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去知网翻翻论文就能发现,俄罗斯从克里米亚事件之后,国内民生一个显著特点是高端牛肉需求上升(进口增加),但是平价牛肉需求下降,猪肉销量开始增加。
要知道俄罗斯平价牛肉并不比猪肉贵多少哦。
其次,截止2021年,俄罗斯国内民调显示普京支持率从2914年克里米亚事件之后的接近100%已经下降到目前不足70%,没记错的话是68%。
然后,德国的民调显示,德国民众在所有外来移民中对俄国移民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最高,同时,德国也是俄国移民首选(第二?)
最后,2021年10月末代沙皇继承人乔治大公的婚礼上,比利时公主和西班牙王太后参加了,普京新闻发言人的女儿参加了,俄罗斯最重要的西部军区派出了仪仗队,不少西部军区将军穿军礼服参加了婚礼,俄罗斯防长绍伊古大怒宣布要彻查,结果到现在也没有公布调查结果;就连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都发了贺电。
以上这些事情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西方对俄罗斯持续的经济制裁是有效果的,这种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是确实是持续给俄罗斯造成影响。
俄罗斯国内对普京的不满是在一点一点增加,而且这种不满的积累是越积累越多的。
而西方国家民众对俄罗斯老百姓本身没有恶感,俄罗斯民众也挺向往西方国家的。
这就像前些年中日政治上的问题不妨碍中国人入籍日本人数率创新高。
最后,俄罗斯国内并不是缺少与西方沟通的渠道和桥梁,比如沙皇家族的乔治大公就是很好的沟通人选,甚至可以说替代人选,当然梅德韦杰夫也是。
同样,俄罗斯最重要的西部军区多名将军身着军礼服参加大公婚礼,并且派出了仪仗队;更为关键的是俄罗斯国防部查了快4个月,至今连一个处理结果都没有。
这说明普京对军队的控制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严,很难说俄罗斯军方与普京是合作关系还是上下级关系,俄罗斯军方是不是也有自己的算盘和利益?
俄罗斯军方的利益是不是和普京的利益一致?
综上所述,我个人觉得目前时间是站在西方国家这边的,经济制裁是有效果的,而七国集团再次制裁的目的就是准备持续对俄罗斯施压,期待俄罗斯国内出现变化。
从目前看,俄罗斯国内出现变化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普京从2014年全民支持到2020年反普京示威)。
最近几天,美国、英国和德国等至少10国连连呼吁本国公民撤离乌克兰,白宫甚至警告称,俄罗斯随时可能“入侵”。据中国新闻报道,俄方对此回应,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持续“拱火”,已经“歇斯底里到了极点”。
在15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当前乌克兰局势问题提问。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当前形势下,渲染炒作战争不是负责任的行为。
今天(15日),紧张的乌克兰局势出现了缓和的迹象。
已结束军事演习的俄罗斯西部和南部军区的部队于当天(15日)起赴驻地,返回驻地的方式包括铁路、公路运输及步行。
此外,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准备好就乌克兰问题与安全保障问题展开谈判。
给出了“入侵”准确时间?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这简直是开玩笑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月15日,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表示,俄罗斯武装力量正在进行大规模战备演习,涵盖所有军区、舰队和空降部队。已结束军事演习的俄罗斯西部和南部军区的部队于当天(15日)起赴驻地,返回驻地的方式包括铁路、公路运输及步行。
科纳申科夫同时强调,按照惯例,俄罗斯武装力量的部队在演习结束后都将按建制返回各自驻地,包括正在参加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联盟决心-2022”联合军演的部队。俄白联合军演将持续到2月20日。
当地时间15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准备好就乌克兰问题与安全保障问题展开谈判。
佩斯科夫说,普京一直坚持以谈判和外交手段来解决问题,对于俄罗斯来说,乌克兰问题只是安全保障问题的一部分。指责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只不过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衅活动,挑动了全球的神经。西方国家这样的做法非常糟糕,无端指责俄罗斯并开始撤离外交官,这是毫无根据的。他们甚至还给出了“入侵”的准确时间,这简直是开玩笑,让人无法理解。
在今天(15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当前乌克兰局势问题向提问。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当前形势下,渲染炒作战争不是负责任的行为,鼓吹集团对抗是重走冷战老路。各方应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创造条件。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各方应执行《新明斯克协议》,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危机。
另外,据海外网报道援引美国《国会山报》14日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当天以“俄罗斯可能在任何时候入侵乌克兰”为由,宣布关闭美国驻乌克兰基辅大使馆,并指示剩余的大使馆工作人员转移至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美联邦政府和国会间的一份电话记录显示,该使馆正销毁一些文件,包括绿卡和未经处理的护照文件。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同一天在记者会上称,他无法提供美国驻基辅大使馆文件被销毁的细节,但称“没有有效护照被销毁”。“我们有一套标准的程序,一旦人员开始撤出大使馆,我们就会开始行动。在涉及敏感文件和敏感设备时,我们采取了谨慎的预防措施,但无法提供全部细节”,普赖斯这样表示。他也拒绝透露仍有多少人留在基辅,以及关闭大使馆的决定涉及到多少人。
全球股市喜迎反弹,
俄罗斯RTS涨超5%,原油跳水
“俄罗斯军方称演习结束,部分军队将返回基地”的这则消息使得紧绷的俄乌局势出现了少许缓和,全球市场立即出现了反弹,美股三大指数期货涨幅达1%左右。
欧洲股市也出现明显反弹。法国CAC40指数涨1.45%,欧洲stoxx 50指数涨1.29%,德国DAX指数涨1.12%。
俄罗斯股指Moex指数大涨3.16%,俄罗斯交易系统指数 (RTS)更是一度大涨5.8%,截至发稿,涨幅缩小至5.08%。
俄罗斯卢布兑美元上涨2.07%。
欧洲天然气期货跌超6%。美、布两油期货一度均跌超3%,目前跌幅有所收窄,WTI原油跌2.71%,布油跌2.55%。
现货黄金持续回落跌破1850美元/盎司,日内跌超1%,截至发稿,报1851.30美元/盎司,跌1.06%。
如何对冲俄乌危机?高盛着重提到了黄金
据财联社,高盛(Goldman Sachs)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effrey Currie周一表示,随着地缘政治风险不断上升,这强化了他的论点,即大宗商品的需求从未像现在这样强劲。
而尽管许多大宗商品从根本上都会受到此次俄乌事件的影响,但高盛在当前尤其看好原油和黄金,该行认为这两类商品可以为这一地缘政治风险提供最纯粹的对冲。
首先,无论是从战术层面还是战略层面来看,油价都存在明显的上行趋势。高盛表示,当前地缘政治局势所带来的风险溢价,几乎是在几十年来最紧张的库存水平、低闲置产能和弹性更低的页岩油气行业的背景下出现的。
高盛的模型显示,如果石油市场被迫在2022年之前实现平衡——比其105美元/桶的基本情景假设早一年,油价将不得不要达到125美元/桶,才能通过破坏需求来完全实现供需平衡。在高盛看来,想要缓解油价看涨情绪的关键是达成伊核协议,但眼下想要实现这一地缘政治目标依然障碍重重。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目前几乎被业内一致看好的油价,高盛策略师在最新的报告中花费了更多的篇幅笔墨着重介绍了黄金。
尽管最近在东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依然有不少人质疑黄金作为地缘政治对冲工具的效果究竟如何,但Currie和他的团队认为,黄金将是地缘政治危机下最终的避险手段。
高盛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金价对地缘政治冲击的反应有很明显的差异——9.11事件和2003年海湾战争后,金价都出现了强劲上涨,而在2014年俄乌克里米亚事件爆发时,则几乎没有反应。
对此,高盛总结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直接参与的地缘政治事件往往会对黄金产生更大的正面影响。
这可能是由于当世界其他地区出现紧张局势时,美元本身经常充当避风港。但当美国本身受到影响时,投资者就会把黄金作为最后的避险工具。最关键的是,高盛认为,持续的能源危机和超过目标的美国通胀意味着,当前来自俄罗斯的任何大宗商品流动中断,都可能导致人们更担心美国通胀过高,进而导致硬着陆……因此,将直接影响到美国。
(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程鹏 杜恒峰 王嘉琦
校对|卢祥勇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财联社、市场信息
为知友们提供更多信息:
乌克兰紧张局势再次升级。
2月14日下午,环球网援引外媒报道,七国集团财长14日发表声明称,对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进行军事集结表示“严重关切”。声明还警告称,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任何进一步军事侵略都将得到迅速、协调和有力的回应”,“我们准备集体实施经济和金融制裁,这将对俄罗斯经济产生巨大而直接的影响”。
紧张局势再次影响资本市场。周一,继亚太股市大面积收跌后,欧洲股市也大幅走低,美股股指期货快速下挫。
日本股市在本周一的交易中领跌,日经225指数在早盘交易中下跌2%,收跌2.23%,东证指数收跌1.63%。
韩国Kospi指数收跌1.57%。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除日本市场外的亚太股票指数下跌0.92%。
今日,港股恒生指数收跌1.41%,恒生科技指数收跌1.7%。
周一欧股集体低开,此后跌幅持续扩大。截至发稿,意大利富时MIB指数、德国DAX指数、法国CAC 40指数均跌近3%,西班牙IBEX指数跌2.81%,欧洲斯托克600指数跌2.49%。
“风暴眼”俄罗斯股市大跌,俄罗斯RTS指数目前已跌超5%。
美股期货大幅跳水,由涨转跌,标普500指数期货和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幅相对较大,分别跌0.83%和1.10%,道琼斯指数期跌0.77%。
恐慌指数也在飙升。
据央视新闻,按照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说法,美国政府“正准备在接下来24至48小时内从基辅撤出所有美方人员”。
拜登和美国务院此前反复警告美国公民尽快离开乌克兰,声称俄乌之间的局势“可能迅速失控”。
美国近日持续渲染俄乌之间的战争风险,声称俄罗斯将在今后几天“寻找借口入侵乌克兰”。不过,美联社援引泽连斯基助手的话报道,泽连斯基13日与拜登通话约一小时,坚称乌克兰处于“安全可靠的保护”之下。
按照乌克兰总统府的说法,泽连斯基感谢拜登持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同时表示,乌克兰并非北约成员国,“因此只有强大的乌克兰军队才能确保我们国家的安全”。
泽连斯基还在通话中邀请拜登“在接下来几天内访问基辅”,作为支持乌克兰的“强有力信号”,以助稳定局势。
不过,白宫当天发表的声明没有提及上述邀请,而是说两国领导人同意以外交和遏制并举的方式应对俄罗斯在俄乌边境集结军队的行为。
泽连斯基此前也曾质疑美方关于“俄罗斯入侵”愈演愈烈的渲染。他12日在一场记者会上说,目前有太多俄罗斯可能“入侵”乌克兰的说法,希望传播这类消息的人给出确凿证据。
据央视新闻,乌克兰媒体14日报道称,针对英媒报道乌克兰驻英国大使普赖斯泰科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形势所迫乌克兰可考虑放弃加入北约”,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尼科连科当天表示,这是媒体对普赖斯泰科大使讲话“断章取义”。
他表示,乌克兰面临的威胁始终存在,因此找到保障乌克兰安全的答案成为一项紧迫任务,但不能做出违反乌克兰宪法的决定。他强调,“为了和平和拯救公民的生命,乌克兰准备与各国和国际组织进行任何形式的对话。同时,乌克兰宪法已经规定了加入北约的前景,但乌克兰目前还不是北约或其他安全联盟的成员。因此,安全保障问题成为乌克兰目前的主要问题。”
另外,海外网援引外媒报道,连日来,乌克兰最富有的一批人正集体“逃离”乌克兰,仅13日一天就有大约20架包机和私人飞机从首都基辅起飞。
据报道,其中一架13日离开的私人飞机属于乌克兰首富里纳特·阿克梅托夫。乌克兰第二富豪、钢铁巨头维克托·平丘克已于1月底离开了乌克兰。最近几天逃离乌克兰的寡头包括坐拥13亿美元资产的政客商人瓦迪姆·诺维茨基、乌克兰富豪榜第九位奥列克桑德尔·雅罗斯拉夫斯基。
另外,一些议员也急于离开乌克兰。《乌克兰真理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有反对党议员联合商人伊戈尔·阿布拉莫维奇预订了一架可搭载50人的私人飞机,计划前往奥地利维也纳。
不过,外媒提到的一些“逃离”乌克兰的人否认了上述说法。乌克兰商人博里斯·科列斯尼科夫称自己还在乌克兰;另一位名叫安德烈·斯塔夫尼泽的商人则表示,13离开乌克兰前往迪拜出差,将在不久的将来返回乌克兰。
2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正在撤离其工作人员,请问中方是否也有相关计划?
汪文斌表示,中国驻乌克兰使领馆目前正常工作,中国驻乌克兰使馆已发布领事提醒,指导当地中国公民和机构,密切关注乌局势变化,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中国外交部及驻乌克兰使馆将继续与在乌中国公民和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提供领事保护与协助,切实维护企业安全和正当权益。
另外,在记者会上,汪文斌表示,我也愿意在此重申一下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原则立场,我们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解决乌克兰问题,还是要回到《新明斯克协议》这一原点上,《新明斯克协议》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核可,是各方公认的基础性政治文件,理应得到切实执行,各方应当通过对话和谈判推动乌克兰危机及相关问题的全面解决。
汪文斌说,我们呼吁各方保持理性,不做刺激局势紧张炒作渲染危机的事情。
编辑|何小桃 王嘉琦校对|孙志成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海外网、环球网等
头一次见因为拒绝发动战争,而被制裁
看了半天没人说到点上,来讲两句。
这次七国集团的声明,说明普京这几天的操作,总算出了点效果。之前美国确实一直在拱火乌克兰局势,但现在俄罗斯自己也拱上了。
普京对乌克兰局势的态度,在2月7日法俄会谈之后就已经变了,因为这场会谈让普京大失所望,马克龙去了莫斯科会谈,却没有带来欧洲任何实质性的让步,会谈本身也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这说明他来之前就没有带诚意,他来之前就笃定了俄不会入侵乌克兰,认为局势很快就会缓和。
马克龙之行是抱着来摘未来俄乌可能缓解的胜利果实的目的来的,借此为自己五月份的总统大选赚声望,把自己标榜成欧洲的救世主,那场会谈本质上被马克龙搞成了一场政治秀。
这让普京觉得之前俄罗斯一味给局势降温、辟谣的做法,让西欧这帮老资本家完全对俄罗斯放心了。
这种做法虽然破了美国对俄欧的离间计,但也使得俄罗斯借大规模军演胁迫北约谈判、欧洲让步的目的落空了。
因此普京从法俄会谈之后就改变了策略,开始采取增兵、近距离实弹演习的措施试图让局势升温,12日更是在距离乌克兰边境30公里的俄罗斯城市别尔哥罗德,集结了大量武装直升机,进行“踹门”演习。
很多俄乌边境居民,在那天都看到了大规模直升机掠空的场面,并且发到了社交网站上。这次演习让法、美元首在当天紧急联系了普京。
现在乌克兰的三面(白俄、俄罗斯、克里米亚)都有演习,阵仗很大。
乌克兰有消息的寡头都开始携款外逃了,接下来俄方面会继续让局势升温,来给欧洲充足的压力,以期一劳永逸地解决北约东扩问题。
续更~~
15日,在德国总理朔尔茨访俄会谈期间,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在俄乌边境地区撤回部分军队。
朔尔茨的访俄是在14日访问完乌克兰之后进行的,他在访乌期间和乌克兰方面达成了协议,将继续为乌克兰提供1.5亿欧元贷款(自从14年克里米亚被吞并之后,德国已经陆续提供了20亿欧元给乌克兰),并且承诺后续将会给乌克兰提供更多经济援助。
这是德国对乌克兰方面的利益割让,至于乌克兰方面的利益割让是什么,我不说可能很多人也能想到。
因为前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是这么玩的,默克尔为了避免北约东扩至乌克兰,避免让欧洲和俄罗斯之间失去缓冲地,一直阻挠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入北约,但同时又为乌克兰方面提供经济援助安抚对方,这就是为什么乌克兰从小布什时期就开始要加入北约,却一直没能成功的原因。
从一定程度上讲,在阻止乌克兰入北约这方面,德俄是盟友,但是去年当了十几年德国一把手的默克尔下台了,泽连斯基入北约的心思也开始活泛起来了,普京失去了一个坚定阻止乌克兰入北约的盟友,只能开始通过军事手段进行威慑阻挠。
这次德对乌方面的援助换来的条件,可以确定就是乌克兰方面短期内不谋求加入北约。
这等于也是在告诉普京,朔尔茨将继续延续默克尔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既有政策,阻止乌克兰入北约,这一点在法新社对朔尔茨访乌期间的报道中也能印证。
这次俄罗斯的主动降温,显然是在朔尔茨在取得访乌成果后,将他和泽连斯基私下的py交易,和俄方进行了勾兑,俄罗斯方面在收到实质让步后,对朔尔茨的妥协,也是在回应美国散布的俄罗斯将于2月16日入侵乌克兰的谣言。
用脑袋想想也能看出来法、德这两种做法的区别,马克龙是先访的俄、再访乌;而朔尔茨是先访乌,谈妥之后再访俄。
谁擦屁股干实事,谁浑水摸鱼的刷存在感,不言而明。
我宣布:我获悉明天拜登要暗杀特朗普!为了防止拜登明天暗杀特朗普,我决定对拜登实施世上最严厉的诅咒。
第二天,拜登没有暗杀特靠谱。
大家看到了吧,全靠我的诅咒才救下了特靠谱的命。
你们快点给我打钱,不然我诅咒你们!
因为俄罗斯拒绝进攻乌克兰 所以欧洲和美国开始制裁俄罗斯了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