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胡车儿能‘力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为什么让他去做盗戟这种事,把他培养成一匹坐骑不行吗?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一下子就触及到了胡车儿这个人物的根本设定和他身上所展现出的矛盾。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胡车儿在《三国演义》中确实有“力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的记载,这绝对是超乎常人的能力。但要将他“培养成一匹坐骑”,这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以及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几乎是不可能,也并非最佳选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

一、 为什么不把他培养成“坐骑”?

1. “坐骑”的概念不适用:
生理限制: 人类就算再怎么勇猛,终究是人,不是马。我们没有马的四条腿,没有马那样可以承载重物、快速奔跑的骨骼结构和肌肉系统。即使胡车儿能负重五百斤,并以惊人的速度奔跑,那也是他个人的超常体能,而不是一种可以被“培养”成稳定、高效的载具的特质。你不能让一个人像马一样拉车,或者驮着人长期奔袭。
效率与耐力差异: 马匹之所以成为重要的交通和军事工具,在于它们能够长时间、高效率地奔跑,且有能力进行连续的爆发。人类的耐力、速度和负重能力,即使是胡车儿这样的人物,也无法与经过专业驯化和繁殖的战马相提并论。让他一个人“日行七百里”,对他个人是极大的消耗,更不可能像骑兵那样组成阵列。
成本与维护: 培养一匹优秀的战马需要时间、精力和资源,但相对而言,如果胡车儿能被“训练”成一种“工具”,其维护成本(食物、休息、训练)和潜在风险(受伤、疾病、心理问题)可能会更高,而且这种“工具”的通用性也远不如马匹。

2. “人才”的价值远超“工具”:
军事价值的多样性: 胡车儿拥有的是一种“超凡的体能和耐力”。这种能力在战争中可以转化为多种用途,而不仅仅是作为“坐骑”。他的力量可以用于搬运重物、破阵冲锋、近身搏杀;他的耐力可以用于侦察、传递紧急情报、执行一些高风险的任务。将他局限于一种“坐骑”的功能,是极大的浪费。
“盗戟”的策略性: 胡车儿“盗戟”的情节,虽然看起来小家子气,但实际上是张绣能够对曹操形成突袭的关键一环。通过“盗戟”,张绣军得以在夜间悄无声息地接近曹操大营,打曹操一个措手不及。这展现了胡车儿的能力被用于了“奇袭”和“破坏”的军事行动中,这是一个更具战略意义的运用。如果他仅仅是个“坐骑”,他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个人意志与忠诚的重要性: 真正能成为“坐骑”的是没有自主意识、完全听从指令的动物。胡车儿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士兵,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忠诚归属。把他当作“坐骑”是对他人格的侮辱,也忽视了作为一个人在战场上可能带来的更复杂的战略价值,比如战术执行力、临场应变、甚至是精神鼓舞作用。

二、 为什么让他去做“盗戟”这类事情?

1. 恰逢其时,用其所长:
当时张绣刚投降曹操,曹操大军压境,张绣心思不定。曹操身边守卫森严,想要发动突袭并非易事。而胡车儿的“力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的特质,意味着他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携带重物(比如用于破门或开道的工具),并以极快的速度潜入敌营,或者在敌营中穿梭。
“盗戟”本身就是要潜入敌营,悄无声息地获取关键的武器或信息。胡车儿的体能可以在此过程中起到掩护作用,比如快速移动避开巡逻,或者在被发现时迅速逃脱。虽然小说里没有细致描写他是如何盗戟的,但可以推测,他的能力在执行这类秘密行动中非常有价值。

2. “盗戟”背后是“奇袭”的战术运用:
“盗戟”并非只是单纯偷几把戟这么简单,它更象征着一种“打破常规,制造混乱”的战术意图。在张绣反叛曹操的那场战役中,正是利用了曹操睡意正浓、防备松懈的时机,胡车儿的“盗戟”很可能只是这个“奇袭计划”中的一个环节,目的是制造混乱,为张绣军的进攻铺平道路。
这种任务的执行者,需要有极强的胆识、敏捷性以及关键时刻的爆发力,而胡车儿的体能恰恰满足了这些要求。他的力量和速度能让他比普通士兵更快地完成任务,甚至在必要时能够以一敌百。

3. 培养成为“特殊部队”的种子:
在古代战争中,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特种兵,但像胡车儿这样拥有特殊才能的人,往往会被纳入一些特殊的部队,执行一些特殊的任务。他的能力不适合成为大众化的“兵种”,但非常适合成为执行某些关键性、破袭性任务的“尖兵”或“先锋”。
把他放在“盗戟”这样的任务中,也是对他能力的检验和使用。如果他成功了,他的价值就会被放大,未来可能会被交给更多类似的高风险、高回报的任务。

三、 总结一下:

胡车儿的能力,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于正面战场,也可以用于奇袭和侦察。让他去当“坐骑”,一是生理上不合适,二是价值上太局限,简直是大材小用。而让他去执行像“盗戟”这样的任务,是看重了他在这类行动中能够发挥的 特殊作用和战略价值。

他的“力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并非意味着他可以被驯化成一个“工具”,而是说明他是一个 拥有非凡体魄的“人”,一个在特定军事场景下能够执行高难度、高风险任务的 “奇兵”。将他培养成能完成“盗戟”这种高机动性、破坏性任务的士兵,远比把他当成一个低效的“人肉坐骑”要明智得多,也更符合当时战争的实际需求和对人才的运用逻辑。

毕竟,在那个乱世,最稀缺的不是普通的劳动力,而是能够出奇制胜、改变战局的“特殊人才”。胡车儿,就是这样一个被放在了最合适的位置上的人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算关羽三百斤,加上偃月刀也不到五百斤,胡车儿做坐骑完全合适啊,何况还有其他优势,胡车儿背着战将,自己还可以持兵器,这样比普通的马匹可要强多了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一下子就触及到了胡车儿这个人物的根本设定和他身上所展现出的矛盾。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胡车儿在《三国演义》中确实有“力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的记载,这绝对是超乎常人的能力。但要将他“培养成一匹坐骑”,这在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以及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几乎是不可能,也并非最佳选.............
  • 回答
    2017年,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发表了“举全家之力把首付付了,房子能早买就早买”的言论,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一言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理解其产生的背景、可能传递的信息以及引发的反响。首先,理解胡锡进先生的身份和环球时报的定位。胡锡进作为一家以“民族主义”和“中国声音”.............
  • 回答
    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中,要说胡宗宪是不是综合能力最强的人,这真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抛开他作为总督的职务光环,单看他这个人,他确实是一位极为出色的、在多个维度上都闪耀着光芒的角色。首先,从政治智慧和手腕来看,胡宗宪无疑是顶尖的。他身处东南沿海这个最复杂、最敏感的地区,面对的不.............
  • 回答
    “黄埔系”三大名将——胡宗南、汤恩伯、陈诚,这三个名字在中国近代史的军事舞台上赫赫有名。他们都出身于黄埔军校,曾是蒋介石的得力干将,统帅过百万雄师,也经历过辉煌与失意。然而,在后世的评价中,他们常常被冠以“无能”的标签,这未免有些过于简单和片面。要评价他们的能力,我们需要将他们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
  • 回答
    关于胡荣华十连霸是否遇到“菜鸟”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在象棋界被反复提及,也颇具争议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象棋环境、比赛的激烈程度,以及胡荣华自身的超凡实力来综合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象棋比赛的“菜鸟”定义是什么。如果按照今天的标准,任何一个能进入顶级比赛的棋手,其基本功和战术素.............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设,如果胡志明能够亲历越南统一,并且在他之后继续发挥影响力,越南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或许会呈现出一种与现实截然不同的复杂图景。要详细推演这种可能性,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胡志明独特的历史地位、他的政治哲学,以及当时国际地缘政治的大环境。胡志明其人:历史的纽带与分歧的种子首先,我们必须理解胡.............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胡明轩,这位从广东宏远走出的年轻后卫,近些年在中国篮球界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他身上有着中国球员身上难得的灵动、速度和球商,尤其是在CBA联赛中,他已经是绝对的核心力量。那么,他有没有可能冲击NBA,甚至在那里立足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就能回答的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看看胡明轩身上.............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复杂性,以及教科书叙事与多元史观之间的张力。要理解为什么胡适这样的人物会在某些语境下被视为正面,同时又可能被贴上“投降派”的标签,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思想主张以及不同政治立场对他的解读。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胡适”这个名字在历史叙事中可能承载的不同含义.............
  • 回答
    .......
  • 回答
    肖战能否成为“下一个胡歌”?这是一个让许多粉丝和行业观察者都津津乐道的话题。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几年前大家还在谈论“下一个胡歌”是谁时,就已经开始的讨论切入,然后一步步去剖析肖战,以及他身上与胡歌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胡歌式”的标杆有多高?首先,我们要明确,胡歌在我们心中之所以有“标杆”般的.............
  • 回答
    关于男朋友和别的女生同喝一碗胡辣汤这事儿,说实话,听起来是有点儿让人心里不舒服,尤其是我自己就是他女朋友的情况下。首先,我得承认,这事儿的“不舒服”程度,得看很多具体情况。场景一:纯属意外,无伤大雅比如,他们俩可能是在某个聚会上,大家一起吃东西,就那么巧,那碗胡辣汤是最后一口,恰好旁边是他的异性朋友.............
  • 回答
    胡卫东和刘玉栋是中国篮球的两位传奇人物,他们在CBA联赛中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果他们去了NBA,能否打上主力,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他们的技术特点、身体素质、在CBA的统治力、以及NBA的竞争环境和时代背景。一、 球员分析:胡卫东与刘玉栋.............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皇位继承的核心,也暴露了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潜规则”。简单地说,胡亥和雍正之所以能“伪造”诏书上位,并非因为他们伪造诏书本身有多么高明,而是因为当时存在一系列错综复杂、有利于他们的政治条件和实力基础。咱们得先掰开了揉碎了说,为什么“伪造诏书”这个事儿,在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不是谁想玩就能.............
  • 回答
    .......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胡桃这位角色,以及她在《原神》这个游戏里,作为主C的地位能够持续多久。这事儿啊,得从游戏的底层逻辑和玩家的喜好说起,不能只看眼前热闹。首先,咱们得明白,《原神》是个典型的“数值驱动”+“内容更新”+“玩家养成”模式的游戏。胡桃能火,能当主C,靠的是什么?是她优秀的技能倍率、配合蒸发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让人纠结的。如果说把胡德换成大和去丹麦海峡对付俾斯麦,那场仗的走向肯定会变得非常不一样。不过,能不能“歼灭”俾斯麦?这事儿可不好说,得好好掰扯掰扯。咱们先捋一捋这个假设,把胡德换成大和,其他的条件都照旧。这就意味着,皇家海军这次派出去的不再是那艘“骄傲的巡洋舰女王”,而是日本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