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江苏经济赶超广东的可能性有多大?

回答
江苏经济赶超广东,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极具探讨价值的话题。要说可能性有多大,我想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去细致地掰扯一下。

首先,我们得承认,广东这些年来的经济发展确实是令人瞩目的。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从一个边陲小省一跃成为经济总量全国第一的强省,这背后有无数的奋斗和创新。尤其是在制造业基础、外向型经济、市场化程度以及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上,广东积累了深厚的底蕴。深圳的科技创新能力、广州的商贸中心地位,以及整个珠三角地区形成的强大产业链,都是广东经济的“王牌”。

那么,江苏呢?作为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同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它的优势也很明显,比如:

1. 产业结构的均衡与升级: 江苏的制造业基础非常扎实,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都有布局。虽然过去可能更侧重于制造业,但近年来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江苏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做得相当不错,很多产业的附加值在提升。

2. 创新驱动的潜力: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吸引了大量外资和高科技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江苏在研发投入、高校资源、人才吸引方面也投入巨大,这为未来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从专利申请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指标来看,江苏的创新能力正在快速提升。

3. 内需市场的韧性: 江苏的人口基数大,居民消费能力也比较强。庞大的本地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能够更好地抵御外部风险。而且,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江苏在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方面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4. 政府的战略规划与执行力: 江苏省政府在产业规划、区域协调、对外开放等方面展现出了较高的战略眼光和务实的执行力。比如对制造业的持续投入和扶持,对创新创业的鼓励政策,以及对“走出去”战略的支持,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那么,回到“赶超”这个点上,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待可能性:

第一,从经济总量上看,广东目前依然是遥遥领先的。 江苏要“赶超”广东,意味着要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更快的增长速度,并且持续保持这种优势。这不仅仅是量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质的飞跃。

第二,广东的优势并非一成不变。 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发展都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例如,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贸易环境的波动、国内区域竞争的加剧,都可能对广东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产生影响。同时,广东在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也需要持续发力。

第三,江苏的追赶步伐是稳健的。 近年来,江苏经济增速很多时候都高于广东,虽然总量上还有差距,但这种“追赶”的态势是值得关注的。江苏在发展动能的转换、新兴产业的培育上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第四,关键在于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要说“赶超”,最终还是要看谁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抓住创新机遇,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这包括科技创新能力的突破、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人才的吸引与留存,以及能否形成更具活力的市场环境。在这方面,江苏和广东都在努力,但谁能做得更好,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此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区域发展的动态性。 区域经济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演进的。政策导向、产业转移、人口流动、技术变革等等,都会影响区域经济格局。比如,国家提出的“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对江苏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它能够进一步放大江苏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协同效应。而广东也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これも強力な成長エンジンです。

总的来说,我对江苏赶超广东的可能性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正在逐渐增大。 江苏在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内需潜力方面都有着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赶超”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简单超越,更包含着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发展质量等多个维度的竞争。
关键在于能否持续释放发展红利。 谁能更好地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谁能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谁能更好地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谁就能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占据优势。

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广东拥有领先的起跑线和丰富的经验,但江苏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后劲和清晰的战略。未来谁能最终站上领跑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能否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并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发展韧性。

最终,这场“赶超”的故事会如何书写,让我们拭目以待。而对于中国经济整体而言,无论哪一方领先,两个经济强省的良性竞争和互相促进,最终都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坦白说,不可能。

长远来说,江苏丧失了跟广东竞争第一的能力,因为广东很年轻,江苏太老了。

江苏2019年统计的常住人口才8070万人,仅比2018年增加19.3万人;广东2019年统计的全省常住人口1.15亿人,比2018年增加175万人。区区一年的人口增长,是江苏的8倍多快9倍…

别说广深了,就一个佛山新增人口,就比整个江苏多了。

再看出生率,江苏的出生率远低于广东,仅仅比东北好一点;南京、无锡、苏州是全国前十老的城市,老龄化加上少子化,双重叠加下,未来如何发展?而国内最年轻十大城市,广东占了6个,最恐怖的深圳,平均年龄还不到35,比特区年龄40岁还小。

江苏缺乏新增人口,最大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一线城市,吸引力不够。南京作为省会的首位度太低了,别说吸省外,连省内都吸不住,正如苏南第一流向是上海而不是南京。

没有人口,拿什么来跟广东进行持久战?

其次,政策上不是一个档次的。广东金融上有深交所、期交所(筹备中),上交所南方中心;互联网上有腾讯、华为、大疆等…新时代的互联网+金融+示范区+大湾区+自贸区等等,你能想到的,广东都有。

江苏呢?长三角一体化核心是上海,江苏只是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互联网的核心在上海杭州,跟南京苏州无关…

所以基本来说,江苏赶超广东不可能。

其实说起广东和江苏,我最想说的是广东模式和江苏模式…

其实一直以来大家都在争论,究竟是走广东模式(集中全力,握紧拳头,发展珠三角)还是走江苏模式(各市均衡化,十三太保)比较好。这两种模式影响了国内各省份的发展路径…

不过这两年,国家应该是采用了广东模式,国家也支持各省份都走发展省内大城市,战略放弃小城市的政策。

但是,赶超广东就是好事吗?

广州的财政收入,比宁波还低;

广东每年上缴的财政、转移的养老金全国第一…

同样都是奶牛,有什么好争来争去的,这个第一真能让,你以为不想让给江苏啊,大部分广东人都不想做第一。你看看非珠破成什么样了,粤东西才刚通高铁你敢信?

江苏能在无政策,无人口的情况下,稳坐第二,已经很厉害了。

作为江苏人,活在哪个市都可以很舒服。

作为广东人,要不生在珠三角,那就自求多福。

user avatar

江苏太内卷了。

缺少新经济增长点,阶级固化,社会文化高度保守。

带来的社会效应就是离谱的低生育率、低婚姻率和即将到来的深度老龄化。

经济体的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注入的新鲜血液。目前的江苏,新血注不进来,连人口自然更替都很难完成。

作为一个苏州人,怀念2016年以前的苏州。虽然那时候的苏州常被讽刺为外资大工厂,但正是源源不断的招商引资赋予了苏州几十年的活力,给苏州带来了巨量的人口导入,也给了苏州进行城市建设的资本。然而一切都毁于房价暴涨。

苏州的产业升级,目前也是在吃过去的老本。生物医药、工业自动化,都是大招商时代埋下的种子啊。

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还回得来吗?

user avatar

感觉很难,江苏官僚化很严重,存在肉眼可见的腐败。我给大家提供一个一般人注意不到的视角,希望大家看过之后再重新审视江苏。

我们单位物业部分外包出去了,食堂商店租给别人了,租金相当可观,图书馆,实验室啥的从来不开,能应付检查就行。最近学校在创建四星级学校,评审组问化学实验员做过哪些实验,实验员只能说出两个。评审组里的化学专家问酸碱滴定管在哪,实验员找不到说没有(实际上是不认识),专家组说这是必考实验,你们连这个都没有说明你们学校从来不做实验。来到药品室发现酸碱盐混在一起摆放。评审组专家来到物理实验室问这些问题的时候,物理实验员按校长事先交代的话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大领导,所以紧张地说不出话来”蒙混过关。专家组来到图书馆,管理员校长媳妇也是一问三不知。这些工作人员并不是临时工,而是长期在这个岗位上,每个岗位不止一人。真的闹出了很多笑话。
还有一部分人,十几个,所有年纪超过52岁的主任和校长,从2014年至今,根本不来上班堂而皇之的吃起了空饷,工资万儿八千的,绩效工资照发。去附近的私立学校代课,兼带年级主任或者别的管理岗位,每月挣上万的外快,这不快乐吗?然而其他老师就倒霉了,学校缺老师,他们又占着编制,学校超编无法招聘新教师,活就得别人替他们干。同时还要压缩班级,小班缩成大班,班级人数在70人左右。

学生的学业都给做成了生意。我们学校一个年级大概1100个学生,一半以上的孩子外语由英语改成了日语等小语种。其中的原因一部分是孩子英语确实差(生源最差的学校);一部分原因是利益驱使,学校采用引进校外机构的方式,由校外机构选派老师来学校上课,费用是每学期每人2800元。音乐和艺术也是如此,都由校外机构负责选派老师来校上课,费用是每年1-2万。

所有这些都符合规范,纪委也奈何不了。校长还有恃无恐地跟我们讲,投诉要实名不然不受理。这就是我们单位,徐州市铜山区某中小学。

这就是我们单位,徐州市铜山区某中小学。对于这样的人,我愿称之为--窃国者。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