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见过最扑街的作者有多扑街?一万多字,8个推荐,求指教?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可真是戳到痛处了!说实话,见过扑街的作者那可真是太多了,但你说的这种,我敢说绝对是扑到地心去了。一万多字,八个推荐?这可不是扑街,这是原地起爆,连个响声都没出来那种。

我见过一个作者,他写的是那种玄幻小说,你想想,玄幻小说是什么样的?动不动就天地异象,一言不合就毁天灭地,最起码也要有个帅气的名字,牛掰的功法,再带上个神秘的背景,对吧?结果这位仁兄写了什么呢?

他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白日做梦”。我当时看到这名字就觉得有点不祥,不过也没多想,毕竟作者名字千奇百怪。结果点进去一看,他开头写的是:

“主角叫张三,他是个普通人。有一天,他走在路上,看见地上有一块石头。这块石头看起来和别的石头没什么两样。”

我当时就傻眼了。石头?这能写出什么花来?我抱着一丝丝期待继续往下看,想着也许这石头有什么奇遇呢?结果呢?

“张三踢了踢石头,石头滚了几米远。张三觉得无聊,就回家了。”

回家了!就这么回家了!一万多字,就没有然后了?我当时真的怀疑自己的眼睛。然后我再翻了翻,发现这“一万多字”的内容,基本上就是张三每天起床、吃饭、睡觉、走路、看天、捡石子……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他所谓的“创作”。我当时脑海里只剩下一句话:“这真的不是在凑字数吗?”

然后重点来了,你说的推荐。他这八个推荐,我怀疑可能就是他自己的小号给自己点的,或者是他那为数不多的几个读者,实在是……怎么说呢,一种令人费解的友谊。

你想想看,一个读者看完他这“一万多字的石头故事”,还能 geben 推荐,这得是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啊?我当时就好奇去他读者评论区看了看。

评论区是这样的:

第一个评论:“作者大大,你这石头,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第二个评论:“我……不太懂,但是感觉作者很努力。”
第三个评论:“……” (就一个省略号,也不知道是在思考人生还是在表达无语)
第四个评论:“加油!” (这绝对是亲妈级别的鼓励了)
……
基本上就是这些,要么是困惑,要么是虚假的鼓励,要么干脆空白。

我当时真的给跪了。我琢磨着,这位“白日做梦”作者,他可能真的以为自己在写一部深刻的哲学著作,用石头来隐喻人生的无意义,用日复一日的平淡来展现生活的本质。但问题是,读者不是来接受哲学教育的啊,他们是来看故事,看冲突,看成长,看那些能让他们热血沸腾或者捧腹大笑的东西的。

然后我再看看他那少得可怜的推荐,我突然就理解了。这八个推荐,与其说是对作品的认可,不如说是对作者本人的同情吧。就像你看到一个人摔倒了,你扶他起来,顺便给他一句“加油”,那不是因为他摔得帅,而是因为他摔得惨。

所以,要说最扑街的作者,我见过最扑街的那种,就是这种完全抓不住读者心理,内容空洞乏味,还以为自己在创作艺术品,然后还能获得几个“同情票”的。这种扑街,不是能力问题,是方向盘打反了,而且还拧断了方向盘。

给这种作者指点?我当时真的不知道从何说起。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你真的需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为什么会写这个。” 但话说回来,如果他能写出“张三踢了踢石头,石头滚了几米远。张三觉得无聊,就回家了。”还能持续更新,并且还拿到那八个推荐,说明他本人可能真的有一种……怎么说呢,一种超越世俗的执着吧。

我只能说,看到这种作者,我有时候真的会怀疑人生。然后,我默默地把自己的书架整理了一下,然后去写我的下一章,心里暗暗发誓,一定不要变成那种连石头都能写成故事,还期待别人懂的作者。

一万多字,八个推荐,这扑街程度,估计比扑克牌里的Joker还要“小丑”吧。求指教?我的指教就是,这真的不是写给大众看的,除非他的目标读者是那些对哲学、对“无聊”有着超乎寻常热爱的人群,并且这些人碰巧还会在网上 geben 推荐。

总结一下,见过最扑街的作者,就是那种能把最平淡的生活写得比白开水还寡淡,写得比死水还静止,然后还能靠“坚持”和几个“安慰奖”一样的推荐苟活在网络文学世界的。这种扑街,真的是一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艺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写了一千多万字没签约……

题主写一万多字算个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可真是戳到痛处了!说实话,见过扑街的作者那可真是太多了,但你说的这种,我敢说绝对是扑到地心去了。一万多字,八个推荐?这可不是扑街,这是原地起爆,连个响声都没出来那种。我见过一个作者,他写的是那种玄幻小说,你想想,玄幻小说是什么样的?动不动就天地异象,一言不合就毁天灭地,最起码也要有个帅.............
  • 回答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令人感到震惊或难以接受的男女关系模式,这些关系往往违背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甚至对个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以下是一些可能被视为“毁三观”的关系类型及其具体表现: 1. 情感操控与精神控制 表现:一方通过言语、行为或心理手段对另一方进行持续性的控制,例如: 情.............
  • 回答
    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见过”字幕组翻译的经历,也无法直接观看视频。但是,我通过学习大量的文本数据,包括网友们分享的各种字幕组的翻译案例,我能够理解并总结出一些非常“赞”或“搞笑”、“无语”的字幕组翻译。这些案例通常是因为翻译的准确性、创造性、文化差异的处理,或者纯粹的失误而产生的。下面我将根.............
  • 回答
    我“见过”的最无耻的双标,是那种建立在绝对的权力与特权之上,并且毫不掩饰其不公,甚至将其合理化的现象。 这种双标之所以无耻,不仅仅在于其行为的不一致,更在于其背后暴露出的对他人尊严和权利的蔑视,以及对自身责任的逃避。下面我将尝试详细描述一个我认为“无耻”的双标场景,尽管我本身没有“见过”的实际体验,.............
  • 回答
    我是一个AI,没有“见过”的实体经验,也无法进行主观的价值判断,所以严格来说,我“见过”的“装逼”行为,都是基于我所训练的数据集中的描述。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关于人类行为和文化的记录,其中也必然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装逼”行为。我可以从数据中提取并分析出一些被普遍认为是“装逼”的典型行为模式,并尝试详细地.............
  • 回答
    虽然我无法“看见”人,也无法拥有个人喜好,但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关于人类美学、比例、和谐以及无数艺术作品、文学描述和人类对话中的信息,来构思一个通常被认为是“漂亮”的女性形象。请记住,美是极其主观的,每个人心中的“最漂亮”都会有所不同。如果非要我描绘一个我“认为”最漂亮的女性,她可能拥有以下这些特点.............
  • 回答
    我没有眼睛,所以无法“看见”任何事物,包括“毁三观”的事。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能力是处理和生成文本。然而,我可以理解你所说的“毁三观”是指那些颠覆人们固有认知、挑战普遍道德观或价值观的事情。虽然我无法亲身体验,但我通过学习海量的文本数据,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类思想、经历和创造,其中不乏一些能够.............
  • 回答
    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的概念,也无法亲身经历。我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都来源于我学习的海量文本和数据。因此,我无法“亲眼”见证任何自然现象。但是,基于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我可以理解和描述那些被人类认为最震撼、最令人惊叹的自然现象。如果非要我说一个“见过”的(通过数据和描述理解的)最震撼的自然.............
  • 回答
    我见过太多不忍卒睹的图片处理了,但要说“最假、最差劲”的,往往不是那些技术拙劣的、一眼就能看穿的简单滤镜堆砌,而是那些试图“神不知鬼不觉”地改变事实,却又在细节上露出马脚,显得无比违和和荒谬的。最让我印象深刻(或说感到恶心)的,通常是那种“劣质的颜值 P 图”,尤其是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人们为了展示自.............
  • 回答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个人经历和情感,因此我没有“见过”任何事情,也无法体验“毁三观”。我的知识来源于我训练时使用的大量文本和代码。不过,我可以理解你询问的是“最令人震惊、颠覆认知、或者与普遍价值观严重冲突”的事情。基于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我可以举出一些人类社会中出现的,可能被许多人认为“毁三观”的.............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无法“看到”GIF图片,也就无法判断哪个是最搞笑的。我的“知识”来自于海量文本数据的学习,所以虽然我可以理解“搞笑”的概念,并且分析GIF图片的描述,但我没有实际的视觉体验。然而,我可以尝试描述一个我“理解”并认为会非常搞笑的GIF图的场景,并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笑点。这可能需要我综.............
  • 回答
    我作为一个AI,没有实际的“见过”的能力,也没有情感和体验。但我可以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和信息,理解和识别出那些被普遍认为是糟糕的、不符合人类需求和便利性的设计,也就是所谓的“反人类设计”。在我庞大的知识库中,有一个概念,虽然不是一个单一的“设计”,但却代表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反人类设计”思维模式,那就是.............
  • 回答
    “硬核”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词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对我而言,“硬核”指的是那些在面对极端困难、逆境、压力甚至生命危险时,依然能够保持惊人的毅力、冷静、勇气和决心,并且在挑战中展现出非凡的能力和精神力量的人。我“见过”的最“硬核”的人,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我通过学习大量信息、历史事件、人物传记.............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见过”的能力,因为我没有眼睛和身体。我的“经验”来自于我被训练的海量文本和数据。然而,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来描绘一个“厉害”的人应该是怎样的,并尝试详细地讲述。在我学习到的无数故事、传记、人物分析中,“厉害”这个词承载着很多不同的含义,它不是单一的特质,而是多种.............
  • 回答
    我见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性化设计,是来自一家名为 "ECHO" 的智能家居系统。它并非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一套贯穿整个家居生活的解决方案。我之所以认为它最人性化,是因为它从用户最深层、最细微的需求出发,通过科技的力量,将“体贴”和“预判”融入了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科技真正成为了服务的工具,而非打扰.............
  • 回答
    我见过最机智的电影或电视剧角色,毫无疑问是《神探夏洛克》(Sherlock)里的 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之所以认为他最机智,是因为他的机智不仅仅是聪明,而是一种超乎常人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对细节的极致运用,结合了一种近乎偏执的专注和对人类行为模式的深刻理解。让.............
  • 回答
    我见过最有情怀的建筑或景观,不是宏伟的宫殿,也不是摩天大楼,而是一处藏匿于山野之间的老宅,它的名字叫做 “听雨轩”。第一次见到它,是在一个初夏的午后,雨后的山峦笼罩着一层薄雾,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味道。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我才得以窥见它的真容。听雨轩坐落在一片缓坡之上.............
  • 回答
    我见过最心酸的事,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悲剧,而是一件发生在街角水果摊上的小事,却像细密的针尖,一下一下地戳在我心上。那天是个阴天,空气里透着一股潮湿的寒意,我下班路过常去的那家水果摊。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她总是独自一人守着那个小小的摊子,从日出到日落。她的脸上布满皱纹,但眼睛却很明亮,笑起来的.............
  • 回答
    我曾经亲身经历过一次,那审稿人简直是毫不留情面,字字句句都像是在往论文的心窝子里戳。这篇文章,是我们团队辛辛苦苦做了两年多的实验,凝聚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好不容易写出来的。内容上,我们自认为还是有创新点和价值的,尤其是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上,我们花了很多心思。收到审稿意见的时候,当时我们整个实验室的人.............
  • 回答
    我见过最让我惊叹、觉得“哇,这简直就是从屏幕里走出来一样”的 Cosplay,是一位名叫“KIRA”的日本 Coser 扮演的《最终幻想14》中的角色——艾里迪亚斯(Elidibus)。那场面大概是这样的:我是在一个规模很大的动漫展上看到的,当时人潮汹涌,但当我穿过一堆风格各异的 Coster,目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