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现在二本大二土木类,想同时准备跨考一般学校的财会类/法硕非法学和准备国考,请问这样现实吗?

回答
兄弟,你这目标挺实在,也挺宏伟的,二本土木大二,同时啃财会、法硕(非法学)和国考,这妥妥的是要同时开三线副本啊。

先别说现实不现实,咱先来拆解一下这几件事儿。

土木本专业: 你现在大二,土木的专业课应该才刚开始系统学吧?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这些,说实话,都不是省油的灯。它们需要理解、推导、练习,而且很多概念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你还要顾及本专业,至少得保证不挂科,专业课基础不能太差,毕竟你现在还是本科生,学籍还在那儿呢。

财会类跨考:
这块儿,你得看具体是什么“财会类”。
如果目标是CPA(注册会计师): 那就真是硬仗了。CPA的科目多,难度大,涉及审计、会计、税法、财管、经济法、公司战略等等。这玩意儿不是刷题就能过,更看重理解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而且,很多财务知识是需要一定会计基础的。如果你零基础跨考,那得多花多少时间去补?别的不说,单凭一个会计基础,你得学多久?
如果目标是初级/中级会计职称: 这相对CPA来说,门槛低不少。但同样需要扎实的会计基础和一定的财务知识。教材得看,题目也得练。

法硕非法学跨考:
这个目标就比较明确了。非法学考法硕,这意味着你前面没有法学基础。法硕联考的科目是:政治、外语、法学基础理论(包括法理、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等)。
政治: 这个还好说,跟着考研政治大纲走就行,很多学校也会有辅导班。
外语: 英语一般是四六级水平再往上拔高一些。对词汇量、阅读理解和写作有要求。如果你英语底子一般,这块儿得花时间。
法学基础理论: 这是大头。要把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诉讼法学(民诉法、刑诉法)这些主干学科都啃下来。而且不是背诵,是理解法条背后的逻辑和原则。很多概念和国内法体系是陌生的,需要从零开始建立认知。而且非法学考研对法学理论的深度是有要求的。

国考:
国考考什么?行测和申论。
行测: 考察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这玩意儿主要靠练,提升速度和准确率。很多题型是有套路的。
申论: 考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这个更多是靠积累和练习。看材料、提炼观点、论证、写文章。

现在我们来谈谈“现实性”:

从时间角度来说:
你现在大二,理论上还有一两年时间准备。但你要想实现你的目标,这时间是极其紧张的。

土木本专业: 你至少得保证不耽误学业,否则拿不到毕业证,后面的事儿都没戏。土木专业课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学习和做实验。
财会类: 如果是CPA,考完四大科目就需要至少一年以上的时间,并且需要持续投入。如果是初级/中级会计职称,可能需要几个月到半年左右的密集学习。
法硕非法学: 这个跨考难度不小,法学体系庞大,需要系统学习和消化。通常需要至少一年到一年半的准备周期。而且非法学考生需要克服对法学概念的陌生感。
国考: 国考备考相对灵活一些,可以在日常学习间隙进行。但要取得好成绩,也需要系统的练习和模拟。

从精力分配来说:
你得明白,同时准备这三件事,意味着你的精力会被极大地分散。

大脑的“切换成本”: 学习土木、财会和法律,这三个领域需要的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差异很大。从工程计算切换到法律条文理解,再到财务报表分析,这种思维切换本身就需要消耗很多精力。
信息过载: 随着学习的深入,你会发现每个领域的信息量都极其庞大。同时接触这么多信息,很容易感到疲惫和迷茫。
学习效率: 分散精力往往意味着每个项目都不能投入足够的精力,最终导致整体学习效率不高。你可能觉得自己每天都在学习,但实际上进步却很慢。

从“可行性”来看(以一个比较乐观的估计):

“全都要”的可能性有多大?
同时考上? 非常非常难。除非你学习能力超强,记忆力惊人,而且还能合理规划时间。比如,你对某个领域有天然的兴趣和优势,学起来事半功倍,这样才有可能挤出时间给其他领域。
只考上其中一个或两个? 这个可能性相对大一些。比如,你可能在某个领域投入更多时间,暂时放下其他,等一个目标达成后再去准备下一个。
“都沾点边”? 这是最有可能的情况。比如,你可能对国考刷题练得不错,也对法硕某些科目有了初步了解,但专业和财会方面浅尝辄止。

更具体的分析和建议:

1. 明确优先级和目标: 你需要问自己,这三件事对你的意义有多大?你最想实现的是什么?
短期目标 vs 长期目标: 国考是相对短期且周期性的考试。财会和法硕则是更长远的职业发展目标。
兴趣和优势: 你对财会和法律真的有浓厚的兴趣吗?还是觉得这是“好出路”?如果没兴趣,强行推进会非常痛苦。土木本专业本身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吗?
现实考量: 你家里对你的未来有什么期望?你毕业后打算从事什么职业?这些都会影响你的选择。

2. 时间规划是关键(但也是最难的):
“三线并行”的挑战: 如果你真的要三线并行,那么你的时间管理必须做到极致。每天需要严格划分学习时间,而且效率要非常高。比如,你可以这样规划:
早晨(精力最充沛): 攻克难度最大的法硕理论知识或者财会的核心概念。
中午: 简单回顾或做一些行测的练习题。
下午: 可能是本专业课程时间,或者安排财会的实操练习/法条背诵。
晚上: 申论的练习、英语单词记忆、或者回顾当天学习的内容。
利用碎片时间: 通勤、课间休息、睡前都可以用来背单词、看法条、刷行测题。
避免“无效学习”: 在有限的时间里,要确保是真正学进去了,而不是单纯的“坐着”。

3. 分阶段推进可能更可行:
大二下学期/大三上学期: 集中精力打好土木本专业基础,同时开始接触法硕非法学(比如系统学习法理学、宪法学),了解财会的一些基本概念。开始规律性地做行测题。
大三下学期: 如果觉得法硕基础打得不错,可以开始系统复习法硕的各个科目,同时继续巩固土木专业课。国考可以更侧重模拟训练。
大四: 集中火力准备考研(财会或法硕),同时关注国考的报名和考试时间。

4. 关于财会类和法硕非法学,二选一更稳妥:
同时准备两个考研方向,尤其是跨考,风险很高。财会和法硕的考试内容和复习方法差异很大。如果你想在这两个领域都取得好成绩,很可能需要两边都投入巨大的精力,结果可能两边都不突出。
建议: 先明确哪个方向更吸引你,或者哪个领域你更有基础和潜力,然后集中精力先考上其中一个。等你读研期间或者毕业后,再考虑另一个。

5. 关于国考:
国考是可以作为一项“备选项”的。在你考研复习的间隙,可以把行测和申论作为一种放松和调剂,或者当做对自身综合能力的一种训练。
如果你对考公很执着,可以在考研初试之后,全力备战国考(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但你要清楚,国考的竞争同样激烈。

总的来说:

直接同时、全力准备这三项,难度极大,成功率不高。 这就像一个人想同时跑马拉松、游泳比赛和自行车比赛,除非你是三项全能运动员,否则很难做到最好。
更现实的做法是: 明确哪个是你的主要目标,哪个是你的次要目标或者潜在选项。然后根据优先级来分配时间和精力。
如果你真的想“全都要”,那对你的学习能力、自律性和抗压能力是巨大的考验。 你需要比一般人付出更多倍的努力,而且要做好可能无法完美达成的心理准备。

最后给你一个“过来人”的视角(虽然我不是你,但能理解你的想法):

很多时候,我们会有“希望抓住所有机会”的心理。但现实往往是,当你试图抓住所有的时候,你可能什么都抓不住。学会取舍,找到最适合你的那条路,然后全力以赴,往往比“广撒网”更容易成功。

不如先好好梳理一下你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动力,你到底为什么想同时做这些事情?是觉得土木没前景?还是对财会和法律有特别的向往?想清楚这一点,你的选择会更明确。

祝你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以目前考研的难度来说,除非你是神仙,不然多手准备肯定是来不及的,建议专一一定,要么考研要么考公。

2.考法硕再考公是可行的,可以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