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不是群角戏,其明确的男主角是朱朝阳,从每集的小标便能看得出来。第1-12集分别叫暑假、警告、少年宫、交易、妈妈、苍蝇、日记、局外人、台风、张叔叔、燃烧、角落。
我们不妨先来捋一捋朱朝阳的成长史。
自小便有刻骨的仇恨,弃子不顾的父亲,自私刻薄的母亲,没有亲情,没有家庭的爱。
暑假时的朱朝阳,品学兼优,聪慧机敏。
直到暖暖的日光里,岳普小小的身躯蹲在地上,擦拭着被同父异母的妹妹“无意”踩脏的新鞋。朱朝阳的心底,想来和你我一样,都被激起涟漪。
采用写警告信的方式处理,而非报警,不是为了严良,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岳普。
少年宫五楼,一句“那也是他爸爸”,触动了少年心底的伤与痛、情和爱。想来此时之后,朱岳的情谊,远胜那些“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的朋友。
字条上写着“我们不会再让你失去爸爸的”。
“不得不离开”的父亲,“还能不能吃得下”的母亲,一只廉价钢笔,要你,你选哪个?
这才有极具仪式感的朱朝阳落草,交易团队。
那时,朱朝阳还是个心中尽是道义,王瑶一诈唬就不小心说漏嘴的少年。经过满楼道告示的刺激,和“打爆她”的“垃圾人”引领,他渐入魔道。
六峰山之行,妈妈的私生活,近乎最后一根稻草。
和笛卡尔的故事一样,选择真相还是童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反正你杀了两个人,一定是死刑”。
朱朝阳何不利用这个“一定是死刑”的人,杀死更多绊脚石,以回归其原本该有的生活正轨。
录音笔,如同苍蝇,落在朱朝阳甜蜜的糖水上。对应到生活里,就是王瑶。
严良的“复制卡”要求,让朱朝阳发现,这位所谓的“好朋友”,已经成为第二块绊脚石。
朱朝阳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我有了一个新的目标,那就是十八岁的时候,和爸爸一起横跨珠江。今天严良让我复制一张卡,他说等这件事结束之后,他还是要去告发张东升。
日记这一集,是转折,也是总结。朱朝阳洗澡时戴着泳镜,练习憋气,是在渴望父亲的陪伴。然而,现状是“少年宫的事”必须了结,而了结作为知情人的岳普,“六峰山的事”也必须结束。
朱朝阳原本是要参加奥数比赛的“学霸”,像极了福州铁中的吴谢宇,随着朱晶晶之死,父爱渐渐回到身边,母爱的心结也有望解开。可是严良、岳普,不是那么容易摆脱的。设局,也是不得已。
王立、叶军父女、陈冠声,原本都是局外人。这个局,既是朱朝阳所处的局,也是朱朝阳设的局。
看着张东升杀掉王立,像门外渐起的台风,很多人、很多事已经失去控制。张东升是否听到过朱晶晶坠楼的真相,父亲和王瑶是否知道张东升来过水厂,王立之死的真相总要大白于天下……
一声“张叔叔”,几许肝肠断。严良、岳普、张东升的立场,已经离朱朝阳寄望的事情发展趋势相去甚远。父慈子孝、天下太平的生活,还硌应着少年宫的秘密、六峰山的秘密。
岳普拿着许愿小熊,问张东升“张叔叔,你呢”时,三叉戟各有不同的表情和情绪,是他们分道扬镳的立场。为了十八岁横跨珠江的目标,严良必须被做掉。没有复制卡,张东升必然不会放严良和岳普去哈市。
生命里总有许多往事,要自己亲自点着,待那些悲欢、离合、生死、取舍都燃烧殆尽,化成一缕一缕青烟时,我们的人生才能重新开始。
严良是被朱朝阳“无意”推进大海的,张东升则纯粹是“咎由自取”。然而,从根子上来说,张东升的恶又从何而来?疾病,还是背叛?
没了严良、岳普、王瑶、王立、朱永平,“少年宫的那件事情”真相就是朱朝阳口中的“我跑过去,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而自己也成了角落里唯一的孩子。
其实朱朝阳,就是你我。
我特别反感现在流行的凡事必寻“原生家庭”不对的调调。什么离异家庭必充满争端、单亲家庭必有恋母情结,成长在温情家庭的孩子才懂包容……关于这种观点,我就想送你两个字:
孤独、无助、自卑、怨恨、暴躁、愤怒等消极情绪,是所有存在于组织中的人类个体,必须面对的。人类区别于禽畜的根本,在于正常人可以克制、化解和消弭自身的动物本能。
情绪管控,应该是每个社会人,应该掌控的技能。实际上呢,家长甩给学校,学校抱怨社会,社会批评家长。整个社会,除了发生负面新闻后的营销号,没人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建设和培育。
总之,大家各有各的难处。
曾经,我们把未成年犯罪归咎于港台电影的打打杀杀;后来,我们把未成年犯罪归咎于网络游戏的打打杀杀;再后来,我们把未成年犯罪归咎于“原生家庭”……
把“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误读成“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学校”,甚至曲解成“家庭是人生的唯一学校”,那么问题来了,大事小事找“原生家庭”,还要你学校做什么?你把义务教育当成文化教育学校还是技能培训基地?
我们真正关注孩子吗?
我们真正了解子女吗?
我们真正懂得教育吗?
Q:我们能让“叶驰敏”的闺蜜远离她吗?
A:不能。所以我们不知道叶驰敏在续集里会如何,所以才会有成都理工女生毕业砍人。
Q:我们能让“严良”这种自以为善良、正义的“垃圾人”远离校园吗?
A:不能。所以会有一个个本性纯良的孩子,变得面目可憎,才会有北大吴谢宇遇人不淑、丧尽天良。
Q:我们能将“王老师”这种“世俗的”教师踢出队伍吗?
A:不能。所以金字塔基的孩子,愈发无人关注、无人关心、无人管教。教育行业越来越水,教师队伍泥沙俱下,这是客观现实。
Q:我们能把“最后一排”这样的“渣滓”送到少管所去吗?
A:不能。年少时便“渣”得不识愁滋味,你相信他能脱胎换骨吗?蓝田四畜、神木六牲,殷鉴不远。
就整个社会体系而言,“垃圾人”这种东西就像空气一样,在肆意蔓延。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历的贬值、历史的迭代,越来越多的行业里会充斥进品学皆劣、不负责任、没有担当的人。
教育行业,最为可怕。朱朝阳,必将会比张东升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影响更大。
关注未成年人,不妨从关注自己做起。
说起所谓“原生家庭”,作为家长,你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取决于家庭的架构。重组家庭也好、单亲家庭也罢,最重要的是,作为父亲母亲,你是什么样的人。
至于什么“子女的成长必须要陪伴”,更是扯淡。言传身教,关键不在“传”和“教”,症结在“言”和“身”。
“原生家长”是何等德行,子女就会有样学样。
你告诉你儿子爸爸有苦衷得离开,就可以爽约;
你告诉你儿子王瑶阿姨也不容易,还是撒谎吧;
你告诉你儿子妈妈和马主任的事,小孩子不懂;
你告诉你儿子爸爸已经不太记得,糖水铺的事;
你告诉你儿子妈妈和爸爸的离婚,是他先出轨……
父母告诉孩子要孝敬老人、尊敬师长,自己天天跟婆婆吵,跟公公争,孩子怎么懂得礼貌?
父母告诉孩子要见贤思齐、乐于助人,自己天天污言秽语、怨天尤人,孩子怎么懂得善良?
父母告诉孩子要践约守信、是非分明,自己天天食言负约、妥协将就,孩子怎么懂得诚实?
父母告诉孩子要勤俭节约、知恩图报,自己天天狐朋狗友、花天酒地,孩子怎么懂得珍惜?
假若说,朱朝阳未来就是升级版的张东升。
我们谁都不敢保证,自己的孩子,不会是强化版的朱朝阳。
你给了孩子没有争执、没有缺憾、没有暴力、物质富足的,所谓“完整的、和谐的、有爱的原生家庭”,却不能改变现实——你我,不见得比周春红、朱永平、叶军、张东升、唐老师、王老师高明。
作为人父、人母、人师,你的言行举止配得“父”字、“母”字、“师”字吗?
你我,不过在自视好人罢了。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篇》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三十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