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蒙古国能否实现「永久中立」的设想?

回答
蒙古国能否迎来“永久中立”的曙光?

蒙古国,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内陆国度,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注定了它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一个微妙而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永久中立”的设想一直是蒙古国对外政策的重要考量之一,尤其是在其两个庞大邻国——俄罗斯和中国——的夹缝中求生存,这更是让这一设想显得尤为现实和具有吸引力。那么,蒙古国能否真正实现“永久中立”的设想呢?这其中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需要我们深入剖析。

“永久中立”的吸引力何在?

对于蒙古国而言,“永久中立”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 蒙古国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中国和俄罗斯的影响之下,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也曾波及到它。在夹缝中求生存,确保国家独立和不受外部势力干涉是其最根本的诉求。“永久中立”意味着在任何军事冲突中保持不结盟,不参与任何军事集团的活动,这无疑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卷入地区冲突的风险,保障国家的主权完整。
促进经济发展: 一个中立的国家,其政治上的超然性往往能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和援助,因为它被视为一个更加稳定和可靠的合作伙伴。对于正处于经济转型和发展的蒙古国来说,这意味着可以更专注于自身国内建设,吸引技术和资金,从而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塑造独特的国际地位: 在一个充满地缘政治博弈的世界里,“永久中立”可以为蒙古国提供一个独特的定位。它可以在大国之间扮演调和者的角色,发挥“桥梁”作用,增进区域内的对话与合作,从而提升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实现“永久中立”的挑战与可行性分析:

尽管“永久中立”的设想充满了吸引力,但蒙古国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它面临着诸多现实的挑战:

地理位置的制约: 蒙古国被两个世界级的军事和经济大国——俄罗斯和中国——所包围。这两个国家在地缘战略上的考量和利益诉求,对蒙古国能否真正“永久中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虽然两国目前都表示支持蒙古国的“永久中立”,但这种支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在未来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下的持久性,仍是一个未知数。
国际法的保障问题: 永久中立并非仅仅依靠国家自身的声明,还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和保障。例如,瑞士的永久中立得到了欧洲各国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确认。蒙古国需要争取其主要邻国及其他有影响力的国际行为体,例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其永久中立地位的法律性承认和安全承诺。这需要艰苦的外交努力和复杂的谈判过程。
国家安全能力的建设: 即使获得了法律上的承认和保障,一个国家要维持永久中立,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卫能力。如果一个国家在军事上过于孱弱,即使宣布中立,也可能难以抵挡潜在的外部压力或侵犯。蒙古国需要平衡其军事开支和经济发展,建立一支能够有效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尊严的武装力量,同时也要警惕可能存在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国内政治稳定与共识: 永久中立的国策需要得到国内广泛的政治共识和民众支持。任何重大的国家战略都需要在国内获得稳定的支持基础,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坚定地推行。蒙古国需要确保其国内政治的稳定,避免因内部矛盾而动摇其国家战略的执行。
“第三方”的利益考量: 除了中俄两国,其他大国如美国、欧盟等,对于蒙古国的“永久中立”也可能持有不同的看法和利益诉求。例如,它们可能希望在蒙古国拥有一定的准入和影响力,以制衡区域内大国的力量。如何平衡与这些国家的关系,确保它们的利益不受损害,同时又能维护蒙古国的独立自主,也是一个需要细致处理的课题。

蒙古国正在做的努力与未来的可能性:

尽管挑战重重,蒙古国从未放弃对“永久中立”的追求。近年来,蒙古国在积极地推行这一战略:

“多支点”外交政策: 蒙古国奉行“多支点”外交政策,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不偏袒任何一个大国。通过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保持良好的外交和经济联系,蒙古国试图避免过度依赖任何一个邻国,为自己的中立政策增加国际支持。
参与国际组织和活动: 蒙古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作为观察员国)、亚欧会议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并在一些国际维和行动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有助于提升其国际形象,并在国际社会中塑造其负责任的参与者形象。
法律框架的构建: 蒙古国曾多次表达希望将“永久中立”写入国家宪法或法律,并寻求国际社会的法律保障。虽然目前尚未完全实现,但这一意愿表明了其推进永久中立的决心。

结论:前路漫漫,但并非不可能

综合来看,蒙古国实现“永久中立”设想的道路依然充满荆棘,并非一蹴而就。这不仅需要蒙古国自身的持续努力和智慧,更依赖于区域和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以及主要大国对其意愿的理解和支持。

如果蒙古国能够巧妙地平衡与中俄两国的关系,同时争取到更广泛的国际支持,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强大的国家实力和稳定的国内政治,那么“永久中立”的设想并非遥不可及。这将是蒙古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守护自身独立、促进国家发展的一条光明大道。然而,这条道路的实现,需要极大的耐心、灵活的外交手腕,以及对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敏锐洞察。蒙古国能否最终拥抱“永久中立”的曙光,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蒙古海军已经实现了无海航行。

试问蓝星上哪个国家能达到这种技术水平?

世界上有任何一个五常国家可以将海军派到蒙古正面硬刚蒙古海军?

没有?

只要蒙古想永久中立,没有一个人拿它有办法。

user avatar

瑞士为什么可以永久中立,那是人家手里早就握有人类社会的大杀器了,那就是梵蒂冈的资金,其他国家不可能保有这样势能巨大的资源,那么照葫芦画瓢就会沦为笑柄。

user avatar

蒙古怎么想根本不重要。

user avatar

不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外蒙古国建国一百周年纪念日。

无论如何,我坚定的认为蒙古应重新加入中国作为一个自治区:外蒙古自治区。

评论区说直接成「外蒙古省」的,人家没脑子,还是智囊团没脑子。

做什么,怎么做,先做什么,一步一步来。



上诉蒙古地区和中国的地图,几乎就是元清时期的疆域地图。如此饱满的轮廓才是中华民族的地缘最佳选择。

但为什么外蒙古国要重新加入中国?

首先由于历史原因:

蒙古族、满族、汉族、藏族、维吾尔族五族共和,先辈们在中国是有着共同历史的民族。

他们这些人在中国历史上轮流执政,元明清,分别对应蒙古族-汉族-满族-最终五族共和。

在今天,只有蒙古人分裂为多块区域和国家​​。国内的内蒙古自治区,北边的外蒙古国,以北的俄罗斯境内的蒙古族地区。

作为后人,我们不应该忘记,正是满族与蒙古人的联盟使得前者在清朝统治下的中国成为可能。同时,只有深刻的民族共和才是远东的地缘最优解。

北京还有另一个名字—汗巴里克,汗城。蒙古帝国的主要中心和首都,忽必烈时期元朝的政治经济中枢。

蒙古独立实际上是受到俄罗斯的影响,更像是俄罗斯的卫星国,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现在蒙古的人口只有310万。中国的蒙古民族比外蒙古国还多。美国经济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曾经说过,人们是用脚投票的。

出于实际原因:

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蒙古有很多的弊端和桎梏。人口基数小、经济不发达且极端封闭化、地理上属于内陆国、在财政上严重依赖西方。

如果再次与中国统一

蒙古将再次进入太平洋。

蒙中贸易将得到保护和扩大。

蒙古人将与内蒙古的民族兄弟团聚内蒙古,青海,新疆相同的状态下。

为蒙古人民带来巨大的增长和利益。

中国在科学、农业、技术、军事力量、防治荒漠化等人类知识阵营中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突破。

中国将在蒙古的现代化建设中投入巨资。

新建公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和铁路。

后者既可以是常规铁路,也可以是高速铁路。

新建医院、学校、大学、矿山、电信和能源基础设施等......

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今天的蒙古是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原和沙漠。土地总面积1,564,116平方公里。

如果使用得当,利用研发和适当的技术,它可以像中国东北的满洲一样富有成效,成为中国粮食安全政策的基本组成部分。

蒙古进口了 50% 到 74.9% 的食物,而中国进口了 10% 到 24.9% 的食物。可以提高生产力并减少对进口食品的依赖。


蒙古也可以成为中国与欧洲(包括俄罗斯)之间更短的贸易路线。

中俄之间的大部分贸易是通过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部进行的,完全绕过蒙古。

中国制造供应商可以通过这条新路线获得巨额利润。


中国东北和西北之间的贸易和通讯,通过蒙古也会更短、更便宜、更快、更有利。

在过去的岁月里,中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这种增长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新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建设。

随着大部分项目和新基础设施的完成,所有与之相关的产业都受到影响。水泥、钢铁等行业因此而遭受重创。需求低和产能过剩是严重的问题。

它还直接影响国家的整体增长,中国政府正在寻找方法来减少和缓和这种基础设施建设放缓对经济的影响。

蒙古实际上没有自己的基础设施,大部分必须从头开始构建,这就是中国可以受益的地方。

中资银行会为其提供资金。

中国工业将提供大部分必要的材料。

中国公司和企业将负责开发和建设。

已经拥有专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中国工人将致力于此。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这将解决该问题的一部分。

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首都的位置。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越位于其领土的中心,首都越安全。

有了这个联盟,北京与其北部边界之间的距离将从 655 公里增加到 1670 公里


随着北京变得更加中心化,北京的安全也会得到加强。

怎么做?

我真的只看到好处。但我也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蒙中联盟,必须赢得边界两边的民心。甚至在开始之前,前景就注定了。

中国,人们必须首先相信让蒙古回归家庭是值得的,而不是目前评论区一边倒的现状。

即使在联盟开始时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自治区将更加自给自足,中国整体从中受益,就像今天的新疆一样。

民国时期之所以接受分离,是因为当时反抗苏联毫无用处,毫无意义。

苏联是一个超级大国,中国在几十年的动荡、入侵和战争中非常混乱,没有彻底收复的能力。

当时中国的当务之急是重新统一,重建和工业化,需要苏联帮助。

在蒙古,任务更加艰巨!

外蒙古人认为自己是传统主义者,是成吉思汗生活方式的追随者。

据估计,大约 30% 的人口仍然是游牧民族。

这种联合将给这些民族的生活方式带来一场革命。

在独立之前就开始了数十年的反华宣传必须彻底撤销,最好的办法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合作。

必须向蒙古表明,中国人民是他们的兄弟和真正的朋友,他们的生活质量将会提高。

有些人可能会提出异议,比如中国不够民主,或者汉人会“入侵”蒙古,这些都是极端错误的论点。

中国正在变得更加民主和开放,汉人会带来巨大的知识和资本,仇外心理和偏见不是蒙古的答案。

蒙古人应该坚持一种不同的民族主义,即一种开放的、包容的、面向发展的民族主义,把本国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也必须通过两国政府之间的条约来完成。

同时必须是双方同意的,没有任何一方的威胁或胁迫,否则这个过程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国内外很多的极端人士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为分裂独立分子背书和站台,他们的问题是他们的问题,就我们普通人而言,我们除了去某推某书喷他们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办法。

外蒙古国和中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不应该仅仅是历史问题,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普通人,我觉得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遗留的问题。

大家看这幅立体地形图,就中国而言,最标准的地缘安全地区基本上可以框定出来。只要我们随着山地高原的框架转一圈就能发现外蒙古的重要性。


蒙古不比西藏,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虽然都是高原,但是从相对高度和连续面积上,青藏高原都是远胜于蒙古高原的。

蒙古不比新疆,蒙古民族和新疆民族从人种上和宗教上都有极大的差距,那种打眼一看就是异域风情的感觉和伊斯兰教问题。

蒙古不比东北,蒙古和东北分别是元朝和清朝的缔造者。但是东北与中国历史上的互动晚的多,在清朝甚至还一度出现了逆流的情况,蒙古高原早在玁狁之故的时候就载入诗经了。

蒙古不比滇西,云贵川的民族多样性不必多说,而蒙古基本只是单一的蒙古民族。


2021了,蒙古独立已经100周年了。

在仅仅一百年多一点的时间里,蒙古国经历了1911和1921年的革命;经历了作為苏联附庸国的70年;以及作为一个完全独立国家的近30年时间。我们不应该不为之所动!!!

user avatar

一言概之:

人瑞士就是只铁王八才能搞中立,你蒙古国能靠啥?海军吗?


大雕萝莉才配玩中立

其实看地图咱就不难发现,瑞士接壤德、法、意、奥这四个老牌欧洲大佬,算联通西欧交通的四战之地。加上这块地皮基本都是山区,只要在边界的山口处堆个要塞就能轻松守下一条防线,再不济也能依靠漫长的边境线四面出击从侧翼打击敌国。按理来说,这种易守难攻的宝地,别说让你中立了,连留着过年攒利息都不可能。.


可问题在于,德法意奥这帮大佬们谁家没有二两肌肉?无论谁拿下了这个地盘,其他三家就会产生一种侧翼堪忧、敌国壮大的危机感,便必然会选择同其他国家联合来抢地皮。哪怕是与西欧领土无瓜的英俄两国,也不会愿意看到任何一个强国吞了瑞士威压四海的。特别是有过黑历史的法国,坚持“大陆均势”的腐国爵爷们打死也不会让法兰鸡再出个拿破仑。

别说英国了,与瑞士拥有漫长边界线的法国自己也怕呀。当初要没有瑞士保持中立,法国就得投入大量兵力在侧翼防守,从对外贸易到原材料补给也怕是都得给反法联盟包围掐掉。

更何况瑞士真的穷得没人爱,4.1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里可耕地才30%不到,还都是些瘦田没点油水,其他基本都是高山雪林,更没啥矿产资源可以挖,平时连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都得求代帮忙带点进口货。别说占地发财了,真盘下这档口,每年光驻军给养就得烧不少钱...

也因如此,地小人少的瑞士就成了大伙眼中想娶又娶不起、想霸占又情敌贼多,可望而不及的西欧网红小萝莉。

而且这网红还是肌肉贼厚实的大屌萝莉。


15世纪勃艮第战争,瑞士跟对老板也享受了把战胜国待遇,其步兵的勇猛善战更是闻名欧洲。弄得欧洲土豪们都对瑞士雇佣兵是口水直流纷纷抢购,当时光法国军队里就有2万瑞士雇佣兵,其他欧洲国家军队里也有6万多瑞士人领着工资帮着掐架。

可以说欧洲有名的“三十年战争”里,瑞士左手一个中立、右手一个雇佣兵换外汇,不禁换来了自身领土的安全,还攒下了自主创业发家致富的第一桶金。打那以后,在各国战火中偷鸡锤炼的瑞士就形成了尚武的传统,他们实行民兵制,虽然平时连常备军都没有,但只要有战争,那就是举国动员全民皆兵。

想想,真要入侵这本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小国,上到七八十退岁老干部、下到六七岁南海幼儿园一霸,整个瑞士人民的汪洋大海都将是你的敌人!更恶心的是,废大力气打下这破地方后除了片林子和废墟外你还啥都赚不着,这种高投入低回报的事情真是傻子才干。

哪怕是1914年一战爆发,瑞士也全国动员在一夜间拉起25万大军驻守边境做好武装中立的准备,欧洲参战国们一看也头疼,干脆就同意了瑞士的中立立场以保卫本国侧翼缩短战线。所以在整个一战期间,除美国外,就属高度工业化的瑞士小日子过得美滋滋了,人家靠着向交战国卖民用品(军火是不行的)赚得盆满钵满,两边还得保障其原料和食物供应来讨好他。

特别是二战,瑞士在几小时内一个全国总动员就能拉起50万大军,调来飞机坦克云集各边境要塞,这可是个400万人口的小国啊,相当于每8个人里就有一个应招参军,其他从16~70岁的则基本参加了地方卫队。瑞士人还贼硬气,放话说只要你德国佬敢打过来,我立马炸了连接奥地利意大利的圣哥大隧道和辛普朗隧道,然后跟你死掐到底!

当时希特勒快气炸了,哎我好心好意想问借你地盘打通西欧交通网促进大东亚人类共繁荣,结果你神经兮兮的又是全国动员又是玉石俱焚的干啥,这熊孩子,开个玩笑还当真了,不玩了不玩了(╯‵□′)╯︵┻━┻


到现在,瑞士平时也还是没有常备军,顶天了一支3500人不到的教官队伍负责在全国搞军训。但瑞士820万人口里光后备役就有36万人,所有瑞士男子年满19岁起都得参加军训,每年至少烧掉55亿美元军费。

为了快速动员成军,所有19岁小朋友刚到新手村,就能在NPC那领到枪支弹药军装防毒面具等全套装备并带回家供着,一旦接到作战命令,就必须在48小时内迅速进入战斗岗位!任何拒绝服役拒绝参加军训的都要被判刑,所以每年也有几百个瑞士人不想去军训被拖到局子里关上一整年!

政府也怕大伙儿把枪当摆设丢家里不用,还规定所有成年男性每年都要参加一次国考——射击考试,考试成绩要放到个人档案里跟一辈子的。咱顶多给机动车搞个年审,人倒好,打枪都当义务教育三月一小考一年一大考,也不知道谁更折腾...总之每到周末,瑞士全国各地都能看到老百姓拖家带口地去靶场练枪,去相亲问的都是你去年射击考试拿几分家里有几把枪啥牌子。

这还没完,身处欧洲中心的瑞士也知道自己的邻居都是些啥货色,他找蓝翔花了大半个世纪挖洞,建成了700多万平米的地下防空洞(比一个上海市还要大不少),空调发电机厨房水库浴室WiFi空气清新剂等一应俱全,防化防盗防辐射,都快赶上三星招待所了。战时掩蔽率达100%,实现了“每个瑞士人都能在坑里找到自己的位子!”(总感觉不是太吉利...)

为了让大家都习惯住在洞里的日子,瑞士百姓每年还得进行一次“地下生活体验”,就是赶在防空洞里的储存食品快过期前,进去住上一个周末┓( ´∀` )┏既能减少浪费更换存粮,又能让百姓先适应战时生活。

而除了肌肉结实打架猛以外,瑞士得以独立还有另一个原因:他人缘好。


铁打的瑞士,流水的靠山

虽然瑞士在中世纪穷得揭不开锅,但好在当时有不少跑商的法国贵族土豪,因宗教信仰被驱逐出境搬到了瑞士的日内瓦住,也把自己整幅身家和其他欧洲权势家族的关系网一并带了过来。而这帮人也成了瑞士最早的私人银行家,许多欧洲皇室也乐于狡兔三窟把钱藏在安全可靠还不怕被当地私吞(瑞士那么弱也不敢呀)的地方。

更大的转折点是一二战,当时为了多捞钱充会员军费备战,欧洲强国们都开始向富人阶级开刀,像法国的所得税都从1914年的2%一路涨到1924年的90%,遗产税则涨到38%,其他英德意那些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是朝着GC主义一路狂奔的节奏。

飙升的税率加上越来越浓的硝烟味道,大半个欧洲资本乃至普通百姓,都想着要把自己的财产转移到一个低税率低风险、更和平稳定的国家去,万一仗打输了至少还有个退休养老的地儿√

所以连着两场世界大战,逃税的欧洲富人、求稳的跨国资本、避难的民众保命钱...无论英法同盟国还是德意轴心国,几乎大半个欧洲的资金都涌入了瑞士的地下金库和私人银行保险柜里,让瑞士一举成为了稳定可靠的国际金融中心。


这也间接带来了一个好处:没人敢动瑞士!

废话,上到你老板黑海钓鱼里海日光浴北海养小三的退休金,下到你爹抽烟遛鸟贪玩蓝月的私房钱,说不准都搁瑞士银行里呢。谁要敢拉意大利炮去轰平安县城瑞士,别说你老板急跳脚要炒你鱿鱼,全国上下有多少老婆本不保的百姓要把你剁了拿去下酒?

更何况瑞士还会走群众路线去收买人心,一战大家打得正快乐时,瑞士则默默忙着帮交战国两边遣返平民、收留病残战俘、交换伤员等等。二战更“过分”,瑞士最夸张的时候,同时给35个国家当照管国。

啥意思?就是你们打仗抓的俘虏遣送的平民只要是这35国的人,都可以送我瑞士这儿来,有WiFi包食宿还给五险一金~

所以整个二战期间,瑞士联合红十字会给700万战俘和17.5万被拘平民提供了基本救助,并花了2.38亿法郎(当时的币值)用于救助收留难民。此外,瑞士也成了同盟国和轴心国双方战时谈判、交换战俘、遣返平民的中立场所。

可以说瑞士在当时,就是欧洲人心中那个硕果仅存、和平繁荣的一方净土了,不知道有多少犹太人、日耳曼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手捏着同一家瑞士银行的存单,就指着战争结束后拿这笔钱找地方平安过完下半生。

结果你丫居然跟我说要打下瑞士炸了玩儿集中营?你怕不是苏联派来的吧?嗯???


综上所述,瑞士就是一只头铁壳硬难下嘴、结仇咬死不松口净恶心人的铁王八,你让他开疆扩土搞扩张是没希望的,但任何人想打他注意,怕是磨掉半身皮也只能换来举国死寂一城废墟遍地鸡毛。

他也是大半个欧洲权贵的账房先生,光银行资产就有80%是外国客户存进来的,每年14%的财政税收全靠银行手续费撑着。可以说拿瑞士开刀,就是与西欧为敌,与大半个西方世界为敌。

瑞士的中立可不是日本死肥宅那种国家凉了管我屁事的令和盛世,人家靠的是一种“壳硬人犟要打就玉石俱焚崩你一嘴牙”的尚武精神;靠的是人均持枪率远超美国、军事化程度世界最高的本钱;靠的是全欧开枪自杀、军用枪他杀人数最多但老子就是不控枪不禁枪的坚持,用不知多少颗人头多少池血水,才让全欧洲全世界彻底服气,

让瑞士永久中立成为常识。


那么问题来了,瑞士永久中立的弊端在哪里?咱为啥不搞个永久中立来玩呢?


弊端当然是有的,签了永久中立国声明就相当于阉了自己去换邻居们的免死金牌那种感觉,相当于永远进入了“贤者模式”:

1。外国佬掐架不管谁是你家亲戚都不能帮手,哪怕两边都帮和稀泥也不行×
2。隔壁老王想借你家地皮作为对外播撒革命火种的军工厂发射场皮革厂那更不行,你有义务用尽一切手段把老王赶出去!
3。最后还有装鳖的义务,就是其他国家打起来的时候,如果不小心炸死你几个国民抄了几家你国企业财产,那你也有义务装看不见,做一个“不听不听王八念经”的乖宝宝

当然,同样签了这份协议的国家也有义务去保证你这中立国的领土主权不受侵犯,但打铁还要自身硬,若是瑞士在欧洲没有那么深厚复杂的人脉关系、没有能跟德国玉石俱焚的军事肌肉,当初二战怕是也要像捷克奥地利那样给希特勒吃干抹净,完了英法美却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既要让人相信你没那个野心和能力去搞扩张,又要让人相信你有实力不好惹,永久中立国还真不是那么好当的。

像咱中国,国土96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4亿;军队规模230万;大炮仗﹣2000颗(咳咳);航母两艘半;经济体量都快赶上欧盟了;手握西藏澜沧江南海卡着印度泰国缅甸越南和南洋一众小国如鲠在喉夜夜失眠朝不保夕,如此泱泱大国,你跟我谈永久中立???

这跟老虎说自己不吃肉改行吃草、皮几万说他们只是姐弟在房间里拍抖音、和尚说自己不..咳咳..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总之中国说自己永久中立顶多就糊弄下自己,动辄自古以来的国家能有几个是善茬?其他国家是得傻成啥样才会信呐┓( ´∀` )┏


总之,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情(请用粤语念一遍~),相较之下,瑞士的文化历史地理条件才给予了他永久中立的种族天赋技,这一点咱还真学不来,但也并不需要去羡慕去学。毕竟中国的种族天赋技才是充钱买来的作弊器:

苦难辟地,人定胜天

千年孤独,百年辉煌


更多文章请关注“yiyu824”(浮世兿语)

写到最后有些得意忘形了,嗯就是写h了,洗把脸冷静下

挺想为最后的中国种族天赋技喝上一杯的

可惜明天要考科目一(没错我还没驾照hhh),就只能作罢啦

下篇大概率聊HK近况,难度高不好写还容易被吞

我自己也没把握,可能要憋很久也可能会跳票,看缘分咯┓( ´∀` )┏


咱再唠点别的

user avatar

蒙古国

  • 现役军人:约 8 万,适合服役男性:73 万
  • 军费:23 百万美元
  • 主力陆军装备:T-72 x 85
  • 主力空战装备:米格-29 x 5,米格-21 x 9

瑞士

  • 现役军人:13 万,战时 2 天内科动员人数 22 万,预备役 8 万,适合服役男性 137 万
  • 军费:3100 百万美元
  • 主力陆军装备:豹2 x 370
  • 主力空战装备:F/A-18C/D x 33

瑞士之所以中立,是因为它能保证打它获得的利益一定没有和平多。

蒙古国呢?中俄随便找一个偏师就打爆了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