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2016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 3:2 战胜巴西女排晋级四强?

回答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以3:2战胜东道主巴西女排晋级四强,这场比赛绝对是中国女排历史上最经典、最令人热血沸腾的战役之一。要评价这场胜利,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解读它非凡的意义和精彩的细节。

一、绝地反击,写就传奇的“奇迹之战”

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女排的晋级之路并非坦途。小组赛阶段,她们遭遇了起伏,尤其是对阵荷兰和塞尔维亚的失利,让外界对这支队伍能否在淘汰赛阶段有所作为产生了疑问。而当她们八强赛遇上拥有主场优势、又是奥运两连冠的巴西队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女排凶多吉少。

然而,正是这样被看低、被不看好的处境,激发出中国女排最强的斗志。这场比赛,她们打出了“中国女排精神”最完美的诠释。

第一局的失利,并不意味着绝望: 比赛一开始,巴西队凭借主场的气势和出色的发挥,迅速进入状态,以25:15轻松拿下第一局。这对于刚刚经历小组赛波折的中国女排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从那一刻起,姑娘们没有低头,而是咬紧牙关,准备开始反击。

第二局的绝地反扑,吹响反攻号角: 在郎平教练的调整和球员们的自我调整下,中国女排在第二局打出了自己的节奏。虽然比分胶着,但她们在关键时刻的稳定发挥,特别是朱婷在进攻端的火力全开,以及惠若琪在后排的串联和保障,让比赛变得异常精彩。中国女排以27:25险胜第二局,将大比分扳平,这不仅仅是比分上的追平,更是士气上的一个巨大的提振。

第三局的浴血奋战,彰显顽强意志: 第三局的比赛更加跌宕起伏。双方你来我往,比分多次打平,每一次得分都伴随着全场的尖叫和呐喊。巴西队试图用主场优势和强硬的拦防来压制中国女排,但中国女排的队员们展现出了惊人的抗压能力。她们在落后时从不放弃,在领先时也小心谨慎,每一次的拼抢、每一次的救球,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最终,中国女排以25:22再下一城,大比分2:1领先,这让现场的巴西观众陷入了沉寂,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女排的坚韧。

第四局的短暂失意,考验心态: 第四局,巴西队展现出了卫冕冠军的底蕴,她们调整了战术,加强了发球的攻击性,同时中国女排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巴西队以25:22扳回一局,将比赛拖入了决胜局。这一刻,压力再次来到中国女排这边,她们能否顶住东道主和巨大的压力,再次发力,成为了最大的看点。

决胜局的王者归来,书写历史: 第五局,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中国女排没有让任何人失望。姑娘们憋着一口气,放手一搏。朱婷在关键时刻的“朱之攻”再次展现了世界级球星的实力,她的强攻屡屡穿透巴西队的拦防。而丁宁在发球和防守端的贡献同样功不可没。每一分都打得异常艰难,每一次得分都伴随着巨大的欢呼。最终,中国女排以15:13拿下决胜局,以3:2的总比分淘汰了强大的巴西队,挺进四强!

二、战略战术的成功运用

这场胜利并非仅仅依靠精神力量,郎平指导的战略战术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性拦防: 巴西队拥有强大的进攻点,特别是塔伊萨和谢拉。中国女排在拦防布置上非常到位,通过对对方主要攻手的拦防策略,限制了巴西队的进攻效率,并为后排防守争取了更多机会。
发球攻击性: 中国女排在发球环节同样表现出色,通过强发球破坏了巴西队的一传体系,迫使她们难以组织起有效的进攻,为自己的拦防和反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换人调整的智慧: 郎平教练的临场指挥堪称艺术。在关键时刻,她大胆启用替补球员,或者根据场上形势进行人员和战术上的微调,这些调整往往能够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例如,在第四局的失利后,第五局的重新调整,让队伍找回了状态。
朱婷的“核武器”作用: 朱婷在这场比赛中无疑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她承担了大量的进攻任务,并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予了球队最需要的得分。她的强攻、吊球、甚至关键的拦网,都展现了世界级主攻的全面性和稳定性。

三、精神层面的深刻意义

这场胜利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体育竞技本身。

“女排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这场胜利是对老女排“五连冠”精神的最好致敬和传承。在被看衰、面临强大对手和主场压力的情况下,中国女排展现出了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中国体育的里程碑: 击败东道主、击败奥运两连冠的王者之师,是许多队伍梦寐以求的成就。这场胜利不仅是中国女排的荣耀,更是中国体育在世界舞台上一次闪耀的证明。它告诉世界,中国体育拥有强大的实力和不屈的意志。
凝聚民族力量: 在那个晚上,整个中国都为这场比赛而疯狂。无论身在何处,无数中国人守在电视机前,为中国女排加油助威。这场胜利成为了凝聚民族力量、激发爱国热情的催化剂。

四、个人表现的亮点

除了朱婷的绝对核心作用,其他队员也在这场比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惠若琪: 作为队长,惠若琪在场上展现了出色的领导力,她在后排的串联、保障以及关键时刻的得分,都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丁宁: 她的发球极具威胁,在关键时刻也能贡献出宝贵的得分,同时她在防守端的付出同样不容忽视。
张常宁: 在进攻端分担了朱婷的压力,并且在防守和串联方面也做得相当不错。
袁心玥和颜妮: 副攻线上的发挥,尤其是拦网环节,对限制巴西队的进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3:2战胜巴西女排晋级四强,是一场载入史册的“奇迹之战”。它不仅是中国女排技战术水平的充分展现,更是中国女排精神的完美诠释。这场胜利不仅仅是比分的胜利,更是意志的胜利,是信念的胜利,它激励了无数人,成为了一段永不磨灭的体育传奇。这场比赛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中国女排血液里流淌的那股不服输、敢于拼搏的劲头,是真正属于中国体育的骄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场能够代表“女排精神”的比赛,绝对要看哭

为什么中国女排总让我们热泪盈眶? - 花吃了女孩 - 知乎专栏

作者:花痴女王

链接:

为什么中国女排总让我们热泪盈眶? - 花吃了女孩 - 知乎专栏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几天,打开微博、订阅号,全都是王宝强!王宝强!王宝强!

人民群众的求知欲望真的无比高涨。

作为一名吃瓜群众,我当然也是八卦的。但是比起狗血的离婚事件,我还是更喜欢热血满满的奥运啊。这四年一度的激情,真心比各大玛丽苏剧或真人秀都好看多了。

这不,看到中国女排逆转巴西晋级四强,我又高潮了。

巴西是上一届伦敦奥运的冠军,本身就是女排中的大boss级别球队,再加上现场两万球迷的嘘声扰乱(据我去了现场的朋友说,中国队发球的时候,巴西球迷的声音刺耳得不行,他都快疯了),中国女排这都能拿下比赛,你说神不神?神不神?神不神?

反正最后一球落地的时候,我的脸都是湿的。


绝地反击!逆转取胜!

这些小时候在热血漫画上看到的情节,都不知道在咱们中国女排身上重演了多少回。

而我,作为一个从小看女排比赛的脑残粉,真的是为这些姑娘,哭了一回又一回!

△晋级之后连一向冷静的郎平也激动地大吼

印象中,我第一次哭,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半决赛,中国女排3:1战胜比她们高一个头的俄罗斯队,12年之后再次进入奥运决赛。

具体过程忘了,我只记得,电视机里俄罗斯女排的一次次大力扣杀,全都被中国姑娘一个个救起来了。

面对日漫里才见过的鱼跃救球,我一脸崇拜地盯着屏幕说,这也太神奇了吧!

然后,我妈就非常激动地说,看吧看吧,这就是咱们中国才有的“女排精神”!

△亚特兰大奥运会半决赛后,中国姑娘也像今天一样哭了

“女排精神”?我知道大家一定常听到这个词,但“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

根据我的大神、中国女排教练郎平解释,那就是“打不垮、拖不烂”!

“在你觉得快不行的时候,你就觉得还有队友支持你;队友有困难,我觉得我还能顶上来。”

听起来很虚,好像保险公司卖口号,一点都不真实。

但如果你看到中国女排的训练,估计就明白了。

中国女排一直以来都是以恐怖闻名的,所谓的“魔鬼训练”是从80年代,就是郎平还打球那会儿,开始的。

那时候,为了提高队员的反应和速度,女排队里的陪练都是男队员。

一个个球砸下来,又重又沉,姑娘手上都是淤青。

以前哪有什么偷懒啊,郎平她们真的是要像疯子一样去打球,“一个球哪怕你接不了,也要拼尽全力冲过去”。

郎平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她们连续练了7个小时,不吃饭不喝水,练完以后,两个膝关节都是肿的。

“7个小时什么概念?就是你连续扣了一千多个球!”

据我妈说,80年代的时候,像魔鬼一样强大的女排真的鼓舞了好多人。

她们工厂里,每天都传阅女排的报道,看到她们怎么拼,赢了多少冠军,大家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听说以前加班不用给加班费的,让他们看女排的比赛就可以了= =

中国女排,就是80年代的洪荒之力啊!

△郎平在80年代就是国民女神

当然,那是中国女排最牛逼的时候,现在没有那么神奇了,训练也没有那么变态了。

可是这种拼劲全力的“女排精神”还是传下来了。

就好像这届奥运的队长惠若琪,就是很拼的一个人。从外表看,大家会以为,她就是一个长相甜美的大姑娘。

但实际上,打球的时候,惠若琪比谁都要狠。

她是那种为了打球不要命的类型。

伦敦奥运之前她的右肩受伤,打了七个手术钉,顶着肩伤去打比赛。

里约奥运之前,惠若琪做了一次心脏手术,但为了赶上奥运,她4月份就赶着归队训练了。

平时训练的时候,惠若琪就算生病发烧,都会咬着牙扛下来的。

“因为排球就是一个团队项目,作为队长,如果你今天说你不行了,其他人会怎么想的?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团队都会垮掉的。”

另一个队员徐云丽也是。

在去年,她受了一次重伤,软骨骨裂加上十字韧带撕裂,当时徐云丽28岁了,有很多人觉得,她可能会就此退役。

但是徐云丽没有,她为了打里约奥运,拖着僵硬的双腿,每天忍着痛去做康复治疗。熬了九个月的时间,徐云丽才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蹲跳。

第一次蹲下来的时候,徐云丽真的高兴得快哭了。“不管怎样,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全力去争取。”

其实,这场1/4决赛,就可以看到徐云丽是多么硬朗。

第四局局末,徐云丽扣球的时候肩部拉伤,但她简单包扎了一下,就重新上场比赛,而且在第五局决胜局还屡屡进攻得分,就好像没有受伤一样。

△右肩受伤的徐云丽在进攻

郎平说,虽然现在的训练不像过去那么变态,但是这种一到球场,“不管是自己累还是有伤,都是非常认真地在球场上打球,这就是老女排留下的精神”

其实,郎平自己何尝不是这样?

满身伤病的她,再次执教国家队,就是一种“女排精神”的表现。

2013年,53的郎平宣布再次担任中国女排的教练,这个决定,很多人都觉得惊讶。

因为郎平当时已经有一份薪水很不错的教练工作,她也多次说,自己身体实在不适合再做国家队教练(膝关节做过七次手术,双胯一边做过一次手术,腰间盘突出,还是颈椎也有问题)。

可是,在中国女排最低迷的时候(伦敦奥运1/4决赛输给日本,12年来首次无缘半决赛),郎平还是站了出来。

郎平说,这是她做过最纠结的决定。

“但是,我也不可能再教一个十年了。那我希望把这个有限的,这个一线指教时间,能够再次奉献给女排,我觉得也是应该的。”

不就教个球嘛,有必要说得这么视死如归吗?会这样想,是因为你根本不了解中国排球。

做过几年的排球记者,我深深感觉到,中国排球发展环境的恶劣。

在中国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中,中国女排的成绩最好,但待遇却是最差的。中超几千万转个会哦,到处都是大老板砸钱,在排球,你想都不要想。

当时我去采访,好多地方的排球馆环境都很差,用了十几年都没有重新装修,又破又旧,没有装暖气,冬天冷到爆炸。

我们记者还好了,球员在这么冷的环境下训练、比赛,其实是很容易受伤的,来过中国打比赛的外援,一般第二个赛季都不愿意来,因为太差了。

一个普通排球员的工资,就跟一般白领差不多,打了全运会、奥运会的会有奖金,但是四年一次啊,就算有个几十万,也根本不能改变什么。

像张继科开玛莎拉蒂、易建联开路虎这种新闻,你不可能在排球运动员身上看到。

因为打排球太苦了,打排球的人也越来越少,前两年排协中心的人说,全国打排球的不超过3000人。像惠若琪的家人,就曾经反对她去做职业球员。

至于国家队教练,就更痛苦了,除了身体上的累之外,还要时刻准备着被全国人民骂,好几个教练都以身体不适为由卸任。

△王宝泉是任期最短的中国女排主教练,做了半年都不到。

在中国打排球,就是这么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是,为什么仍然有一代代人跳出来,用一次次的逆转,告诉我们什么叫“女排精神”?

我想,惠若琪在2014年体坛风云人物的颁奖典礼上的一番话可以回答。

“郎平用她切身体会的老女排精神,在激励着我们走上复兴之路,我也希望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能够胸前挂着国旗,站在更高的领奖台上。我希望,有一天你们也会为有我们这一代人而骄傲。”

这世界上,本来就有很多事情,是跟钱和名无关的。

而且,往往也就是这些无关名利的东西,才更能打动人。

我记得,有一个朋友说过,2004年的时候,他做完癌症切除的手术,躺在病床上,浑身都觉得很痛,只能看看电视。

电视在播着雅典奥运女排决赛,中国对俄罗斯。当时的中国,就跟里约打巴西一样,绝地反击,逆转取胜。

“我看着看着,不知道为什么就流眼泪了。那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有些东西是可以让人忘记疼痛的。”

△雅典奥运夺冠后痛哭的中国女排

作为一个为中国女排哭过几百次的人,我非常理解朋友为什么会哭。

因为这些姑娘做了一件人人都以为做不到的事情:

永!不!言!败!

我知道,这是很老土的一个词,现在的鸡汤文都不用了。

但是,唯有将它套在中国女排的身上,才不会让人觉得恶心。

因为这就是我们传了30年的“女排精神”啊!

花痴女王|文

完整动图版花痴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花吃了那女孩”(ID:huachinvwang)

user avatar

中国女排的这场比赛放到历史中来看,体现的是女排精神的延续,是竞技体育的魅力。

2010年广州亚运会女票决赛,中国对韩国队。这也是本届亚运会最后一场比赛。体育馆座无虚席。

不少成长于80年代的人有浓厚的女排情结,不仅仅是因为当年的五连冠,更是女排精神激励了很多人。当年女排1981年夺取世界杯冠军的时候,《人民日报》全版刊登女排报道,历史罕见。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 振兴中华》,把女排精神提升到复兴中华民族这样的历史高度,各行各业都掀起了学习女排的高潮。



(图片来源于微信公号: rmrbyjb)


在不少人印象里,女排是冠军之师,荣誉之师。但是荣誉的背后也有低谷处的徘徊。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女排进行了大洗牌。黄金一代悉数退役。经历了09和10年的两次换帅风波。助理教练俞觉敏走马上任,担任主教练,一个月后,他带领女排来到日本世界锦标赛的赛场上。成绩当然可想而知,先后输给韩国、波兰等昔日手下败将,名次也创下了第十名的三大赛最差战绩。

在女排最低谷的时候,在广州的万人体育馆,女排再一次成为亿万国民期待的焦点。可想而知,过程并不顺利。大比分达成了2:2平,决胜局一路落后。

比分来到12:13,韩国队明星球员金延璟一记重扣,得分后的她深出一口气,如释重负。12:14,韩国队拿到赛点,再拿下一分,他们就可以从昔日的亚洲霸主手中夺走金牌,在邻国的主场,抢下亚运会的最后一枚金牌。所有的人摈住呼吸。

轮到后排的金延璟发球,魏秋月妙传二号位,重新召回队伍的黄金一代老将周苏红扣中,13:14。

同样轮到后排的周苏红站到发球位置上,她深知这一球的重要性,如果球的质量太菜,对方组织有效进攻,输。如果过分追求发球质量,增加失误风险,输;主动权不在中国手中,除非发球得分。

她不停大口呼吸,目光坚定,排球如子弹一般冲向后排接一传的金延璟,得分。14:14

周苏红继续发球。韩国主攻进攻出界。15:14.中国队拿到赛点。

周苏红继续发球。防守一般的王一梅拼劲全力,飞身放起重扣。魏秋月稳稳传到四号位,李娟原地起跳,球重重落在界内。

全场欢呼。

颁奖仪式,万人合唱国歌。

女排起死为生,为那届亚运会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时间回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

那一年的奥运会,除了美国实力略高一筹,中国、巴西、日本、塞尔维亚、俄罗斯都有冲击奖牌的实力,女子排坛呈现群雄纷争的局面。

小组赛,中国和韩国、巴西分别打满五局。四分之一遇到了日本,决胜局16:18被日本淘汰。

伦敦我们有38块金牌,女排的泪水淹没在胜利的光芒中。她们只有落寞地擦干眼泪,与04年夺冠后,带着奖牌,披着国旗参加闭幕式,接受英雄般喝彩的盛况相比,令人心酸。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相信不少观众看得生气。我们有金牌的实力,却总差一点。

实力,拼搏精神,还是什么?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觉得,不少项目,差的是底蕴,底气,差的是我相信自己可以在最困难的时候绝地反击。

女排的小组赛和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一样,不尽人意。2:3输荷兰,0:3输塞尔维亚,1:3输美国,以小组最后一名进入淘汰赛。提前遇到了两届奥运会冠军,誓在主场取得三冠王的巴西。

我们实力比巴西差。曾经我们十六连败,有逢巴必败的心理阴影,在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在半决赛在主场被巴西淘汰。12年奥运会,中国在小组赛2:3惜败。

我们没有大赛经验。巴西有4人参加过北京奥运会,大部分参加过伦敦奥运会。中国只有魏秋月、徐云丽和惠若琪参加过奥运会。

巴西是主场,每当中国队发球,球迷一篇嘘声。

我们第一局大比分落败。

太多太多的不利因素。

太多太多的赢不了的理由。

但又背负着太多太多的期望。

又一次的绝地反击。

3:2。这次我们是3

10年亚运会的起死回生,12年伦敦奥运会的低潮落寞,到赢下巴西的绝处逢生。

起起伏伏,却迎风而上,破浪前行。这是体育精神的最好注解。

10年黄金一代的老将周苏红力换狂澜,最后解说嘉宾郎平生意哽咽。

12年惜败日本,同样的解说嘉宾郎平忍不住哭了。

16年,郎平变成了主教练,哭了。解说嘉宾,黄金一代的二传手冯坤,哽咽了。后冯坤时代的接班人魏秋月,坚持了近10年后,激动地和队员拥抱。


一代接着一代,在不同的位置,为一个集体贡献力量。这是体育精神的最好传承。

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是女排精神和体育精神的一次完美演绎。

user avatar

八年前的北京奥运会,黄金一代在家门口被巴西女排挡在了半决赛,0:3。赛后,巴西姑娘们对着镜头挤眉弄眼肆意欢笑,甚至手势频出挑衅。

黄金一代最终以铜牌谢幕,从此我们告别了周苏红,冯坤,赵蕊蕊,杨昊,张娜。

八年后,中国女排换了四代教练,两批球员。巴西女排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阵容,谢拉杰奎琳法比亚娜,老将准备在主场实现三连冠伟业。

主场全场对东道主的欢呼支持,卫冕冠军的自信和底气。八年,历史是如此的相似。

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复仇之战,长达十二年的恐巴症在这一刻土崩瓦解。

中国的黄金一代和巴西的黄金一代,都是伟大的球员,传奇的王朝。只是天道有轮回。

当年被挡在决赛外的债,我们要加倍还给你们。这一次,就在你们期待已久的家门口,什么天时地利人和,什么十二年战绩绝对优势,都被挡在四强外面。

~~~~~~~~~~~~~~~~~

作为黄金一代的球迷,真的无法理性的分析这场比赛。除了绝地反击厚积薄发的女排精神以外,这次比赛的意义也远大于结果。

我记得周苏红当年奥运会结束后,采访时说着输巴西后哭到吐,风轻云淡的样子。

现在只是很想哭。

user avatar

这是奥运会里中国代表团所有项目中目前为止最好看的一场比赛。

也许你不同意,你会说张楠,付海峰的男双1/4决赛逆转也很精彩。

可是精彩的比赛最重要的不就是赛场上表现出来的实力旗鼓相当,打出非常高水平的比赛,最后敢拼敢闯者获胜更来得让人热血沸腾吗?

英国人激动于男子双人三米板英国战胜了无敌的中国队,马来西亚人激动于他们的男双组合打败了世界第一的李龙大,柳延星接着打败中国组合进入决赛。弱者战胜强者永远能得到更多的赞誉,这是属于挑战者的荣誉。

今天中国女排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挑战者辉煌。中国女排的对手是巴西队,08年,12年奥运会的冠军,8年来中国只赢过对手一次!

中国队B小组第4,输了三场,巴西队A小组第一,一场未失。交叉淘汰赛没有人看好中国,包括今天大肆赞扬的中国媒体也难有一家看好中国女排。

因为巴西队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整场比赛全场观众嘘了中国队两个多小时,巴西队永远都是夜场压阵,而之前中国队没有打过一次夜场。

在各种不利情况下,中国女排抛下了所有的包袱,充分的发挥了自己所有的实力,同时3:2险胜,紧张,刺激,比赛起起伏伏,这些共同造就了这场伟大的比赛。

看这场比赛紧张,当然,这是淘汰赛,没有退路了。

看这场比赛刺激,中国队逆转,每一分都拼尽了全力。

看这场比赛好看,这是世界上女排最高最高水平的较量,有伟大的对手,有伟大的体育精神。中国女排除了小将龚翔宇没上场,其它全员出动,巴西女排也是人员全出。每支队伍每个人都拼尽了全力。

今天胜利也只是两分,险胜。功臣肯定有世界级的主攻朱婷,没有她中国队就不是世界顶尖水平。功臣还有自由人林莉,今天的防守卡位,每一次的鱼跃救球真的证明了她就是中国队最好的自由人。

最大的惊喜功臣是刘晓彤,这位中国队的第四主攻,在第二主攻张常宁去打接应的情况下,顶住了状态有起伏的惠若琪的主攻位。一传接的漂亮,最被人诟病的偏软进攻今天打得淋漓尽致,毫不犹豫,完全分担了朱婷轮转到了后排时的4号位进攻压力,很好的给3号位快攻和2号位的背飞和接应进攻牵扯了拦网。同时给之前每一个质疑她的人打个一个响亮的耳光。

当然,无论是二传魏秋月,丁霞,还是副攻徐云丽,颜妮,袁心玥,主攻惠若琪,接应杨方旭和暂打接应的张常宁,都是功臣,没有她们每一位,都没有胜利。

郎平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女排教练,没有之一。能够慧眼识珠,能够知人善用。12人大名单出来的时候,外界就争议不断,曾春蕾被龚翔宇顶替,结果龚翔宇在小组赛完全发挥不出来,就有无数人出来喊怎么回事,刘晓彤当时被选入时也被觉得多余,感觉她第四主攻没有上场的机会,浪费名额。结果杨方旭的受伤,龚翔宇发挥欠佳,无奈只能选一个主攻去打接应。

最开始选的晓彤,结果打塞尔维亚和美国的比赛看出来晓彤的不适应,今天选的张常宁去打接应,之前15年世界杯杨方旭受伤张常宁也是打的接应,有一定经验,今天自身进攻实力在接应上也发挥出来了。

但是主攻必须要有人顶出来,光靠朱婷肯定不行,惠若琪的心脏问题回归后进攻偏弱,很难打死对方,这个时候真的就是考验刘晓彤的时刻!今天看似赢了,但是赢得非常的艰险,若是刘晓彤主攻打不出来,中国队在朱婷轮到后排后就没有4号位的进攻,前面输球最大的也就是这个原因。可是,今天刘晓彤不仅仅顶住了,还发挥得非常非常的出色,完全的打开了!所以今天的胜利,没有刘晓彤是拿不下的,谢谢晓彤!

最后针对这场比赛说一点,感谢巴西女排,这10多年来的女子排坛霸主,她们有世界上最好的接应,世界上最好的自由人,世界上最好的副攻之一,世界上最好的二传之一,世界上最好的教练之一,是她(他)们让这项运动的竞争充满了魅力,让胜利的喜悦来得如此动人。那个哭泣的男孩是巴西主教练的儿子,这个赛后的深情相拥也无比动人。请不要再骂对手了,真的要感谢巴西,因为只有最伟大的对手才能证明你的伟大!

这场胜利给了中国女排很好的机会,因为中国队相当于拿到了巴西的东道主签位,不仅半决赛不会遇到B组第一的美国队,同时还避开了真实实力要高于荷兰队的塞尔维亚队(B组小组赛塞尔维亚输给了荷兰因为雪藏了绝对主力米哈伊洛维奇),而且半决赛还是夜场(夜场是最容易发挥状态的场次,之前中国队小组成绩太差也有很多人认为是中国队大多是最早场惹的祸)。

当然,后面的半决赛,乃至决赛,都是小组赛战胜了中国的对手,中国队还是要摆正心态,哪怕我们实力比荷兰要强,可我们还是要以一种拼的心态去冲对方!(同时准备好到时巴西观众可能一边倒的支持荷兰队)也希望各位不要给中国女排太多压力,什么样的成绩我们球迷都要能够接受,但是我还是希望中国能够横扫进入决赛,然后拼命赢下美国!若没有目标,怎能言胜利!

这是我在李娜14年澳网后最喜欢的一场比赛,就像她说的,要做就做出头鸟!中国女排加油!

以下内容更新于19日凌晨三点,塞尔维亚3:2击败美国女排之后,

zhihu.com/question/4976

机会给有准备的人,中国队,做好自己,一步一步来,希望就在前方!

以下内容更新于中国队闯入决赛之后。

zhihu.com/question/4977

还差一步!加油!

更新于夺冠后,我们是冠军!!!

zhihu.com/question/4984
user avatar

这TM才是奥运会啊!!

这TM才是正宗的“就算你不拿金牌我都不会在乎”啊!!

我求你们醒醒吧!金牌无用论是用在这个时候的!

果然啊!又是女排!我请问,自从转播奥运会以来,中国人哪个不是从小看着一个又一个女排奇迹长大的?

真的,自从这届奥运会开赛以来老子就憋了一股气。

各种“不在乎成绩”,“努力了就好”,“享受比赛”,“我就这水平”,从以前的极端掉进了现在又一个对立的极端,还不能去反驳。

果然啊!又是女排来教中国人做人!

女排又赢啦!又一个女排奇迹!不转不是中国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以3:2战胜东道主巴西女排晋级四强,这场比赛绝对是中国女排历史上最经典、最令人热血沸腾的战役之一。要评价这场胜利,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解读它非凡的意义和精彩的细节。一、绝地反击,写就传奇的“奇迹之战”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女排的晋级之路并非坦途。小组赛阶段,她们遭遇了.............
  • 回答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对阵荷兰的半决赛,那真是一场让人血脉贲张、心跳加速的经典战役!至今想起来,当时在电视机前看球的那种激动,那种揪着心又忍不住拍大腿的感觉,还历历在目。“中国速度”与“荷兰风暴”的激情碰撞:比赛回顾这场比赛绝对不是轻易拿下的胜利,而是中国女排姑娘们一场硬仗打出来的。荷兰队那支.............
  • 回答
    评价2016年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半决赛李宗伟2:1战胜林丹,这绝对是一场载入史册的巅峰对决,即使过去了这么久,依然让人心潮澎湃。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负,更是两位传奇人物十多年恩怨情仇的又一次极致展现,是他们职业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场比赛的意义,远超胜负本身: 史诗级的“林李大战”终章(.............
  • 回答
    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篮落选赛,中国男篮对阵美国男篮的那场比赛,结果是62比119,这是一个相当悬殊的比分,也让中国男篮的晋级希望几乎破灭。要评价这场比赛,不能简单地说“输得很惨”,而是要深入分析这场比赛背后反映出的中、美两队在实力、技战术、球员状态以及临场发挥等多个层面的巨大差距。首先,硬实力上的.............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2016年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铜牌赛上,林丹和维克托·阿萨尔森的那场比赛。这场比赛对于很多人来说,绝对是记忆犹新,不仅仅是因为两位选手的名气,更是因为比赛本身所展现出的东西。首先,咱们得明确这场比赛的背景。这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的铜牌争夺战。林丹,当时已经是中国羽毛球的传.............
  • 回答
    孙杨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夺得男子200米自由泳金牌,这无疑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闪耀的时刻之一,也是中国游泳的又一座高峰。要评价这场胜利,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它绝非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比赛夺冠。一、王者归来,巅峰时刻的证明在里约奥运会前,孙杨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一些波折,包括禁药风波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伤.............
  • 回答
    傅园慧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后的采访,无疑是中国体育史乃至中国社会现象中一个极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时刻。她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极具个性的方式表达自我,瞬间引爆了网络和舆论,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要评价这次采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致分析:1. 采访的背景和傅园慧的个人表现:.............
  • 回答
    提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的征程或许是很多人心中复杂的情感集合体。而在这支队伍中,易建联无疑是那个最耀眼,也最令人揪心的存在。他的表现,与其说是个人能力的展示,不如说是他肩负的重担和面对的现实的缩影。老兵的坚守与不易里约奥运会时,易建联已经30岁了。经历了NBA的起起伏伏,又回到了CBA继续.............
  • 回答
    2016年里约奥运会,也就是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6年8月5日至8月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作为南美洲首次举办的奥运会,它注定会在奥运史上留下独特的印记。亮点与成就: 南美大陆的突破: 这是奥运会第一次踏上南美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这本身就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它打破了奥运会长期.............
  • 回答
    2016年3月9日,马云在一场面向新员工的演讲中,抛出了“最讨厌天天说公司不好 还留在公司里的人”这样一句颇具争议的言论。这番话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讨论,时至今日,我们回过头来看,依旧可以从中品出许多值得咀嚼的意味。演讲的背景与核心观点首先,我们得理解马云说这番话时的情境。通常,新员工入职不久,对公司.............
  • 回答
    评价 2016 王菲“幻乐一场”演唱会:一场关于期待与解读的盛宴2016 年 1 月 8 日,“天后”王菲时隔四年再度登上舞台,在北京乐视体育生态中心举办了她名为“幻乐一场”的演唱会。这场演唱会被誉为“一生一次”的告别之作,也成为当年的焦点话题,引发了现象级的讨论和无数解读。评价这场演唱会,不能仅仅.............
  • 回答
    2016年第三季度OPPO和vivo线下销量登顶:一场深刻的市场变革与用户洞察2016年第三季度,OPPO和vivo以压倒性的优势占据了中国线下智能手机市场的冠亚军宝座,这一现象不仅仅是两个品牌销量上的胜利,更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当时发生的一场深刻变革的缩影。这个时期,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从野蛮生长逐渐.............
  • 回答
    2016年10月17日,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的一场名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的演讲活动中,遭遇了观众用手中的矿泉水瓶砸向舞台,导致演讲一度中断。这次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李彦宏、百度以及人工智能领域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可以从.............
  • 回答
    2016年《电视剧内容制作通则》评价:一把双刃剑,既有规范也有限制2016年,《电视剧内容制作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电视剧行业的监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部通则旨在通过规范电视剧的内容生产,提升电视剧的艺术水准和思想深度,同时引导行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然而,正如任何一项.............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 2016 年 3 月《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针对其中第 37 条的解释。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次对 《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 的修订,目的是为了适应互联网域名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域名管理,保障网络安全和公.............
  • 回答
    2016年1月16日的台湾地区新一届领导人选举结果,可以说是台湾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次选举不仅产生了新的领导人,更代表了台湾民众在政党轮替、两岸关系、社会议题等多方面的选择。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评价:一、 结果的颠覆性与历史意义 国民党首次失去执政权,民进党重新执政:.............
  • 回答
    2016年4月,台湾警方从马来西亚遣返了20名涉嫌电信诈骗的业者,但他们在抵达桃园国际机场后立即获得释放,这一事件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暴露了一些复杂的法律和政治问题。事件的背景:这起事件的导火索是发生在马来西亚的一起大规模电信诈骗案。台湾籍嫌犯在马来西亚设立诈骗据点,冒充大陆公检法人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6年的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这次选举,可以说是俄罗斯政治舞台上一个颇具看点和争议的事件,它不仅影响了俄罗斯国内的政治格局,也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不小的涟漪。首先,从 选举结果 来看,“统一俄罗斯”党 毫无悬念地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赢得了杜马的大部分席位,甚至获得了修宪所需的超级多数。.............
  • 回答
    评价 2016 年央视猴年春晚,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总的来说,这一届春晚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也试图进行一些创新和突破,但效果褒贬不一。以下将从节目类型、创新尝试、观众反响、技术呈现以及整体影响力等方面进行详细评价:一、 节目类型与内容:传统与创新的平衡与博弈 歌舞类节目: 亮点与经典.............
  • 回答
    评价2016年猴年春晚,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整体风格、节目内容、创新点、技术运用、观众反馈以及社会影响等。整体印象与定位:2016年春晚,作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改版后的第三年,在延续前两年“开门办春晚”理念的基础上,力求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导演组试图打造一台更具年味儿、更接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