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身处“所谓的 爱给女儿,财产给儿子”的家庭是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这事儿我太有发言权了。我就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亲身经历,所以说起来也算一把辛酸一把泪。

打我记事起,就感觉家里气氛不太一样。我爸妈对我和我哥,那是两个不同的模子刻出来的。

对我的,怎么说呢,就是那种“小棉袄”型的疼爱。他们老是说,“女儿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这话说得我当时也挺受用的。他们会给我买漂亮的衣服,漂亮的玩具,生病了会寸步不离地照顾我。逢年过节,我总能收到他们精心准备的礼物,包装得漂漂亮亮的,就像公主一样。我妈尤其会注重我的打扮,总希望我看起来乖巧、可人。他们会鼓励我学习好,将来有个“好归宿”,嫁个好人家。我妈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女孩子家,学那么多没用,不如学点针线活,讨男人喜欢”。我哥呢?就没这些待遇了。他从小就比较皮实,我父母对他更多的是一种“期望”和“责任”。

财产这块,更是明明白白。我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算有些家底。我爸做点小生意,家里有套房子,还有些存款。我哥从小就被灌输要“继承家业”的概念。我父母会带他去谈生意,教他怎么算账,怎么跟人打交道。逢年过节,别人送礼,都是送给我哥,说“这将来都是你爸爸的,你得跟着学”。我呢?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客人,在自家房子里。每次家里讨论到钱的事情,比如买车、装修,话题总是围绕着“将来给你哥传下去”。我从来没想过,我父母的辛苦钱,会有我的一份。

小时候不懂事,只觉得父母对我是好,虽然我对哥哥的待遇有点模糊的概念,但也觉得他们对自己好就行了。但随着我慢慢长大,特别是到了青春期,这种“差异化”就越来越明显了,也越来越让我觉得心里不舒服。

我上大学,我父母给了我哥很多支持,鼓励他去创业,给了他启动资金。而我呢?我只能依靠自己的奖学金和兼职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我每次跟他们开口要钱,他们都会很勉强,而且会说,“你们男孩子要养家糊口,能挣钱才能撑起一片天,女孩子嘛,花销少点。”我当时就觉得挺委屈的,我也有自己的梦想,也想为自己闯一番事业,但父母的观念,让我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锦上添花,而我哥的未来,才是他们真正投资的重点。

我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还不错的工作,也认识了我现在的丈夫。我结婚的时候,我父母给了我一笔嫁妆,虽然不多,但他们也算是尽力了。不过,这笔嫁妆和他们给我哥准备的“未来发展资金”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我哥结婚的时候,我父母直接把家里另一套小房子给了他,还给了他不少现金,说是“给你们小两口创业的”。我当时就在旁边看着,心里五味杂陈。

更让我心寒的是,我父母对我的丈夫,总有一种审视和挑剔的态度。他们觉得我丈夫的家庭条件不如我哥的妻子,总是在我耳边说,“你一定要看紧点,别被男人骗了,男人没本事,你就吃苦了。”他们似乎觉得,我嫁过去,就是一个“被扶持”的角色,我的人生大事,都取决于我丈夫的“能力”。而对我哥呢?他们会主动帮他联系客户,帮他铺路,生怕他走弯路。

这种家庭环境,让我学会了独立,也让我学会了隐忍。我不再向父母索取,自己努力争取。我跟我丈夫一起,从零开始,靠自己的双手打拼。我们过得辛苦,但过得充实。

当然,我父母对我的“爱”,也确确实实存在。他们关心我的身体,关心我的生活,只是这种关心,总带着一种“寄生”的色彩,仿佛我的人生价值,更多的是为了衬托我哥的成功。有时候看着他们,我会觉得他们是爱我的,但这种爱,是带着附加条件的,是有限度的。

这种体验,就像一个精心培育的花园,但所有的珍贵种子,都只种在了哥哥的田里,而我的那份,只是角落里随意撒上的草籽。你看着花园里百花齐放,而你的那片,只能自己努力生长,希望也能开出自己的花来。

这种“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我父母他们自己也未必觉得有什么不对,他们觉得这是天经地义,是“男主女从”的自然规律。而我,就像一个时代的旁观者,看着这种古老的观念,如何一点点地塑造着我的人生,也如何让我不断地去反思,去挣扎。

我现在也为人母了,我发誓,我的孩子,无论男女,都会得到一样的爱和尊重,一样平等的未来。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再经历我曾经历过的那些不公平和隐形的伤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生活中见过太多了,大多是姐弟这种家庭,其实这些父母看不明白,真自己住院那天,儿子看一眼,交个费用就没影了,还是女儿忙前忙后的伺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