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孙悟空是《西游记》是主角,才有平手这回事。更早的元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孙悟空被抓的更彻底不说,还有求饶的段落。
剧中开篇有一段孙悟空的自述,其中说:
天下神鬼尽归降,盖世邪魔闻吾怕。吾神三人,姊妹五个:大哥哥通天大圣,吾神乃齐天大圣,姐姐是龟山水母,妹子铁色猕猴,兄弟是耍耍三郎。姐姐龟山水母,因水淹了泗洲,损害生灵极多,被释伽如来擒拏住,锁在碧油坛中,不能翻身。
厉害不“天下神鬼尽归降,盖世邪魔闻吾怕。”而且孙悟空是兄弟三人,还有姐姐妹妹。但这都是为了存托杨戬有多厉害。
在剧中杨戬的自述是:
吾神乃二郎真君是也,俗姓杨名戬,幼从道士李班,隐于青城山。至隋炀帝,知吾神大贤,封为嘉州太守。郡左有冷源二河,内有徤蛟,春夏为害。吾神持刀入水,斩蛟而出。后弃官学道,白日冲升,加吾神清源妙道真君。今有乾天大仙相请,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
操刀入水斩蛟龙,这个故事最早是李冰的传说,而且又是青城山又是蜀中,二郎神的原型和建造都江堰的李冰是分不开的。
后来孙悟空请他两个兄弟一起来赴会吃仙丹,二郎神也到了,结果是:
[通天大圣云] 天兵势大,神力威严,俺神通浅短,独力难加。敌不住神兵,可怎了也!
[齐天大圣云] 看了二郎真君法力威猛,吾神近不的他,走走走!
是的,孙悟空直接怂了!然后就被二郎神抓到北极驱邪院主哪里去了,北极驱邪院主是紫薇大帝的别称。在紫薇大帝面前孙悟空认罪态度非常诚恳,原文是:
[驱邪院主云] 想齐天大圣,盗了金丹御酒,罪犯天条。今已擒拏住,与我拏过来![众做拏齐天大圣等跪科]
[驱邪院主云] 兀那妖魔,您怎生盗了金丹,偷了仙酒,有犯天条?怎生被天兵擒住,合受酆都之罪也!
[齐天大圣云] 上圣可怜见,小圣误犯天条,望上圣宽恕小圣这一遭者![正末唱]
最后驱邪院主宽恕了齐天大圣,说:
二郎神显耀威灵,奉勅旨统领天兵。犯天条齐天大圣,偷仙酒罪犯非轻。盗灵丹合当斩首,罚阴司不得超升。尊上帝好生之德,再休题妄想贪嗔。从今后改恶向善,朝上帝礼拜三清。众神将各归洞府,还本位齐赴天庭。
就这样,孙悟空去天庭拜玉皇大帝和三清了。
换句话说如果《西游记》的主角不是孙悟空,按照原本杨戬抓孙悟空的传说,孙悟空真的会很惨,很惨。
其实二郎神的本事不重要,重要的是二郎神的原型实实在在。
《西游记》中二郎神是是玉皇大帝的亲外甥,在《封神榜》中二郎神又成了玉鼎真人门下的高徒。因为文学著作的原因大家熟悉的二郎神的身世是这两个,兴扬要说的是今人对二郎神生前是谁的两个看法。
二郎神在传说的原型可能姓李,是李冰次子。传说李冰在开凿都江堰时曾凿离堆、开二江于此事有大功,因而被民众作为神灵奉祀。
这种说法的早期记载可以追溯至北宋,《宋会要》记宋仁宗嘉祐八年封永康军广济王庙郎君神为惠灵侯,并言“神即李冰次子”,表明“二郎”即次子之意。
在流传中二郎神和可能和隋朝太守赵昱融合,形成了我们今天认知的二郎神。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三称,在唐太宗以前,当地民众已为赵昱立庙于灌江口,俗曰灌口二郎。北宋真宗时,益州大乱,张乖崖奉旨入蜀治之,曾诣祠下求助于神,事后请皇帝追尊圣号,曰“清源妙道真君”。
赵昱为隋朝嘉州太守,他曾隐居青城山学道,时有老蛟兴风作浪,成一方祸害。赵昱乃持刀投江,没入水中,与老蛟大战,顷刻间江水尽赤,石岸半崩,吼声如雷。最终赵昱左手持蛟首,右手持刀,奋波而出。(这也符合元杂剧的说法)
这两个原型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曾为止水出力,恩德于世人是实实在在的。
所以在作家写作人们传说的时候二郎神的形象不会很差,就算是《西游记》也要是二郎神抓住了孙悟空,只是为了照顾孙悟空的主角形象让老君插手了,不会对原本的传说有太大的冲突。
这就好比今天网文中如果主角遇到了曾经的英雄,作者不会写这英雄是狗雄一样,如果把英雄写成狗雄,写的太离谱就必然如某些说霍去病去匈奴了,侮辱炎黄的小说一样为人诟病。
谁说的孙悟空败给二郎神了……
孙悟空畏惧的是二郎神背后的势力。
家破人亡的孙悟空要求自保,才显得落了下风。最后不是太上老君一圈打在脑袋上造成帽状腱膜血肿,孙悟空不见得能让二郎神抓到。他俩要真是一对一私斗,我看二郎神凶多吉少。
这么说,如果是天庭军,由大圣带队去剿灭小圣真君,你们猜他俩还能平手么?
二郎神自己本事很大,且自带自家兄弟,外加一条啸天犬。原著里写的他是听调不听宣,去打猴子根本就是去打猎的架势。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分析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们印象中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孙悟空,在原著中战斗力究竟如何?其地位又在什么层次?
我们试从几段原著分析。
1.先来看看仙界社会舆论对孙悟空的评价:
二十六回,孙悟空为了找医活人参果树的方子来到蓬莱仙岛,在给福禄寿三星讲明来龙去脉之后,有了这么一段话:
三星闻言,心中也闷道:“你这猴儿,全不识人。那镇元子乃地仙之祖,我等乃神仙之宗;你虽得了天仙,还是太乙散数,未入真流,你怎么脱得他手?
三星的意思非常明确:你孙悟空虽然球打的好,得了个街球王的名儿,但你终归是混野球场的,训练不科学不系统,基本功不扎实,花架子太多;人家镇元子再怎么不济也是体校大学俱乐部一条龙,正儿八经的签约职业球员,你俩压根儿不是一回事儿。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哥仨儿打人一个没打过,被一袖子全装走了。
2.再来看看孙悟空逢人就吹的“大闹天宫”,究竟是怎样的:
第七回,孙悟空在天宫作乱,玉帝派游奕灵官和翊圣真君去请如来佛祖时,有这么一段话:
“……却又跳出八卦炉,打退天丁,径入通明殿里,灵霄殿外;被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挡住苦战,又调三十六员雷将,把他困在垓心,终不能相近……”
大闹确实是大闹了,但天庭并不狼狈,玉帝也并没有“钻到桌子下面”,相反非常从容,孙悟空则被佑圣真君的一个王灵官和三十六个雷将团团困住,连凌霄殿的门都没进去。
而纵观孙悟空在天庭的一系列经历会发现,封“齐天大圣”并不是因为玉帝怕他而安抚,而是因为懒得理他;大闹蟠桃会也只是定住了几个采桃女工,打倒了几个保安,趁人没来的时候偷喝了几口酒,吃了几颗丹(有趣的是在这儿原著有一段孙悟空的心理描写:“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李天王讨伐花果山率领的十万天兵被孙悟空打败,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孙悟空的实力,但在此战中,花果山的盟友七十二洞妖王与独角鬼王全部被擒,孙悟空一人和四大天王、李靖父子缠斗一天,最终使出分身术才将对方打败(说实话不理解有这绝活儿为啥不早用),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3.然后我们来看一个重要问题,既然天庭没把孙悟空放在眼里,为什么最后还要靠西方力量降服孙悟空?
首先,大背景来说,初唐佛教在中土并不兴盛,整个《西游记》故事的本质就是如来佛祖为了打开大唐市场而策划的一场公关。
第八回里:
如来讲罢,对众言曰:“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
而相比道家的天庭地位,此时的西方佛界是不如的,比如第七回中如来佛降服了孙悟空回到灵山给众佛讲起此事,居然带着炫耀口气:
如来道:“那厮乃花果山产的一妖猴,罪恶滔天,不可名状,概天神将,俱莫能降伏;虽二郎捉获,老君用火锻炼,亦莫能伤损。我去时,正在雷将中间,扬威耀武,卖弄精神,被我止住兵戈,问他来历,他言有神通,会变化,又驾筋斗云,一去十万八千里。我与他打了个赌赛,他出不得我手,却将他一把抓住,指化五行山,封压他在那里。玉帝大开金阙瑶宫,请我坐了首席,立安天大会谢我,却方辞驾而回。”
最有意思的是五十二回,青牛精用钢圈收走了金箍棒和众神的兵器,孙悟空实在没办法便去求如来:
如来听说,将慧眼遥观,早已知识,对行者道:“那怪物我虽知之,但不可与你说。你这猴儿口敞,一传道是我说他,他就不与你斗,定要嚷上灵山,反遗祸于我也。”
然后便派十八罗汉拿着十八粒金丹沙去降妖,但在出发之前孙悟空发现十八罗汉只来了十六个,正要发火,降龙和伏虎才慢悠悠的来,并说是如来叫他们去嘱咐了些事。到了下面,如来的金丹沙还是不好使,被青牛怪一下收走了,孙悟空慌得一批时:
旁有降龙、伏虎二罗汉对行者道:“悟空,你晓得我两个出门迟滞何也?”行者道:“老孙只怪你躲避不来,却不知有甚话说。”罗汉道:“如来吩咐我两个说,那妖魔神通广大,如失了金丹砂,就教孙悟空上离恨天兜率宫太上老君处寻他的踪迹,庶几可一鼓而擒也。”行者闻言道:“可恨!可恨!如来却也闪赚老孙!当时就该对我说了,却不免教汝等远涉!”
孙悟空去了兜率宫才发现青牛精是太上老君的青牛,于是联合太上老君将其收服。
如来明知青牛精来历却不明说,最后还是遣罗汉之口告诉孙悟空,可见西天总裁对太上老君十分忌惮,非常不愿意得罪对方,也可见当时西方的地位不高。
由此可以得出,佛祖的法力无边或许高于天庭,但其地位却远远不如,这也正是如来想要佛教东传的原因之一,而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天庭完全有能力解决孙悟空却不自己动手,而要假手于如来,这符合中国政治传统中的一般规律,大人物要解决小人物往往不会亲自动手,而是经由一个中人物去做。
由上面三点分析大概可以得出,《西游记》原著中的孙悟空并非厉害到毁天灭地,能力在整部小说中只能算中上,而道教神仙系统的天庭中,有大把牛人可以轻易将其制服。
由此我们再回到这个问题的主题,杨戬做为天庭初代反叛者,初代劈山救母者,玉帝之外甥,玉鼎真人之徒(此处有误,谢指出,在此标明,考证不严谨,惭愧),梅山七圣之领主(有误,应为六怪,谢指出),The KING of 灌江口,哮天犬之唯一合法主人,虽然驻守人间未入天庭,其实力在神仙中也决不可小觑,这样的小圣与大圣打成平手,相信也没什么可意外的。
—————————————————————————————————————
尽管关注到这个答案的人不多,但还是收到些评论,除去无脑喷子的日常秀下限之外,有几条还是让我受益匪浅,也提醒了我答案里的明显错误,在这里大概说一下:
1·《西游记》中二郎神的老师并非或者说不确定是玉鼎真人,这是我答案中明显的错误,感谢指出,想当然的把《封神榜》跟《西游记》混为一谈,是我不够严谨,之后一定尽量改正避免。
另:在此问题下有另一个答主对西游记中二郎神身份做了系统分析,有兴趣可以做参考。
2.质疑最多的应该是我最后对孙悟空战斗力下的定义——“中上”。其实怎么说呢,可能是我答案中表达语气有点不屑,但我本身真的认为在西游的神仙系统中,战斗力“中上”已经是很高的评定了,比如有一百个人竞争,能得到“中上”的评价至少也得排在30往前,但如果大家真的在感情上无法接受从小崇拜的英雄得到这样的评定,那我不介意修改我的措辞:
“……由以上分析大概可以得出,孙悟空的战斗力确实很强,在整部书中算一流,但在道教的天庭系统中,还是有不少人可以将其制服的。”
先写这些,以后发现问题随时补充更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