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印度经济真实水平远超你想象,印度最大的经济隐患或浮出水面?

回答
印度经济的真实水平,常常被笼罩在各种媒体描绘的图景之中,有赞誉其增长势头的,也有指摘其结构性问题的。然而,如果深入剖析其数据和现实情况,会发现印度经济的韧性与潜力,确实常常超出许多人的预期。同时,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也正悄然积累,可能在未来成为其最大的经济隐患。

“超乎想象”的印度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规模与多元的支撑

首先,我们不能忽视印度经济的庞大规模。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拥有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和劳动人口。即便人均GDP不高,但总量已然相当可观。近年来,印度经济的增长速度在主要经济体中一直名列前茅,这并非偶然。它得益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印度在信息技术、金融、咨询等服务业领域拥有全球竞争力。IT外包、软件开发等行业为印度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出口收入,也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些服务业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传统制造业的相对滞后,也提升了经济的整体附加值。
基础设施投资的提速: 尽管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但印度政府近年来确实加大了在道路、铁路、港口、机场以及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这些投资不仅直接拉动了经济增长,也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
数字经济的崛起: 印度在数字支付、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和医疗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大量的年轻人拥抱新技术,推动了数字经济的普及和创新。例如,印度在数字支付方面的渗透率和交易量已经非常惊人,这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成本,也为更多创新服务提供了土壤。
消费的韧性: 即使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印度国内消费依然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年轻的人口结构,以及不断提高的收入水平,共同支撑着庞大的国内市场。
营商环境的改善努力: 印度政府一直在努力简化法规、吸引外国投资、打击腐败。虽然进步并非一蹴而就,但这些改革措施确实在逐步显现效果,吸引了更多的跨国企业前来投资设厂,促进了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

这些因素叠加,使得印度经济的增长引擎比许多观察者想象的要更加多元和强大。它不仅仅是依赖于某个单一产业,而是多个部门共同发力,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固的增长基础。

潜伏的“定时炸弹”:印度经济最大的隐患从何而来?

然而,任何经济体的发展都不是没有代价的,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背后,也潜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深层问题,其中最令人担忧的,可能并非那些我们已经熟知的贫富差距、腐败等,而是更为隐蔽且根深蒂固的“就业难题”,尤其是“创造足够且有质量的就业机会”的能力。

为什么说这是最大的隐患?让我们来深入分析:

1. 人口红利的“双刃剑”: 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年轻的人口结构,这本是巨大的财富。然而,如果无法为这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年轻劳动力提供足够多的、能够养活他们并让他们实现价值的体面工作,人口红利就会变成人口负担。每年都有数百万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如果新增就业岗位少于新增劳动力,失业率就会攀升,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会随之增加。
2. 制造业的“缺失一环”: 尽管印度在服务业表现出色,但其制造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能够吸纳大量低技能劳动力的产业方面。与东亚那些成功实现工业化转型的国家相比,印度未能抓住全球产业链转移的机遇,建立起强大的、能够提供大量就业的制造业基地。这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但他们往往只能找到非正式部门、低收入、缺乏保障的工作,或者根本找不到工作。
3. 教育与技能错配: 印度的高等教育体系虽然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IT人才,但在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师教育等方面,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其技能仍然无法满足制造业、先进技术产业等领域的实际需求,造成了“有学历无技能”的尴尬局面。这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4. 非正式部门的“隐形陷阱”: 印度经济的很大一部分仍然游离在正规经济之外,即所谓的“非正式部门”。这个部门虽然创造了大量就业,但这些工作往往薪资低廉、没有社会保障、工作环境恶劣,且生产效率低下。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这些非正式部门的岗位也面临被自动化或淘汰的风险,且难以吸纳更多新生劳动力。
5. 自动化和技术进步的冲击: 随着全球范围内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那些曾经能够提供大量基础性工作的岗位,正面临被机器取代的风险。印度庞大的劳动力规模,尤其是那些技能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更容易受到这种冲击。如果印度无法及时进行劳动力技能的升级和转型,自动化将可能加剧其就业难题。
6. 社会结构与政治因素: 根深蒂固的社会等级制度、卡斯特歧视以及地方保护主义,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才的自由流动和就业机会的公平分配。此外,政治上的不确定性和政策的执行力问题,也会影响企业投资和扩大生产的意愿,进而影响就业的创造。

为何说这是“最大的”隐患?

就业问题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如果一个经济体,特别是印度这样一个人满为患、年轻人口众多的国家,无法持续创造足够多的、有质量的就业机会,那么:

国内需求将受到抑制: 失业或低收入意味着消费能力的不足,这将反过来限制国内市场的扩张,削弱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社会矛盾可能激化: 大量的失业或就业不足的年轻人,很容易成为社会不满情绪的导火索,可能导致社会动荡、抗议甚至更严重的冲突。
经济结构转型受阻: 缺乏就业的吸纳能力,使得印度难以顺利地从农业和低端制造业向更高附加值产业转型。
国际竞争力受损: 一个无法有效利用其人力资源的国家,其长期发展潜力将大打折扣。

相较于印度已经取得的经济成就,解决好这个“就业难题”,使其人口红利真正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动力,是印度当前面临的最为严峻,也是最具决定性的挑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那么印度经济看似光鲜亮丽的增长数字,背后隐藏的便是巨大的结构性风险,而这枚“定时炸弹”,一旦爆发,其威力可能远超任何人的想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之前已经有答主就印度的社会和发展进行了描述,我在这里就不在赘述了,主要就印度的金融领域说一说。


我觉得印度的问题比这篇文章写的严重的多,立个flag,五年内印度会发生类似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那样的危机!


印度处于长期的经常性账户赤字,但外储还在缓慢增加的状态,印度是靠什么实现的?答案很简单靠的是热钱!


外国对印度的投资,因为印度的保护主义、歧视外资的产业政策,显少会流入到实体经济中,相反在金融领域印度对外资还是较为友好的,外资热钱很容易就能做到6%以上的收益,这对欧美成熟经济体的热钱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再加之印度人擅长吹牛逼,将自己营造成下一个中国,仿佛未来尽在印度之手一般,这几年来国外热钱大量涌入印度金融领域,据估计目前在印度的外国热钱有1.2至1.5万亿美刀!


大家发现问题了么?上面有一位答主提供了一个数据,印度的外储只有四千七百亿美元!如果这些热钱流出,怎么办?


别以为这不可能,我朝16—17年不就经历了一轮外资热钱流出么,当然也有国内企业非理性并购在里面,最终付出了超过1万亿刀的代价才扛住,杠住了这就叫做去杠杆了,但纵使在流出的最高峰,一个月流出一千多亿刀的时候,每月还有大几百亿的顺差在,尤其是货物贸易方面,堪称人类历史最大顺差(中国服贸上其实是大规模逆差的,毕竟也不能阻止百姓出国旅游吧),经济基本面始终是良好的!


而印度呢,每年都有超千亿刀贸易逆差的,虽然有那么五、六百亿的侨汇流入,但都无法弥补贸易逆差,就更别提平衡热钱流出了!而热钱本就是以逐利为目的的,之前流入印度一是因为在印度收益高,二是看好印度未来。


但以历史经验来看,印度卢比实在称不上一种汇率稳定的货币,每隔几年就要来一轮大波动,如果印度卢比出现大规模下划,外资热钱跑路几乎是必然的,而算算时间,印度卢比已经稳定有些日子了,距离再次大规模波动也许并不远!


纵使印度卢比未来五年依然坚挺,但之前对印度未来的预期始终不能实现(至少目前我没看出一点实现的可能),也会使投资人逐渐失望撤离印度,甚至仅仅因为出现了一个新的增长很乐观的市场,外资热钱想换个地方挣钱,也会撤出印度!


结合16—17年我朝的经验,一旦热钱开始撤离,必然海外金融机构大规模甚至是重仓做空!我朝一方面用行政手段阻止境内企业资金外流,另一方面以庞大的外储为后盾,本着损敌一千,自损一千二的精神,让这些做空中国的基金全都血本无归,弄到最后眼瞅着中国外储在减少,外国大基金几乎没有再来做空中国的!


而印度呢?一旦热钱开始撤离,面对外国金融机构对印度的做空,印度又能做什么?就丫那点外储应对热钱跑路都不够呢!其结果只会陷入跌跌不休的恶性循环中!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这么爆发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也是这么被玩死的,后来蔓延到香港,大陆出手救了香港,也基本终结了那场危机,而如果印度发生金融危机,我朝不加点杠杆做空印度都算厚道的,我倒想知道谁能救印度!


9月7日更新:

PS:这种危机先在土耳其爆发了,这算是印度危机的预演么?


PPS:偷偷跑来补一张图,今年以来美元对印度卢比的走势图,一直在再创新高哟,这是温水煮蛤蟆?

10月6日更新:

PPS:目前1美元兑换印度卢比已经突破了74卢比,又双叒叕的创了新高!今年以来印度卢比已经累计跌了15%,已经跌掉了近三年美元计价的GDP增长值,在亚洲货币中,贬值幅度排第二,排第一的是已腰斩的土耳其里拉!


目前美国在搞强势美元,全世界资金都开始流向美国,而之前经济成长的热热闹闹的新兴经济体也到了检验成色的时候,谁是经济真发展,谁是靠热钱撑起来的伪繁荣,很快就会见的分晓!


还是那句巴菲特的名言“只有在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现在已经到了退潮的时候了!


当然了,不过个人觉得现在这波贬值印度应该是能顶住的,快年底了,西方圣诞节假期一到,大量在外打工的印度人也会回国,到时会有大量侨汇进来,应该能短期的支撑印度的外储,给汇市以信心,但美联储这次加息时也说了,明年至少还会有三次美元加息,也就是说强势美元中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印度能侥幸逃过一次还能次次过?印度结构问题根本无从解决,危机阴影时刻笼罩着印度!


专栏里发了一遍,Quora上讨论印度卢比贬值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user avatar

一言以蔽之——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08年,印度前总理辛格视察孟买时,曾许下豪言壮语:“孟买在数年时间内将出现惊天动地的变化,5年之后要让世界记住孟买,忘掉上海!”





一时间阿三们纷纷抹上神油高潮迭起,什么样的言论都出来了——最让人感到瑟瑟发抖的莫过于“上海落后孟买20年”






如今,十年过去了。。。。。


上海GDP亚洲第2,突破3万亿,次于东京,在全球城市GDP排名只有第7。

上海港吞吐量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18年将突破4000万标准箱,将突破世界港口吞吐量的10%,达到全美所有港口加起来的吞吐总量。洋山港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装箱码头。

连接洋山港的东海大桥,短短32.5公里,居然花了三年才建成,长度是世界前五的跨海大桥。

浦东机场,客运吞吐量中国第三,次于北京(世界排名第2)、香港,排名全球第9位(首都机场第2,香港机场第8),不过上海除了浦东,还有虹桥。

连接浦东机场的上海磁悬浮是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高架磁悬浮专线。

上海迪士尼,亚洲第三个,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乐园。

中国商飞,世界上为数不多能开发干线客机的飞机制造商(空客、波音、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中国商飞)

上海江南造船厂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承建中国首艘大型水面战斗舰艇(你懂的)

上海中心大厦,世界第二高楼。

……




孟买有什么?

孟买的GDP印度No.1,GDP排名亚洲第16,也就排在上海、北京、香港、广州、深圳、天津、重庆、苏州后面而已。世界排名35。

孟买港也是印度No.1,占印度进出口货物吞吐量的60%左右,也就在上海、深圳、宁波-舟山、香港、广州、青岛、天津、厦门、高雄、大连、营口、连云港之后而已。世界排名32。

孟买跨海大桥,施工用时8年,长度竟然达到了惊人的5.6公里。

孟买机场,客运量印度第二,仅次于新德里机场(世界排名32),排名全球第48位。也就排在首都、香港、浦东、白云、双流、桃园、长水、宝安、虹桥后面而已

孟买机场不需要磁悬浮,他们有摩托车。

孟买也不需要迪士尼,他们有摩托车表演。

孟买也不需要民用大飞机制造业,他们有战略运输工具——摩托车。

孟买人比较务实,虽然不曾拥有那种摩天大楼,但是有亚洲最大的贫民窟(达拉维贫民窟)

……




窥一斑而知全豹。

印度人口要不了多久就能赶上中国了,但得益于汉字简化、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国扫盲工作的成就有目共睹,201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文盲率下降为4.08%,从新中国成立到2016年,文盲率下降了95%,20年来减少1.3亿;反观印度,14年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印度是世界上文盲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年人文盲人口达2.87亿,占全球文盲人口的37%(世界第一)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真的不仅仅只是说说而已。


2018年,中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1%,2020前全面消除贫困;世界银行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三分之一的贫困人口居住在印度。。。。。。




印度,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神奇国度。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内容,还麻烦大家点赞、喜欢、收藏,并关注我哟,谢谢大家。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