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阿坦巴耶夫被捕,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阿尔马兹别克·阿坦巴耶夫的被捕事件,及其背后的一系列指控和政治动荡,是一段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历史。要详细了解其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

核心罪名:腐败与非法释放犯罪头目

阿坦巴耶夫被捕的核心指控主要围绕着两项罪名:

1. 腐败(非法获取和转移财产): 最为突出的一项指控是他在任期内以及卸任后,利用职权为自己和家人谋取巨额非法利益,包括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交易和公司转移和隐藏财产。具体指控包括:
非法获得和转移大笔财产: 指控称阿坦巴耶夫通过非法手段,包括利用其在电力行业的地位,获得了大量财产,并随后通过离岸公司等复杂手段将这些财产转移出去。例如,有报道指出他涉嫌非法获取了一家大型能源公司的股份。
涉及首都比什凯克热电厂的腐败案: 这是阿坦巴耶夫面临的最严重的指控之一。据称,在他担任副总统和总统期间,比什凯克热电厂的一项现代化改造项目存在严重的腐败行为,导致国家损失了巨额资金。一些指控指向阿坦巴耶夫本人或其亲信在此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非法土地转让: 也有指控涉及其任期内或利用其影响力进行的非法土地转让,以获取个人利益。

2. 非法释放犯罪头目(罪犯库巴特·泽希卡什): 这是一项在2019年发生的事件,直接导致了阿坦巴耶夫被逮捕和起诉。
背景: 库巴特·泽希卡什(Kubatbek Shaikhov,也称为 Kubatbek Batyrov)是一名被判有罪的犯罪头目,因其参与了一系列暴力犯罪和组织犯罪活动而被判刑。
事件经过: 2019年6月,吉尔吉斯斯坦当局在争议中释放了泽希卡什。外界普遍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总统才有权批准或施加影响以释放此类重刑犯。
指控: 检察机关指控阿坦巴耶夫在任期内或卸任后,利用其权力,在2013年(他担任总统时期)签署文件,为泽希卡什的提前释放创造了条件,或是在其卸任后施加了影响。尽管实际释放发生在2019年,但指控将其追溯到他作为总统的决策。
政治背景: 这次释放被视为阿坦巴耶夫政治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也加剧了当时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紧张局势。很多人认为,这种释放行为是对法律和司法公正的严重践踏。

更深层次的政治因素和权力斗争

除了上述核心罪名,阿坦巴耶夫的被捕背后还牵扯着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权力转移:

继任者索隆拜·热恩别科夫的打压: 阿坦巴耶夫在2017年卸任总统后,其继任者索隆拜·热恩别科夫(Sooronbai Jeenbekov)在2018年开始了一系列对阿坦巴耶夫及其政治盟友的调查和清算行动。许多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意在巩固新政府的权力,并清除前任留下的潜在政治对手。热恩别科夫的政府将阿坦巴耶夫视为对其执政合法性和权威的挑战。
政治庇护与引渡: 阿坦巴耶夫在2019年被解除总统豁免权后,曾一度逃避逮捕,并被支持者保护在自己的官邸。当时他声称自己是政治迫害的受害者。吉尔吉斯斯坦当局曾试图通过法律途径将其引渡回国接受审判。在逮捕过程中曾发生过激烈的冲突,阿坦巴耶夫的许多支持者被捕。
公众舆论与社会不满: 阿坦巴耶夫的执政并非一帆风顺,他卸任后,吉尔吉斯斯坦国内一直存在着对腐败、经济停滞以及政治精英贪婪的不满情绪。当他被指控腐败时,一部分民众认为这是对其追责,而另一部分支持者则认为这是政治迫害。
国际影响与地缘政治: 吉尔吉斯斯坦地处中亚战略要地,受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影响。国内的政治稳定对地区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前总统被捕也可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并对其与外国的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时间线与法律程序

2017年: 阿坦巴耶夫卸任总统。
2018年起: 针对其亲信和政府官员的腐败调查开始展开。
2019年6月: 库巴特·泽希卡什获释事件引发轩然大波,对阿坦巴耶夫的指控开始浮出水面。
2019年8月8日: 吉尔吉斯斯坦警方在与阿坦巴耶夫支持者的冲突中将其逮捕。在此之前,议会投票取消了他的总统豁免权。
2020年6月23日: 比什凯克一法院以腐败罪判处阿坦巴耶夫有期徒刑11年零6个月。他被指控参与了首都热电厂的腐败案。
2020年10月: 在一场由政治危机引发的抗议活动后,热恩别科夫辞职,阿坦巴耶夫也因此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政治宽赦,部分罪名被撤销或轻判,他随后被释放。

总结来说,阿坦巴耶夫被捕的根本原因在于多重因素的交织:

直接的法律指控: 他被指控在任期内和卸任后涉嫌巨额腐败,以及在2013年为一名犯罪头目泽希卡什的提前释放施加影响,后者直接触发了逮捕。
政治权力斗争: 他的被捕也是前任总统与继任者之间权力斗争的产物,新政府意图通过打击前任来巩固自身地位。
社会不满情绪: 国内长期存在的对腐败和治理不善的不满,为对前总统的清算提供了社会土壤。

阿坦巴耶夫的案件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反映了该国在民主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法治不彰、权力腐败以及政治精英之间的复杂博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人可能没注意,现任总统与前任总统都隶属于吉尔吉斯斯坦社会民主党,这个政党成立于1993年,是现今吉尔吉斯斯坦现今各大政党里头为数不多的在全国各地均拥有支部的全国性大众政党以及吉尔吉斯斯坦现今各政党里头历史还算相当“悠久”的政党。2005年与2010年先后导致吉尔吉斯斯坦两任总统垮台的大规模抗议里头,吉国社民党扮演的角色都是相当积极的,尤其是2010年那次反巴基耶夫政权的示威就是实际上就是由社会民主党直接动员的、非常中心化的群众运动,尔后吉国成立的临时政府也是由社会民主党出身的奥通巴耶娃(也算是“后社会主义”国家里头又一个技术官僚式的“政策型自由派”)出任临时总统,现今的议会共和制架构实际上也是吉国社民党联同其他参与反巴基耶夫政权示威的政党主导成立的。

很多人都注意到这次现任总统逮捕前任总统实际上是吉国南北地方政治精英政争的一个缩影,即更偏向于伊斯兰主义的、南方出身的现总统将更世俗化的、北方出身的前总统逮捕——这种政争实际上在2010年巴基耶夫垮台之后吉国南部出现的大规模反政权骚乱[1]里头有所体现,但是为什么这次党内政争结果以如此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呢?这儿得谈一下吉国社民党的性质。

吉尔吉斯斯坦社会民主党,顾名思义在“后社会主义国家”这么一个在90年代初成立的“社会民主党”实际上往往意味着:它是后社国家原党国精英塑造的一个政治组织,主力军往往是经典体制下旧政权的中低层管理层以及技术专家集团[2],而且也有不小概率实际上接受了接近自由主义的政治立场。的确,吉国社民党的精英们不少都是来自于80年代吉尔吉斯的集体农庄主席们[3](@卢卡申科),但是社民党内部不同的党政官僚牵扯着不同的地方利益,然后由这些官僚们各自动员自己的地方基本盘玩广场政治(“集体农庄主席”这类“地头蛇”的身份实际上意味着他们更容易动员起地方势力),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吉国社民党与其说是一个政党还不如说是一群来自于吉国各地方的党政精英们的政治联盟——这种“政党”的形式实际上也是形式上仿照欧美确立了多党制和代议制的“后社会主义国家”们政治生态的普遍现象:由于经典体制确立的先锋队专政的影响历历在目,所以主流政治精英们往往很少选择列宁党/准列宁党的政治组织架构,要么就是选择一种比较松散、分权化的政治组织架构并且更有那种政治精英俱乐部的派头(像俄国90年代所涌现的一堆“自由主义”指向的政党甚至不以“党”而用“运动”这样的词命名自己创立的政党),亦或者则是以少数魅力领袖为中心的卡特尔式政党(独联体国家们涌现的一批“总统党”以及现在匈牙利的Fedisz、昔日卡钦斯基兄弟主导的PiS),除却德国左翼党以及保加利亚社会党之外很少有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成功继承了旧体制下斯大林党的动员体系以及严密的科层化组织。不过像吉国社民党这样全国性的政治组织居然还能如此松散也是相当少见的,这恐怕也是吉尔吉斯斯坦并不能成功像其他中亚独联体国家一样出现一个足够强势的总统的原因所在。

也因为内部政治组织的松散以及依赖于名义上隶属于本党的各地政治精英们动员自己的基本盘来玩广场政治(毕竟阿卡耶夫与巴基耶夫时代吉国社民党都是以野党身份出现),吉国社民党一方面在意识形态上挺有自由主义底色而另外一方面也相当的民粹化,同样也因为这一特征导致吉国社民党内部就宗教政策以及南北问题上都出现分歧。民粹化的特征在这次逮捕行动中前总统居然成功动员大量支持者驻扎在前总统的宅邸抵抗安全部队进攻这点上就有所体现。

另外一点就是中亚五国除却族群问题以外,地方主义政争问题也挺严重,甚至可以说构成了族群冲突之外这类国家政争的又一大主线(从前苏联时代一直到现在),之前爆发内战的塔吉克斯坦就是这样:勃列日涅夫时期主导的是列宁纳巴德集团,但到了戈氏时期就是杜尚别集团清洗前者,在70年代是否恢复诺鲁兹节争端之后80年代出现关于巴达克山自治共和国设置与否的争端,最后演变出来的局势就是——亲俄的杜尚别集团和与伊斯兰主义者合流的列宁纳巴德集团打内战,而后者学习阿富汗亲戚在巴达克山种毒品搞钱,而平定内战的拉赫蒙与其他几个中亚国家领袖一开局就是第一书记不一样——他是杜尚别集团政治妥协的结果,非常“励志”。还有乌兹别克——卡里莫夫时代前后撒马尔罕系同塔什干系的政争也是理解该国政治的一大主线。


最后,前总统阿坦巴耶夫在2018年,也就是他卸任之前还写了自己的歌曲,简直就是把自己刻意塑造成一个卡里斯玛领袖的形象:

当然,“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众往往也确实痴迷于卡里斯玛领袖,尤其是那些高大勇猛强势且富有魅力的男性,这也是后社国家同其他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大区别——因为这些国家“天降猛男”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不得不令人怀疑是不是因为先锋队专政自身的父权制遗产在作祟。

参考

  1. ^ 前总统巴基耶夫是吉国南方人
  2. ^技术专家集团是推进原经典体制国家的一大主力,这也是为什么东欧国家往往社会民主党在私有化问题上甚至比右翼政党更积极的重要原因所在: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246566/answer/731987301
  3. ^ 现任总统热恩别科夫做为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大学本科与农业研究所硕士出身,曾经也是乌兹根区“阿克-扎尔”国营农场农艺师与主任,2002-2007年还出任过吉农业企业家协会董事会主席。由于中亚五国除却哈萨克之外多数以农业经济为支柱,可以将集体农庄主席们视作类似于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大型工厂里头的车间主任之类的管理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阿尔马兹别克·阿坦巴耶夫的被捕事件,及其背后的一系列指控和政治动荡,是一段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历史。要详细了解其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核心罪名:腐败与非法释放犯罪头目阿坦巴耶夫被捕的核心指控主要围绕着两项罪名:1. 腐败(非法获取和转移财产): 最为突出的一项指控是他在任.............
  • 回答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萨德尔·贾帕罗夫(Sadyr Japarov)的“下落不明”,无疑给这个中亚国家本已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国内局势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要预测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国内政治的动荡与权力真空的担忧: 宪政危机与权力继承: 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体制以其不稳定性著.............
  • 回答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的出人意料的辞职,无疑是给这个中亚国家又一次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要知道,就在前不久,吉尔吉斯斯坦刚刚经历了波澜壮阔的议会选举,随后又迅速演变成一场大规模的街头抗议和政治动荡。热恩别科夫的这一举动,既是结束了自己总统任期的短暂与不安,也为吉尔吉斯斯坦的未来走向蒙上了一层更深的.............
  • 回答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最近签署了一项命令,解雇了总理并解散了政府,这无疑是近期中亚政治格局中一个令人瞩目的事件。要理解这件事的背景和潜在影响,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一下吉尔吉斯斯坦的国情以及它所处的区域环境。首先,我们得知道,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历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国家自独立以来,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其中不.............
  • 回答
    吉尔吉斯斯坦近期的政局动荡,尤其是总理和议长的辞职,无疑是该国近年来政治发展中的一个显著事件。要理解这一系列的变动,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梳理,包括其历史背景、触发因素、关键人物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历史的烙印:不断重复的“革命”与政治不稳定性吉尔吉斯斯坦素有“中亚的瑞士”之称,但这个绰号更多地是指其壮.............
  • 回答
    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这两个中亚邻国,在短暂的停火协议后再次擦枪走火,这无疑给本已脆弱的地区稳定蒙上了一层阴影。要理解这场反复拉锯的边境冲突,咱们得把时间线拉长,把脉络梳理清楚,才能看出其中的门道。冲突的根源:历史遗留的边界线与民族复杂性要说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边境冲突,这事儿得从苏联时期.............
  • 回答
    吉尔吉斯斯坦的气候与中国哪个地方相似?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吉尔吉斯斯坦地处中亚,而中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要找到最相似的地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吉尔吉斯斯坦的气候特点,再进行比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气候,总体来说,属于大陆性气候,并且受海拔影响非常显著。这意味着其气候特点是: 四季分明,温差.............
  • 回答
    吉尔吉斯斯坦,一个坐落于中亚心脏地带、被雄伟天山山脉环抱的内陆国家,自有其独特而迷人的风貌。提起吉尔吉斯斯坦,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广袤的草原、高耸的山峰,以及那些依循传统生活方式的游牧民族。它并非一个声名赫赫的世界强国,却以其纯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散发着一种质朴而引人入胜的魅力。地理风貌:.............
  • 回答
    吉尔吉斯斯坦的动荡,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其背后是错综复杂的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交织碰撞的结果。要理解近些年(尤其是2005年的郁金香革命和2010年的吉尔吉斯革命)甚至更早期的冲突,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根源。一、 历史遗留的地域和部落矛盾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其内部的权力结构和资源分配,.............
  • 回答
    吉尔吉斯斯坦曾驻扎美军基地,这背后的原因以及中俄当时的反应,确实是个值得细致探讨的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时间拉回到2001年“9·11”事件之后,当时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正经历剧烈变动。美国在吉尔吉斯斯坦设立基地的背景:反恐战争与战略需求“9·11”事件发生后,美国迅速启动了全球反恐战争,尤其是.............
  • 回答
    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之间的边境冲突,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最近这场,尤其是发生在十月份的那场,确实又把大家对这两个中亚邻国之间复杂关系的目光吸引了过来。要说这件事怎么看,那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根本原因,那得追溯到苏联解体后遗留下来的边界划分问题。 这两个国家当年都是苏联加盟共和国.............
  • 回答
    关于“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人是否会纪念李白”这个问题,答案是:不普遍也不主流,但有零星的文化爱好者和学者会关注并提及。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看:1. 李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地理和历史渊源: 李白的出生地之谜: 这是最关键的因素。关于李白的出生地,学术界存在几种主要说法,其中一种是碎.............
  • 回答
    这些国家名字后都带有“斯坦”这个后缀,绝非偶然,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语言渊源。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得从一个词的起源说起。“斯坦”(ستان)的根源:一个古老而普遍的后缀“斯坦”这个词源自波斯语,是波斯语中表示“地方”、“土地”、“国家”的后缀。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我们中文里“国”、“州”、.............
  • 回答
    关于李白究竟是中国人还是吉尔吉斯斯坦人,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一个比较微妙的历史和文化认同的界限,需要我们仔细梳理一番。简单来说,李白在绝大多数历史学界和文化语境下,是被普遍认定为中国人的,但他的出生地问题,又确实与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有所关联。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回到李白生活的那个时代——盛唐.............
  • 回答
    2019年亚洲杯,国足在首战对阵吉尔吉斯斯坦的比赛中,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逆转。赛前,没有人会预料到这场比赛的过程会如此跌宕起伏。上半场,国足的表现可以用“低迷”二字来形容,丢球后的士气受到影响,中场传导失误频频,后防线也显得有些慌乱。吉尔吉斯斯坦队则利用他们的速度和冲击力,一度掌握了场上的主动。而.............
  • 回答
    2019年亚洲杯,那场对阵吉尔吉斯斯坦的小组赛,绝对是中国队在卡马乔时代后,又一次让球迷们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心惊肉跳的比赛。回想起那场球,真是充满了戏剧性,也暴露出了当时国足的一些问题。开局不顺,意外失球:比赛一开始,大家可能都觉得中国队会旗开得胜,毕竟从纸面实力上来说,我们占优。然而,足球就是这.............
  • 回答
    2019年亚洲杯小组赛首战,中国男足在对阵吉尔吉斯斯坦的比赛中,经历了一番跌宕起伏,最终以2:1的比分完成逆转。这场胜利来之不易,但也暴露了国足在比赛中的一些问题。整体来看,这场比赛国足的表现可以用“开局不利,过程艰难,最终险胜”来概括。开局的被动与困境:比赛伊始,中国队似乎还没完全进入状态。与赛前.............
  • 回答
    吉尔吉斯人的形成,与契丹、以及蒙古(特别是窝阔台汗国)之间,存在着复杂而深远的联系。这并非是一条简单的线性发展,而是一个在草原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浪潮中,多个族群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历史过程。一、 早期吉尔吉斯人的渊源:一个游牧民族的根系要理解吉尔吉斯人与契丹、蒙古的关系,首先需要回顾他们自身的早期.............
  • 回答
    在谈论吉尔吉斯和柯尔克孜之前,我们得先厘清一个概念:吉尔吉斯(Kyrgyzstan)是一个国家的名字,而柯尔克孜(Kyrgyz)则是这个国家主要民族的称谓。所以,这两者并非同一种事物,就好比“中国”和“汉族”的关系一样。吉尔吉斯斯坦:一个地理与政治的实体吉尔吉斯斯坦,全称吉尔吉斯共和国,是一个位于中.............
  • 回答
    关于吉尔吉斯人是否是李陵后裔的说法,其实是一个流传甚广但缺乏确凿史料支持的有趣推测。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李陵这个人,以及吉尔吉斯人这个民族的起源和历史,然后才能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的可能性。李陵:一个悲剧英雄的西行之路李陵,西汉时期名将,出身于军事世家,祖父是飞将军李广。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