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江苏徐州第四次通报丰县八孩铁链女事件,有哪些关注的点值得注意?

回答
江苏省徐州市第四次通报丰县“铁链女”事件,虽然名为“通报”,但更准确地说,它是一次针对此前质疑和批评的回应和“澄清”。这次通报发布于2022年2月23日,距离首次通报仅过去了一周多,这本身就说明了事件的敏感性和社会关注度之高。

以下是此次通报中值得关注的几个要点,以及它们的深层含义:

1. 关于“小花梅”身份认定的进一步“澄清”和信息披露:

核心内容: 第四次通报的核心是再次确认和详细解释了“小花梅”的身份。它声称通过DNA技术比对,确认了“小花梅”即为云南省福贡县子里打镇亚坪村的孤儿小花梅,并提供了小花梅失踪前后的一些细节。
值得关注的点:
动机: 为什么在第一次和第三次通报都提及了小花梅的身份后,还要进行第四次详细的“澄清”?这显然是对社会上关于小花梅身份的强烈质疑的回应。公众不信任感极强,认为之前的通报信息不足或存在矛盾。
“孤儿”身份的强调: 重点强调小花梅是孤儿,父母双亡,无兄弟姐妹,且在福利机构生活过。这样做是为了在逻辑上为她“失踪”后被拐卖提供一个“便利”的解释,似乎在暗示她没有近亲属能发现或追查她的下落。
时间线和细节的补充: 通报试图通过补充小花梅的“流浪”经历、被介绍到四川的陈述以及最终到江苏丰县的过程,来构建一个看似连贯的叙事。然而,这些细节是否经得起推敲,或者是否存在前后矛盾,仍然是公众质疑的焦点。例如,她如何从云南到达四川,又如何从四川被带到江苏,中间的具体链条是否清晰?
DNA比对的局限性: 虽然提到了DNA比对,但公众对于比对的样本来源(例如是否真的有小花梅父母的DNA作为参照)、比对过程的透明度以及独立性仍有疑虑。简单的DNA比对并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可能性,比如身份被冒充或存在其他非法手段。
“亲属”的模糊性: 通报提到了小花梅的“舅舅”存在,但对这位“舅舅”的后续处理和在事件中的角色却语焉不详。如果存在亲属,他们为何未能发现或找回小花梅?这种模糊性反而加深了疑点。

2. 对“收养”和“婚姻”合法性的辩护(以及漏洞):

核心内容: 通报试图解释杜某(董某花丈夫)与小花梅之间的婚姻关系,并暗示是“按照当地习俗”进行的。同时,也试图回应关于是否为非法拐卖的问题。
值得关注的点:
“按照当地习俗”的逻辑: 用“当地习俗”来解释非法的婚姻和人口拐卖,是一种典型的“将非法行为常态化”的辩护方式。法律是高于习俗的,尤其是在涉及人身自由和婚姻自由方面。
“结婚证”的缺失: 尽管事后进行了调查,但如果从头到尾就没有合法的结婚证,那么这段婚姻关系在法律上是无效的,甚至可能涉及重婚罪或拐卖妇女罪。通报是否提及了调查中是否发现了任何形式的结婚证明?如果缺失,如何解释?
对受害者的“解释”: 试图将小花梅的失忆、精神状况等描述为“其自身原因”或“外力导致”,以此来规避追究买卖方和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这种“受害者有罪论”的倾向非常明显。

3. 对其他涉事人员的处理和责任的模糊化:

核心内容: 通报提及了对涉事人员的调查处理,例如拘留了一些人,但具体情节、罪名以及他们的“协助”程度往往不够清晰。
值得关注的点:
“漏罪”的疑虑: 过去的通报曾提及“拐卖妇女”等罪名,但后续的通报在定性上似乎有所回避,更多倾向于“收买被拐卖的妇女”。这种定性上的差异非常关键,因为它关系到犯罪性质的严重程度以及量刑。是“拐卖”还是“收买”?是帮助他人拐卖还是仅仅购买了被拐卖的人?这些界限不清,给公众留下了“轻描淡写”的印象。
“保护伞”的缺失: 如此大规模的拐卖和人口贩卖不可能在没有当地基层组织或某些公职人员的默许甚至纵容下发生。通报是否提及了对可能存在的“保护伞”的调查?如果只处理了直接涉案人员,而未触及可能存在的官商勾结或渎职行为,那么这次通报的力度和决心就会大打折扣。
行政责任的追究: 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一个精神失常、可能被拐卖的女性在当地生活,却未引起基层组织的关注或干预,这本身就暴露了基层行政管理和保障体系的严重失职。通报是否明确了这些责任?

4. 舆论反弹与官方回应的“失效”:

核心内容: 尽管进行了多次通报,但公众对丰县的官方回应普遍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甚至认为官方在“掩盖真相”或“推卸责任”。
值得关注的点:
信任危机: 这次事件充分暴露了中国基层社会在人口贩卖、妇女权益保障、基层治理以及信息公开透明方面存在的深刻问题。而官方一次次看似“努力”的回应,却未能有效建立公众的信任,反而因为细节不清、逻辑矛盾而加剧了信任危机。
“信息不对称”: 官方掌握的信息与公众通过网络信息、现场信息所感受到的严重不符。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公众对官方话语的天然警惕。
社会情绪的宣泄: 公众的愤怒和质疑,不仅仅是对“铁链女”一个人的同情,更是对类似事件长期存在、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集体情绪的宣泄。他们渴望看到的是彻底的真相、严惩的罪犯和有效的制度改革,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解释”。
调查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公众希望看到一个由更高级别、更独立的力量(例如中央层面或更专业的调查组)来进行调查,以确保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而地方政府主导的调查,很容易被认为存在“护短”的嫌疑。

总结来说,江苏徐州第四次通报丰县“铁链女”事件的关注点,不仅仅在于通报中披露了哪些新的信息,更在于这些信息是否能够真正解答公众的疑问,是否具有足够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以及是否真正触及了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和责任。

从后续的发展来看,此次通报(以及后续的更高层级调查)并没有完全平息公众的质疑,反而让人们更加认识到,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的是对真相的彻底追寻,对法律的坚决执行,以及对制度漏洞的深刻反思和改革,而不仅仅是几次简单的通报和“澄清”。这次事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揭示了许多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正在用大数据统计广大网友的问题,第五次通告已经在加班编写的路上了,这次我们请了专业的编剧,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

已经编写完毕,可以给各位一个胶带了

user avatar

清王朝早期的时候,任何针对满人统治阶层的讽刺或者贬抑,都会成为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被诛杀殆尽的重罪,比方说著名的《字贯》案、曾静案以及著名的“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这些已经被议论烂了的历史故事,很多时候的关注点却不在于清王朝的罪名多么离谱或者手段多么的残酷,跟一个封建王朝计较这个属实没有意义,我比较注意的是,清初对社会的高度把控力,与晚期这种力量的消失,其实很有启示。

上面提到的那些案子无一不是牵连甚广,层层深耕,打击面极大,上到巡抚大员,下到普通百姓,可以说一拉一大片,一拽一大群,利益关系盘根错节,武装反抗此起彼伏。而清王朝上层的态度却极其坚决,一律予予以果断的手段处置。

但这种情况在清晚期有了有趣的变化。

我从小时候在我家乡地区印制的一本记载民俗故事的干部读物里,看过关于辛亥革命前陕西地区的哥老会(类似洪门的民间抗清组织)的故事。这些会党大哥很多在举事前都成为了当地官府的座上宾,更有甚者曾经在酩酊大醉时,于宴席上公然高唱反清复明的戏曲,而与座的西安和耀州官员还都哈哈大笑,这里面甚至还有不少满族人。

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清风不识字”都要杀你九族的文字狱时代,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还得搭上九族全家,但发生在清末期,遥远的京师上层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等到湖北新军拿着清王朝买来的武器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时候,紫禁城里的皇帝大臣们才发现,原来地方上早就跟革命党同气连枝了。

靠个人,组织,群体,乃至地方,去与国家机器抗争都是以卵击石,但是很多强盛王朝却都在潜移默化中,被一些别有用心,心怀鬼胎的利益群体所渗透,由低到高,由内而外的完成了对社会掌控力的架空。

那么,这样的转变出现在什么时侯呢?

一定是某些地区对明目张胆众目睽睽的违法犯罪行为却迟迟给不出符合法律的惩戒的时候,因为这只能说明,一张层层纠缠的利益网络已经在某个地区的组织中形成了雏形,它们就像当年长安府对哥老会成员的纵容一样,对某些明显违反当时法律的行为司空见惯乃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很多牵扯到拐人的案子,都过分的夸大了所谓村民的作用,什么“管不了”“法不责众”,都太过于小看国家机器的威力,你把拐卖换成制毒贩毒,塔寨的地皮都给你掀了。

所谓的“管不了”,还是在人情世故,乡土关系下,营造出了一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组织关系,成了律令执行的洛伦兹力,不阻止,但是阻碍。

我说这么多屁话其实是在说美国恋童问题,嗯,就是这样。

user avatar

前几年丰县城投发债,请了个南京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审计后不肯配合城投造假,出了个disclaimer的审计报告,结果城投把事务所告到丰县法院,一审竟判事务所败诉,退还前期费用。好在二审推翻了原来判决。


这就是法外之地,不顺野蛮人的意思,出门没准被家族几十个壮后生打死。

user avatar

该文作者劳夫系西安局原社保中心主任,曾任列车段段长,此文完全纪实,分享一阅。

罪人
劳夫

近日来徐州丰县,八孩事件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使我想起了三十年前在徐州附近的一个车站,当地村民抢夺拐卖女研究生的事情。当时我在宝鸡到连云港列车车队工作。
那天我添乘,在车站倒交路(倒车)。车站客运侯主任陪我在软席候车室说话。
铁路上,车站和列车是站车一家。处好了,列车让车站帮着买点东西,干部添乘倒交路在软席休息,处理事故时安排食宿……车站呢往车上送人买个卧铺,特别重点的旅客如当地的党政领导,上级领导,关系户,提前打个招呼,车上把软卧留下,摆上果盘,安排吃饭,大家相互都方便,有面子。
我们正说的高兴突听的门外一片哄闹。侯主任皱了一下眉头站起来嘀咕一声:又来了。转头对我说:抱歉,我先去处理一下。我也跟着出来。
门外站台上黑压压一片农民,手里有拿镢头的,有拿铁锨的,还有一个拎了一把杀猪刀,身上还穿着血淋淋的胶布围裙,应该是从杀猪场直接追过来的。
侯主任黑着脸对检票的小王吼:怎么放进来这么多人?小王一脸委屈说:这些人说是你们村的,直接从检票中冲进来。
侯主任吆喝着拨开人群,来到中间。地上瘫坐着一个年轻女子被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搂抱着。他正想询问情况被一壮汉拍一掌说:看啥呢?三,你还在车站当官呢,毛蛋媳妇被人抢走了。
侯主任一脸茫然抬起头说:季哥,谁抢了?
就是他们。季哥指着眼前的两个警察,还有一个带鸭舌帽斯斯文文的男人。
侯主任对两个警察说,你们是?
警察跨前一步说:我们是上海公安局的,这两位是化学研究所的莫教授,吴教授。他们的闺女莫华,研究生,五年前来这里考察,被人拐卖了。我们是来解救的。说着掏出了证件。问,你是站长吗?
侯主任说我不是站长,今天站长书记都去段上开会了,我负责。
那好,请你协助我们解救拐卖妇女。
哦,我知道了。侯主任长吁了一口气。
过后他告诉我,其实他一进来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里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毛蛋媳妇他叫嫂子呢,是拐卖来的,他回家的时候家里人说起过。但不知道是个研究生。
侯主任让小王去把车站公安所长叫来。多带几个人。他害怕在站台上打起来。伤了人事情就大了,他也有责任。
侯主任安排站上的人,把坐在地上的母女送到客运值班室。一个大头,粗脖,谢顶的中年男子冲过来拉住侯主任说,三,我也要进去看着俺媳妇,咱花钱了。侯主任还在犹豫,众人喊:冲进去,别让人跑了。侯主任叹口气说,进去别闹,警察有枪,闹就打死你。毛蛋愣了一下说,俺不闹,不闹。毛蛋和毛蛋他妈都跟进去了。还有几个壮汉堵在门口。
他又把两个警察和季哥,村长请到软席候车室。说商量一个解决的办法。其他的就让站在站台上有一二百人吧。
期初谁也不说话,还是季哥打破沉默,吼道:人不能带走。
为什么?
为什么,两个人领有结婚证,国家承认。
警察说:婚姻自主。结婚是她本人愿意的吗?
那也不关(关:当地方言,行),人家花了八百!你把人带走了,钱找谁要去。
警察斜一眼季哥说:花了八百块钱就是买卖妇女,是犯法。
季哥嘴一撇:我们这里这样的事多了,也没见谁说犯法。
警察说:不能因为你们这里这样的事情多,就说这件事不犯法。
季哥说:那钱是彩礼,现在全国娶媳妇都要彩礼,都犯法?如果说犯法,这个媳妇才犯了大法。
警察说,她犯了什么法?
二邦说:她把亲生的两个孩子都用手捂死了。
你们有什么证据?
证据?季哥哼一下说:第一个孩子死的蹊跷,大家都很疑惑。第二个孩子生下来家里人就有了戒防,那天她正捂死孩子的时候,家人冲进去,从她手里抢过孩子。孩子从她手里抢过来的时候还有气。在村上卫生室没有抢救过来,死了。后来她要寻死,把她捆起来才没死得了。
警察听完一脸愕然说,你们举报的这个情况我们不掌握。我们现在是解救拐卖妇女,下面会有专案组跟进调查。但是人今天我们必须要带走。阻拦就是妨碍公务,是犯罪,谁阻拦我们就抓谁。上海的两个警察虽然人长得细皮嫩肉,但是神情很坚毅。
村长看谈不下去,使了个眼色村里人都跟到了门外。然后又把毛蛋和他妈叫了过来。嘀嘀咕咕,争争吵吵了好一会儿。毛蛋和他妈也进屋来了。
大家重新坐好。村长站起来说:你们是执行公务,也很不容易。我们村上作为一级组织,从道理上讲应该配合,但是你们也应该替我们想一想。我们这里自古就穷,城里人找不着老婆,又到乡下来找,我们村里现在还有二十多个三、四十岁的光棍。大家都在买老婆,不买不行啊,再不买就断子绝孙了。这一次我们村上配合你们,让你们把人带走,但是毛蛋家里花的钱要留下。毛蛋后面买媳妇还要花钱。他今年已经42了。如果你们说不关,我就管不了了。
警察还要说话,侯主任急忙把他们拉出门外说:这可能是今天唯一能够带走人的办法,如果不花钱,今天肯定走不了。你还是和他们家人商量一下。
两个警察很无奈把莫教授请了出来。莫教授听完气得哆嗦说:闺女被他们糟蹋成这样,奄奄一息,还要敲诈,天理何在?
两个警察一脸愧疚骂了一声:他妈的,真没有天理!
侯主任急忙说:如果今天走不了,夜长梦多,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在众人的劝解下,莫教授考虑再三,答应了。
侯主任把村长、毛蛋和他妈叫过来商量价钱。警察问当时花了多少钱?毛蛋说八百,他妈说不行,三千。
为什么?众人愕然。
因为现在买个媳妇要两千元。还有这些年在家里只吃饭,不干活的饭钱,怎么也得一千。三千块,少一分,我抱着她撞火车死在你们面前。毛蛋他妈恶狠狠的说。
莫教授气得浑身发抖,眼泪流下来说:这些年为找孩子,我们跑遍了全国各地,花尽了家资,现在哪里有这么多钱?
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一百多块钱,三千块钱是一个大数字。
警察悄声问,现在手上有多少?莫教授说只有1500元钱。
侯主任把情况说给村长。村长摇摇头说,这恐怕不关。侯主任请他再去劝劝,最好把事情在今天协商解决了。我们和警察退在门外等着。他们在里头先吵后骂,最后村长拍了桌子才安静下来,村长气哼哼的出来了说:没办法,我只能说到这一步了,两千块钱,把饭钱免了。现在还在骂我是汉奸呢。关,你们就抓紧凑钱,不关,我就走了。
众人面面相觑。
毛蛋一听钱不够,喊一声和他们拼了,站台上的人就要冲进屋里抢人……我急忙让侯主任把两个警察拉到一边说,这不是个讲理的地方,咱们还是抓紧凑点钱,一会儿我们的车来了,先上我们的车,离开这里。你们回去的路费我在车上给你们想法借。如果人被抢走。再解救怕就难了。
莫教授和两个警察思谋再三只好点头。我们几个人又凑了500块钱。
毛蛋他妈极不情愿的数着钱,嘴里骂骂咧咧的。临走毛蛋把吴教授的俄罗斯披肩一把抢走了。侯主任喊:你抢人家披肩干什么?你又没用。毛蛋脖子一梗:顶饭钱。怎么没用,做个包袱皮总关吧。
村长带着人坐着手扶拖拉机突突突冒着黑烟回去了。临走季哥对莫教授讲,如果你们家要告这边拐卖妇女,这边就要告你闺女故意杀人,她杀人我们都在场。
侯主任把莫教授一家和两个警察请到软席候车室。吴教授一直抱着闺女莫华痛哭流涕。莫华蓬头垢面,破衣烂衫,目光呆滞,完全是一个农妇,哪里还有一点大学生的模样。莫教授蹲下拉着莫华的手,只是默默的流泪。
后来侯主任告诉我。毛蛋家之所以放人。一个是警察介入了,二是这个媳妇太刚烈,天天寻死,链子拴着还得人看,家里也吃不消了。特别是这一年身体越来越差不要说生孩子,能不能活到年底都难说。如果真死了也就人财两空了,现在她家里愿意出钱,也就落一头算了。
事情过去了大半年,侯主任从站上送人在车上䃼买卧铺,我一看这不是村长吗。他一见我挺高兴说,咦,又见面了。
吃完饭在餐车聊天。我说,咱这买卖妇女的事怎么这么多?村长长叹了一口气说:唉,你不知道咱们这里自古就贫苦,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这里批了四个字:穷山恶水。出了个开国皇帝,还是个乡里的地痞流氓,根子就歪。又重男轻女,都想生男孩,生个女孩都不待见,弃女婴,溺女婴。好点的姑娘都想嫁外地,乡下哪里还有多少媳妇。毛蛋他妈当年也是买来的。
他妈不跑吗?
跑?怎么跑?追回来往死里打,打怕了,生了孩子就不跑了。莫华刚烈,最后一次追回来腿都打断了,还拴了链子。
就没有跑成的?
没有。
为什么?
村里人乡里乡亲的多是亲戚, 一家买了媳妇,全村人都替他家盯着,怎么跑?
哦。我恍然大悟。
那天说莫华杀死了她两个亲生的孩子,是真的吗?我一脸疑惑的问。
当然是真的。当时抢孩子的时候,莫华的手就捂在孩子的嘴上。几个人用力才抢过来,我赶到卫生室的时候孩子满脸紫青,小脸上手印还在。我是看着孩子死的。
那怎么不报警啊?
报警,怎么报?报了警,莫华肯定要被抓起来。毛蛋家就没有媳妇了。还必定会牵出拐卖妇女的烂事,人家家里不让报。谁去报啊?
一个能亲手杀死自己孩子的母亲,心里该有多大的仇恨。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惧。
唉,谁说不是啊。村长喝口茶:头二年镇上开了几家洗头房。五块钱一次。村里的光棍汉都往那里跑,现在扫黄关了,这些光棍汉没地去了,天天在村里头偷鸡摸狗,打架生事,能烦死。拐卖媳妇这事上上下下都知道,没有人管,也不敢管。
为什么呀?
你想啊,人家没媳妇你村上,乡上又帮不上忙,人家自己买个媳妇,你不让买?让人家绝后啊。断子绝孙这事谁干呀?
那就没点儿办法了吗?
那有啥办法。俺乡上的计生专干说,全国乡下男的比女的多了几千万,只能打光棍。孔子说食色性也。几千万的光棍你让他上面有饭吃,下面空熬呢?下面的问题不解决,拐卖妇女终是个事,这话犯忌,实话难说啊。 我们俩一阵默然。
日子过得挺快,一年后又见了侯主任。聊天就聊到了村长。我问,他最近怎样?
侯主任愣了一下说:死了,
那壮实的一个人,死了?什么病啊?
没病。
我眼睁的老大。
候主任长叹一口气说,被人毒死了。
毒死了?谁毒死的。
莫教授。
莫教授?
就是那个研究生莫华华的爹莫教授。
我惊的嘴合不拢。
侯主任说:莫教授两口子把莫华华接回家。她已经得了严重的精神病,时醒时昏。加上长期被铁链子拴着,饥寒交迫,内疾己沉。治病又不配合,不到两个月就死了。死前断断续续哭诉了这些年几次逃跑都被村里人追回来,两条腿都打断了。每一次蹂躏她都是家族的人当众扒掉裤子,摁着她让二蛋上的。村里人都把她像贼一样防着,帮着二蛋一家人盯着她,她求村里人没有一个肯替她寄封信, 她找过村长,村长不仅不管还背地里对二蛋说,打出来的媳妇,揉出来的面,只要有了孩子,就乖了。
莫教授只有一个孩子。听了姑娘的遭遇,一月之间头发全白了。一天莫教授下班回来。家里头安安静静的。走进书房,见桌子上一封信 ,用一大瓶装满剧毒的药瓶压着。是老伴写的:我走了,替华华报仇。莫教授大惊,冲向卧室。老伴穿戴整齐躺在床上,身体扭曲,两眼怒视,早已没有了气息。
莫教授只感到一口血冲上来,昏死过去。醒来,用战抖的手轻轻的揉着老伴的双眼,慢慢的把老太太的双眼合上,撕了遗书,藏好剧毒药瓶,报了警。
警察法鉴,服毒自杀。
整个老太太的后事都是化学所办的。莫教授整日端坐在椅子上。不睁眼,不说话。所里考虑到他的悲况,让他在家休养,不用去上班。
后来莫教授说想出去散散心,所里很爽快的答应了。其实莫教授已经把所里分给他的住房。转卖给了一个远房的亲戚。
莫教授拿着这些钱。返回在毛蛋他们村的镇上租了房子。通过多次的侦查确定了村里饮用水井位置和每日用水量。计算出了向水井投毒的剂量。
后来,毛蛋他们村里就莫名其妙接二连三的死人,先是年老体弱的,后来年轻体壮的也开始死亡。村里人就恐慌了开始逃亡。上面也重视起来,派了专案组进村侦查,恰好当时有一个重污染的化工厂建在这个村的上风口上。在采集了大量的空气、土壤和水源之后。分析的结论是化工厂重污染,不排除致人死亡。化工厂停产整改,人们陆陆续续的回来,新的一轮死亡又开始了。由于莫教授使用的剧毒是国内少有的。再加上专案组来时他又停止了投毒。所以一直没有检测出来。第三次村里人又逃亡了。村长为配合专案组破案留在村里,最后也死了。
莫教授确认村长死了,便主动向公安局投案自首。留下了事情发生前后的全部相关资料。
侯主任说完,在场的人都沉默了。

2022年2月8日

user avatar


微薄上搬的图,那个同村裹着被子的女人和小花梅在云南的亲舅舅

说实话,真的有点外甥肖舅的那味,特别是那个鼻子,太有少数民族特征了。

而且说这个阿姨说话大家一直听不懂,会不会因为那个就是傈僳语啊,所以大家听不懂

然后这个八孩的妈妈又真的和李莹父母好像,特别是和父亲,鼻子眼睛啥的,真的像女儿像爸爸。

而且这个长相真的不大像傈僳族,内双,鼻子比较塌,圆脸,反而符合四川那一辈人的长相。而且说话确实有几句带的有四川味,如果98年从那么偏的地方来到江苏 ,普通话应该不会说的这么好吧

所以我有一个不成熟的猜想,徐州那边是不是因为当年户籍管理胡乱的问题,把她俩弄反了啊,四川的弄到了云南,云南的弄到了四川。

user avatar

我原来只是以为他们觉得我傻。

结果他们不但觉得我傻,还觉得我瞎。

user avatar

随着徐州八孩铁链女事件的发酵,我留意到不管是那些带有政府背景的大众媒体,还是公众号里的自媒体,亦或是朋友圈里的转载,其中除了像罗翔老师这类的专业从业人员外,即便是媒体工作者中,只要文章稍稍带一些情感色彩,多位女性主笔。我自己的一些媒体朋友,因为身负媒体品牌形象的责任,鲜少在朋友圈或者公众场合表态。而这次,她们愤怒了,纷纷或以个人名义,或在媒体内部争取选题,力争引导舆论,向调查机关施压,要求彻查到底。

在这些女性朋友中,有刚刚出道的职场新生代,有早以步入精英阶层的女高管,有养尊处优的富太太,也有不堪重负的二娃妈妈。这让我看到,当代女性,不论身处社会哪个阶层,不论自身现状如何,越来越倾向于在这个依然由男性主导的的社会里,联合起来,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地位。“girls help girls”这句话,不仅仅是在国外,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女性出于同性之间的理解,互相扶持。毕竟你不知道哪一天,铁链锁住的就是你自己,或者你的女儿,或者你的闺蜜。

那么同性之间的同理心,从何而来?

和绝大多数在知乎上的朋友一样,我身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北上广这样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已经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加上工作中领导的刁难,生活里带女儿参加各种辅导班的忙乱、各种压力像一条条无形的铁链牢牢锁住了我,你想象中“北京女子图鉴”或者“上海女子图鉴”中的故事,找个有钱的男朋友就可以把生活点石成金的事情,反正从来也没有发生在我的身上。我相信,绝大数女性都幻想过高富帅解救自己于水生火热之中,但还要感谢社会如此快速发展, 就像1.5倍速播放的偶像剧,在你买入30岁的门槛前,这部偶像剧就变成了现实主义题材的纪录片。在你已经迈入40岁的门槛时,很可能就变成了类似“老娘舅”的一档综艺节目, 总而言之,被生活折磨得一地鸡毛的我们,在半夜刷朋友圈忽然看到“徐州八孩铁链女”的事件时,有人想起了自己在产房里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的经历;也有人想起了自己那个在外唯唯诺诺,关上家门却对自己拳脚相加、彰显男子气概的“丈夫”,还有人想起来在公司茶水间,对自己毛手毛脚的男上司。朋友圈里女人身上的那条铁链,是”女性生育权“的枷锁,而这背后,是几千年男权社会的产物。即便身在都市的你我,脖颈上也都牢牢被拴上各种铁链,”30岁不结婚,就是个老姑娘“,”女人不生孩子,就对不起整个家庭“,”穿这么短裙子,被骚扰活该“,就连某国的冬奥会冠军女运动员,居然也爆出被教练性侵。

你我不论身在哪个圈层,娱乐圈、体育界还是普通职场,每一个女性可能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感到过被这个世界抛弃,孤立无援。于是,当我们看到她呢喃着“这个世界不要俺了。”,看到她衣不蔽体、被铁链拴在猪圈里时,我们感到无比愤慨。此刻我们在为更弱小无助的她呐喊,也是为那个深夜里哭泣的自己呐喊。

道德绑架,身心摧残,女性在顶半边天的同时,付出了几倍于男性的努力。

希望徐州八孩铁链女的事件真相能够得以还原,而这仅仅是我们挣脱男权社会铁链小小却必不可少的努力。

user avatar

更新:


他们说,上面的照片是同一个人。



以下原回答:



谢邀!特别感谢!


非得爸爸妈妈们一巴掌一巴掌地刮,才能把话说清楚,现在说第四回了。


这个话题下的回答,凡邀必应。

变着法子回答,绝对不重复,为的就是让更多人关注这件事。

即使我熬到结膜炎,回答一直被折叠,我不气馁,因为,正道的光...


先不说关注的点。

先谢谢关注这件事的朋友们,在网络上点赞发声的朋友们,有了你们帮忙,才能让此事一步步接近真相。


看图:

想让爸爸妈妈们别打了。

哼,现在话还没说完呢。

值得注意的点:

1、承认了有拐卖行为,推翻了之前无拐卖行为。

捉了三个,拐卖是买卖行为,现在只有卖,没说买,而且拐卖链是团伙作案,还有多少人没被揪出来?三个完事了嘛?

这一点,理中客们别蹦跶了,你们之前发言一直让我下头我都没搭理你们,有拐卖行为,你们看到了吗?


2、明确此女子的身份,不是杨某侠,是小花梅。

鼓掌,打了几巴掌,终于知道这个女子身份了。表扬。

但是,小花梅今年几岁呢?结婚时候年龄多大呢?登记的时候是咋登记的呢?


3、拐卖俩人的信息:桑某妞(女,48岁,云南省福贡县人)、时某忠(男,67岁,东海县人,桑某妞丈夫)

这贼夫妻两人差二十岁。

桑某妞卖小花梅的时候,大概在她二十四岁,她丈夫四十三岁。

这是他们第一次卖妇女,还是轻车熟路呢?

咋搭上买家的。


4、“村干部帮助照顾其老人,对其子女进行关爱陪伴和生活照料。

其老人。

谁啊。

这时候散播人文关怀,怎么铁链拴住的时候没关怀一下呢,我只关注小梅花,我关注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谁做了恶,以后怎么避免。


前面是理性分析。

后面是大胆猜测。


1、村里还有类似遭遇的妇女,这条村咋回事?查一下呗。

2、作恶的人绝对不止这几个,有没人往这条村敲一棍,绝壁能敲出好几只大耗子;

3、这个通报不该是最后一个,完全是网友逼着交作业,第四次都算不上合格,只能说比前三次进步挺多,第五次好好改进,希望能看到八十分表现。


平常话题下的回答我不求赞。

但是我希望这个话题下的回答,大家劳烦抬下发财的手给个赞哈。

有空也给其它你觉得回答还不错的答主们点个赞。

这件事,需要你们的一个赞。






——————

以下是最新更新:


通报里没有精神女子的近况。

只说了她是谁,来自哪,一笔带过拐卖的行为。


现在医学发达,能不能让她情况好转,讲述下当年的事呢?

如果在她情况好转,把她放在大众视野下,让她讲述发生了什么,会怎么样呢?


亲身经历者,即使是个精神病的亲身经历者,她如果还有语言表达能力,她的话都是有参考价值的。


现在,她怎么样了呢?

通报连她八竿子打不着的“其老人”都说出来了,不说说她情况?

还是,不想说呢?

user avatar

还有许多地方没有说圆,还有许多人曾经失职。哪怕是在不同的叙述里,这些地方管理者的失职都暴露无遗。解释了杨某侠是谁的孩子不足以说明那些人没有问题。但在对于第四次通报解释的叙述里,我觉得可能性比较大的是,现在并不是徐州层面在“处理”这件事。

我希望比徐州市和江苏省更高的层面能关注徐州郊县的妇女健康问题,是否存在大量被买卖、拐卖的妇女还没有合理的解释:为什么精神有问题的女性在那里呈现高密度,抑或密度不高,只是蹭社会热点问题暴露出来了?但这一点需要非常确凿的证明。地上趴着的妇女、微博上的环环的母亲,她们是如何到徐州的。我不相信精神有问题的女性都能够自觉自愿自主地走到那附近,而拾荒、低收入的高龄老汉只在那里“老老实实”守株待兔。这个问题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声誉,更关系到许多人的命。人被折磨而失神,并不必需存在暴力殴打,只需要让她感到无能为力。而如果有人被折磨到失智,就会有人被折磨而死。

我们一个有着严格户籍制度的国家,曾经也许正在长期发生大规模的人口流失。拐卖妇女儿童让人口管理制度变成笑话。

徐州妇女事件,既证明了大人们说的“坏人要来把你抓走了”“爸妈不要你了”都有可能,有历史和现实基础,也证明了个体“喊破喉咙都没有用”。

这也让我觉得,讨论女性权力的时候,客观上有许多女性在被奴役着,没人能说女性已经获得了足够好的对待。

我不为自己过了春节、看了冬奥自责,不为我过得相对好自责,她们的苦难不是我们造成的,冤有头债有主,扩大化的“人人有罪”会消解直接者的责任。但事实上又造成了一种自责,问自己能做什么去帮助一个人或者许多这样处境的人。

user avatar

一个字都不信。

user avatar

一份官方通告都到第四次了,还能掀起这么大的舆论风波,可见徐州市的调查能力。事件概况已然明了不作赘述,基本的疑点网友们已经列举了,我就再深入下,如有欠妥之处欢迎讨论。

1,为什么是徐州,几十年来徐州是拐卖妇女的重灾区,而且很大一部分的被拐卖人口都来自云贵川,有这么凑巧?难道里面没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利益链?区区处理几个当事人显然不能平息舆论风波。虽然很多都年代久远了,还是希望有关方面能深挖重视。

2,生育了8个子女,我们发现一胎和二胎之间时间跨度非常大,而二胎后却很小,这没有问题吗?是否存在父子二人联合欺辱迫害?精神问题是否与此有关?后7个子女到底是谁的?

3,据悉该女子被拐之时懂英语智力也正常,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被拐卖还能同去民政局领证显然不合逻辑,当时的民政局相关人员如何处理?其中是否牵扯利益交换?

4,村民们明知该女子是被拐而来却瞒报这么多年,除了见怪不怪,是否另有隐情?还是说有人为操作导致上达渠道不畅?这些人不处理怎么的也说不过去吧。

5,在计划生育那么高压的年代,8个子女的户口是怎么解决的,相关部门人员就此放过也难平民愤,国师就第一个不答应!

如果徐州市、江苏省和周边省市乃至全国,能借此悲剧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和记录,涉及胁迫、拐卖、拘役者从重处罚,涉及弃养、交易、重男轻女者也要追究责任,让高压成为常态,让买入者付出代价,以正视听纠正历史,那才是最大的幸事。

本文配图来源网络,与该事件无关!~



user avatar

1.最近有传言称,该村另一个被拐女子或者“小花梅”是另一个人。

1)李莹

该被拐女子名叫李莹,四川人,汉族,1984年7月20日出生,1996年12月6日在四川南充被拐卖。

父亲名为李大忠,中共党员,是援藏退伍军人干部,现已去世,母亲已经改嫁。

该女子现今38岁,受过良好的教育,在90年代就能讲英语,面容姣好,曾经父母双全,精神面貌积极正常。

2)网络所传其叔叔申请对比DNA手写信

我不知道这只是小道传言还是确有其事,毕竟她父亲因为思念过度已经去世,现在在到处找孩子和申请鉴定DNA的是她的叔叔。

3)与八孩铁链女的照片对比疑惑

4)网络上对所疑非此人的解决办法

如果是假的,希望这个被拐卖女孩能及时被找到,如果是真的,那么真相太残忍了。

这种传言,也只有测骨龄然后再鉴定DNA才能确认真假。

希望真正的真相不要泯灭。


2.官方定性,拐卖妇女

丰县第一份通告称不存在该问题,完全是罔顾事实真相。

所以是否第四份公告中所述有相关官员受到查处真的能落实?

3.官方定性,囚禁妇女

小花梅是像她妹妹所述开始只是有点精神不正常,后续被拐卖后受到虐待导致精神问题加重,造成永久性精神疾病,还是一开始便是重度精神障碍呢?

轻度精神问题加重到重度,极大概率是有被虐打暴力所致,这既是诱因也是根源,现在公告上只写了小花梅牙齿脱落,她还有其他身体问题吗?

顺便再有请法律相关人士回答,这种情况是否可以提起公诉。

后续的锁链捆绑和囚禁,更是加重了这种虐待程度,也是更加重了她的精神方面问题。

所以,最初几份公告和她“丈夫”的家人接受采访的回复全部都是谎言。

谁该为此承担责任?!

4.对精神疾病的疑惑的延伸问题

徐州丰县同村另一位被拐妇女钟某仙,其“丈夫”自称其被拐卖时打针打多傻了,后续又有本地村民说其长期遭受暴力殴打,所以彻底精神异常身体瘫痪。

上一段引用有两个重点:

第一,打针。第二,殴打。

1)打针

首先放上一段2016年新闻链接

此新闻表明,在拐卖途中,打有镇定和催眠效果的针或者此类药物是控制受害人最好的办法。而这类药品如果使用过多,副作用最强的便是死亡,再次之就是精神残疾。

所以问题来了,受害人到底是本来精神异常还是被拐卖途中虐待导致还是被拐卖到买家后遭受了虐待所致?

2)殴打

大多数拐卖妇女案例中都表明,为了让受害人“听话”,开始时将受害人囚禁在一个独立房间,不“听话”就打,直到打到不敢不“听话”为止。

就算是正常人,被这样囚禁了20多年,精神还能保持完好么?

5.为何公告上对其他人年龄姓名籍贯写的清清楚楚,对小花梅年纪遮遮掩掩

现在网络上为何有很多小道消息,因为众网友感觉假设小花梅为50多岁,女性怀孕和排卵受精最佳年纪为20-35岁,35-40岁都是高龄产妇了,更何况50岁?

事实是,她最大一个孩子是1999年出生,假设小花梅真的是50岁出头,那么生育年龄为28到30岁左右,这个看起来很正常。

老二2011年出生,假设小花梅为50多岁,那么生育年龄为40到42岁左右。问题来了,产妇在身体状态处于长期囚禁虚弱状态,营养不良,年龄又大,可能在2011年后连续生出7个孩子么。

有请医学专家为众网友解惑,在此身体状态和年龄背景下连续受精怀孕的概率多大。

6.央视对小花梅在精神病院的采访新闻

7.同村其他被拐妇女

1)钟某仙

这是网上另一个丰县同村被拐妇女,名叫钟某仙,出生于1970年,生育两个孩子,其丈夫自称其花费1000多元购买此女。因为长期受到丈夫殴打,所以导致身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

插上一个链接,是最初有人去拍的表现该女子状况的抖音视频。

2)我再插上一位大v对小花梅所在云南当地详细情况写的文章。

触目惊心,当地是只有一位被拐妇女么?不是,或许更多,或许已经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3)腾讯新闻上一篇对于徐州当地拐卖妇女的7000字调查文章

8.为何当地被拐卖女子不逃跑

附上另一个大v写的文章

9.附上张让我动容的图




10.最后附上该问题以往提问回复:

第一个提问

第二个提问

第三个提问

第四个提问

第五个提问(镜像问题)

user avatar

徐州终于承认存在拐卖行为,但是只轻轻地捏了几个无权无势的底层人追究刑事责任,还有大量的涉案人员(特别是当地政府的公职人员)没有被追究责任,还有大量的类似案件没有被调查。

在一个侵犯人权如此严重的案件中,政府失职这么严重,掩饰行为这么明显,难道不值得给丰县甚至徐州的政府班子一个大换血吗?

从第一次在知乎上看到这个话题我就一直在关注,并在微信朋友圈转发相关文章,等待新的公告。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舆论的力量(好的方面),很害怕没有人继续关注,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平常女人被强奸一次,其身体、思想都会受到严重不良影响。被拐卖的女人,作为性工具和生育工具,长期、多次被强奸、轮奸、殴打、虐待直至妥协或者被逼疯,无法想象在和平年代还有(大量)这类案件,还有许多同胞在遭受非人的虐待,她们曾经也是对未来有着美好憧憬的小女孩啊。

​造成如此惨剧的原因,除了人性的卑劣,更有政府的不作为、乱作为,当地政府公职人员辅助作恶,甚至充当了保护伞,单单从本案中徐州发布的几次前后不一、相互矛盾的通告就可以看出。

期待徐州方面尽快发布新的通告,彻查案件有关事实,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更期待江苏省甚至国家层面派出调查组彻查徐州地区的人口贩卖案件,给那些生活在地狱中的被拐卖妇女看见阳光的机会,给她们一个迟到的正义,也给我们自己、我们的母亲姐妹、我们的女儿们更安全的生存环境。

user avatar

搜索丰县政府官网,发现这么一条投诉。2017年当地有人举报,赵庄镇五队的韩平军在2003年至2006年期间犯下拐卖南方妇女到北方给光棍男结婚,举报后,拐卖嫌疑人花钱后摆平此事,举报人反而被关了10年。

user avatar

我觉得这个事件完全可以拍成电视剧或者电影。

因为我觉得,虽然出现了通报前后不一致的情况,但我十分理解这次办案的人员,而且觉得出现这种前后不一致的情况,更表明了通报是比较实事求是的。

民众要求查一件事,第一时间肯定是查官方记录的时间链。那有合法的结婚登记,那就是合法合理的。而精神失常被锁住,我想警察真的看太多了,其中还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的,见怪不怪了。我们看到的许多疑点,对警察来说不算什么很强的疑点。而且大家应该都明白,警察查案,只要得到一个有证据证明的结论,然后受害人认可,不会想去得到一个彻底的真相的,因为对现状没有影响,而且探案成本非常高,证明力度往往又不够。比如这件案件里,没有受害人家属,受害人本人进入专业精神病院救治,那应该就算结束了。而要彻底真相,就要到云南走访,当年的数据也零散不全,证明效力存疑,走访得到的口头证据的证明效力也是有各种问题,反而会很麻烦。而且很多人有个误解,就是警察动用技术手段,比如DNA啊,骨龄检测很方便,其实不是的,这次只是一个回应,一开始都不算案件,用技术手段是要申请的,而且还有费用,还有检测时间,总体上这种一开始的治安案件是用不上技术手段的,档案能查,就到档案为止了。

下一步就查到了云南,很多人已经义愤填膺了。但我也觉得正常。精神病人对家庭是个巨大的负担,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就是遗弃又能怎么样?当时这种事情太普遍了,不可能完全按法律来处罚的。什么责任什么,自己活下去都困难了,谈什么责任?之后精神病人到另一个地方被作为活子宫,说实话不人道,但也就这样了,而且还注册结婚了,也算某种意义上的明媒正娶了。你可以说对精神病人来说,明媒正娶有什么用?那对精神病人来说,做个活子宫又有什么苦。总之,精神病人这个事,谁都说不好,普通的道德伦理都有可能不适用,所以有条件就送精神病院,没条件外人也一般不多说什么。

这件事到这一步,处罚或者不处罚我都觉得正常,作为历史遗留问题,要求男方现在改正,精神病院救治,可以,按刑法进行追责,当然更是正确。

然后再之后的发展,似乎确实说明了,彻底的真相才是正确的选择:发现了其他的类似的拐卖,发现了打针殴打等致人精神失常的可能,甚至发现了李代桃僵的可能,就是现在这个女人,很有可能不是当年云南那个女人。

我只能说,继续拭目以待吧,后面的那些可能,似乎还没通报,但这些问题才是关键,才能真的验证是不是敢于实事求是。说实话,前面的通报前后矛盾,真的能理解,反而体现通报实事求是。总之还是拭目以待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