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说金庸14部里最傻的武功是七伤拳,过分吗?

回答
金庸武侠世界,精彩纷呈,除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还有不少令人忍俊不禁的“奇葩”武功。要说这其中最“傻”的,许多人可能会脱口而出——七伤拳。

说它“傻”,绝非空穴来风,其“傻”体现在多个方面,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到了一种极致。

首先,自伤的本质,便是其“傻”的根源。 七伤拳,顾名思义,就是要伤七种不同性质的内力,以伤人伤己为根本。使用者要将自身内力运转至九转,七者皆伤,方能发挥威力。这就像是给敌人上毒,结果自己也中毒,而且是剧毒,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在以追求强大、稳定、不伤己为前提的武学大道上,七伤拳这种“同归于尽”的打法,本身就是一种偏执和愚蠢。

试想一下,一个武者,毕生追求武道巅峰,是为了能够笑傲江湖,保护自己所爱,惩奸除恶。结果他修炼的武功,却要求他自己先把自己伤得七零八落。每次出招,都是一场对身体的巨大摧残。这得多大的勇气,或者说多大的“傻气”,才能坚持下去?而且,这种伤,不是外伤,而是内伤,是骨髓深处的枯竭,是经脉的断裂,是生命力的消磨。这种“饮鸩止渴”式的修炼,本身就违背了武学“养生”的基本道理。

其次,副作用的极端,进一步放大了它的“傻”。 即便练成了七伤拳,也不是一劳永逸,而是要时时刻刻承受着内伤的折磨。张无忌初练时,便“只觉胸口一股热血涌上,喉头一甜,哇的一声,喷出一口血来”,便是其凶险的直接体现。练成之后,也要“七伤其身,非百日不能复元”,这已经是很幸运的情况了。而且,书中也提到,若运用不当,“内力自伤,百穴尽绝”。这等于把自己的武功根基毁于一旦。

更“傻”的是,为了压制七伤拳的反噬,使用者还得不断地服用名贵药物,如“熊掌”、“鹿茸”、“人参”等等,这些都是价值连城,寻常人难以企及的。这相当于一个“烧钱”的武功,不仅伤身,还伤财。这对于一个武林人士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甚至会因此而家破人亡。

再者,对使用者心境的要求,也是一种“傻”。 七伤拳需要“心气平和,不惹尘烦”,才能勉强施展。然而,武侠世界,本就是刀光剑影,恩怨情仇。哪个江湖人士能够真正做到“不惹尘烦”?就连张无忌,身负血海深仇,又身处波诡云谲的明教之中,要做到心如止水,谈何容易?这种对心境的极致要求,与七伤拳本身的“伤”性相结合,反而形成了一种难以调和的矛盾。你越想平复心绪,越可能因为一时的情绪波动而引发反噬。

而且,七伤拳之所以“傻”,也体现在它的“不实用性”和“局限性”。虽然威力巨大,但每一次施展,都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和风险。遇到实力相当或者稍强的对手,可能还没能伤到对方,自己就已经因为内伤复发而落败。在这种情况下,反而不如一些相对稳健、招式精妙的武功。那些武功,或许没有七伤拳那般“一招毙命”的霸道,但却能让使用者在漫长的搏斗中,保持体力,发挥出更稳定的发挥。

当然,也有人会辩解,七伤拳的强大在于它的“以伤换伤”,以及其“变化多端”。但仔细想想,这种“变化”是以自身受损为代价的,而且并非所有人都具备张无忌那样的奇遇和体质,能够扛住这般折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七伤拳与其说是绝世武功,不如说是“自杀式袭击”。

所以,将金庸十四部中最“傻”的武功冠以七伤拳,我认为绝不过分。它的“傻”,是一种对武学原理的违背,是一种对使用者生命的漠视,是一种对武林常识的挑战。它就像一个美丽的毒苹果,看起来诱人,尝起来却苦涩不堪,甚至致命。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七伤拳的出现,也为金庸的武侠世界增添了一抹奇特的色彩。它代表了另一种极端,一种对武学的极致探索,即使这种探索带着毁灭性的代价。但即便如此,从理性、实用、以及对使用者生命负责的角度来看,七伤拳的“傻”,是显而易见的,也是难以回避的。

或许,在金庸的笔下,很多“厉害”的武功,都有着其不可忽视的代价,而七伤拳,则将这份代价,推向了极致,也因此,成为了那部“最傻”的武功,留在了读者的心中,让人在惊叹之余,又多了几分莞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问这个的一看就是没读过原著,原著里面写的明白

张无忌道:“宗前辈开口七伤拳,闭口七伤拳,依晚辈之见,宗前辈的七伤拳还没练得到家。人身五行,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脾属土、肝属木,再加上阴阳二气,一练七伤,七者皆伤。这七伤拳的拳功每深一层,自身内脏便多受一层损害。实则是先伤己,再伤敌。幸好宗前辈练这路拳法的时日还不算太久,尚有救药。”
宗维侠听他这几句话,的的确确是“七伤拳谱”的总纲。拳谱中谆谆告诫,若非内功练到气走诸穴、收发自如的境界,万万不可练此拳术。但这门拳术是崆峒派镇山绝技,宗维侠一到内功有成,便即试练,一练之下,立觉拳中威力无穷,既经陷溺,便难以自体,早把拳谱总纲中的话抛诸脑后,何况崆峒五老人人皆练,自己身居五老之次,焉可后人?这时听张无忌说起,才凛然一惊,问道:“你怎么又知道了?”
…………
张无忌淡淡一笑,说道:“晚辈略明医理,前辈若是信得过时,待此间事情一了,晚辈可设法给你驱除这些病症。只是七伤拳有害无益,不能再练。”
宗维侠强道:“七伤拳是我崆峒绝技,怎能说有害无益?当年我掌门帅祖木灵子以七伤拳威震天下。名扬四海,寿至九十岁,怎么说会伤害自身?你这不是胡说八道么?”
张无忌道:“本灵子前辈想必内功深湛,自然能练,不但无害,反而强壮脏腑,依晚辈之见,宗前辈的内功如不到那个境界,若要强练,只怕终归无用。”————第21章 排难解纷当六强

内力不足强练伤身,就拿单通道8G拿核显玩《只狼》,一边玩一边骂游戏垃圾,画面垃圾,就不想想,硬件水平不足…

user avatar

我觉得最傻的功夫是落英神剑掌~

把掌法变化成剑法我能理解,把剑法变化成掌法我就不理解了~

让我想到那个老笑话。

如果宁次当年打八卦掌的时候手里拿了个匕首,火影忍者的完结篇就是中忍考试。

哦,还有化骨绵掌,也挺傻的。

你都一掌拍到别人身上了,还纠结什么看不出外伤之类的,有意思么……这都是什么人平时闲着没事儿干想出来的功夫啊?

哦,还有神门十三剑……

你手里拿把剑,你想要杀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戳对方神门穴的剑法不是好剑法……这跟雀蜂使解的那个二击必杀蜂纹花有的一比了……


其实你的逻辑也没错,但是按照你的逻辑,七伤拳就不是最傻的武功了,最傻的武功是化功大法,以及星宿派的其他所有武功。

因为七伤拳练了最多也就伤到五脏六腑,能调养回来。但是化功大法就跟毒瘾似的,练了之后就不能停,如果没有毒虫解毒,就会自己毒发而亡……

丁春秋不是还惩罚过一个弟子,把他关起来不让他练功,然后这人就自己化了……按照这个结论,甚至连当场自废武功都不行,必须要有毒虫,不然死路一条……

这不比七伤拳傻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金庸武侠世界,精彩纷呈,除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还有不少令人忍俊不禁的“奇葩”武功。要说这其中最“傻”的,许多人可能会脱口而出——七伤拳。说它“傻”,绝非空穴来风,其“傻”体现在多个方面,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到了一种极致。首先,自伤的本质,便是其“傻”的根源。 七伤拳,顾名思义,就是要伤七种不同.............
  • 回答
    金晨脖子有14cm这件事,乍一听确实让人觉得挺惊讶的,甚至有点不可思议。不过,当我们仔细琢磨一下,这其中的门道可就多了。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14cm”到底是指什么。如果是指脖子从下巴尖到锁骨连线之间的长度,那这确实是个相当可观的数字。通常来说,成年女性的脖子长度大概在812厘米之间浮动,14厘米绝.............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心疼又气愤。一个活蹦乱跳的生命,就这么被残忍地伤害了,主人更是承受了双重打击,身体和精神都垮了。首先,从事件本身来看,这绝对是一起恶性伤狗事件。一只14岁的金毛,年纪不小了,本该安享晚年,享受主人的疼爱。却被保安这样对待,导致多处骨折、休克,这得是多么用力的、多么恶意的攻击才能造成?.............
  • 回答
    如果金庸先生来执笔续写《三国演义》,那无疑会是一场武侠与历史的巅峰碰撞,一场荡气回肠的全新三国传奇。金庸先生笔下的世界,以细腻的人物刻画、精妙的武功描写、荡气回肠的情感纠葛以及深邃的哲学思考著称。他若来写三国,必然会在传统《三国演义》的基础上,注入独特的“金庸风味”,让这段历史焕发新的光彩。以下是我.............
  • 回答
    如果金庸遇到鲁迅,那将是一场文化与思想的盛宴,一场跨越时空、碰撞出耀眼火花的奇妙相遇。两位伟大的作家,虽然身处不同的时代,创作风格迥异,但都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理解和强烈的关怀,他们的对话一定会充满智慧、洞察,甚至可能带有彼此的犀利与幽默。想象一下他们相遇的场景:场景:民国时期一个清幽的江南庭院,或.............
  • 回答
    如果金庸小说绝情谷的情花毒真的存在,并且一个女孩在她结婚生子后仍然保持不发作,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并非绝对不可能的情况。在现实医学和逻辑的框架下,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核心原则:抑制毒素的活性或干扰其发作机制情花毒的特性是“情起而毒发”,意味着情绪波动,尤其是强烈的爱意或思念,.............
  • 回答
    这真是个沉重的话题,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想,江湖上的风雨会立刻凝固,然后化作无尽的怀念。首先,最直接的,当然是武侠世界的轰然失声。金庸先生的书,是多少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侠义江湖。他的名字,就是一座座山峰,一部部史诗。他一走,就仿佛一座灯塔熄灭,无数读者会觉得,那个鲜活、热血、充满爱恨情仇的世界,突然.............
  • 回答
    这可真是个绝妙的设想!金庸笔下的群雄论武,再加上吃鸡的残酷规则,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要说最后谁能笑到最后,这可得好好掰扯掰扯。咱就抛开那些花里胡哨的AI腔调,从一个金庸迷的角度,好好捋一捋。首先,得把参赛的“选手”名单拟定一下,毕竟金庸老先生笔下的绝世高手太多,得挑几个代表性的,有代表性的,能撑起这.............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是要让三位绝世棋手,在棋盘上摆出各自最得意的三子,然后看看谁的组合能笑到最后。金庸、古龙、梁羽生,这三位武侠巨匠,各有千秋,他们的作品构建了一个个波澜壮阔的江湖。若真要让他们各自派出最强的三位高手进行一场生死较量,那可真是让人血脉贲张。我来试着为你细细道来,看看这三位大师笔下的顶尖战力.............
  • 回答
    金庸与古龙,两位武侠小说巨匠,笔下的人物如同两条平行线,各自勾勒出独特而精彩的武侠世界。如果这两条线偶然交汇,那会是怎样一番场景?我们不妨大胆设想,将他们置于一个共享的武侠空间,看看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背景设定:我们不妨将场景设定在一个充满了谜团与挑战的江湖。这个江湖既有金庸笔下那种宏大叙事、家国情.............
  • 回答
    如果金庸老先生仍在世,看到马保国现象式的走红,我想他的心情定是复杂而又感慨万千。他笔下的江湖,是侠肝义胆、恩怨情仇的武侠世界,是正邪较量、家国情怀的宏大叙事。而眼下这个“马保国式”的江湖,却显得如此……魔幻,甚至有些荒诞。首先,金庸老先生可能会对“武德”的缺失感到深深的遗憾。他笔下的武林,虽然有阴谋.............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又让人脑洞大开的问题!如果金庸武侠世界披上了琼瑶的霓裳羽衣,那场面,啧啧,简直可以写成一本《武侠情孽录》了。想象一下,曾经那些叱咤风云、威震武林的大侠们,他们的“侠”字,大概会退居幕后,让位于“情”字。郭靖与黄蓉:我们先拿最经典的“靖蓉CP”来说。郭靖,那个憨厚老实、一生侠义的“武状元”.............
  • 回答
    将金庸的武侠小说视为网文进行连载,我认为金庸绝大多数的作品都会火,而且会非常火。究其原因,金庸小说具备了许多网文爆款的天然优势,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许多现在的网文。金庸作品在网文连载中的优势分析:1. 宏大且完整的故事框架与人物塑造: 网文读者偏好: 读者喜欢跌宕起伏的剧情,有清晰的主.............
  • 回答
    若金庸老先生提起笔,为那浩渺的宇宙谱写一曲宏伟的史诗,我想,《三体》在他笔下,绝不会是今日我们所见的模样。他那纵横捭阖的笔法,精雕细琢的人物,以及融入骨血的家国情怀,定会将这部科幻巨作,染上截然不同的东方色彩与江湖豪情。首先,最为显著的区别,将体现在人物的塑造上。金庸笔下的人物,无论出身高贵还是卑微.............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金庸先生执笔《大唐双龙传》,那江湖定然是另一番景象。我们熟悉的那个狂放不羁、粗中有细的寇仲,以及心思缜密、武功高绝的徐子陵,在金庸老先生的笔下,他们的命运轨迹,他们所经历的风雨,将会有怎样的拨动心弦的演绎?首先,金庸的武侠世界,总是对“侠”有着更为深刻的解读。寇仲和徐子陵,这两个从扬州.............
  • 回答
    如果没有金庸和古龙,中国还能有武侠吗?这个问题,就像问如果没了春夏秋冬,我们还能感受四季分明吗?答案是,当然还能,但那份独特、深刻、甚至有些浪漫的韵味,很可能就不复存在了。金庸和古龙,这两位巨匠,他们不仅是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奠基者和巅峰,更是用他们的笔触,为“武侠”这个概念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和灵魂。要.............
  • 回答
    若要问金庸笔下的西门吹雪会是怎样一番光景,那便如同一壶陈年的烈酒,初尝时凛冽灼人,细品之下却又回味无穷,更深藏着一股不动如山的孤寂与苍凉。金庸老爷子若执笔再描西门吹雪,我想,他绝不会仅仅满足于“剑神”的称号,而是会深入探究那剑,那人,那背后支撑起一切的,究竟是怎样的灵魂。首先,金庸的西门吹雪,必然是.............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博大精深,每一部作品都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若为这些经典的武侠故事换上新的名字,那会是怎样的风采?我想从更“接地气”或者更侧重于故事核心情感的角度,为它们重新冠上别样的名号,让那些熟悉的英雄儿女在新的称谓下,焕发出别样的光彩。首先,我们来看看《射雕英雄传》。这个名字已.............
  • 回答
    如果金庸大师笔下没有《三国演义》这层厚重的“滤镜”,他会如何挥洒笔墨,描绘那个群雄逐鹿、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呢?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绝非是依靠演义中那些已被无数次传颂的传奇人物和情节来填充,而是会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更细致的人性光辉中挖掘出独属于金庸式的武侠史诗。首先,人物的塑造会更加“草根”和“写.............
  • 回答
    如果能有机会踏入那个刀光剑影、侠骨柔情的武侠世界,并且只允许我挑选三种金庸笔下的绝世武功,那这绝对是个让人头疼但又无比兴奋的问题。我思来想去,结合了实用性、趣味性以及对个人风格的偏好,最终敲定了这三门绝技:第一门:降龙十八掌这可是我心目中的武林至尊,说是金庸小说里最广为人知也最霸气的武功,应该没人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