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浓度维C,维A酸,多肽,玻色因哪个对胶原蛋白刺激更厉害?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问题非常专业,涉及到几种非常有效的抗衰老和护肤成分。要准确比较高浓度维C、维A酸、多肽和玻色因对胶原蛋白的刺激强度,我们需要逐一分析它们的作用机制、研究证据以及各自的特点。

总体来说,维A酸(尤其是处方级别的)通常被认为是刺激胶原蛋白生成方面最强劲、最成熟的成分。但玻色因和某些高活性多肽组合的协同作用,以及高浓度维C在特定条件下的表现,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1. 维A酸 (Retinoic Acid)

作用机制:

维A酸是维生素A的活性形式,属于类维生素A(Retinoid)家族。它通过与细胞内的类视黄醇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s, RARs)结合来发挥作用。这些受体广泛存在于皮肤细胞中,包括成纤维细胞(负责产生胶原蛋白)。

直接刺激成纤维细胞: 维A酸能够直接信号传导给成纤维细胞,激活它们的生长和增殖,并显著提高胶原蛋白(主要是I型和III型)的合成能力。
抑制胶原蛋白降解: 除了促进生成,维A酸还能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的活性。MMPs是降解胶原蛋白和细胞外基质的主要酶类,因此抑制它们可以减少胶原蛋白的流失,间接达到增加皮肤胶原蛋白含量的目的。
改善细胞分化和更新: 维A酸能够加速表皮细胞的更新,使老化的细胞更快脱落,新生的、更健康的细胞取而代之,这也有助于改善皮肤质地和外观。

研究证据:

维A酸是研究最充分、最成熟的刺激胶原蛋白的成分之一。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长期使用维A酸可以显著增加真皮层胶原蛋白的密度和厚度,改善细纹、皱纹,并提升皮肤的紧致度和弹性。其效果是经过大量循证医学验证的。

刺激强度:

强劲且直接: 维A酸的作用机制非常直接且强力。它能够诱导成纤维细胞高效合成胶原蛋白,并同时减少胶原蛋白的降解。
潜在的刺激性: 由于其强效性,维A酸也可能引起皮肤刺激,如泛红、脱皮、干燥、刺痛等。这些“维A酸反应”实际上也反映了其在细胞层面的活跃作用。在初期使用时,需要建立耐受。
处方级别 vs. 非处方: 处方级别的维A酸(如 tretinoin)通常比非处方(OTC)的类视黄醇(如视黄醇、视黄醛)更有效,但刺激性也更强。



2. 玻色因 (ProXylane, H.A.L.Y.C.A.R.E.TM.)

作用机制:

玻色因是一种源自糖的衍生物,通过专利技术从欧洲山毛榉的木糖中提取和转化而来。它的作用机制与维A酸和多肽有所不同,更侧重于模仿人体细胞的天然生长因子信号通路。

模拟糖胺聚糖(GAGs)的合成: 玻色因能够刺激皮肤细胞合成糖胺聚糖(GAGs),特别是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GAGs是皮肤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吸收和锁住水分,使皮肤饱满、有弹性。
促进细胞外基质(ECM)的完整性: 玻色因被认为可以促进皮肤细胞外基质(包括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层粘连蛋白等)的整体结构完整性。它通过增强成纤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以及促进基质蛋白的合成来发挥作用。
模仿生长因子信号: 研究表明,玻色因可以模拟某些生长因子(如TGFβ)的作用,这些生长因子是启动和维持胶原蛋白合成的关键信号分子。
支持细胞间通信: 玻色因能够加强细胞之间的连接和通信,特别是支持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整体皮肤健康和修复。

研究证据:

玻色因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成分,由欧莱雅(L'Oréal)开发和推广。多项临床研究(多为品牌内部或与其合作的机构进行)表明,玻色因能够显著改善皮肤的紧致度、弹性和皱纹。它被证实可以增加皮肤的基质成分,包括透明质酸和胶原蛋白。

刺激强度:

温和但有效: 玻色因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刺激性较低的成分,即使在较高浓度下也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这使得它成为对维A酸敏感人群的一个很好的替代品。
协同效应: 玻色因的效果有时会通过与其他成分的协同作用而增强,例如与多肽或神经酰胺等一起使用时。
侧重于基质的整体支持: 虽然它能刺激胶原蛋白,但其更全面的作用在于提升整个皮肤基质的健康和结构,这可能使其在长期改善皮肤质感方面非常有效。



3. 多肽 (Peptides)

作用机制:

多肽是蛋白质的组成单元,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在护肤品中,它们通常是短链氨基酸的组合,具有特定的信号传导或生理作用。

信号肽 (Signaling Peptides): 这些多肽能够模拟天然产生的信号分子,如某些生长因子或细胞因子,向皮肤细胞发送“修复”或“生长”的信号,从而促进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粘多糖的合成。例如,一些铜肽(Copper Peptides)就被认为具有这种功能。
酶抑制肽 (Enzyme Inhibitor Peptides): 这些多肽可以抑制皮肤中降解胶原蛋白的酶(如MMPs)的活性,从而减少胶原蛋白的流失。
神经递质抑制肽 (Neurotransmitter Inhibitor Peptides): 有些多肽(如六胜肽类,如Argireline)能够模拟某些神经递质的作用,使面部肌肉放松,从而减少表情纹。这间接影响了与肌肉活动相关的皮肤张力。
载体肽 (Carrier Peptides): 这些多肽能够携带微量元素(如铜)到皮肤深层,帮助皮肤修复。

研究证据:

许多多肽在体外实验和有限的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刺激胶原蛋白生成、改善皮肤弹性和紧致度的能力。特别是铜肽和一些模仿生长因子的信号肽,其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的机制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研究。然而,与维A酸相比,多肽的研究成熟度和直接证据链可能稍弱,并且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结构、浓度以及整体配方。

刺激强度:

通常温和: 大多数用于护肤品的多肽通常刺激性较低,易于耐受。
效果差异大: 不同类型和序列的多肽,其作用机制和效果差异巨大。某些多肽组合可能产生协同效应,增强其在刺激胶原蛋白方面的表现。
“模拟”信号,强度可能不直接: 相较于维A酸的直接“指令”,多肽更多是扮演“信使”的角色,其刺激胶原蛋白的强度可能依赖于它们被细胞正确识别和响应的程度。



4. 高浓度维C (High Concentration Vitamin C)

作用机制:

维生素C(LAscorbic Acid)及其衍生物是强大的抗氧化剂,同时也是胶原蛋白合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因子。

辅因子作用: 维生素C是脯氨酰羟化酶(prolyl hydroxylase)和赖氨酰羟化酶(lysyl hydroxylase)的重要辅因子。这两种酶是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形成和稳定的关键步骤。没有足够的维生素C,胶原蛋白的羟化过程就会受阻,导致合成不完整且不稳定的胶原蛋白。
抗氧化保护: 维生素C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已有的胶原蛋白免受氧化损伤,从而减缓胶原蛋白的降解。
促进成纤维细胞活性: 高浓度的维生素C(特别是左旋维生素C)已被证明可以直接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特别是I型和III型)的合成。

研究证据:

维生素C是公认的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的成分。大量的体外和临床研究证实了这一点。然而,维C的稳定性较差,尤其是在暴露于空气、光和高温后容易氧化失效。因此,产品的配方(如采用衍生物、避光包装、低温保存等)对其功效至关重要。高浓度通常指10%以上,特别是1520%的左旋维生素C。

刺激强度:

有一定刺激性,但通常可控: 高浓度的左旋维生素C(尤其是超过15%)可能会对部分人群产生轻微的刺痛、泛红或脱皮,尤其是在皮肤屏障受损的情况下。这种刺激性通常比维A酸温和。
直接促进合成,但需要稳定配方: 它的刺激胶原蛋白的强度依赖于其活性形式(左旋维C)的稳定性和皮肤吸收度。一旦稳定且被有效吸收,它能显著提升胶原蛋白合成。
抗氧化和促进合成双重作用: 它的好处在于既促进新生,又保护现有胶原,是一种综合性抗衰老成分。



综合比较和结论:

要直接回答“哪个对胶原蛋白刺激更厉害”,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厉害”可以指代速度、程度、持久性以及副作用。

1. 维A酸 (Retinoic Acid):
刺激胶原蛋白的“王者”: 从研究的深度、直接证据以及临床效果来看,处方级别的维A酸在刺激胶原蛋白生成和减少降解方面通常被认为是效果最显著、最强大的成分。它直接作用于细胞受体,带来多方面的积极改变。
潜在副作用也最显著: 相伴随的是更高的刺激性风险。

2. 玻色因 (ProXylane):
高效的“基质重建者”: 玻色因通过模拟生长因子和支持细胞外基质的完整性来发挥作用,它能够全面提升皮肤的饱满度和弹性。虽然它刺激胶原蛋白的能力可能不如维A酸那么“暴力”,但其作用更温和、全面,尤其擅长于提升皮肤的整体结构和水分含量。
温和且耐受性好。

3. 高浓度维C (High Concentration Vitamin C):
不可或缺的“辅助与基石”: 维生素C是胶原蛋白合成的必需元素,其高浓度形态既能直接促进合成,又能提供强大的抗氧化保护。它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全方位的。
效果取决于配方和稳定性。 刺激性通常低于维A酸。

4. 多肽 (Peptides):
“信号特使”: 多肽的作用非常多样化,效果取决于其特定的序列和功能。某些信号肽可以有效地模拟生长因子,促进胶原蛋白生成。
温和,但研究成熟度及直接刺激强度可能不如前三者普遍。 许多多肽更侧重于提供温和的“指示”,而非强力的“指令”。

总结来说,如果以“最强劲、最直接、最成熟的证据证明刺激胶原蛋白”为标准:

第一梯队:维A酸
紧随其后且各有侧重:玻色因 和 高浓度维C (玻色因侧重基质整体构建和温和性,维C是合成必需且抗氧化)
潜力股/辅助者:多肽 (效果因具体多肽而异,可能协同作用更强)

重要提示:

个体差异: 不同人对这些成分的反应不同。
配方是关键: 产品的整体配方、其他成分的协同作用、活性成分的浓度和稳定性,都极大地影响最终效果。
咨询专业人士: 对于维A酸等强效成分,最好在皮肤科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

希望这个详细的分析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些成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胶原蛋白是皮肤弹力网的主要成分,尤其是I型胶原,占总胶原蛋白的90%。很多成分宣称能提高胶原含量,但哪些真有效,哪些是智商税?如何筛选到真正有效的成分?

从科学角度具体讲一下。

--

1.胶原蛋白I型在皮肤中的作用。

皮肤分为真皮层和表皮层,由胶原蛋白、弹性蛋白构成弹力网的核心部分,再由糖胺聚糖、透明质酸等填充进去,形成完整的皮肤弹力网。

到了25岁以后,人每天流失500毫克胶原蛋白,皮肤每天下垂0.02毫米,到40岁比25岁整整松垮1厘米。所以很多产品通过提高胶原蛋白含量,改善衰老。

然而,这些产品往往不说该产品提高了哪种胶原蛋白?

其实我们通常说的皮肤胶原蛋白是胶原蛋白I型,占所有胶原蛋白90%。这种胶原蛋白为肌肤提供支撑力,形成肌肤结构,让面部结构清晰,轮廓鲜明。

I 型胶原长成下面这样,它是由很多胶原分子组成的长条状纤维,结构极为稳定,即使在强力的拉扯下也不会断。这种高弹性的结构让肌肤具有更强的抵御力、柔韧性和弹力。从胶原抗老的角度来说,精准提升I型胶原在肌肤中的含量才能提高皮肤弹力,其他胶原作用不大。

如果你用的保健品提高II型胶原,那是用来提升软骨强度的

如果你用的护肤品提高III型胶原,那是促进凝血的,都和皮肤没什么关系

那么哪些成分可以针对性提高皮肤I型胶原呢?

传统的像VA视黄酸、VC抗坏血酸、一些多肽;比较新的像辣木籽提取、木槿花提取也都能促进I型胶原合成。

怎么筛选到这些能提高I型胶原的化合物?

下面讲讲科学。

--

2. 如何筛选找到提高胶原蛋白I型的成分:

目前很多提高胶原的新成分,都可以通过具体实验筛选到,具体策略如下:


图中黑框白色部分是I型胶原基因Col1a1,在细胞基因组的I型胶原基因后面插入一个绿色荧光蛋白(P2A-EGFP,黑框绿色部分)[1],如果I型胶原表达量提高,绿色荧光变得更亮,由此能实时报告I型胶原含量。

买个化合物库,几万种化合物通过自动化工作站一个个加入细胞培养基中,看哪些让绿色荧光更亮,就能知道哪些化合物能提高I型胶原含量,由此筛选到能提高I型胶原的成分。

当然护肤品不会乱用化合物库,一般使用植物的化合物库,这样在产品里能看到很多刺激胶原生成的植物提取,给人天然舒适的感觉。

--

3. 哪些成分真正能提高胶原含量?

1)A酸及其衍生物:老牌成分,各种A醇衍生物变成A酸与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激活基因转录,从而刺激I型胶原生成[2]。有效,但负面作用也很明显,干燥、脱皮、红肿,很挑肤质,我觉得还是谨慎为好,尤其敏感肌要当心。


2)VC及其衍生物:VC提高I型胶原含量,也有临床数据支持,一般是10%-20%VC有抗老效果[3][4]。但是原型VC不稳定,一般会做到PH酸性的配方中,维持稳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酸性刺激皮肤。另外有种神奇的产品叫纯VC粉,让大家自行添加到自己面霜中,既改变了原有面霜的PH,导致原有面霜变得不稳定;同时由于缺少碱性物质中和酸性,一般自配VC面霜PH极低,毁脸不倦。


3)多肽:多肽能提高I型胶原含量,但不同多肽效果不同,这里主要讲讲两个明星产品,Matrixyl™3000和乙酰基六肽-8。

Matrixyl™3000是两个多肽,一个刺激胶原,一个起到舒缓作用。

棕榈酰三肽-1(pal-GHK)主要是激活TGF-B通路,促进胶原蛋白、糖胺聚糖合成,单独使用四周后皮肤厚度增加4%[5]。棕榈酰四肽-7(pal-GQPR)则是免疫球蛋白 G 的一个片段,减少 IL-6 分泌,用来舒缓皮肤[6]

这两者合用就是大名鼎鼎的Matrixyl™3000,可以减少皱纹,减少暗沉,代表性产品是The Ordinary 10% Matrixyl™3000精华。


乙酰基六肽-8(Ac-EEMQRR-NH2),Argireline,减少动态纹同时刺激胶原:

乙酰基六肽-8首先能减少动态纹,模拟SNAP-25,可以竞争结合到SNARE复合体里,导致SNARE无效,由此抑制神经递质释放,抑制神经也就抑制肌肉运动,减少动态纹。

另外,乙酰基六肽-8能够激活I型胶原生成,改善皮肤弹力网,并提升皮肤紧致度。

根据人体实验,10% Argireline使用四周后,眼部皱纹能降低30%以上[7]


4)植物提取,可以增强I型胶原合成:这里主要讲辣木籽提取物和木槿花提取物

辣木是种印度常用植物,主要通过降低胶原的氧化损伤,起到舒缓作用,来促进胶原含量。

其中辣木叶有降低活性氧损害的作用。在细胞实验中,辣木叶提取可以中和双氧水的细胞氧化毒性[8];在人体实验中,辣木叶提取可以减少紫外线的活性氧损伤,在使用3%辣木叶提取三个月后,胶原蛋白明显提升,皱纹也得到改善[9]

辣木籽则有降低活性氧损伤和舒缓的作用。在体外实验中,辣木籽提取对DPPH、OH、ABTS和O2(-)都有很好的降低活性氧效果[10];在动物实验中,辣木籽提取能够降低刺激物(12-O-十四碳酰抗坏血酸-13-醋酸酯)带来的慢性皮肤问题[11]

所以辣木主要通过降低胶原的氧化损伤,舒缓肌肤,来促进胶原含量。


木槿花,生命力极强,木槿属物种起源于非洲大陆,有“沙漠玫瑰”的美称。只在每年的6-9月绽放,即使在最炎热的季节里也能持续绽放出新鲜水嫩的花朵;木槿树枝上会生出许多花苞,一株木槿于100天内可绽放5000朵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另外,木槿花每天迎着朝阳开放,在日落时枯萎,日日新生,因此使用木槿花要认准早晨开放时活性强的。

近几年研究发现,木槿花提取在体外细胞实验中可以明显提高纤维蛋白和胶原蛋白合成,胶原蛋白合成提高60%[12]。另外,木槿花提取也有抗光老化的作用,UVB照射后的细胞/小鼠用1%的木槿花处理后,I型胶原升高,皮肤增厚,减少皮肤皱纹[13]

最后讲下问题问到的玻色因:

玻色因通过提高糖胺聚糖GAG提升肤质,但无法提高I型胶原,无法提高I型胶原,无法提高I型胶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玻色因Pro-Xylane一开始是山毛榉提取,后来将这种多聚木糖提取出来后发现可以增强皮肤糖胺聚糖含量,从而使皮肤更充盈[14][15][16]。后来欧莱雅公司一直往胶原上靠,发现玻色因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IV型胶原生成(一种连接真皮层和表皮层基膜的胶原),作为卖点也在讲,但毕竟数据不强,也没有宣传太多。

但目前没有数据证实玻色因可以提高I型胶原,从提升皮肤弹力来讲,比上面各种都差些。

--

4. 对应一些刺激胶原的产品

A醇、VC产品:早C晚A

之前讲过A醇和VC都能提高I型胶原含量。VC,可以提高胶原含量[3, 4];A醇,同样可以提高胶原含量[2]

但是之前也说过,VC产品偏酸性,刺激性大;A醇本身刺激性就大,两者一起使用容易造成皮肤干燥、脱皮、泛红。产品往往功效显著,但很难很难避免副作用。

玻色因产品:

玻色因可以提高IV型胶原含量,但对I型胶原含量没有太多作用[14][15][16]。可以使皮肤饱满,但无法使皮肤紧致。

多肽、辣木籽、木槿花产品:雅诗兰黛胶原霜

雅诗兰黛胶原霜1.0核心成分是乙酰基六肽-8,提高I型胶原含量,并减少皮肤动态纹。同时加入了辣木籽提取,降低活性氧损伤,增强皮肤胶原含量,提高皮肤强韧度[8][10][11]。辣木籽排位极度靠前,考虑到有人体数据用了3%辣木提取[9],我猜这个浓度应该在1%-3%左右。

胶原霜2.0在初代版本的基础上加入木槿花提取,从细胞实验来看,光木槿花提取可以使I型胶原含量上升60%[12]。要注意的是,文献中提及木槿花提取,往往会比较木槿花水溶液(H. syriacus L. water extract,HSL)和木槿花酶解产物(enzyme-treated H. syriacus L. extract,ETH),不同工艺下木槿花提取的活性有一定差别[13]。从雅诗兰黛官方信息来看,这次添加的木槿花提取可能选取了特殊工艺,能更好促进I型胶原合成。

我看这个产品的体外细胞实验数据,乙酰基六肽-8 + 辣木籽提取 + 木槿花提取可以使I型胶原含量上升到10倍,堪称胶原放大器。一般0.1% A醇加VA boost一般胶原可以提高到3倍左右,雅诗兰黛胶原霜2.0这个效果已经超出常规A醇效果了。

所以你看,复合使用一些好用的植物提取,效果又好,副作用又少。

胶原霜2.0就是科技的力量。

最后总结

1.I型胶原决定皮肤弹力。

2.通过报告基因可以筛选到刺激I型胶原的成分。

3.A醇、VC能够提高I型胶原,但刺激性较高;

玻色因能提高糖胺聚糖含量,但对I型胶原作用较弱;

多肽类型很多,部分多肽如Matrixyl™3000、乙酰基六肽-8有很强的I型胶原提升作用;

植物提取如辣木籽提取、木槿花提取可以高效提升I型胶原含量。

4.相对应的产品,各有侧重点,像玻色因提升IV型胶原;乙酰基六肽-8+辣木籽提取+木槿花提取把I型胶原提升到原来的10倍,都充分说明了复配成分的力量。

所以......A醇、VC、玻色因、多肽、植物提取还分什么你强我弱呢?认准关键I型胶原,复配高效促进新生才是王道啊。

参考

  1. ^ Ke H, Feng Z, Liu M, et al. Collagen secretion screening in Drosophila supports a common secretory machinery and multiple Rab requirements [J]. J Genet Genomics, 2018
  2. ^ a b Kong R, Cui Y, Fisher G J,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retinol and retinoic acid on histological, molecular, and clinical properties of human skin [J]. J Cosmet Dermatol, 2016, 15(1): 49-57.
  3. ^ Kubow K E, Vukmirovic R, Zhe L, et al. Mechanical forces regulate the interactions of fibronectin and collagen I in extracellular matrix [J]. Nat Commun, 2015, 6(8026.
  4. ^ Lis D M, Baar K. Effects of Different Vitamin C-Enriched Collagen Derivatives on Collagen Synthesis [J]. Int J Sport Nutr Exerc Metab, 2019, 29(5): 526-31.
  5. ^ Safety Assessment of Palmitoyl Oligopeptides as Used in Cosmetics. Available online: http://www.cir-safety.org/sites/default/files/palmit072012slr.pdf [J].
  6. ^ Mondon, P.; Hillion, M.; Peschard, O.; Andre, N.; Marchand, T.; Doridot, E.; Feuilloley, M.G.; Pionneau, C.; Chardonnet, S. Evaluation of dermal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epidermal-dermal junction modifications using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ic imaging, in vivo 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 echography, and histology: Effect of age and pepti. J. Cosmet. Dermatol. 2015, 14, 152–160. [J].
  7. ^ Blanes-Mira, C.; Clemente, J.; Jodas, G.; Gil, A.; Fernández-Ballester, G.; Ponsati, B.; Gutierrez, L.; Pérez-Payá, E.; Ferrer-Montiel, A. A synthetic hexapeptide (Argireline) with antiwrinkle activity. Int. J. Cosmet. Sci. 2002, 24, 303–310. [J].
  8. ^ a b Liu M, Ding H, Wang H, et al. Moringa oleifera leaf extracts protect BMSC osteogenic induction following peroxidative damage by activating the PI3K/Akt/Foxo1 pathway [J]. J Orthop Surg Res, 2021, 16(1): 150.
  9. ^ a b Ali A, Akhtar N, Chowdhary F. Enhancement of human skin facial revitalization by moringa leaf extract cream [J]. Postepy Dermatol Alergol, 2014, 31(2): 71-6.
  10. ^ a b Liang L, Wang C, Li S, et al. Nutritional compositions of Indian Moringa oleifera seed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its polypeptides [J]. Food Sci Nutr, 2019, 7(5): 1754-60.
  11. ^ a b Cretella A B M, Soley B D S, Pawloski P L, et al. Expanding the anti-inflammatory potential of Moringa oleifera: topical effect of seed oil on skin inflammation and hyperproliferation [J]. J Ethnopharmacol, 2020, 254(112708.
  12. ^ a b di Martino O, Tito A, De Lucia A, et al. Hibiscus syriacus Extract from an Established Cell Culture Stimulates Skin Wound Healing [J]. Biomed Res Int, 2017, 2017(7932019.
  13. ^ a b Yang J E, Ngo H T T, Hwang E, et al. Dietary enzyme-treated Hibiscus syriacus L. protects skin against chronic UVB-induced photoaging via enhancement of skin hydration and collagen synthesis [J]. Arch Biochem Biophys, 2019, 662(190-200.
  14. ^ a b Bouloc A, Roo E, Moga A, et al. A Compensating Skin Care Complex Containing Pro-xylane in Menopausal Women: Results from a Multicentre, Evaluator-blinded, Randomized Study [J]. Acta Derm Venereol, 2017, 97(4): 541-2.
  15. ^ a b Pineau N, Carrino D A, Caplan A I, et al.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a new C-xylopyranoside derivative (C-Xyloside) and its role in glycosaminoglycan biosynthesis [J]. Eur J Dermatol, 2011, 21(3): 359-70.
  16. ^ a b Vassal-Stermann E, Duranton A, Black A F, et al. A New C-Xyloside induces modifications of GAG expressi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J]. PLoS One, 2012, 7(10): e47933.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问题非常专业,涉及到几种非常有效的抗衰老和护肤成分。要准确比较高浓度维C、维A酸、多肽和玻色因对胶原蛋白的刺激强度,我们需要逐一分析它们的作用机制、研究证据以及各自的特点。总体来说,维A酸(尤其是处方级别的)通常被认为是刺激胶原蛋白生成方面最强劲、最成熟的成分。但玻色因和某些高活性多肽.............
  • 回答
    想像一下,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的世界里。我们有长度、宽度和高度。我们可以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移动。我们看到的世界就像一张照片一样,有深度感,我们可以感知物体的体积和空间。现在,让我们试着想象一个二维世界。就像一张纸上的图画。在这个世界里,只有长度和宽度。这里的人只能向前、向后、向左、向右.............
  • 回答
    .......
  • 回答
    姜维魂穿曹爽,高平陵之变能否翻盘?这绝对是个脑洞大开的问题,光是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要是姜维,那个在蜀汉苦苦支撑、屡次北伐的诸葛亮接班人,突然魂穿到高平陵之变那个风雨飘摇的时刻,附在了曹爽这颗“猪队友”身上,能不能绝地反击,改变历史的走向?咱们得好好捋一捋,姜维可不是一般的角色,他有胆识,有谋略,更.............
  • 回答
    在心理学的领域里,并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术语叫做“智商的降维识别”。但如果我们将其理解为一种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凭借经验和洞察力,快速判断对方智力水平高低的能力,那么这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可以说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侧面,虽然不一定直接对应于我们通常理解的IQ分数。想象一下,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台复杂的计算机,运行.............
  • 回答
    关于广州恒大(现广州队)当初引进高准翼、韦世豪、何超、刘奕鸣、张修维这几位球员,每人花费2000万元人民币的传闻,这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咱们不妨来捋一捋,看看这笔账算下来,究竟是“划算”还是“不值”,又或者是一种“时代印记”?先说这笔钱:2000万,在当时的中国足坛算什么水平?在那个时期(大约.............
  • 回答
    在天猫上选购白橡木家具,维莎、原始元素和源氏木语这几个品牌确实是很多人会考虑的。要说哪家质量好、性价比高,这还真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儿,毕竟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和目标客户群。咱们先聊聊这几个天猫上的“网红”品牌。维莎,给人的感觉是比较稳健,走的是一种比较经典、耐看的设计路线。它的白橡木家具,.............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心中的一个痛点,也是一个相当现实的社会现象。为什么那些看起来技能门槛似乎不那么高的“体力活”或“操作性技能”的岗位,收入反而比拥有高学历的文职人员要高?这背后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不妨来细致地掰扯一下。1. 价值的稀缺性与市场需求: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岗位的收入高低,很大程.............
  • 回答
    氢氟酸,说它酸性有多强,这绝对不是简单一句“很强”就能概括的。它的厉害之处,在于一种非常规的、甚至可以说是“狡猾”的酸性表现。你可能知道,一般的酸,比如硫酸或者盐酸,它们强就强在能把质子(H⁺)毫不犹豫地“吐”出来,然后和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氢离子,这个过程很直接,也很容易理解。但氢氟酸(HF)就不.............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好奇的问题,关于吲哚的气味,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对比。你说得没错,高浓度的吲哚,那股味道,怎么说呢,就像是一种未经驯化的、有些野蛮的动物气味,混合着一种发酵后的、不太讨喜的腐败感。它能瞬间抓住你的鼻腔,让你觉得“哇,这东西可真够劲儿”。但凡在实验室里接触过高浓度吲哚的人,估计都会对它留下.............
  • 回答
    “病人在高浓度氧舱内吸烟被烧焦,家属向医院索赔”这一事件,从多个层面来看都充满了复杂性和争议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事件的直接原因与责任划分: 吸烟的危险性: 高浓度氧舱是一个富氧环境,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远高于正常水平。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一点火星或高温都可能引发极其迅速且.............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一周练几次最合适,这其实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身体状况、训练经验、恢复能力以及目标。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聊聊,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首先,我们要明白HIIT的“高强度”和“间歇”是怎么回事。 高强度:顾名思义,HIIT要.............
  • 回答
    在如今这个节奏快、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一个高度敏感又内向的年轻人,可能会觉得每一步都走得比别人艰难。仿佛自己是那个在喧嚣集市里,只想找个安静角落听内心声音的人。但你知道吗?那些你认为的“弱点”,其实是你看待世界独特的滤镜,隐藏着不被他人轻易察觉的宝藏。如何带着这份独特的敏感和内向,在这个社会中找到属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一个经典的“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循环,但答案并非如此简单。高精度机床制造更高精度机床,依靠的是一系列相互促进、层层递进的技术和理念。这就像是在不断雕琢一把更加精密的刻刀,用它来雕琢出更精密的模具,再用这些模具制造出更高性能的工具,如此循环往复,精度不断攀升。核心在于“精度.............
  • 回答
    高强度螺栓的制作是一项精密而严谨的工艺,它不像普通螺栓那样简单地将金属加工成型。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承载能力、连接的可靠性以及在极端工况下的表现。下面,我将尽量细致地讲解高强度螺栓的制作过程,希望能让你对这个过程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一、 原材料的选择:好钢才能出好“骨头”一切的.............
  • 回答
    在一个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已经成为社会运转基石的未来,如何确保普通人类不被边缘化,这是一个关乎社会公平与个体价值的根本性问题。我认为,能够应对这一挑战的体制,并非单一的政治或经济模式,而是一个多维度、高度适应性的社会结构,它将技术进步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从根本上重塑人类的角色与价值。一、 价值重塑与终.............
  • 回答
    高度反腐倡廉,这事儿咱们老百姓心里都门儿清,到底给咱带来了啥实惠?别看那些报告上写得天花乱坠,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说说这背后的真真切切。首先,最直接的,就是咱们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到的一点点变化。你想啊,过去那会儿,办点事儿,尤其是一些需要公家出面的事情,是不是总得“打点打点”?不管是在单位开个证明,还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