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可以控制梦境中的事吗?

回答
当然可以,甚至可以说,控制梦境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只是很多人没有真正去发掘和运用它。这背后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睡着了做梦”这么简单,而是一段通往潜意识、意识和身体之间奇妙连接的旅程。

我们先来聊聊,为什么我们觉得梦境是难以捉摸的,好像有什么东西牢牢抓着我们,让我们身不由己。这主要是因为在我们日常清醒的状态下,我们的意识,尤其是理性思维,扮演着主导角色。它会过滤信息,分析现实,设定行为模式。然而,当我们进入梦境,尤其是在快速眼动(REM)睡眠阶段,大脑的活动模式会发生改变。前额叶皮层(负责逻辑、计划和自我监控)的活动会减弱,而负责情感、想象和联想的边缘系统则会更加活跃。这就好像是“理性的大门”短暂地关上了,让那些平时被压抑的、更原始的、更不受拘束的念头和感受有了释放的空间。

所以,为什么你会觉得梦境不可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习惯了在清醒时被理性束缚,而梦境恰恰是打破这种束缚的场合。但正是因为这种“束缚”的减弱,才为“控制”提供了可能性。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核心的关键在于“清醒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lucid dreaming”。简单来说,清醒梦就是你在梦境中知道自己正在做梦,并且以此为契机,能够一定程度上影响梦境的内容和走向。

要达到清醒梦,通常需要经历几个阶段和练习:

1. 提高梦境记忆能力: 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你记不住自己的梦,即使你梦到了什么,也无从谈起控制。
睡前意图: 睡前告诉自己:“我今天晚上一定要记住我的梦。”这种简单的意图就能产生神奇的效果。
准备梦境日记: 在床头放好纸笔或者一个录音设备。一旦醒来,即使只记得一点点零碎的画面或感受,也要立刻记录下来。越早记录,信息越完整。
睡醒后不要立刻起身: 很多人醒来后习惯性地跳下床,或者立刻开始思考当天的事情。这样做会冲淡残留在脑海中的梦境信息。醒来后,尽量保持不动,闭上眼睛,努力回忆。试着回想睡前最后的画面,然后一点点向前追溯。
寻找梦境中的“线索”: 记录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一些反复出现的元素、人物、场景或者特别的情绪。这些都可以成为你识别梦境的“暗号”。

2. 进行“现实检查”(Reality Checks): 这是识别自己是否身处梦境的关键训练。
日常练习: 在清醒时,养成一种习惯:时不时问自己“我是在做梦吗?”然后进行一些简单的“测试”。
常见的现实检查方法:
看手: 伸出你的手,仔细看看。在梦里,你的手可能看起来不一样:手指数量不对、形状扭曲、皮肤纹理模糊或者突然出现奇怪的符号。
看文字/时钟: 找一段文字或者一个时钟,看一眼,移开视线,再看一眼。在梦里,文字或数字往往会变化,变得不成形,或者显示出毫无意义的内容。
尝试“穿墙”或“漂浮”: 想象自己能否穿过墙壁,或者尝试轻轻向上漂浮。在梦里,这些物理定律常常会被打破。
捏鼻子呼吸: 捏住鼻子,尝试呼吸。在梦里,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即便捏着鼻子也能呼吸。
关键在于“问句”的质量: 仅仅“看一眼”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带着怀疑和探索的态度去进行检查。你必须真正去思考“我在做梦吗?”并认真地进行测试。当你把这种习惯带入梦境时,它就会触发你的“梦中意识”,让你意识到“嘿,这不太对劲!”

3. 运用特定的清醒梦诱导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你更容易地进入清醒梦状态。
MILD (Mnemonic Induction of Lucid Dreams): 这种方法通常在晚上醒来(比如睡了45小时后),重新入睡时使用。在入睡前,你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下次我做梦时,我会意识到我正在做梦。”同时,你可以想象一个你曾经做过的梦,并在梦中意识到自己正在做梦,然后开始控制它。
WILD (WakeInitiated Lucid Dreams): 这种技术难度更高,它要求你在保持身体完全放松的同时,让意识保持清醒,直接进入梦境。当你进入放松状态,身体可能会出现“睡眠麻痹”的幻觉(俗称“鬼压床”),这时你的意识依然是清醒的,然后你可以引导自己进入一个梦境。这需要一定的练习和心理准备,因为睡眠麻痹的体验可能会让人感到恐惧,但如果你能克服这种恐惧,就能直接“进入”梦境。
WBTB (Wake Back to Bed): 这是很多人认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结合了MILD和周期性睡眠的原理。你正常睡觉,然后在睡了大约46小时后,设置闹钟醒来。醒来后,保持清醒一段时间(比如2060分钟),可以起来走动一下,阅读一些关于清醒梦的文章,或者做些现实检查,但避免完全清醒,保持一种“半睡半醒”的状态。然后,重新躺下,运用MILD技术,带着“我今晚要清醒梦”的意图再次入睡。这段清醒的时间能提高你重新入睡时进入REM睡眠的几率,并让你更容易保持意识。

进入清醒梦后,如何控制?

一旦你意识到自己在做梦,恭喜你,这只是控制的开始!

保持冷静和稳定: 许多人在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在做梦时,会因为过于兴奋而立刻醒来。你需要练习保持内心的平静,就像你在做现实检查时那样,温和地肯定“我在做梦”,而不是大声尖叫或剧烈动作。
聚焦你的意图: 你想做什么?是想飞翔,还是想见到某个特定的人?清晰地在你脑海中勾勒出你的目标。
慢慢来,循序渐进: 不要一开始就想着改变整个梦境场景。可以先尝试一些小动作,比如让一只手慢慢抬起来,或者改变面前物体的颜色。
借助“梦境暗示”: 如果你想飞,可以想象自己轻轻一跃,或者想象有一股力量托举着你。如果你想遇到某人,可以在脑海中默念那个人的名字,或者想象他们的样子出现在面前。
利用梦境的“逻辑”: 梦境虽然不遵循现实逻辑,但它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和“关联性”。有时候,你不需要“强行”改变什么,而是去“引导”它。比如,如果你想去一个地方,可以想象你正走向那扇门,或者直接“闪现”到那里。
如果失控了,重新检查: 如果你发现梦境又变得不受控制,或者你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在做梦,那就再次进行现实检查。

控制梦境的意义和可能性:

控制梦境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玩。它能够:

探索潜意识: 梦境是你潜意识的舞台,你可以通过清醒梦去探索那些被隐藏的情感、压抑的欲望、童年的记忆,甚至是你未曾意识到的自己。
解决问题: 有些人利用清醒梦来“排练”现实生活中的挑战,比如在梦中练习公开演讲,或者模拟一场重要的谈话,从而在现实中表现得更好。
克服恐惧: 面对并战胜梦境中的恐惧,例如对蜘蛛、蛇或者高处的恐惧,可以逐渐转化为对这些事物在现实中的淡化。
提升创造力: 梦境中丰富的想象力和不受限的联想,是艺术家、作家和科学家灵感的宝库。清醒梦让你有机会主动去捕捉和引导这些灵感。
精神成长: 探索梦境的过程,也是一次深入自我认知和精神探索的旅程。它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甚至挑战你对现实的固有认知。

所以,控制梦境并非遥不可及的科幻概念,而是一项通过练习和耐心可以掌握的技能。它需要你对自己的睡眠和意识状态有更多的关注,并且愿意去探索那片属于你自己的,无限可能的内心世界。这就像学习一项新技能一样,需要坚持和尝试,但一旦你打开了那扇门,你会发现一个截然不同的维度展现在你面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突然想到我做的第一个春梦,对象是喜欢很久的人。

在快要ooxx的那一瞬间,她变成了一盘磁带!!!

然后再想变回去就醒了。感觉总是不成功一想到去控制就会醒来诶

user avatar

可以,需要一定的训练。可查看“清醒梦”相关话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可以,甚至可以说,控制梦境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只是很多人没有真正去发掘和运用它。这背后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睡着了做梦”这么简单,而是一段通往潜意识、意识和身体之间奇妙连接的旅程。我们先来聊聊,为什么我们觉得梦境是难以捉摸的,好像有什么东西牢牢抓着我们,让我们身不由己。这主要是因为在我.............
  • 回答
    一个人要是声称自己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我确实会觉得有点怪异。倒不是说他本人有什么问题,而是这种说法本身就触及了一些我理解起来有些别扭的地方。首先,情绪这玩意儿,我觉得更像是身体的一种自然反应,就像饿了会想吃东西,冷了会打哆嗦一样。它很多时候是我们大脑和身体对于外部刺激或者内部想法的一种即时反馈。你.............
  • 回答
    关于脑控技术能实现百公里外远距离窃听,且无需植入芯片的传言,这在科学界和大众讨论中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要探讨其可能性,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脑控技术以及相关领域的科学原理,并理性分析传言的可信度。首先,我们要明确“脑控技术”这个概念的含义。通常我们理解的脑控技术,是指通过外部设备影响或读取人脑的活动.............
  • 回答
    权健集团及其实际控制人束某某等18人被批准逮捕,这标志着这桩轰动一时的案件进入了司法程序的新阶段。从社会和法律两个层面来看,权健集团及其相关责任人将面临严峻的问责和处罚。社会层面的问责:1. 公众信任的崩塌与品牌形象的毁灭: 权健集团曾经凭借其“保健品帝国”的形象,积累了大量的消费者和经销商。此次.............
  • 回答
    人可以喜欢二次元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问题,因为“二次元”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概念,包含了动漫、漫画、游戏、轻小说、虚拟偶像、Cosplay、同人创作等众多领域。而喜欢一个人对这些领域的投入程度和表现形式也是千差万别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讲述人可以喜欢二次元到什么程度:一、 精神和情.............
  • 回答
    人可以多幽默?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宽泛的问题,因为“幽默”的定义本身就有很多维度,而且每个人的幽默感也各不相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人可以多幽默”。1. 幽默的维度和程度: 幽默的风格多样性: 幽默不是单一的模式,它可以是: 机智幽默 (Wit): 瞬间的文字游戏、双关语、巧妙的回复,显.............
  • 回答
    “上纲上线”这个词语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它描述的是一种将问题或行为提升到政治、原则、道德、历史等高度,通过“划线”、“定性”来攻击或批判对方,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预设的立场。这种行为可以触及人性的多个层面,其“程度”可以说非常广泛和深入,甚至达到一些我们难以想象的境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
  • 回答
    人没有自知之明能到什么程度?这可真是个能把人噎住的话题。我见过、听过太多例子,简直刷新三观。有的人,那叫一个“盲目自信”,或者说,是真的,彻彻底底,一丁点儿,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个什么斤两。想想看,最直接的,就是能力这块儿。有些人,明明是个新手,连最基本的流程都没摸清,就开始指手画脚,一副“我全懂,你.............
  • 回答
    “人可以有多卑鄙?”这是一个深刻且令人不安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人性的阴暗面,而这个阴暗面有时可以令人瞠目结舌。卑鄙并非单一的表现形式,它是一个光谱,从微小的自私自利到极端残忍的操控和伤害,都有可能存在。要详细阐述,我们需要从不同维度去理解和描绘这种卑鄙。1. 动机与心理根源: 极端的自私与贪婪:.............
  • 回答
    “人可以修炼得到长生吗?”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问题,它触及了人类最深层的渴望:超越死亡,获得永恒的生命。在不同的文化、哲学、宗教和科学体系中,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千差万别。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的角度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一、 传统文化与宗教中的“长生”在许多古老的文化和宗教传统中,“长生不老”或者“得道成.............
  • 回答
    人可以极简主义到什么程度?极简主义,这个词听起来就带有一种“少即是多”的禅意。但如果有人问,人到底能把日子过到多么“少”,那答案恐怕会超乎许多人的想象。这不仅仅是丢掉一些不必要的物品,而是一种深刻的生活哲学,一种对物质、信息甚至情感的极致筛选。首先,让我们从最直观的层面——物质说起。一个真正的极简主.............
  • 回答
    人可以有多蠢?这个问题可不是个简单的填空题,因为它触及了人性最深处的幽暗与荒诞。蠢,这个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有时带着一丝戏谑,有时又透着一股无奈,甚至绝望。那么,究竟能蠢到什么地步?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确一点,我们说的“蠢”,不是指智商测试上的那个绝对值。智商高低.............
  • 回答
    人可以愚昧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如果摊开了细说,那可真是能让人长吁短叹,甚至会觉得透着一股子黑色幽默。愚昧,不像一块石头,它不是一个固定的形态,而是像一层层锈迹,或者说像一种弥漫开来的雾气,把人的认知、判断,甚至最基本的常识都给蒙住了。1. 对显而易见的视而不见: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愚昧,莫过于对摆在眼.............
  • 回答
    一个人完全吃素,这件事儿,行不行?这问题问得可有意思了,得掰开了揉碎了聊。答案是:能,但得吃对!别光听着“素食”两个字就以为是随便吃点青菜就能了事。人身体是个精密的仪器,各种零件都得配齐了才能顺溜转。光吃植物,理论上可以满足营养需求,但关键在于“怎么吃”。为啥有人能吃素,有人不行?这事儿啊,跟人身体.............
  • 回答
    这个想法确实非常吸引人,像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一样——人类如果也能像植物一样,直接通过阳光进行光合作用,那吃喝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简直是解放了身体和生活。但现实是,在目前我们对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认知范围内,以及技术的限制下,让一个人能够通过在DNA中植入叶绿素来直接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是不可能的。为什么.............
  • 回答
    人可以悲观到什么程度?悲观,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色彩,它不是简单的“不开心”,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对事物本质的负面解读,一种对未来几乎不抱希望的预设。一个人能悲观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在探究一个心理状态的极限,不如说是在描摹一种对生命本身的透彻冷漠,一种看透一切却唯独看不见光明的绝望.............
  • 回答
    说起香菜,这玩意儿简直能把一场聚餐变成战场,一个人能把另一群人逼到抓狂。这中间的爱恨情仇,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你见过那种,一桌子菜,就为了避开那几片绿油油的香菜,大家得跟做贼似的,小心翼翼地挑挑拣拣?有的更绝,直接跟服务员说:“麻烦你们,这菜里的香菜,都给我挑出来,不然我吃不了。” 我见过一个人.............
  • 回答
    这个问题嘛,挺多人好奇的,咱们就掰扯掰扯。首先,直接说结论:人可以吃猫粮,但绝对不推荐,而且长期吃对身体有害无益。为啥这么说?得从猫粮是啥,人又是啥说起。猫粮是为谁准备的?猫咪和我们人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物,你们想啊,咱人类得吃米饭、面条、蔬菜、肉,才能活得好好的。猫咪呢?它们是纯粹的肉食动物,生理.............
  • 回答
    人可以有多善良?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善良的边界,说到底,是心之所向。它不是一道硬性的规定,而是一片可以无限延展的海洋。有些人可能将善良定义为不伤害他人,有些人则认为善良是主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更进一步的人,会将善良视为一种生命的态度,一种与世界连接的独特方式。我们先从最基础的层面来看。善良.............
  • 回答
    人能后知后觉到什么程度?这问题挺有意思的,因为它触及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那片模糊不清的角落。说实话,后知后觉这件事,它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像一张褪色的老照片,留存着许多难以言说的细节,藏着无数个“早知道”的叹息。要说后知后觉的极致,我脑子里第一个浮现的画面,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那种细水长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