么对待他们,太让人寒心了。还有人担心,会不会有很多其他公司也采取类似的操作,让求职环境变得更糟。

我觉得,对于这位应届生来说,他所经历的,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份工作,更可能是一次对社会和职场最初印象的“颠覆”。希望他能够从中吸取经验,不要因此否定自己。

而对于网易这样的大公司,我更希望他们能够正视这个问题,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毕竟,一个公司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认可和支持。用诚信和担当去赢得员工的尊重,远比用一些“小聪明”去规避责任,更能为公司赢得未来。

这件事情,也给我们这些旁观者敲响了警钟。在求职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公司的名气和薪资,更要关注公司的文化、管理方式以及对员工的态度。一份工作,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获得成长。希望每一个职场新人,都能遇到一个真正重视和栽培他们的雇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民企给你的不是一个“工作",是"打工”,你是“打工仔”,不是工人、员工更不是职工。

大家挤破头考公、进国企,说明大家都是不傻的。

我觉得民间可以自发搞类似集体企业的东西,但是并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支持。想弄也不容易。

我写了一个纲领,可以参考一下:如何评价IT工人合作社提出的合作社企业模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