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上)》?

回答
印度史诗巨制《巴霍巴利王:开端》深度解析

《巴霍巴利王:开端》(Baahubali: The Beginning),又译《印度超人:起源》,是印度导演 S.S. Rajamouli 在2015年推出的一部宏大史诗动作片。这部电影不仅在印度本土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观影热潮,被誉为印度电影工业的里程碑之作。它以其惊人的视觉效果、扣人心弦的剧情、磅礴的气势和深刻的主题,成功地颠覆了许多人对印度电影的刻板印象。

一、 制作与视觉的震撼:开启印度电影的新篇章

《巴霍巴利王:开端》最显著的亮点之一便是其极其出色的制作水准和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在此之前,印度电影虽然不乏优秀的剧情和表演,但在特效和场面调度上往往存在局限。然而,《巴霍巴利王》彻底打破了这一藩篱。

史诗级的场景构建: 从广袤的山脉、壮观的瀑布,到宏伟的宫殿、浩大的战争场面,电影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史诗感和视觉冲击力。尤其是在描绘玛赫施马蒂王国时,那种金碧辉煌、大气磅礴的建筑风格,以及规模庞大的城市景观,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场景的真实感和细腻程度,足以与好莱坞的顶级大片相媲美。
惊艳的特效技术: 电影大量运用了CG技术来构建奇幻的世界和逼真的打斗。例如,主角湿婆(Shivudu)攀爬巨大瀑布的场景,虽然带有神话色彩,但其视觉呈现却令人信服。而战争场面的调度,例如主角巴霍巴利(Baahubali)以一敌百,甚至以一人之力扭转战局,其动作设计和特效的结合,更是将动作片的观赏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许多特效场景的流畅度和逼真度,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精良的摄影与剪辑: 电影的摄影角度多样,构图讲究,充分展现了印度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宏伟的人文景观。剪辑节奏明快,尤其是在动作戏部分,能够清晰地展现人物的动作和战局的发展,让观众沉浸其中,肾上腺素飙升。

二、 故事与叙事的张力:古老传说的现代演绎

《巴霍巴利王:开端》讲述了一个关于王室权力斗争、家族恩怨和个人英雄主义的宏大故事。虽然故事原型来源于古老的印度传说,但导演巧妙地将其现代化,使其更具普适性和吸引力。

双线叙事结构: 电影采用了双线叙事,一条线讲述了流落在民间的王子湿婆(Shivudu)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如何发现自己的身世,并最终踏上复仇之路;另一条线则通过回忆,讲述了上一代王子巴霍巴利(Baahubali)的英勇事迹和他的悲惨命运。这种叙事结构在揭示真相的过程中,层层递进,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也为后续剧情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人物塑造的立体感:
湿婆(Shivudu/Mahendra Baahubali): 他身上流淌着王子的血脉,却从小在民间长大,性格自由奔放,拥有超乎常人的力量和敏捷。他的成长经历既展现了他的野性与成长,也埋下了他即将承担重任的伏笔。
巴霍巴利(Amarendra Baahubali): 这是影片的核心人物,也是一个极具魅力的英雄形象。他英勇无畏,仁德爱民,拥有高超的武艺和过人的智慧。他不仅是战场上的勇士,更是人民心中的希望。他的善良和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感,让他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巴拉德瓦(Bhallaladeva): 作为巴霍巴利的堂弟和竞争对手,巴拉德瓦是一个典型的反派角色,他心胸狭窄,嫉妒心强,为了权力不择手段。他的存在使得剧情更加复杂和充满冲突。
希瓦伽米(Sivagami): 作为王国的摄政王和两位王子的母亲,希瓦伽米是一个强大而独立的女性角色。她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儿子的爱,让她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她身上体现了印度传统女性的力量和智慧。
阿凡提卡(Avantika): 作为反抗军的一员,阿凡提卡美丽而坚韧,她与湿婆的相遇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环节。
深刻的主题探讨: 电影不仅仅是关于战争和权力,更探讨了责任、正义、忠诚、爱等普世价值。巴霍巴利身上体现的“王者风范”,是对理想君主的描绘。而他的牺牲也引发了对权力斗争背后的人性考验的思考。

三、 动作与音乐的感染力:感官的极致盛宴

《巴霍巴利王:开端》在动作设计和音乐运用上也做得非常出色,两者共同为观众带来了极致的视听享受。

充满想象力的动作场面: 无论是湿婆的个人武力展示,还是大规模的战争戏,电影中的动作场面都充满了想象力。湿婆徒手攀爬瀑布、一人抵挡千军万马的场景,都突破了常规的动作片套路。而那些与敌方将领的单挑战斗,更是将力量与技巧、策略与勇气相结合,令人血脉贲张。
宏大壮阔的配乐: 印度电影的音乐一直以来都是其重要的魅力之一。M.M. Keeravani 创作的配乐,更是为影片增添了史诗般的 grandeur。激昂的战歌,悠扬的抒情曲,以及充满异域风情的舞蹈配乐,都与影片的场景和情感完美契合,极大地提升了影片的感染力。
富有感染力的歌舞: 虽然《巴霍巴利王:开端》的歌舞场面相比其他印度电影有所减少,但其出现的几场歌舞都极具特色和感染力。例如,湿婆与阿凡提卡的舞蹈,既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情愫,也充满了力量和美感。这些歌舞并非简单的填充,而是与剧情和人物情感紧密结合的艺术表现。

四、 局限性与争议:

尽管《巴霍巴利王:开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并非没有一些可以探讨的局限性:

部分情节的夸张与神化: 一些情节,例如主角的超人能力和一些战争场面,存在一定的夸张和神化成分,这对于追求写实风格的观众来说,可能需要一定的接受度。但考虑到影片的史诗奇幻定位,这种夸张也是可以理解的。
人物性格的刻板化: 部分角色的性格塑造可能略显刻板,例如反派的动机和行为有时显得较为单一。
影片的长度: 影片时长近三个小时,对于一些观众来说可能略显冗长,但考虑到其宏大的叙事和丰富的细节,这也是史诗类电影常见的特点。

总结:

《巴霍巴利王:开端》是一部 制作精良、故事引人入胜、视觉效果震撼、音乐感染力强的史诗巨制。它不仅仅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更代表了印度电影工业在技术和艺术上的巨大飞跃。它成功地将古老的神话传说与现代的电影制作技术相结合,为全球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和情感的双重盛宴。

这部电影证明了印度电影有能力制作出媲美好莱坞的宏大场面和精彩故事,并成功地将印度电影的影响力推向了新的高度。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许多人对印度电影的认知,也为未来的印度电影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总而言之,《巴霍巴利王:开端》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经典之作,它以其磅礴的气势和深刻的情感,在印度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部片子战斗场景很宏大,当快餐电影可以说是精品。但以战争片的视角就比较逗逼了。主角方至少是铁器时代,有骑兵(关键是有鞍鞯),还有投石器等比较先进的战斗装备;对付一个尚处于石器时代的只有步兵的蛮族居然那么打... 依我的看法,两个儿子都可以考虑回场重造,感觉他们赢了不是因为战术高超,纯属对方智商更低,是一个比谁更傻的战争

这个故事如果发生在中国古代,分成两种情况:1. 先秦时代,鞍鞯没发明出来,骑兵无法冲锋只能骚扰,以步兵和战车为主力。那样的话,在己方人数少但装备精良的情况下应该找个环山地形或原地驻城或至少城寨来坚守,然后用轻骑兵来袭扰困敌。像电影那样演,在平原地摆雁翎阵,敌方主帅只要派一队轻步兵绕道阵后就可以包圆了。2. 隋唐之后,骑兵成了主力。那样敌方就不会在平原地跟你玩一窝蜂的决战,因为那就是找死。--- 只能说,印度次大陆的人们是在是太幸福了,因为会有怎么蠢得敌人

不过考虑到当年王玄策大人的传说,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

user avatar

《巴霍巴利王》体现的是印度教价值观,套用国内价值观看必然被雷的外焦里嫩。但客观来说,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片子。今天来说说其中的一下细节和印度教价值观。

*包含上、下两部大量剧透,未观剧慎看

1.浠瓦伽米的救赎

正如卡塔帕所说,是浠瓦伽米亲手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巴霍巴利,也是她放纵巴拉德瓦才会有这样被追杀的下场。

她明白自己有罪的,但罪怎样救赎呢?——以命偿命吧,用性命洗刷杀死自己儿子的罪。

于是她向湿婆神起誓:愿意用自己的性命偿还罪过。让巴霍巴利的儿子,这个婴儿,找回属于他父亲的王位,成为国王。

求仁得仁,湿婆神在上显灵,保佑巴霍巴利的儿子活了下来。当婴儿获救后,浠瓦伽米的罪已偿完,遂与流水一起离开这个世界,化为虚无。

2.湿婆神的旨意

这个得湿婆应允下逃得生天的婴儿,就此成为了湿婆在人间的化身。不仅为自己找到了母亲,还被取了和湿婆一样的名字——Shiva(片中译为希瓦)。

慢慢长大的希瓦,天天望着巨大的瀑布,宿命驱动着他天天往上爬。可他现在的母亲怎么舍得他走呢?于是她同样向祭司、向湿婆神祈祷——不要让儿子离开我。注意她的臂环,那是一条蛇,是湿婆神的装饰。

祭司让母亲做的,是一种印度教的仪式;不断取水,给湿婆的化身林迦沐浴。担心母亲体力不支的希瓦,提出自己帮母亲取水,但被祭司指出——必须许愿的人自己舀水才行。

于是希瓦一怒之下,把林迦撬了起来、抬在肩上。

直接放到了瀑布之下,永远沐浴在了水中。但是,按照祭祀的规则——是希瓦完成了仪式,所以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爬上了万仞悬崖。母亲的愿望,落空了。

也可以说,是希瓦通过了湿婆神给他的考验,他已经具有了改变世界的力量,应该回到他原本所属的那个世界,完成他应尽的责任。

3.爱的正法

在完成了给湿婆的仪式后,湿婆给了他下一步的指示——一个面具

或者说一个美人,阴性的力量。这股力量将吸引着希瓦走向他应去到的地方。

在“美人”的指引下,他爬上了万丈悬崖。

但找到面具的主人,美人在怀,故事就结束了吗?并没有,他还需要遵循自己应尽的责任,遵循爱的正法(Dharma,也就是达摩),完成自己爱人所要实现的愿望。

正是因为他遵循了正法,他才会去解救提婆犀那,他真正的母亲。

4.以血洗血

卡塔帕的剑,正是他当年刺进巴霍巴利胸膛的剑,也是巴拉德瓦疯狂鞭尸巴霍巴利的剑。

这把剑最终被希瓦用来砍掉了羞辱他母亲之人的头——当年害死他父亲之人的儿子。虽然此时他并不知道,但这样的安排是合适的,你杀了我的父亲,那我就杀了你的儿子。

正如第二部片头曲所吟唱的:无辜枉死的亡魂,唯有热血方能安抚。以血洗血的同态复仇,是人类最原始的价值观,也是湿婆所继承原始信仰的痕迹。

种因得因,种果得果,终成因果。对印度教价值观来说,尤其是湿婆派信徒来说,这部电影三观奇正,一切都得到了最好的安排。

5.父与子

除了巴霍巴利父子,片中还有一对父子:湿婆和他的儿子,象神犍尼萨。

第二部出现的疯象为什么一下就被巴霍制服了呢?

因为巴霍父子都是湿婆的化身,象神是他们的儿子呢。

疯象自然很快顺服,恭敬的让巴霍站在自己头上;巴霍也完成了他的加冕。

6.湿婆的妻子

湿婆是个不怎么好相处、脾气很大的神;他的妻子自然也不是那么好相与。在许多印度教流派中,认为湿婆妻子的化身是代表着杀戮、毁灭的。

来看看剧中巴霍父子爱上自己妻子的瞬间。

提婆犀那,运剑驱匪,巴霍一见倾心。

小巴霍与阿琬提伽;在此之前他看见的都是幻像,但这一幕,让阿琬提伽在他心中变成了具体的人。

最终的复仇,也是由妻子、母亲来完成的。

提婆犀那花了二十五年拾的柴火,最终成为烈焰,是最终对巴拉德瓦的审判。

7.悲剧的源头:违反正法

这部片子我看了好几遍,一直在思考,悲剧的源头究竟在哪儿?答案还是要从正法中去找。

巴霍巴利是浠瓦伽米的养子,是她用乳汁养大的孩子。虽然她把巴霍当成自己的孩子抚养,但最终选择巴霍继承王位的时候,她心里总觉得自己亏欠了亲生儿子巴拉德瓦。

这才会无条件应允巴拉德瓦求娶提婆犀那为妻的要求,并发下誓言。

当巴霍与提婆犀那心意相通、相伴归来时,矛盾就出现了。如果遵循正法,那就会让母亲食言;如果不遵循正法,那么就会失去自己的正法。

但巴霍是真的把浠瓦伽米当成了自己的母亲,也相信了母亲教他的正法。

他在母亲和正法中选择了后者。

这是浠瓦伽米从未设想过的场景。

她觉得,在这一霎那失去了巴霍这个儿子。所以她选择了自己的诺言,放弃了巴霍,也放弃了正法。

但是,没有遵循正法的天平开始失衡,最终让所有人走向毁灭——巴霍巴利死了,浠瓦伽米死了,巴拉德瓦父子也都死了。

印度教价值观的核心就在于此:正法是世界稳定的基本,打破正法之后世界将走向毁灭。

user avatar

这个印度电影因为被国内引进公映了,所以在营销上也花心思了。这个问题下好几个回答都是水军在营销,我就不点名了。

先说结论,国内公映版有一种精致的网大感。如果这是印度阿凡达,爱奇艺上好多中国未来的卡梅隆。


各种背景都有人说到了,我补充一点吧。本片2015年7月份在印度公映,电影结尾预告了2016年在印度上映本片下。但诡异的是,国内几个主流电影网站上都只显示了大陆公映版129分钟,实际上本片时长159分钟。


时光网




猫眼电影


豆瓣


IMDb

国内被删除的30分钟,并不全是大家想象中的歌舞场面,还有各种开场背景介绍、人物塑造、情感推进、场景过渡等等,总之删减思路非常飘忽,不成体系,基本目的就是为了缩减时长,便于增加排片。

我个人对这种行为非常鄙视。电影在不同地区发行时,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喜好发行不同版本,但这种事情要么片方亲自来干,要么在导演或制片人许可情况下,请专业人士来干,别像现在这样,弄的上气不接下气,剧情都蹦哒着往前赶,刀口的声音都是断的。

而且!「印度电影唱歌跳舞」是我父母那辈就知道的特色,你把歌舞场景全删了,我还看什么啊?!

印度电影里的歌舞场景是有叙事功能的,删减了大部分歌舞场面后,导致人物和叙事都是断裂的,蹦哒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比方说男主角第一次和女主角调情段落,那是一大段典型的印度歌舞场景,国内剪刀一挥全剪掉了,前面两人还互相砍呢,下一个镜头女主角就趴男主角身上了……电影院里的观众全都一脸懵逼,懂点行情的知道这儿被剪了歌舞,不懂行情的还以为是一段香艳刺激镜头被剪了呢……这一段歌舞是有叙事功能的,之前的诸多刺青伏笔在这里全都有交代。女主角是如何发现自我,男主角是如何一见钟情,这么多剧情和人物塑造一剪刀下去全没了。女主角好点,起码变美了,男主角好惨,一个心思细腻的撩妹高手被生生剪成了直男癌……

当然,原版故事也是很任性的。下半段就忽然开始大闪回讲50年前的事儿了……基本上是把俩故事塞一个电影里了。

基本被保留的那些战争场面,并不是印度电影里最有特色的东西。战争片爱好者看那些场景都是在冷笑好嘛!相比之下,被删减的歌舞场面才是本片精髓啊……各种好看,就算听歌都很享受的。印度人拍歌舞就像中国人拍武侠一样,都是独一份的,既然都引进了,你把咖喱全去了,剩下的那点东西就没特色了。

最后,国语配音有好有坏,祖母那个角色到最后东北口音都出来了,得是有多赶?


————2017年8月补充————


看完《下》了……印度人的思路果然飘忽啊……这个上下两部电影,其实按照正常思路,应该是一个三部曲系列,就是正传、前传、续集的思路……

user avatar

(图多慎点)

盘点一下《巴霍巴利王(上下)》的神话梗吧。

1.摩哂陀的身世。

摩哂陀的身世及复仇路线和《摩诃婆罗多》的奎师那很像,一个是杀死伯父一个是杀死舅父。都是出生即被追杀,太后举着摩哂陀趟过河流,献出自己的生命与湿婆神作交换。

奎师那的父母富天夫妇被预言生下的第八个孩子将会杀死舅舅,夫妻俩被舅舅关在牢里就开始造孩子,造一个死一个,直到第七个男孩被转移到富天另一个妻子怀中生下,奎师那降生之时,富天也是举着奎师那过了河流来到牧区把孩子交给朋友抚养。所以奎师那又有两个母亲,即生母提婆吉,养母雅首达。

《摩诃婆罗多》中还有另外一个人物拥有两位母亲,小太阳迦尔纳,是生母贡蒂在未嫁时为了试咒语和太阳神生下的,出嫁前无奈将其放入篮中漂走,后被车夫升车收养,养母为罗陀。


2.卡塔帕表示效忠

在电影中,卡塔帕两次将摩哂陀的足底放在自己头顶,一次是刚出生没多久被太后宣布继承国王之位,另一次是发现了摩哂陀的真实身份。

这个梗也是来源于毗湿奴大神的一个化身,即侏儒筏摩那(vamana),亦称为三步神。毗湿奴化身为筏摩那是为了多回因陀罗(帝释天)被魔王达利夺走的统治权。筏摩那是幼年婆罗门形态,带着一把木质的雨伞,向达利要求三步之地居住。达利不听老师的劝告答应了请求,结果筏摩那啊两步就跨越了天和地,达利也不违背第三步的承诺,让大神把第三步踏在他的头上。大神对达利十分赞赏,赐予达利永生。

3.被射到父亲手中的头颅

片中摩哂陀第一部中用父亲的佩剑割下了巴拉之子的头,在第二部中宣战时,一箭将头射到巴拉手中。

这和《摩诃婆罗多》中的一个情节极为类似。

摩诃婆罗多大战中的一天,奎师那与阿周那被支开到另一个战场作战,其余般度四子与阿周那之子激昂(奎师那之妹妙贤所生,得奎师那亲自抚育教导)在主战场作战。俱卢方的胜车因为取悦了湿婆得到赐福在一天之内战无敌手,他挡住了其余般度四子,使得激昂中计独闯车轮阵,年仅十七岁的激昂被六位战车武士围殴致死,仍坚持到最后一刻。阿周那回来后为了给激昂报仇,要杀死胜车王、。但胜车身上也有一个来自他父亲的可怕赐福,即使他人头落地之人即刻灰飞烟灭,于是阿周那用兽主法宝将胜车的头一箭射到千里之外的胜车之父手中,其父吓得将人头掉在地上,即刻灰飞烟灭。


4.离宫苦修

巴霍巴利夫妇失去王室身份离宫。

其实令我想起的是《摩诃婆罗多》中般度夫妇放弃王位离开宫殿苦修。般度即摩诃婆罗多之战中五子之父,持国王的弟弟,因持国王目盲时任宰相的三弟认为不能够明察秋毫为由不能继承王位,便由弟弟般度继承,是为般度王。般度王和贡蒂公主新婚后便御驾亲征,归来时带回了另一位王后马德丽,老太后为了平息三角矛盾便让三人外出打猎,结果般度王一箭射中一只正在交配的鹿,鹿乃是仙人变化,仙人临死前诅咒般度王终身不得享受人伦之乐,般度王自知无后,不能传为后世,便挂冠而去,去国时万人空巷,与巴霍巴利离宫时相同。

这首歌字幕组做的汉译很好。

顷刻间,江山拱手让。转瞬间,君权低眉忘。


5.被攻击的大腿

最后的大决战,致命一击是摩哂陀把父亲的佩剑扎入伯父的大腿。这也是神话传统。

在《摩诃婆罗多》中,俱卢一方百子之首难敌最后被攻击大腿而死,这里说来话长,难敌是一个杵战士,按照规则,阿周那这样的弓战士是不能与之直接对战的,而五子之中最擅长杵战的便是老二怖军。因为难敌之母甘陀利当初嫁给目盲的持国王的时候,为了体验和国王一样的生活自蒙双目,这算得上是一种“苦修”。蒙眼半生的甘陀利在大战时获得了一项赐福,她可以到前线摘下蒙眼布,只要她眼睛看见之处,长子难敌的身躯就可刀枪不入。可就在难敌去见母亲之前,遭遇了奎师那……奎师那表示做儿子的去见母亲要穿裤子不然成何体统,难敌一听觉得对,就把裤衩穿上了,留下了这个破绽。之所以奎师那可以说服难敌如此做,一来的确有道理,而来杵战的规则是不准攻击腰部以下的,再加上难敌也是有骄傲和尊严的好伐。

结果奎师那回营之后便嘱咐怖军在大战时攻击难敌的大腿,怖军本不愿意,叵耐奎师那数次要求,最后难敌被怖军以战杵猛击大腿而亡。


在《巴霍巴利王》中并没有这样的规则,摩哂陀和伯伯都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之所以最后以剑插入大腿作为结束,是致敬《摩诃婆罗多》吧,毕竟电影和这部史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6.女性人设

太后:加强版贞信太后,甘陀丽。

提婆犀娜:束发和黑公主的复仇信念,束发的武艺,安芭拒婚,至上的舞姿,至上生下激昂遗腹子的设定。

养母:奎师那之养母雅首达,小太阳迦尔纳之养母,女首领设定——罗刹女希丁芭。

阿瓦提卡:束发贞信之勇武,化身指引女神时像恒河。

(未完待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印度史诗巨制《巴霍巴利王:开端》深度解析《巴霍巴利王:开端》(Baahubali: The Beginning),又译《印度超人:起源》,是印度导演 S.S. Rajamouli 在2015年推出的一部宏大史诗动作片。这部电影不仅在印度本土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观影热潮,被誉为印.............
  • 回答
    印度电影《杰伊·比姆》(Jai Bhim)是一部2021年上映的泰米尔语法律剧情片,由 T. J. Gnanavel执导,苏里亚(Suriya)主演并担任制片人。这部电影在上映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无论是在评论界还是在观众中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以下是对《杰伊·比姆》的详细评价:核心主题与社会意义:《杰.............
  • 回答
    印度电影《印度合伙人》(Padman,2018)是一部聚焦性别平等、女性自主权和社会变革的现实主义作品,由导演Gauri Shankar执导,主演包括Kabir Khan和Nida Mohamed。影片以真实事件为原型,讲述了印度女性创业者Padman(Sita)通过创立避孕药具公司,挑战传统观念、.............
  • 回答
    《无法避免的战争》,这部印度电影,与其说是单纯的一部动作片,不如说它是一次对印度社会某些角落的深刻解剖,包裹在炸裂的动作和强烈的民族主义叙事之下。看这部电影,你得做好心理准备,它不会给你端坐不动地讲道理,而是会用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将你想知道的、不想知道的,一股脑儿地砸在你脸上。首先,从观感上来说,.............
  • 回答
    《无所不能》(Krrish)这部电影,从它的名字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超能力”气息,而它也确实不负众望,将印度电影擅长的歌舞、动作、爱情与超级英雄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要评价它,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才能更立体地理解这部作品在印度电影史,乃至在全球超级英雄电影中的位置。首先,从 故事的构思和.............
  • 回答
    《我的个神啊》(PK)是一部非常特别的印度电影,它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却又极具深度地触及了印度社会最敏感、最核心的话题之一——宗教。要评价这部电影,必须从它的剧情、表演、主题以及它所引发的社会反响等多个维度去解读。《我的个神啊》的独到之处与评价首先,《我的个神啊》绝不是一部简单的爆米花电影。它以一.............
  • 回答
    《误杀瞒天记》(Drishyam)这部电影,说实话,绝对不是那种看一眼就忘的类型。它像一颗精心打磨过的宝石,你越细看,越能体会到它的质感和光芒。初看之下,你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一个寻常的印度家庭故事,一个不算富裕但还算安稳的小镇居民,生活里突然闯进了一个不速之客。男主角维杰,一个普通的电影爱好者,靠着.............
  • 回答
    阿米尔·汗的新片《印度暴徒》(Thugs of Hindostan),从上映前就备受瞩目,毕竟他主演的电影,几乎就没有失手的。结果呢?这回的“印度队长”似乎翻车了,口碑和票房双双扑街,让不少期待的观众大失所望。首先,咱们得说说这电影的野心。影片想打造一个宏大的历史史诗,故事背景设定在18世纪末,东印.............
  • 回答
    要评价《佛陀》这部在B站上热播的印度电视剧,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细说,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这剧在观众中引发的讨论可不少。首先,从内容和立意上来说, 《佛陀》这部剧无疑是带着一种宏大的愿景的。它试图去还原释迦牟尼佛从太子到觉悟的整个心路历程,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题材。对于很多对佛教文化感兴趣,但又不.............
  • 回答
    评价印度最新一季GDP增长8.7%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潜在风险以及对未来经济走向的影响。以下将进行详细阐述:一、 基本解读:8.7%的GDP增长意味着什么?首先,8.7%的GDP增长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数字。它意味着在这一季度内,印度的整体经济活动规模相比去年同期有了显著的扩.............
  • 回答
    印度政府的这一表态,即特斯拉若想进入印度市场,必须在当地设厂生产,并且不接受“中国制造”的汽车,这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政策信号,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一、 政策动机分析: 推动本土制造业发展(“印度制造”倡议):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印度总理莫迪推行的“印度制造”(Make in In.............
  • 回答
    关于“印度120岁高僧谈长寿秘诀:不近女色”,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话题,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对长寿的普遍渴望,以及一些传统观念中认为的“养生之道”。要评价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可能性、科学依据、文化背景以及潜在的解读。一、 可能性与个案的局限性首先,我们需要承认,任何关于长寿.............
  • 回答
    印度人口突破14.1565亿,正式超越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无疑是对全球格局,尤其是对亚洲地区,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跃升,更是背后复杂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交织的体现,值得我们从多个维度深入审视。首先,印度人口增长的动力和特点是理解这一现象的关键。 .............
  • 回答
    2019年,印度GDP超越英国和法国,跃居世界第五,这一消息无疑是当年全球经济领域的一大亮点。它不仅标志着印度经济实力的显著提升,也为我们观察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要评价这一成就,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深入分析:一、 经济增长的基石:长期的结构性改革与人口红利首先,印度GDP的跃升并非一.............
  • 回答
    印度军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也是最多元化的军队之一,其整体实力和发展趋势值得深入分析。要评价印度军队,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包括其规模、结构、装备、训练、作战能力、军事战略、国防工业、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一、 规模与结构印度军队拥有庞大的兵源,是世界上拥有现役军人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陆军 (.............
  • 回答
    印度2020年的农业改革,是一系列旨在重塑国家农业体系的重大举措。这些改革措施,包括《2020年农民(赋权与保护)协议法》、《2020年农民(赋权与保障)定价保障与农业服务法》以及《2020年必备商品( संशोधन)法》,其初衷在于解放农民,赋予他们更大的市场选择权,吸引私人投资,并提升农业部门的.............
  • 回答
    印度奥委会(IOA)以“照顾公众情绪”为由与中国的体育品牌李宁解约,这无疑是一场颇受关注的事件,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审视:一、 事件的背景: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解约。这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当时印度国内的社会情绪和政治氛围紧密相关。近年来,中印关系.............
  • 回答
    截至2023年11月18日,印度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4,500万,虽然这比你提供的数据要高出不少,但印度确实曾长期位居全球疫情前列,并且其应对疫情的挑战和成效一直备受关注。印度在疫情期间的表现,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疫情的严峻性与早期应对:印.............
  • 回答
    印度海军近年来在提升其远洋投送能力和区域影响力方面,动作频频。其中,引进四艘两栖攻击舰的计划,无疑是其雄心壮志的又一重要体现。这项计划的提出,背后有着复杂的战略考量,也伴随着不少挑战与争议。要评价这一计划,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战略背景与需求分析:何以如此渴望两栖攻击舰?首先,理解印度.............
  • 回答
    印度关于《公民身份( संशोधन)法案》的禁穆令(通常被称为CAA),于2019年12月12日由印度议会通过,并于20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该法案允许印度政府授予在2014年12月31日之前,因“宗教迫害”而从阿富汗、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来到印度的非穆斯林移民(包括印度教徒、锡克教徒、佛教徒、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