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看电视、播新闻给他们看,武汉封城了。
其他的途径,没有任何办法。
好在我爸妈几天前终于怕了……看到评论区好几个现在还没搞定长辈的人,心疼一波
我就来看看有多少跟我一样快疯了的
现在随着瘟疫越来越严重,我越来越气,越来越急,说话越来越难听,他们越来越不听。
半夜看这些新闻和各种事件急得直挠头
晚上看到的一个图,一个网友为了劝老人家戴口罩写的内容,我觉得可以广泛转发家长老人群…
链接:
因为他们心里你还是小孩,人微言轻,所以不听你的。
这时候应该给他们看央视的钟南山院士访谈。
很多时候,单纯地摆事实、列证据似乎无法说服父母家人。我们越来越能感受到父母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肯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同时也越来越固执。比如面对朋友圈的谣言,父母总深信不疑,你大概率也经历过努力解释却无力辟谣。
这是为什么呢?
1、其中涉及到逆火效应(the Backfire Effect)
逆火效应(the Backfire Effect):
当一个错误的信息被更正后,如果更正的信息与人原本的看法相违背,它反而会加深人们对这条原本错误信息的信任。(逆火效应_百科)
换言之,即是人们把自己的看法、观点当做理所当然的事实。如果你要更正那些人的某些观点,而更正的消息与其观点恰好相背离,这反而会加深他们对错误信息的信任。
这是为什么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这是为什么你说服不了民科;这也是为什么你死活说服不了要转钱给骗子的人;这也是为什么你说服不了铁了心买保健品的老人家。
他们甚至会认为「总有刁民想害朕」。
这是因为人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具有一种保护自己既有观点不受颠覆的本能。
摆证据、列事实不行,那我们怎么办?不妨另辟蹊径、试试情感维度的打击。
2、恐惧诉求(Fear Appeals)的运用
恐惧诉求(Fear Appeals),
通常是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这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
恐惧诉求既可以利用恐惧最大程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和警觉、改变态度,也可以利用其附带的紧迫感促使人们迅速采取行动。
它现常用于广告传播领域,比如说如果想要尽可能降低人们购买香烟的欲望,有些国家就会要求在香烟盒上同时印上烟和骷髅或烂掉的肺来表明吸烟的危害,效果十分显著。
再比如,如何宣传「不要酒驾」呢?直白文字的效果显然不如放上几张车祸现场的图片。
它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刺激并唤起人们的恐惧心理来达到想要的效果,坏处是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心理的不适感,这需要对分寸进行把握。
那引入恐惧诉求的目的很明显了,就是通过一些后果恶劣案例或者以非典为例让父母知道新型冠状病毒的可怕后果,让其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父母产生警惕。
综上,先摆事实、列证据、讲道理,如果不行,不妨利用恐惧诉求进行「降维」打击。
> > > > > >
1、推荐关注时而有趣、时而专业的 吳长安;
2、推荐5个收藏夹,有兴趣不妨一观:
好好让父母看电视,看新闻就行了,至于朋友圈可以看,但是一定要注意,现在朋友圈里面谣言满天飞,连香蕉传播病毒都出来了,各路牛鬼蛇神纷纷登场。
比如昨天就有粉丝发给我这个:
乖乖,真牛逼,浓缩乳清蛋白原来是达菲它家亲戚?!
飒姐想了八百万遍,都没想出来你一个乳清蛋白怎么跟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攀上亲戚的!
莫非是因为你们名字都是四个字?
你咋不说你跟维克特利奥特曼有亲戚,来拯救地球呢?
再看看这个,更不得了,冠状病毒特调精油来了!
不要998 ,只要280 ,费死了劲才调出50瓶,想买?
别慌!卖家说了,我得先留下五瓶自己用呢!
滴在脚底一滴就能增加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这是哪吒脚踩风火轮,战斗力蹭蹭往上升啊!
还有喷一喷就可以杀灭冠状病毒,连艾滋病毒都得一起灰飞烟灭的神奇喷雾!
“草本精华”保卫喷雾,比板蓝根强健一百万倍,天天给孩子做抚触,就能抗病毒啦!
这些东西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名字,那就是:智商税。
飒姐觉得,用来把辟谣的力气浪费在他们身上,不仅仅是在侮辱智商,简直是在侮辱眼睛!
与其把时间放在他们上面,不如跟大家说一说一些看起来“有点道理”,实际上仍然是“歪理邪说”的预防方法:
首先就是这个:吸烟可以预防病毒感染。
其实就是当初在SARS时期出现的一则谣言:
而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样,我们也早就辟过谣了:
吸烟不仅不会帮你预防病毒,香烟产生的烟雾还会刺激呼吸道黏膜,长期吸烟的人抵抗力还会下降,这就会让你更容易感染病毒。
吸烟的人,不能带口罩,手指还会经常接近接触口鼻,更容易感染。
如果你听信这个谣言,去使劲儿吸烟,那么不仅不会帮你预防,只会危害到你自己的健康。
还有一个,也是很多人误解的:在家里熏醋可以消毒。
飒姐这几天在不止一个微信群里看到一个截图,信誓旦旦地说:买最便宜的醋精兑的白醋,在家熏煮可以消毒!
而事实上:醋酸虽然有一定的杀灭细菌效果,但效果并不出色,甚至可以说很低。多低呢?也就比开窗通风好一点儿吧。
而且醋酸煮沸后的蒸汽,是有一定的刺激性的。
我们家里买的食用醋中,醋酸浓度较低,煮沸之后酸扩散到空气中,这个浓度就更低了,消毒的效果可以说微乎其微。
但是,即使是这么低浓度的,基本不能杀菌杀病毒的醋,变成的蒸汽也可能足以对人的眼睛和呼吸道造成刺激,而且对老人、小孩、哮喘患者来说更加危险。
那么,到底有什么方法真正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呢?
飒姐告诉你们最基础的九个字:
少出门
如果没必要,不要有事没事就往人流密集处溜达。火车站,汽车站,地铁,人流量大的商场,购物中心,这些都可能是发生飞沫传播的易感场所。
尤其是对于身体素质比较弱的老人,孩子,新生儿,减少不必要的出门次数,尽量避免与病毒可能发生的接触。
戴口罩
作为一种呼吸道病毒,常见的传播方式包括两种:近距离的密切接触,和远距离的气溶胶传播。所谓的「气溶胶」,一般我们能接触的就是患者的飞沫。
口罩的作用是不是去直接挡住病毒,而是去阻挡病毒传播的「载体」, 正确地佩戴口罩,可有效挡住飞沫,也就能阻断病毒直接进入人体内。
需要注意的是,戴口罩也要正确佩戴,尽可能严密防护住口鼻,口罩佩戴不正确可能会导致防护效果的降低。
目前很多地区KN95 或 N95口罩出现缺货,其实真的买不到也别太紧张,一般的外科口罩也可阻挡大部分粘在飞沫上的病毒进入呼吸道,购买医用外科口罩也是可以的。
实在不行,普通口罩,好好戴也比不戴强。
勤洗手
“饭前便后要洗手”,这句话说了很多年,其实,不仅仅饭前便后要洗手,当我们外出后,下班后,逛街后,在公共场合呆过后归家,回到家最好第一件事就是洗手。
用什么洗呢?
记住三个重点:肥皂,揉搓,流动水。
充分涂抹肥皂,然后充分揉搓双手,包括指缝。良好的清洁能有效清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和微生物,然后使用流水冲洗掉肥皂,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 CDC 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如果你并没有在家,而是出门在外,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肥皂和流动水,那么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
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
目前认为,75% 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如果你没办法找到肥皂盒流动水,那么使用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替代。
而当你购买这些消毒产品的时候,不妨看一下它的成分表盒里面的酒精浓度。
文章还没写完,飒姐刚才又看到了一个奇葩的预防方法:
燃放烟花爆竹有助于预防病毒肺炎!
这这这,难不成这病毒还是年兽带过来的?
啥都不说了,WHO的图片送给大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