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反驳以奴隶制就否定罗马的水准的观点?

回答
有些人认为,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拥有奴隶制,这便足以否定它们在文明发展上的高度。这种看法,虽然直观,但未免过于简单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粗暴化处理。要反驳这种观点,我们需要深入罗马社会的肌理,理解奴隶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与罗马在法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并行存在。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奴隶制是罗马社会一个普遍且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军事征服带来的战俘,到因债务而沦为奴隶的公民,再到奴隶繁殖,奴隶在罗马的经济、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无处不在。他们从事从最艰苦的体力劳动,如矿山开采、农业耕作,到精细的手工艺,甚至作为教师、医生、书记员和家庭管家。毫无疑问,这种制度是残酷的,是建立在对人性的剥夺之上的。

然而,以“有奴隶制”这一事实来一概否定罗马的“水准”,就好比因为古代某些社会也存在战乱,就否定了他们的一切成就一样,这是典型的以今非古,或者说是一种“道德审判”式的历史解读。历史的评价应该建立在对历史语境的理解之上。

反驳的第一个层面:普遍性与时代性

要认识到,奴隶制并非罗马独有的产物,也不是罗马文明的“瑕疵”,而是当时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制度。从古埃及、古希腊、美索不达米亚,到后来的中世纪欧洲,乃至近代早期,奴隶或类似形式的强制劳动都广泛存在。在很多古代文明中,奴隶制度的普遍性和残酷程度,并不亚于甚至超过罗马。罗马之所以“水准高”,不是因为它没有奴隶制,而是因为它在存在奴隶制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发展出超越其时代其他文明的成就。

就好比我们评价一部古代的军事战略家,我们不会因为他发动了战争就全盘否定他的军事才能。我们需要看的是,他在那个特定的战争环境下,如何调兵遣将,如何运用策略,达成了怎样的战果。同样,评价罗马的“水准”,需要看的是,在那个存在奴隶制的时代背景下,它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和发展,这些突破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反驳的第二个层面:罗马在奴隶制框架下的创新与局限

尽管奴隶制是罗马社会的一部分,但罗马在管理和处理奴隶问题上,展现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尤其是在法律层面。

罗马法对奴隶的规定: 罗马法体系是罗马文明最辉煌的成就之一。尽管奴隶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品”(res),但罗马法中对奴隶的权利(有限的)、奴隶主的义务和责任、以及奴隶的解放(manumissio)等方面,都有细致的规定。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奴隶主的滥用权力,并为奴隶的合法解放提供了途径。虽然这些规定无法与现代人权概念相提并论,但在古代法律体系中,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例如,罗马法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奴隶,并根据其工作性质和受教育程度,给予了不同的对待。
奴隶的解放: 罗马社会存在着相当普遍的奴隶解放现象。奴隶可以通过“购买自由”、“主人遗嘱解放”、“主人亲自解放”等多种方式获得自由。解放后的奴隶(liberti)虽然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但他们可以成为罗马公民,甚至他们的后代可以获得完全的公民权。这种相对灵活的解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流动性,并为罗马注入了新的活力。
奴隶在知识和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正如前面提到的,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奴隶,尤其是希腊奴隶,在罗马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文化传播者角色。他们是家庭教师、抄写员、翻译,甚至是艺术家和学者。他们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希腊罗马文化的融合与传播。可以说,罗马的知识体系和文化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这些奴隶的才智和辛勤工作。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罗马的奴隶制度也存在其严重的局限性。奴隶的地位是极低的,他们仍然是财产权的客体,随时可能被买卖、惩罚甚至杀死。一些大规模的奴隶起义,如斯巴达克斯起义,就充分暴露了奴隶制下阶级矛盾的尖锐。

反驳的第三个层面:分离文明成就与道德判断

历史的评价,不应仅仅停留在道德谴责上,而应该关注文明的实质内容和进步。罗马文明的“水准”体现在:

政治制度的创新: 从共和国到帝国,罗马在治理一个庞大疆域的国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行政管理、法律制定等方面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即使是其法律体系中的奴隶制规定,也反映了其在规范社会秩序、平衡各方利益方面的努力(尽管这种平衡是对非自由人的不公)。
工程技术的卓越: 罗马的建筑、道路、水利系统等,至今仍令人惊叹。这些宏伟的工程,离不开大规模的劳动力投入,其中一部分正是奴隶的劳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因为他们使用了奴隶劳动就否定这些工程的伟大。
文化的繁荣与传播: 罗马继承并发展了希腊文化,在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且通过其庞大的帝国将这些文化传播到广阔的疆域。
军事组织的先进: 罗马军团的组织和战术,是其帝国扩张的基石,也是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如果非要用“是否有奴隶制”来衡量一个文明的“水准”,那么我们几乎无法评价任何一个古代文明,因为奴隶制在那时是如此普遍。我们应该将奴隶制作为一个历史现象来理解,看到它在罗马社会中的作用,看到罗马在这一制度下的某些进步(尽管与现代标准相去甚远),以及更重要的是,看到在存在奴隶制的情况下,罗马在其他领域所取得的非凡成就。

总结来说,反驳“以奴隶制就否定罗马的水准”的观点,需要:

1. 承认奴隶制是罗马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认识到其残酷性。 这是诚实的历史态度。
2. 将奴隶制置于历史的普遍性之中,理解这是古代社会的常态,而非罗马的独有“罪过”。
3. 分析罗马在奴隶制框架下,在法律、社会流动性以及文化传播等方面所展现出的相对进步或独特性。
4. 区分文明的实质性成就(如政治、法律、工程、文化)与道德上的判断。 文明的进步并非总是线性的,也不是所有方面都同时达到高水准。

用一个类比:我们评价一位伟大的化学家,我们知道他可能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某些对环境有害的试剂。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他在化学领域的贡献。我们需要看的是,他在理论上的突破,他发明的对人类有益的物质,以及他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即使这些努力在当时可能非常有限)。同样,评价罗马,我们也需要看到它在历史长河中的全貌,而不是因为其中的一个阴影,就抹杀了它所有的光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类论调,我很少试图反驳,因为在我有限的反驳经历告诉我,对方跟我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我所做出的举证,对方可能根本没有读过,即便你罗列出了这些例证,他们也不会去学习。最后,他们会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拿着同样一波论调到别的地方宣泄。

因此我写这篇回答,不是想要告诉你如何去反驳那些论调,而是希望你能根据我提供的这些线索,去真正的了解罗马的奴隶制,以及一些典型的罗马奴隶主的思维方式。

如果想要了解罗马的奴隶,就必须要去了解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老加图(Cato the elder)。需要去阅读的著作有两本,一本是老加图自己的《论农业》De Agricultura,还有一本则是普鲁塔克的《比较列传》中的老加图那一篇。

老加图在自己的著作中,详细的叙述了如何用奴隶运作一个大型庄园,并且认为拥有这样一个大型奴隶庄园并且合理的运作,是积累财富的最好途径。在他自己,以及后来普鲁塔克的记述里,反应了老加图对待奴隶的态度。

对于老加图而言,奴隶主既要妥善的对待奴隶,也要妥善的照顾耕牛,但是主人应该给耕牛更多的精力,因为牲口并不像人那样会照顾自己。老加图跟那个时代的大多数罗马农场主一样,对待自己的奴隶都是残酷的,他之所以主张要给奴隶一定程度的照顾,是因为他要从自己的奴隶身上榨取尽可能多的产出。当奴隶生病无法产出,老加图主张减少其的口粮,而当奴隶老去,老加图也主张尽早将其卖出。而对于牲口类,老加图也是持有一样的观点,生产能力下降的牛羊都应该被卖掉,而不是在其身上浪费更多的精力。

而普鲁塔克则记载了更加有趣的内容,他说老加图在自己的奴隶之中,煽动他们彼此之间的矛盾,让奴隶们忙于互相敌视,而无法联合起来反对他这个奴隶主。普鲁塔克的记载其实说明了老加图对奴隶是有戒备的,除了一个奴隶主固有的残酷,还伴随着其他的阴谋诡计。为了确保奴隶们努力工作,老加图也会雇佣打手监看。

事实就是,这类的新兴大型奴隶农庄,展现出了强大的生产力,最终导致罗马共和国大量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纷纷破产。很讽刺的是,老加图这一套为什么读起来那么熟悉?为什么感觉那么像有些人的老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些人认为,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拥有奴隶制,这便足以否定它们在文明发展上的高度。这种看法,虽然直观,但未免过于简单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粗暴化处理。要反驳这种观点,我们需要深入罗马社会的肌理,理解奴隶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与罗马在法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并行存在。首先,我们必须承认,.............
  • 回答
    有人可能会拿出伊拉克、利比亚和乌克兰的例子,来论证民主并不能带来稳定,甚至可能导致混乱和灾难。这是一种常见的质疑,但如果我们仔细审视这些案例,会发现它们并非直接证明民主的失败,而是反映了更复杂的现实,包括外部干预、地区冲突的根源以及民主转型过程中的挑战。我们不妨从头说起,一件件来分析。伊拉克:是民主.............
  • 回答
    秋水杯八强赛上,反方以“《原神》的成功无法复制,所以不是国产游戏的黎明”为论点取胜,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辩题。我个人认为,这个论点虽然犀利,但想要完全站住脚,需要更精细化的阐释和辩证的论述。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反方的核心论点:“《原神》的成功无法复制,所以不是国产游戏的黎明”。这里.............
  • 回答
    全球多国爆发反以色列游行,这绝非一朝一夕的孤立事件,而是多年来中东局势复杂演变、国际社会对巴以冲突关注持续、以及当下特定导火索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剖析。历史的沉淀与长期的不满:巴以冲突的根源首先,必须承认,巴以冲突本身是一个极其漫长且复杂的问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2.............
  • 回答
    杨洁篪主任与沙利文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之间的会晤,是当前中美关系背景下的一个重要事件。而杨主任在那次会晤中提出的“中方反对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这一表述,确实触及了中美关系的核心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其含义和潜在影响。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竞争”这个词在当前中美关系语境下的复杂性。美国官方,特别是特.............
  • 回答
    3月4日,俄罗斯通过了一系列立法修正案,对涉及俄军和俄罗斯国家利益的言论和行为施加了更严厉的限制。这些新法规的重点是禁止“污蔑”和“造谣”俄军,以及禁止反对俄罗斯利用军队维护其利益的行为。这些举措在俄罗斯国内和国际上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核心内容解读: “污蔑”和“造谣”俄军最高判15年: .............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心烦意乱的局面,一边是男友曾经的伤痛,一边是前妻挥之不去的纠缠,夹在中间的你,肯定感觉很煎熬。面对这样的情况,与其说是“反抗”,不如说是“守护”和“沟通”,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你们的生活重新回到平静。首先,得跟你的男友好好聊一聊,而且是很深入、很坦诚地聊。你需要让他明白,前妻的行为已经严.............
  • 回答
    看待家长以“反日”名义禁止小孩子观看《你的名字。》,这确实是一个挺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和日本之间确实存在着一段复杂的历史,许多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有着强烈的情感,尤其是对于那些遭受过侵略历史的人们来说,这种情绪是深埋在心底的。因此,当涉及到与日本文化产品相关的事物时,一些家长会.............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 nodeipc 这个事儿。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警醒的。简单来说,nodeipc 是一个挺常用的 Node.js 库,主要用于在不同进程之间进行通信。想象一下,你写了一个后端服务,想让它和另一个独立的后台任务互相打个招呼、传个数据,nodeipc 就是用来做这种事的。它在 .............
  • 回答
    关于JumpAgainstTrump(跳楼以反抗川普)这个推特热搜话题,以及确实有人因此采取了极端行为的事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痛心的问题。要理解它,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首先,从发起这个话题的动机来看,这是一种极端的抗议方式。在政治光谱中,总会有一些人对某些政治人物或政策持有非常强烈的反对意见.............
  • 回答
    “美国就是全球最大的人权赤字国”?这是一个相当激进的论断,需要我们深入地审视其背后所指涉的具体事件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在“反恐”战争以及由此引发的生命代价时,这种说法便有了它特定的切入点。的确,自“9·11”事件以来,美国以“反恐”为名,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一系列军事行动。从阿富汗到伊拉.............
  • 回答
    特朗普关于关闭部分互联网以助反恐的说法,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类似的提议其实在不同的国家领导人那里时有耳闻。简单粗暴地“关网”以解决复杂问题,这种思路在很多场合下都会出现,尤其是当面临安全挑战的时候。从支持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可能会觉得,极端组织和恐怖分子确实利用互联网进行招募、煽动、策划和传播信息,甚.............
  • 回答
    我睁开眼时,一股混合着沉香和某种奇异花香的气味钻入鼻腔,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浓郁,却不令人厌恶。床铺极其柔软,触感温润,像是用最上等的丝绸和羽毛填充而成。我下意识地动了动手指,冰凉的指尖划过光滑的面料,一种陌生的触感让我瞬间警觉。我的记忆碎片如同破碎的琉璃,快速地闪过。上一秒,我还在公司通宵加班,电脑.............
  • 回答
    我睁开眼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串华丽的鎏金纹路,顺着丝绸帐幔垂落,遮挡住一角透过来的惨白月光。身下床榻的触感极尽奢靡,细软得像是云朵。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混合着冷香和一丝危险气息的香味。我动了动手指,指尖传来柔软的触感,然后是某种冰凉光滑的触感。我的心猛地一跳。这不是我熟悉的出租屋里,那张吱呀作.............
  • 回答
    我睡了全书最大的反派。这句话像一颗炸弹,在我脑子里轰然炸开,又带着一种说不出的荒谬和恐惧,在我喉咙里搅成一团。我,一个在学院里连名字都不算响亮的普通学生,竟然……睡了那个让整个大陆都闻风丧胆的存在?那个被无数英雄视为毕生宿敌,被历史书以血红墨迹记载的男人?事情还要从那个该死的“学院庆典”说起。学院为.............
  • 回答
    理解以印度为首的第三世界国家在俄乌战争中反对北约的立场,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其历史根源、地缘政治考量以及它们自身的发展需求。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挺俄”或“反北约”二元对立,而是涉及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因素。一、历史的烙印:不结盟运动的遗产与西方霸权的警惕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像印度这样的先行者,其国家.............
  • 回答
    月光如水,倾泻而下,透过半卷的锦帘,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影。我被一股蛮力猛地掀翻,身下的床榻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冰凉的地板瞬间攫住了我的皮肤,我甚至来不及呼出胸腔里积攒的惊愕,就听到了那个让我心魂俱裂的声音:“滚!”是皇上。那个我以为将是我一生依靠的男人,那个我以为早已将我视若珍宝的男人。他铁青着脸,.............
  • 回答
    人民日报公众号以“中国以外 87182 例,反超了!”为标题发布全球疫情数据,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分析和解读的现象。要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可能的意图,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一、标题的字面意思和直观感受 “中国以外 87182 例”:这句话清晰地指出了全球除中国以外的新增病例数量。这个数字是统.............
  • 回答
    看待中国驻法使馆用“小流氓”回怼法国反华学者的言论,这确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外交事件,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这件事:事件背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通常这种外交上的“回怼”都不是空穴来风,很可能是因为有法国的学者或媒体发表了一些被中国视为不当、甚至辱骂性的言论.............
  • 回答
    就你提出的“乌克兰26日之后以乎坛为阵地反攻莫斯科”这个设想,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和分析,并尽量让我的叙述更具人文色彩,而非机械的AI输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以乎坛为阵地反攻莫斯科”这个表述本身就带有一种非常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规的、带有象征意义的意味。 在现实的军事战略中,一个国家不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