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满足日常所需的营养后,吃 1 克脂肪,身体会长出 1 克脂肪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身体如何处理食物以及脂肪储存的本质。简单来说,答案是:不一定,但吃进去的脂肪很容易转化为身体脂肪储存。

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

首先,我们要明白身体是个极其精妙的“化学工厂”,它不是简单地把吃进去的东西一股脑儿变成身体上对应的组织。我们吃的食物,无论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还是脂肪,在进入身体后都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

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当我们吃下含有脂肪的食物时,比如一块肉、一勺油,这些脂肪大部分是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的。到了胃里,胃酸会初步打散这些脂肪。然后进入小肠,胆汁会像洗洁精一样把大块的脂肪乳化成小油滴,大大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接触的表面积。胰腺会分泌脂肪酶,将甘油三酯分解成更小的单位:甘油一酯和脂肪酸。这些小分子更容易被小肠绒毛吸收。

吸收后,它们会重新组合成甘油三酯,并与胆固醇、蛋白质等结合,形成一种叫做“乳糜微粒”的东西,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

能量的“储存”和“动用”:

身体之所以要分解食物,是为了从中提取能量。我们吃的任何食物,最终都可以转化为能量供身体使用。身体储存能量主要有两种形式:

1. 糖原: 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这是身体最容易获取和利用的“即时能量”,但储存量有限。
2. 脂肪: 以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在脂肪组织中。这是身体储存能量最有效率的方式,储存量几乎是无限的。

为什么说吃 1 克脂肪“很容易”长出 1 克脂肪?

这里的关键在于能量平衡和身体的代谢优先序。

能量密度极高: 脂肪的能量密度非常高。每克脂肪能提供约 9 大卡(千卡)的能量,而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每克只提供约 4 大卡。这意味着,脂肪是身体“高能炸弹”,非常适合储存能量。
身体的“习惯性”: 当你摄入的能量(来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超过了身体当前消耗的总能量时,身体就会想办法把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而身体储存能量最“省力”的方式就是把多余的脂肪直接转化为身体脂肪。它不需要像转化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那样进行太多的化学步骤。
脂肪储存的“捷径”: 身体在处理膳食脂肪时,相对而言是比较“直接”的。吃进去的脂肪经过消化吸收后,可以直接进入脂肪细胞,重新组装成甘油三酯,然后储存起来。这个过程比把多余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要“效率”更高一些。是的,身体也能把吃多了的碳水化合物(比如过多的米饭、面包)转化为脂肪储存,但这需要经过一个叫做“从头脂肪生成”(de novo lipogenesis)的过程,相对来说会消耗一些能量。而膳食脂肪本身,就像是直接把“燃料”送到了燃料箱里。

所以,如果满足了日常所需的营养,但依然“额外”摄入了 1 克脂肪,会发生什么?

假设这个“满足日常所需的营养”是指你当天所需的总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都已经得到了,并且这个额外摄入的 1 克脂肪是“净增加”的能量。

那么,这 1 克脂肪(提供 9 大卡能量)就会被身体储存起来。它不一定是直接从你吃进去的 1 克脂肪分子精确地变成身体上的 1 克脂肪组织,因为身体的代谢是动态的。一部分脂肪酸可能立刻被利用,一部分碳水化合物也可能转化成脂肪储存,但总的来说,身体的脂肪储存量会净增加大约 1 克脂肪所蕴含的能量。

为什么不是精确的 1 克?

1. 能量转化效率: 虽然脂肪储存是身体储存能量的高效方式,但任何能量转化过程都不是 100% 的效率。在储存过程中,身体会消耗少量能量。所以,为了储存 9 大卡能量,你可能需要摄入略多于 1 克脂肪,或者身体储存的“净增脂肪组织”会略小于 1 克脂肪所代表的能量。
2. 身体的动态平衡: 身体时刻都在进行能量的消耗和储存。即使你刚吃了 1 克脂肪,身体也可能同时在消耗储存的脂肪作为能量来源。这个过程是复杂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进一出一”的账本。
3. 身体成分的复杂性: 身体脂肪的储存并非只有甘油三酯一种形式,但甘油三酯是主体。而脂肪组织也不仅仅是脂肪细胞,还包含水、蛋白质等。所以,我们说“长出 1 克脂肪”,通常是指体脂秤上显示的脂肪重量,或者是身体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增加。

打个比方:

你可以把身体想象成一个银行账户,你每天需要一定的支出(消耗)。如果你存进去的钱(摄入的食物能量)比你支出的多,账户余额就会增加。脂肪就像是银行里那种高利息的定期存款,身体非常愿意把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因为这是一种高效的储能方式。

所以,如果你满足了基本需求,还“多给”了银行 1 克脂肪,银行(身体)大概率会把它存起来,并计算好能量值。这个多出来的能量,如果身体当下不需要,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从而增加你的体脂率。

总结一下,在满足日常营养和能量需求后,额外摄入的 1 克脂肪,因为其高能量密度和身体优先储存脂肪的代谢特点,会非常容易被身体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身体脂肪量增加。虽然不是精确地由吃进去的“这 1 克脂肪分子”直接变成身体上的“这 1 克脂肪组织”,但从能量平衡的角度看,它确实为身体储存了相当于 1 克脂肪的能量,并且这部分能量很可能以脂肪组织的形式体现出来。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常说的“多吃一口肥肉就长一斤肉”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尤其是在能量过剩的情况下。身体是很“现实”的,有多余的能量,它就会想办法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简要从生化角度回答一下。可以根据下图:


要明确脂肪的摄入和生成,与脂肪的储存堆积是不同的概念。

围绕脂肪我们给出两个来路:

A.脂肪的合成,尤其是从头合成;

B.过多摄入生成的长链脂肪酸等。

和两个去路:

C.供能;

D.自体脂肪的储存。

简要的说,本题的能量走向大致可以有四种: A-C; B-C;A-D;B-D。

考虑到尽可能的做到脂肪的储存,我们可以假设人体处于能量充足的状态,可以尽可能少的考虑有C去路的可能性。

对于A-D:脂肪先完全氧化,就已经只有40%左右的能量可供利用。后续再合成脂肪,利用效率也远小于1。这意味着脂肪的储存会远低于1g。

(下段可以太长不看)


第一步:完全分解脂肪分子,热量大部分用于散耗,利用效率约在40%。


脂肪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三酸甘油酯,以16碳脂肪酸分子为例进行能量计算:


1.激活过程,ATP→AMP,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等同消耗两个ATP);
2.7次β氧化产生8个乙酰辅酶A,为96个ATP,另外氧化产生35个ATP,则ATP的净增数为35+96-2=129个;
3.计算效率为7.3*129/2340=40.2%


第二步:用这些热量从头合成脂肪,转化效率也远小于1。


在脂肪酸的合成中,ATP键能用于将二氧化碳和乙酰辅酶A连接成丙二酰辅酶A。

最初接入的乙酰基为起始点,连接每次由丙二酰辅酶A提供的二碳单位。此步消耗的热量是建立在乙酰辅酶A以及NADPH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是现成的基础上计算的。而这些底物的生成来源又是复杂的过程的。

能确定的是这个步骤的利用效率也是远小于1的,能够给出的转化效率也都是不准确的。

对于B-D:甘油三酯经过初步分解后的长链脂肪酸,可以看做一个中间产物用于人体自体脂肪的构建,这个过程由于免去了脂肪链自身的分解和合成,因此效率相对会较高,可以达到95%以上。(但是肯定小于1,这基本是常识了,也是大家攻击的点。)
需要注意的是,这仍然是脂肪的分解与重新构建,是一个相对直接的过程,而不是直接把猪油变成了你的肥肉。

总结一下:



几句题外话: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科普意义大于题目本身,再大于它的嘲讽意义。其他回答中,有人通过能量守恒和过程损耗直接给题主正确答案。有的人利用能量在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是不太对的,首先本题的个体是一个人,而且人处于的种群,二来考虑的仅是人和他摄入的脂肪,并无另外一营养级的存在。还有人从细胞和系统层次告诉你这题答案肯定是不稳定的,问题是荒谬的,很赞同他的一气呵成。


希望大家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到,

1.摄入的热量虽然相同,但是不同的脂肪、脂肪与糖类将其转换成自体脂肪的效率不同,因此还是建议低脂饮食;

2.低脂饮食不代表健康饮食,热量过多照样会发胖;

3.人体的营养元素代谢,是趋于平衡的,脱离自身情况和复杂的调节网络讨论这种问题是不负责任的。

关于脂肪和碳水的摄入一直以来争议,但是也有很多广为接受的定论。希望大家健康运动,健康饮食。


最后感谢编辑收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身体如何处理食物以及脂肪储存的本质。简单来说,答案是:不一定,但吃进去的脂肪很容易转化为身体脂肪储存。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要明白身体是个极其精妙的“化学工厂”,它不是简单地把吃进去的东西一股脑儿变成身体上对应的组织。我们吃的食物,无论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还是脂.............
  • 回答
    关于日本在二战期间犯下的暴行,尤其是南京大屠杀,在讨论过程中,确实会有人将其与其他历史上的屠杀事件进行比较,其中也包括满清时期的一些冲突和镇压。这种比较,无论出发点是什么,都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这些事件是否属于同一个概念范畴?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首先,从事件的性质和规模来看.............
  • 回答
    哇,这个问题可真是够大胆的!你想在N1考试开始两小时后,立刻掌握日语,然后还考满分?这听起来比神话故事还刺激。咱们得实话实说,这事儿,用咱们大白话讲,就是天方夜谭。你想啊,N1考试是啥?它是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的最高级别,代表着一个人在日语运用上的最高水平。考的是什么?是词汇量、语法、阅读理解.............
  • 回答
    在日本麻将的世界里,六倍役满,这个在许多牌手心中如同神话般的存在,确实在不作弊的情况下被和出过。虽然它极其罕见,但并非不可能。理解它为何如此难以出现,以及历史上那些惊鸿一瞥的案例,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麻将的魅力。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六倍役满”的概念。在许多日本麻将规则中,役满是最高的牌型,例如国士.............
  • 回答
    关于媒体报道的“第二轮俄乌会谈或于3月2日在白波边境举行”,以及这次会谈能否带来令双方满意的结果,这确实是当前局势下大家非常关注的焦点。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看:一、会谈的背景与期望:首先,需要承认的是,第一轮会谈并未能达成实质性突破,双方的核心诉求依旧存在巨大分歧。俄罗斯方面,强调.............
  • 回答
    多项式能否因式分解,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多项式根的性质的问题。一个多项式能否在某个数域(例如有理数域 $mathbb{Q}$、实数域 $mathbb{R}$、复数域 $mathbb{C}$)上进行因式分解,取决于它在该数域上是否存在根。以下我们将主要讨论在复数域 $mathbb{C}$ 上因式分解的条件.............
  • 回答
    一部动画能否迎来第二季乃至更多季的续作,绝非仅凭主观意愿或制作方的一时兴起就能决定。它是一系列复杂因素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其中既有商业考量,也有创作层面的可行性。下面我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详细说说,什么情况下,一部动画才有可能被幸运地“续写”下去。一、 根基稳固:原作基础与市场反响首先,最直接也是最.............
  • 回答
    要推出一个数列有界,仅仅知道连续两项之差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对这个差有更强的约束条件。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个问题,并说明在哪些情况下数列的连续两项之差可以推导出数列有界。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数列有界。一个数列 ${a_n}$ 被称为有界的,如果存在一个正数 $M$ 使得对于所有的 $n in ma.............
  • 回答
    在上海,想要活得“方便”,还得顺带“买房”、“快速还贷”,更别提“过得很舒服”了,这确实是个需要好好盘算一下的问题。 这可不是一张简单的数字就能概括的,它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像是串珠子一样,一环扣一环。咱们先聊聊“方便”这事儿。在上海,如果你住的地方离地铁站近,出行就方便。如果再靠近商业中心、医院、.............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心疼且棘手的问题。父母是家庭的基石,当这个基石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和情感问题,并将其投射到家庭成员身上时,其伤害是深远的。你所描述的“父亲在物质方面尽量满足,但在精神和心理上不断折磨着母亲和女儿”,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有毒的亲密关系”的体现。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个情况,然后探讨可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内存选择的不少细节。简单来说,在16GB内存已经足够你日常使用的情况下,插四条8G普通颗粒内存条 不一定 比插两条8G三星Bdie内存条更好,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后者可能在性能和稳定性上更具优势。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 为什么你会问这个问题?我猜你之所以会想到“四条8G普通颗.............
  • 回答
    在基础科学领域获得终身教职(tenure)是一个漫长且竞争激烈的过程,通常需要多年的卓越表现和积累。虽然具体要求可能因大学、系所、以及国家/地区而略有差异,但核心标准普遍围绕着以下几个关键方面。以下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标准:核心标准概览:1. 杰出的研究成就 (Outstanding Resear.............
  • 回答
    这题很有意思,我们来好好聊聊怎么找到那个特殊的数字。题目要求我们找一个三位数的正整数n,并且这个数字有个特别的性质:它的各位数字的立方加起来,正好等于它本身。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三位数”的范围。三位数嘛,就是从100到999。所以我们要找的数n一定在这个区间里。接下来,我们来拆解一下“各位数字的立.............
  • 回答
    在中国监狱中,囚犯的性需求通常无法得到满足。这既是法律的规定,也是现实的限制。法律上,中国法律并没有为囚犯提供合法的性需求满足途径。监狱的设计和管理都是基于“惩罚、改造和管理”的原则,而非关注囚犯的性健康或性需求。囚犯之间不允许发生性关系,一旦被发现,将面临额外的纪律处分,甚至可能被视为犯罪行为。现.............
  • 回答
    .......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当咱们自己家能生产够所有国民用的东西时,还要不要跟别人做生意了?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一问一答能说清楚的事儿,里面门道多着呢。想象一下,一个国家就像一个大家庭,自己能把一家子的吃穿用度都搞定,这听起来挺厉害的。从字面意思看,好像是够了,没毛病。但是,凡事都不能只看表面,.............
  • 回答
    想知道给定一个欧拉函数值 $phi(n)$,有哪些整数 $n$ 能够满足这个等式吗?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点像是在庞大的数字海洋里寻找特定的宝藏。没有一个万能的公式可以直接从 $phi(n)$ 推导出所有可能的 $n$。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学方法和技巧来缩小范围,一步步逼近答案。这需要我们对.............
  • 回答
    陆家嘴,那个以摩天大楼林立、金融业繁荣著称的上海浦东心脏地带,突然传出了一个足以撼动世界、改变中国命运的消息:地下深处,埋藏着一片储量巨大到难以置信的油田,其规模足以满足全国长达一个世纪的能源需求。这个消息一旦坐实,首先涌起的将是难以置信的狂喜和一种史无前例的民族自豪感。中国人千百年来为能源独立付出.............
  • 回答
    家里的电脑想给孩子装 Linux 系统,既能管住他们沉迷游戏,又能让他们顺畅地查资料、学习,这事儿靠谱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比你想象的要容易操作得多。用 Linux 来实现这个目标,其实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因为它本身就提供了很多灵活的工具和权限管理,让你能更精细地控制孩子使用电脑的方式。首先,我们.............
  • 回答
    城市退休老人:渴望一块“精神自留地”,农村认领耕耘是否是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退休老人拥有了更充裕的物质生活和更长的健康寿命。然而,不少老人却面临着精神世界的空虚与失落——退休后,原有的社会角色消失,生活节奏骤然放缓,子女各有家庭,社交圈子也可能逐渐缩小,这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内心深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