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塞尔维亚电影《来自亚塞诺瓦茨的达拉》?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来自亚塞诺瓦茨的达拉》(Dara iz Jasenovca)这部电影。说实话,这部片子在上映之后,争议还是挺大的,也触动了不少人内心深处的东西。

首先,得说说它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这部电影聚焦的是二战时期,在克罗地亚法西斯政权控制下的亚塞诺瓦茨集中营。它试图通过小女孩达拉的视角,展现这个集中营里发生的残酷现实。亚塞诺瓦茨集中营是历史上一个极其黑暗的角落,纳粹德国的仆从国克罗地亚乌斯塔沙政权在那里系统性地屠杀塞族、犹太人、罗姆人以及反法西斯抵抗者。电影想做的,就是把这段被许多人选择性遗忘或歪曲的历史,用一种非常直接和触动人心的方式呈现出来。

从影片的艺术手法上来说,它无疑是一部以写实风格为主的作品。导演เลือกใช้了一种非常客观、冷静甚至可以说是冷酷的镜头语言,来记录集中营内的场景。你想想,那种饥饿、病痛、恐惧,甚至是死亡的威胁,它没有太多花哨的渲染,而是让你直面那些令人不安的画面。达拉这个角色,一个在战乱中被迫与家人分离的小女孩,她一路经历的苦难,那种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扭曲和挣扎,是影片最主要的叙事线索。她的眼睛,可以说是整个集中营里最纯净也最让人心疼的窗口,通过她的视角,观众才能感受到那种无助和绝望。

影片在情感上的冲击力是毋庸置疑的。 看《来自亚塞诺瓦茨的达拉》的过程,会是一种非常压抑和痛苦的体验。它没有回避集中营里那些令人发指的暴行,比如强迫劳动、饥饿、疾病以及令人难以置信的残忍杀戮方式。电影中的一些场景,比如孩子们的绝望眼神、人们在泥泞中挣扎、以及那些充满不确定性的死亡瞬间,都会在观众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这种直白的描绘,是为了让观众真正理解那个时代究竟有多么黑暗,以及受害者们所承受的痛苦有多么巨大。

然而,正是这种直白的呈现方式,也为它招来了不少争议。 有些评论认为,影片在描绘暴行时,可能过于血腥和具象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引起了观看者的不适,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利用苦难来博取眼球。尤其是在涉及集中营里的特定杀戮手法时,影片的描绘让很多人感到难以接受,也引发了关于“是否应该如此详细地展示这些暴力”的讨论。这是一种很微妙的界限,一方面,历史的真相需要被揭示,另一方面,如何呈现历史又不至于过度消费或煽情,是导演需要面对的难题。

另外一个重要的讨论点,在于影片的“历史真相”与“艺术加工”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部改编自历史的电影,都不可避免地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艺术性的再创作。而亚塞诺瓦茨集中营的这段历史,本身就充满了复杂的政治背景和争议。有人认为,影片在某些方面可能带有一些民族主义的情绪,或者说,是以一种更倾向于塞尔维亚民族的视角来讲述这段历史。这种解读的出现,也让影片的讨论变得更加复杂,不仅仅局限于电影本身,还触及到了历史的叙述权和不同民族对同一段历史的理解差异。

从塞尔维亚国内的角度来看,《来自亚塞诺瓦茨的达拉》可以说是承载了他们对一段苦难历史的反思和纪念。在当地,它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许多人认为这是对他们民族遭受的苦难的一种重要的确认和告慰。而从国际社会的视角来看,这部电影则可能面临着更大的审视,因为它触及了一个敏感且容易引发误解的历史事件。

总而言之,如何评价《来自亚塞诺瓦茨的达拉》这部电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视角和关注点。

如果你关注的是历史的揭露和受难者的纪念,你可能会被它直白的叙事和深刻的情感所打动,认为它是一部有力量的作品,能够让更多人了解那段被忽视的黑暗。
如果你更看重艺术表现的尺度和历史叙述的平衡,你可能会对影片中的一些处理方式提出质疑,认为它在某些地方可能做得不够恰当。
如果你对这段历史的复杂性有所了解,你可能会进一步思考影片背后的政治和社会语境,以及它在不同群体中可能引发的解读差异。

说到底,这部电影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毫不避讳地将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展现在观众面前,其勇气值得肯定。但同时,它在处理历史伤痕和人性善恶的复杂性时,也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声音。它不是一部轻松的电影,也不是一部能够轻易获得普遍赞誉的电影,但它绝对是一部值得你去了解、去思考的电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说历史上的

亚塞诺瓦茨集中营,二战时间在南斯拉夫,现在的克罗地亚建立的集中营 。该集中营是唯一一个非纳粹德国运营的集中营。1941年,克罗地亚奸组织Ustashas(乌斯塔沙)亚塞诺瓦茨集中营。到1945年4月,亚塞诺瓦茨集中营关闭。该集中营有1500名守卫,主要关押对象是塞尔维亚人,犹太人,罗姆人,大概清算了10万人,大部分是当时的塞而维亚人,只有1到2万是犹太人。


究竟为什么会在 Jasenovac 建立营地?Ustashas(乌斯塔沙) 认为这个位置适合营地有几个原因。Jasenovac 在交通方面处于有利地位,因为从萨格勒布经 Sisak 到诺夫斯卡的铁路线直接穿过它。

三号营地(砖厂)位于萨瓦河和大斯特鲁格河之间的一片沼泽地,这意味着很难进入营地,逃离的机会也很有限。此外,由于 Jasenovac 位于经常被洪水淹没的Lonjsko Polje 和 Mokro Polje 之间,Ustashas 说需要劳动力来进行改进工作来证明该营地的存在是合理的。(Hrvatski narod no. 195,1941 年 8 月 31 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第三营地(砖厂)有一个工业厂房,属于 Jasenovac 的塞尔维亚人 Bačić 家族。Ustashas 没收了他们的财产,并将工厂用作营地的一部分。还有一条支线将 Bačić 工厂与萨格勒布-锡萨克-诺夫斯卡铁路连接起来,在营地存在期间用于运输货物和囚犯。

应该强调的是,与奥斯威辛、特雷布林卡、索比堡等纳粹集中营不同,在这些集中营中,大多用毒气室,在亚瑟诺瓦茨,囚犯以最原始的手工方式被杀死,使用冷兵器和工具。就连德国军官在向柏林提交的报告中也对此表示震惊(德国人只负责周围地区的防御),这一特点使 Jasenovac 成为二战期间欧洲最可怕的营地之一。

德国人以现代方式处决囚犯,而在 Jasenovac 处决是最残忍的——用木槌、锤子和刀子,最少用子弹,”。

“没有毒气室,但也不乏野蛮。许多囚犯的喉咙被割裂或头骨被砸碎;其他人是从萨瓦河沿岸的树上被枪杀或吊死的,”记者尼古拉斯伍德在 2006 年在纽约时报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