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伦敦很惨的没进四强。
当时我在北京念书,暑假在学校没有回家,和师兄师姐一起看的那场四分之一比赛。
八月五日,女排和把奖牌拿了一个遍的国乒队同一个航班回国。
但是是经济舱。
网上和几个女排球迷约好一起去首都国际机场t3接机,因为预期现场会很惨淡。
我傻不拉几的买了一束花(给从2009年开始喜欢的惠若琪)蹬着自行车出学校,转了三趟地铁,花了两个小时跑到机场,和队伍汇合之后,一共只有零星不到十个人。
是的,你没看错,没有什么记者媒体(有,但是都是严阵以待等着报道乒乓球队的),只有不到十个粉丝。
对比之下是上千的乒乓球球迷,有组织有纪律,打着标语拉着横幅,夹道欢迎国乒队的凯旋。
但是!我们有一个人带了一个音响,把声音开到最大,单曲循环着“阳光总在风雨后”,直接把全场的注意力都拉了过来。
不时有人问我们在等谁?我们说女排的时候,大家都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然后默不作声的点点头。
航班落地。因为是经济舱,所以等了很久很久(仿佛是四年那么久),终于看到了大长腿的姐姐们。(之前走出来的乒乓球队的丁宁还用很好奇的目光看着我们,心里估计在想,诶,不是接我们的是接谁的呀?)
我当时很不要脸的直接抱了惠若琪,把花送给她,她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接过了花,用力的抱了我一下,当时我的感觉只有一个,尼玛怎么这么高!这么高!我的脸只能够到她的腰。不过她身上一股运动香水的味道,很好闻。我能看到她眼睛湿了,基本没说什么话(说了我也不会记得了。。。)当时场景很复杂,又搂又抱。
至今我手机里还保存着当年被记者抓拍我抱她的照片。(如果有相关人士对我引用这张照片有疑问,请联系我。这是第二天我在网上发现自己这张照片,下载了下来留作纪念,一直保存至今)
这些年,你变了很多。从一个奥运新人,硬是熬成了两朝元老;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后辈,变成了女排的队长;从一个场上激情四射的年轻人,变成了成熟稳重的老队员;从一个专长于扣球得分的主攻手变成了发球,防守,得分的多面手;也从一个健康活泼的人,变得饱受伤病困扰。
But I know you will be back, and I know you will win. But I support you whatever the result is.
四年过去了,现在我在美国上学,不能去现场加油,也不能回国再次去机场接你了。
不过,你们这次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也不需要我去接你了吧。
当时照片如下
太美了。所以我把自己马赛克了。。
无论结果怎样,生活还是要继续,无论你的,还是我的。我只是记得,在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澳门站对巴西的一场比赛中,你曾惊艳了我的时光。
很多人评论说我答非所问了。
我在上文中想表达的评价和观点就是:我不需要用某一场比赛的输赢来评价一个运动项目,一支引以为傲的队伍;我不希望看到只有某场比赛赢了或者出了什么成绩我们才关注才感动才推崇。这场3:1你看到了感动了,那之前的一场一场的比赛就不重要了吗。对于最终的结果,我想说,我相信一定会赢,但是即使输了也没关系,我们还有下个赛季,还有锦标赛大奖赛,还要培养新人锻炼队伍,郎导还能带到四年后的东京。
还有说谢谢我的,那可真当不起。我只是真的喜欢惠若琪,真的关注了她当时足够多的比赛,真心盼望她能取得好成绩。我能在她最需要关心的时候安慰她一句,自己已经很开心了。
多谢大家私信和评论说我们夺冠了。我看了直播。惠若琪的发挥真是出色,发球,防守,一传,拦网,尤其是调整强攻毫不手软,好多年没看到她这么激情四射的打球了,让人不禁想到当年的天才少女的称号。当然,所有队员都发挥的非常非常出色,大家也非常团结坚韧。郎平的战术安排,换人和暂停都超神,每到关键时刻必下球。
ps: 半决赛对荷兰,决赛对塞尔维亚,都是惠若琪在第一个赛点拿下的最后一分取得最终胜利的(打手出界和探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