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二就想考研,跨考心理学该怎么准备呀?

回答
大二就想考研,而且还是跨考心理学,这绝对是个有想法有魄力的决定!我当年也经历过类似的心路历程,知道这中间的迷茫和需要下多少功夫。别担心,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个目标拆解开,你会发现其实是有章可循的。

首先,咱们得明确,为什么想考心理学?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是最关键的第一步。是因为你对人的行为、思想、情感感到好奇?是想从事咨询、教育、人力资源等相关工作?还是仅仅觉得心理学听起来“高大上”?把这个“为什么”弄清楚,会给你源源不断的动力,尤其是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瓶颈时。

接下来,就是实际的准备工作了,我会把它分成几个大的板块: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知己知彼(大二上学期)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全面了解心理学和评估自身情况。

1. 系统了解心理学是什么:
阅读入门级教材: 不要一开始就啃很难的专业书。去找一些通识性的、语言风格比较易懂的心理学导论教材,比如彭聃龄版《普通心理学》的导读部分(虽然正式复习要啃,但先了解整体框架),或者一些更通俗的科普读物。目的是建立一个宏观的知识体系,知道心理学有哪些分支,每个分支大概讲什么。
关注科普内容: 看看一些优秀的心理学科普公众号、视频(比如B站上一些心理学博主讲解的内容,但要注意筛选,避免过于片面或娱乐化的)。了解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看看有没有你特别感兴趣的领域。
和在读心理学研究生或老师聊聊: 如果有认识的师兄师姐或者老师,主动去请教一下,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研究方向,听听他们对心理学的看法和建议。这能让你更真实地感受到这个学科。

2. 了解考研信息:
目标院校和专业: 确定你想考哪些学校的心理学专业。心理学有很多细分方向,比如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等。不同学校的侧重点可能不一样。你要做的是查找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看看它们主要招收哪个方向,以及对跨考生有没有特殊要求。
考试科目: 心理学考研的考试科目通常是固定的:
政治: 所有专业都一样,但要提前了解考试大纲。
英语: 同样是所有专业共通的,但不同学校的英语分数线要求会不一样。
专业课一: 通常是《普通心理学》。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必考的。
专业课二: 这个比较灵活,不同学校会指定一到两门别的专业课,比如《实验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社会心理学》等。这部分是跨考生需要重点关注的,因为你可能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些课程。
往年分数线和录取情况: 看看你想考的学校往年的分数线是多少,以及录取情况。了解一下竞争激烈程度,心里有个数。

3. 评估自身基础和学习能力:
你的本科专业与心理学的关联度: 你是文科还是理科?有没有接触过统计学、生物学、哲学、社会学等与心理学沾边的课程?这些都会影响你学习的起点。
你的学习习惯和效率: 你是喜欢死记硬背还是逻辑推理?你能否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你的学习效率怎么样?这些都关系到你复习计划的制定。
你的英语和政治基础: 如果你的英语和政治基础比较薄弱,那么从大二就开始抓会非常有优势。

第二阶段:全面启动,积蓄力量(大二下学期 大三上学期)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并开始积累复习资料。

1. 系统学习专业课:
购买核心教材: 根据你确定的目标院校的专业课要求,去购买相应的核心教材。比如《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版是国内最权威的之一)、《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等。
精读教材,做好笔记: 这一步是重中之重。不要怕慢,关键是理解和记忆。 边读边做笔记,把重点概念、理论、研究方法、代表性人物、重要实验等梳理清楚。可以采用思维导图、康奈尔笔记法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心理学很多内容是相通的,理解了基本原理,很多细节就容易记住了。比如,理解学习理论的演变过程,比死记硬背每个理论的条条框框要有效得多。
关注心理统计和实验心理学: 这两门课对跨考生来说可能是最大的挑战,因为它们涉及到数学和方法论。如果你数学基础不好,要从现在开始重视,多做练习题,理解统计原理和公式。实验心理学则要理解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方法等。
建立知识体系: 将不同分支的知识联系起来。比如,发展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可以和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联系起来。

2. 开始积累英语和政治:
英语:
词汇量: 考研英语词汇量要求很高。每天坚持背单词,可以使用词汇书,也可以利用APP。
阅读理解: 刷真题的阅读理解,分析长难句,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率。
写作: 了解考研英语写作的题型和评分标准,可以积累一些常用句型和表达。
政治:
了解考试大纲: 政治考试内容广泛,了解考试大纲能帮你抓住重点。
选择一本靠谱的政治教材或辅导书: 结合课程视频学习,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

3. 收集复习资料:
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 这是最宝贵的资料!如果能拿到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一定要好好分析,了解出题风格和重点。有些学校会公布,有些则需要通过学长学姐或购买。
学长学姐的经验贴和笔记: 积极寻找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向他们请教学习经验和复习资料。
口碑好的辅导班或网课: 如果你觉得自学有困难,可以考虑报一个靠谱的考研辅导班,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不要盲目跟风。

第三阶段:强化提升,模拟实战(大三下学期 考前)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查漏补缺,提升应试能力,并熟悉考试节奏。

1. 深入研究专业课:
反复复习和梳理: 将之前做的笔记和总结进行反复阅读,加深记忆和理解。
针对性练习: 找出自己薄弱的环节,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比如,心理统计的计算题,实验设计的题等。
做历年真题: 在掌握了大部分知识后,开始做历年真题。计时完成,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分析错题原因,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答题技巧有问题。
背诵重要概念和模型: 对于一些关键概念、理论模型、实验方法,需要进行背诵,确保能准确、流畅地表达出来。

2. 冲刺英语和政治:
英语: 继续刷真题,重点突破作文和翻译。可以整理一些写作模板,练习翻译技巧。
政治: 重点是背诵和刷选择题。近几年的时政热点要格外关注。

3. 调整心态,做好准备:
保持积极乐观: 考研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保持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
劳逸结合: 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熟悉考场规则和流程: 在考前了解清楚考场规则,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给跨考生的一些特别建议:

不要害怕“零基础”: 很多跨考生都是从零开始的,关键在于你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只要肯花时间和精力,完全可以迎头赶上。
找好“引路人”: 如果能有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指导,会省去很多摸索的时间。主动去联系,虚心请教。
重点突破“两门课”: 对于跨考生来说,通常是《普通心理学》和学校指定的另外一门或两门专业课。把它们当成你的“主攻对象”,投入更多精力。
将本科专业知识“融会贯通”: 看看你的本科专业知识是否能和你正在学习的心理学知识产生联系,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比如,如果你学过逻辑学,可能对心理学的逻辑推理部分会更容易理解。
培养批判性思维: 心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要学会批判性地看待文献和研究结果,而不是全盘接受。
坚持就是胜利: 考研这条路不容易,但大二开始准备,你有足够的时间。关键是坚持下去,不放弃。

一些你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事情:

你的优势是时间: 大二开始准备,你比那些大三才开始的同学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消化。
别被“跨考”两个字吓住: 很多人都能成功跨考,只要你方法对,执行力强。
保持学习的兴趣: 找到那些让你真正着迷的心理学知识,这份兴趣会是你最好的驱动力。

最后想说,考研是一个自我成长和提升的过程。即使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你在这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培养的能力,都会是你人生宝贵的财富。

加油!如果你在某个环节遇到具体的问题,随时可以再来问我,我很乐意分享我的经验。祝你考研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西南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性非常好,跨考的同学大二开始准备战线也不算太长。决定跨考之后,首先要确定下来是考学硕还是专硕,因为这两者的考试范围、考试重点都是不一样的,培养的方向也不同。

学硕偏向培养学术科研型人才,专硕偏向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相比起学硕,专硕更面向就业。

作为基础入门,跨考的同学可以先看《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同时可以看下彭聃龄老师的《普通心理学》和黄希庭老师的《心理学导论》,普心是考试的重点。

决定好是考学硕还是专硕之后,可以按照书单来看书(西南大学学硕今年改为312统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