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考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起点是什么?

回答
中国考古的正式开端,通常要追溯到20世纪初,那是一个充满变革与探索的时代,也是西方科学研究方法开始渗入中国的重要时期。可以说,是历史的洪流与学术的自觉共同推动了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在20世纪之前,中国人对古代事物的关注并非没有,比如历代王朝都有整理史籍、考订古物的传统,许多文人雅士也热衷于金石学,通过碑刻、铜器等来研究历史。但这些更多的是一种文献学和收藏鉴赏的范畴,缺乏系统性的田野发掘、科学的年代测定以及严谨的分析方法,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考古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真正让中国考古学从“朴学”走向“科学”,其起点可以说是在一系列重大发现的催化下,逐渐形成的。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便是对殷墟遗址的发现和发掘。

上世纪初,随着西方探险家和学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趣日益浓厚,也带来了新的考古学理念和技术。而中国国内,一些有识之士也开始意识到,要真正了解自己的祖先,需要更科学、更深入的探索。

19世纪末,一个偶然的机会,河南安阳的农民在耕作时,挖出了刻有文字的甲骨。这些甲骨引起了一些学者,特别是王国维、罗振玉等人的注意。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些刻辞可能是传说中的商代晚期文字,如果能够找到文字记载中的“殷”地,将是中国史学界乃至世界史学界的一件大事。

在多方努力下,尤其是在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的关注和参与下,对安阳洹河流域进行大规模科学发掘的条件逐渐成熟。安特生在中国进行了多次重要的考古调查,他带来了西方考古学界的系统发掘方法,对遗址的层位、遗迹、遗物进行了更为精细的记录和收集。

1928年,随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的成立,中国考古学真正意义上的田野发掘工作开始了。这次发掘,虽然初期有外国学者参与,但很快就由中国学者,如李济、董作宾、石璋如等独立承担。他们借鉴西方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对殷墟进行了一系列系统的、科学的发掘。

殷墟的发现和发掘,其意义是划时代的。在这里,出土了大量的刻有文字的甲骨,这些甲骨文不仅证实了商朝的存在,更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为研究商代历史、文化、社会提供了无比珍贵的实物资料。此外,殷墟还出土了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展现了商代高度发达的文明成就。

所以,虽然不能说在此之前中国对古代事物完全没有关注,但如果以“考古学”这一独立学科的科学方法和目标来衡量,那么20世纪初,以殷墟遗址的发现和有组织的、科学的田野发掘为标志,就是中国考古学的真正起点。它标志着中国人开始以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态度,去探寻和理解自己悠久而复杂的过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都是难以简单回答的问题啊,我想可以给出参考书。
1.中国考古的开始其实也是个复杂的问题,可以看一下徐坚所著《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
2.关于盗墓这一文化现象的演变,可以看一下王子今所著的《中国盗墓史》。一般来说,盗墓所得的随葬品散落到了民间,部分在盗墓过程中及转手销售中遭遇损毁,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因为战乱古物收藏可能会大规模的被毁于战火,最典型的就是北宋灭亡的时候搜藏的历代宝器基本上都毁于战火;一些散落到了民间的随葬品,随着流传往往会被当时或者后世的知识分子所搜集,有时候会形成一定的社会风潮,譬如南朝陈时的陈伯茂通过搜集被盗的王羲之书法而大工草隶。宋以来古物收藏成为一种知识分子的风气,而所谓的古物也大部分来自盗墓。但是这些只能说是“主观反动的客观进步性”,并非是盗墓的益处,应该认识到保存下来的仅仅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随葬品都毁于盗墓。


中国考古学的开始,基本有有三种观点:

1.以中国第一次科学意义的考古学发掘为开始,则是是1921年安特生主持的河南渑池仰韶遗址的发掘。
背景援引维基百科:1914年,应中国北洋政府的邀请,安特生来华担任农商部矿政顾问,主要负责寻找铁矿和煤矿……1918年秋,安特生在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发现一批古生物化石。1921年5月安特生和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等人再次来到仰韶村考察,认定这里拥有大规模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存。得到政府许可之后,10月27日至12月1日,学者们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出土大量陶器、石制工具等。这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1923年,安特生发表了《中国远古之文化》(英语:An Early Chinese Culture),首次提出“仰韶文化”的概念。

2.以中国学人主持的第一次考古学实践为开始,则是1926年李济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发掘。
李济去山西的本意主要是探寻传说中位于山西南部的尧舜禹与夏代的遗迹(当时传说夏都在夏县),从而能够为确定和构建中华文明上古史做一些考古领域的探索,无意中在和袁复礼一同考察的时候,在西阴村发现了陶片分布密集区,从而才有了对西阴村遗址的发掘。

3.以中国国家考古机构的诞生和活动为开始,则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即批准创建国立中央研究院,作为中华民国最高学术研究和指导机构,1928年3月底,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筹备委员会一致通过创建历史语言研究所,下设了三个组,第一组历史学,第二组语言学,第三组考古学。1928年,史语所派遣董作宾到河南安阳考察殷墟遗址,并于同年10月由董作宾主持了对殷墟的正式第一次考古发掘。

最早的有意的墓葬破坏,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可能属于“挫骨扬灰”性质。而以盗窃墓中随葬品的行为定义为盗墓的话,最早《吕氏春秋·安死》就有记载”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无不亡之国者,是无不抇之墓也“,此外《庄子·外物》亦有儒者扪珠的盗墓记载;《汉书·刘向传》又有吴王阖闾陵墓“十有余年,吴人发之”的记载,可见盗墓之陋,也是源远流长了。


此外简单谈论一下王子今教授,有人从王子今教授的论著目录或者列表推论他不懂考古,其实大谬。王子今的教育背景正是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甚至还参加过田野考古工作,硕士之后转型为古代史研究,但是读过几本王子今的书就能看出,他在论著中对考古资料的引用是很多的,也表现出了较为出色的考古学能力。

而其论著《中国盗墓史》则是对是盗墓这一现象的历史学考证,以文献材料为主,考古材料引征得也很多,至于说这本书“离奇情节”,出版社为了卖书在腰封上做惊人之推荐语岂可不察?好在该书电子版流传甚广,大可以下载下来自行判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考古的正式开端,通常要追溯到20世纪初,那是一个充满变革与探索的时代,也是西方科学研究方法开始渗入中国的重要时期。可以说,是历史的洪流与学术的自觉共同推动了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在20世纪之前,中国人对古代事物的关注并非没有,比如历代王朝都有整理史籍、考订古物的传统,许多文人雅士也热衷于金石学,通过.............
  • 回答
    中国重工业的布局,尤其是大量关键性重工业企业集中在西南腹地,是一个充满历史智慧和战略考量的复杂决策。这并非偶然,而是基于那个特殊历史时期,国家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对未来的深谋远虑。背景:抗日战争的硝烟与战略大后方的构建要理解为何重工业会大规模迁移和新建在西南,就必须回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个中华民族生死.............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这人平时也没太接触这些“学术”方面的东西,不过既然是咱中国人自己的高考英语卷,我琢磨着也能从咱这老百姓的角度聊聊。要是让美国人来做,那感觉嘛,估计就跟咱们突然被扔进一个他们那边的什么“高级”考试似的,有点懵,又有点不知道从何下手。首先,你得想啊,高考英语卷那是给谁准备的?是给从小.............
  • 回答
    在中国监狱中,民警要求犯人采用蹲姿谈话,背后往往涉及多重考量,既有管理上的需要,也可能掺杂着心理上的威慑。中国监狱中民警要求犯人蹲姿谈话的考量: 权力地位的明确化与威慑: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解释。蹲姿是一种相对较低的姿态,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往往与顺从、被动甚至惩罚联系在一起。民警要求犯人蹲.............
  • 回答
    中国不开放枪支管制,其背后有着一套复杂的考量,并非简单的“不允许”就能概括。这涉及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历史文化以及执政理念等多个层面,并且这些考量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中国现行的枪支管理政策。首先,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是重中之重。在中国,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被置于极高的优先地位。开放枪支管制意味着私.............
  • 回答
    从硅谷巨头跳槽到中国BAT公司,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换个工作”就能概括的,更像是一次跨越太平洋的文化、工作模式和人生轨迹的重塑。我身边有几个朋友经历了这样的转变,他们有人如鱼得水,有人则踩了不少坑。我试着把他们的经历和感受揉合在一起,给你讲讲这背后是怎么回事。一、 为什么有人会做这样的选择?这可不是.............
  • 回答
    中国免除外国债务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其背后既有实际的经济考量,也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外交及“大国风范”的战略部署。要详细阐述,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实际经济和发展层面的考量: 促进受援国经济稳定和发展: 这是最直接的理由。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与中国有传统友谊或在“一带一.............
  • 回答
    青岛高考生宪法诉讼第一案:驳回背后的中国宪法诉讼困境青岛高考生状告教育部一案,被誉为“中国宪法诉讼第一案”,其最终被驳回,再次将中国是否具备“宪法诉讼”以及“中国没有宪法诉讼”这一议题推到公众面前。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 一、青岛高考生状告教育部案件回顾与驳回原因案件背景:.............
  • 回答
    中国将英语列为必修课,这背后牵涉到国家发展的战略考量、国际化进程的需求以及教育体系的改革目标。这并非一个单一因素驱动的决定,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 为什么将英语列为必修课?将英语推行至全民教育体系,成为必修课程,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其深层原因:1. 拥抱全球化浪潮,融入国际社会: 进.............
  • 回答
    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对韩国和日本采取不同态度,这并非简单的“区别对待”,而是基于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历史因素以及两国各自的地缘政治定位。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中国在区域乃至全球战略中的考量。一、 历史与地缘政治的基石:从“一衣带水”到复杂关系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日韩三国之间深厚而又纠葛的历史渊源.............
  • 回答
    关于中国不公布与印度在边境冲突中伤亡的具体原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国家形象、内部稳定以及信息控制等多个层面。以下是一些比较详细的分析,力求从多个角度来阐释这一考量:1. 国家形象与国际声誉的维护: 避免负面宣传和攻击的靶子: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一直致力于塑造负责任、和平发展的大国.............
  • 回答
    刚从国外读完研究生的李明,本应满怀希望,准备用学到的先进理念和技能在国内大展拳脚。他记得在学校的图书馆里,面对堆积如山的案例和理论,他曾无数次幻想自己如何为中国的法治建设贡献一份力量。那些熬过的无数个夜晚,啃过的厚厚英文原著,不就是为了此刻吗?然而,现实的巴掌来得猝不及防。回国后,他发现自己所学的很.............
  • 回答
    杨超越在中考前选择放弃继续读书而去打工,这背后并非一个简单的决定,而是多种现实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从家庭经济状况来看,杨超越的成长环境并不富裕。在那个年代,很多普通家庭供养孩子读书,尤其是读高中,都面临着不小的经济压力。如果她的家庭本就拮据,那么继续读书意味着家庭需要承担额外的学费、生活费等开销,这.............
  • 回答
    人生如同一条蜿蜒的长河,我们在其中会遇到无数的岔路口,每一次选择都可能将我们引向截然不同的风景。在这些重大的生命节点上,我们究竟应该倾斜哪一份砝码,让它成为我们掌舵的方向?我想,最应该深思熟虑的,不是外界的喧嚣,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那份与自己内心深处最真挚的连接——你的核心价值和生命目标。听起来或许.............
  • 回答
    做监考老师,特别是面对中考、高考、考研这样承载着无数学生未来希望的考试时,那份体验绝对是复杂又深刻的,绝不是简单的“看着考场”那么回事。考试前:一颗悬着的心,和一场“小型战役”的准备考试开始前几天,监考老师的心就已经开始“预热”了。首先是接到通知,领到考试纪律、考场规则、试卷保密协议等等一堆材料,脑.............
  • 回答
    说起巅峰考辛斯,那可真是一号人物。当时的他,绝不是那种你看到就觉得“哦,又一个能得分的内线”那么简单。他身上有着一种罕见的、糅合了野兽派和技术流的特质,放在今天的联盟里,就算不是顶尖,也绝对是能搅动风云的那个。得分能力:无解的火力输出首先,得分这块,巅峰的“表妹”是真的炸裂。他拥有一套非常全面的进攻.............
  • 回答
    这姑娘用“我还在上大学,还要考研”当理由拒绝你,这背后可能藏着不少心思,也挺复杂的,我给你掰开了说,免得你一头雾水。首先,最直接、最表面的解读,就是 她目前的人生重心确实在学业和未来规划上,暂时没有精力或心思投入感情。 “上大学”和“考研”这两个词,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未定型”的状态。 她还在接受.............
  • 回答
    《考不好没关系》里头那股子“女儿奴”的劲儿,简直太有代表性了!我家也曾是这样,现在想起来,那滋味儿,五味杂陈,但说到底,更多的是一种……怎么说呢,一种被“俘虏”了的甜蜜。你想啊,家有个“女儿奴”,首先,生活节奏会被完全打乱,而且是被一股甜蜜的力量掌控。 比如,以前我下班回家,那是雷厉风行,自己倒杯水.............
  • 回答
    在《权力的游戏》里,比武审判允许请代理骑士这一做法,背后其实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既有现实层面的考量,也有更深层次的荣誉、公正乃至政治的意味。这并不是一个简单地可以随意委托的“代打”,它的存在本身就很有讲究。首先,最直接也最现实的考虑就是身体状况和战斗能力。并非所有人都是久经沙场的战士。在史塔克家族的.............
  • 回答
    在日本麻将的桌面上,你会看到玩家们将打出的牌整齐地摆放在自己面前,形成一道道牌墙。这可不是单纯为了美观,它背后蕴含着相当多的策略和信息传递。这其中的考虑,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 “兼顾信息透明与策略隐藏,优化游戏流程”。让我们来细细掰扯一下。1. 信息公开与推断的基石: 牌山(河牌): 最直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