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隐秘的角落》里朝阳爸爸到底爱不爱朝阳?

回答
《隐秘的角落》里,朝阳爸爸的形象,确实是个让观众纠结和费解的存在。他爱不爱朝阳?这个问题,如果用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那就太肤浅了。我认为,他的爱,是一种被现实扭曲、被痛苦吞噬的、非常复杂和矛盾的存在。

首先,我们从他表现出来的“缺失”来谈。朝阳从小就失去了母亲,而他的爸爸,似乎并没有承担起一个父亲应有的责任。我们很难看到他陪伴朝阳成长,去学校接他,关心他的学习生活,给他父辈的教诲。朝阳的成长环境,更多的是一种放任自流,或者说,他更像是一个被他爸爸“托管”的孩子。这种缺失,很容易让人产生“爸爸不爱我”的联想。毕竟,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父亲的爱,往往体现在实际的陪伴和付出上。

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他内心的情感。仔细回忆一下,电影里虽然没有大量直接的父子互动镜头,但有些细节还是能窥见一丝端倪的。比如,在朝阳遇到困难的时候,比如在朱朝阳因为爬山而摔伤时,他爸爸似乎总会出现在关键时刻,给予一些基本的照顾。虽然这些照顾显得有些笨拙,甚至像是例行公事,但总归是在场的。

更关键的是,我们得看到他爸爸所处的那个大环境,以及他自身所承受的压力。这位父亲,在妻子去世后,一个人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担。他需要在工厂里辛勤工作,还要面对生活的各种琐碎和不如意。而且,他还面临着一个事实:他的妻子去世了,而朝阳的母亲很可能也是因为一些不幸的遭遇才离开的。在一个单亲家庭里,尤其是还有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这位父亲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压力下,他的情绪也显得非常不稳定。我们看到他有时候会对朝阳发脾气,有时候又会表现出一种近乎麻木的冷漠。这种情绪的波动,或许正是他内心痛苦挣扎的体现。他可能也在想念自己的妻子,他可能也为儿子的未来感到担忧,但他不知道如何表达,或者说,他已经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没有精力再去顾及太多。

我们还可以从一个更深的层面去理解:他的爱,可能是一种“笨拙的”爱,是一种“压抑的”爱。他可能真的爱朝阳,但他不知道怎么好好去爱。他可能觉得,只要给朝阳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让他吃饱穿暖,就是尽到了一个父亲的责任。他可能没有意识到,孩子更需要的是情感的关怀和精神的陪伴。

甚至可以说,朝阳爸爸的“不作为”,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朝阳的性格埋下了隐患。朝阳的内向、敏感、善于隐藏,很大程度上也和他童年缺乏足够的父爱和关怀有关。他渴望被关注,但又习惯了独自承受。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他爱不爱朝阳?我想说,他是有爱的,但他的爱,被生活的苦难、时代的局限以及他自身性格的弱点所扭曲了。他的爱,不足以成为朝阳生命中最坚实的支撑,甚至在某些时刻,他的存在反而让朝阳感到孤独和无助。

所以,与其说他爱不爱,不如说,他的爱,以一种非常扭曲、非常不足够的方式存在着。这种爱,没有能拯救朝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朝阳走向极端的一个隐性因素。他是一个失败的父亲,但不能完全否定他内心深处可能存在的父爱,只是这份爱,太过沉重,太过无力,最终没有能够照亮朝阳的人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没办法单纯地回答爱或者不爱,或者说,如果有人看完电视剧,可以非常干脆地回答爱或者不爱,那么他对这部电视剧的理解就太浅薄了。

在我看来,这部电视剧深刻地刻画了一个从小抛弃儿子的父亲父爱萌生的过程。

一开始,肯定是不爱的,要知道朝阳妈妈在怀孕的时候他就出轨了,在朝阳七八岁的时候父母离婚,在这两年中,他们夫妻关系肯定没有爱。

在宫斗剧中有一句话特别耳熟叫母凭子贵,意思是在皇家母亲凭借儿子显贵。这句话的确是真理,在皇家女人就是生育工具,没有儿子的女人那就是没用的器物。

不过我觉得这句话换一下一样是真理,子凭母贵,《甄嬛传》中四阿哥一出生就被养在圆明园,不要说得宠,他爹正眼都没有看过他,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生母身份低贱。

而且,子凭母贵不仅是在帝王家,在平常老百姓家里都是如此,一个男人如果不爱妻子,对子女的爱也会寡淡很多。因为对男人而言,相比于子女,配偶是更珍贵的资源,只要得到了配偶,子女于他而言不过是两毫升精液而已,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说有后妈就有后爹。

在剧里朝阳和他爸爸第一次出场是他考了第一,他妈让他去找他爸,特意让他带了成绩单,不得不说,他妈太了解人性了。

朝阳爸爸见到儿子,对他考了第一的事大谈特谈,嘴上谦虚,喜上眉梢,却完全看不到儿子身上的衣服破旧,还是他的牌友提醒他才说带儿子去买鞋。

这时候他爱儿子吗?完全没有,他之所以喜上眉梢,完全是因为他觉得他儿子给他长脸而已。

看看他们的坐姿,相对而坐,这在心理学上是谈判的姿态。

比较一下,当天他和朱晶晶的姿态,一见面立马拉手,站位是相邻而站,这在心理学上是亲密站位。

再整体看看这个镜头,他们三个人同一方向,对面站着朱朝阳,而且距离相当远。

乘车去买鞋的时候更明显,朱朝阳主动坐到了后排,他爸爸还问他为什么坐后面,以前不是很喜欢坐前面吗?

完全看不到前面挂着那么大一张他们一家三口的照片。

他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本质上不过是暴露了他实际上完全不在意孩子的感受,如果在意,他不可能意识不到。

镜头往后,朱朝阳蜷缩在后座上,一直望着外面,这也暴露出他那一刻的压抑,以及想逃离的心态,一个人坐在封闭的空间,目光一直看着窗外,说明那个空间让他压抑,他想逃离,身体无法逃离,只能让目光暂时逃离。

还有这个镜头,朱朝阳下车的时候,他们说话还是隔着车子,距离更大了。

后来朱晶晶死亡,朱朝阳去医院,他爸爸先是痛哭,后忍不住抱住了他,因为朱晶晶死了,挡在他们父子的两个人死了一个。

这时他们拥抱的姿态依旧是疏离的,看看他们身体的距离。

朱晶晶死亡之后,朱晶晶的母亲怀疑是朱朝阳害死了她,不断在朱朝阳爸爸面前挑唆,于是就有了朱朝阳爸爸假借给他送泳镜,带他吃糖水为名录音套他的话。

结果没想到阴差阳错,却让朱朝阳发现了录音机,那一刻,让他们的父子关系从疏离直接分崩离析,所以朱朝阳等他爸爸出来之后,先是回忆往昔父子点点滴滴美好回忆,一边痛诉希望死的是自己,这样爸爸就不会太难过。

如果不是发现录音笔,他不会说出如果死的是自己爸爸就不会难过这样的话,哪怕他对此心知肚明,他也不会说出来,不说出来,他还能骗自己。但是一旦说出来,不仅再也无法自欺欺人,而且说出来的话就像钉下去的钉子,一定会在他爸爸心上钉个窟窿。

他要的就是这点。

那一刻他们的亲子关系就如同那碗糖水。

再甜也不会吃了,因为有苍蝇,恶心。

所以,他们后来的镜头就变成这样,坐在那里,背景被一堵墙分成了明明白白两部分。

等他爸爸回家之后,听录音发现了拉链的声音,知道朝阳发现了录音笔,也隐隐约约知道朱晶晶的死跟朝阳应该有关系,但是朱晶晶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生,一旦朱朝阳再牵涉进去,儿子也会失去,权衡利弊,他删掉了录音,然后看着女儿的照片扇了自己一个耳光,很多人以为那个耳光是因为对儿子愧疚,实际上是对女儿愧疚。

那一刻开始,天平开始向儿子倾斜了。

再加上朱晶晶母亲因为女儿的死歇斯底里,朱朝阳的父亲开始宁愿在外面打麻将也不愿意回家,再也没有人挡在他们父子之间了。

然后父子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多,这时候再看他们的姿态,发现他们开始并肩了,站在他们对面的表面上是朱晶晶的舅舅,实际上是朱晶晶的母亲。

也就是他们开始并肩对外了,一切开始颠倒了。

所以等朱晶晶舅舅企图对朱朝阳动手的时候,他爸爸毫不犹豫地挥拳打了他的小舅子,要知道他以前是混黑道的,而且还罩着朱朝阳他爸的生意。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朱晶晶以前为什么得宠,因为她的妈妈得宠,而且她妈妈的娘家人可以帮助他的生意。

《甄嬛传》中华妃得宠的重要原因除了美貌,还有娘家给力。

不要以为只有皇家才会权衡利弊,实际上权衡利弊是人的本性。

而且,永远不要以为感情是完全纯粹的,否则你会对人性失望。

那时候开始,朱朝阳的爸爸开始爱他了。

再后来,朱朝阳的爸爸死了,临死之前他忍着剧痛给儿子松绑,怀抱着儿子,告诉他爸爸对不起你。

为什么对不起,因为以前不爱他,所以觉得愧疚。

只有爱才会伴随着愧疚,因为只有爱一个人,你才会觉得还不够爱他。

并且告诉他,好好活下去,重新开始。

什么意思呢,告诉儿子,我知道你做了什么,但我不怪你。

这时候他真的爱儿子到了骨子里,爱到你做了什么我都原谅你,只希望你好好活下去。

写到这里我几乎泪奔,很多人都说张东升和朱朝阳是一个人,因为他们都对爱求之不得,所以逐渐黑化,但我我觉得朱朝阳要比张东升幸运,因为最后,朱朝阳得到了他父亲的爱。

只是可惜,得到也是失去,得到了父爱,失去了父亲。

更可惜的是,一切都回不去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