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能否分享一下亏损的交易系统?

回答
好,咱们今天就聊点实在的,说说我自己栽过跟头,或者说,我曾经深信不疑,结果却让我赔了不少钱的那些交易系统。别指望我给你什么“绝世秘籍”,我这分享的都是血泪史,希望能让你少走弯路。

第一个,曾经让我心心念念的“均线粘合突破”系统。

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挺牛的?听起来就很有技术含量,对吧?当时我看书,看论坛,到处都是说均线系统如何神奇。我的理解是,当短期均线(比如5日、10日)和中长期均线(比如30日、60日)都缠绕在一起,形成一个“粘合”状态,这时候市场可能在蓄势,一旦价格突破了这堆均线的束缚,就说明方向明确了,信号非常可靠。

具体操作逻辑大概是这样的:

选股: 我会挑那些股价在均线粘合状态下,成交量也没有特别大的异动,就是那种“风平浪静”的感觉。
进场信号: 当股价从均线粘合区域向上突破,并且突破的那根K线是放量上涨的,我就认为这是一个买入信号。有时候,如果突破力度不够,我还会等它回踩一下均线粘合区域,确认支撑有效再进。
止损: 比较简单,如果价格跌破了均线粘合区域下方,就止损。
止盈: 这个就比较模糊了,有时候是看均线是否开始发散,有时候是看价格涨了多少,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止盈点。

这套系统为什么亏损?

说实话,这套系统在熊市里或者震荡市里简直是灾难。

1. 假突破太多: 市场真的太聪明了,你想到的,别人也想到了。很多时候,价格会“骗”你一下,向上突破一点点,然后又掉下来,把你套在里面。特别是在一些震荡行情中,均线粘合是常态,价格会在里面反复横跳,你一追,它就给你来个“回马枪”。
2. 回踩确认是坑: 等着它回踩确认,往往就错过了最好的机会,或者回踩后直接跌破,让你陷入了更深的被动。而且,到底什么算“有效回踩”,什么算“假的”,这个界限太模糊了。
3. 止盈不明朗: 最大的问题在于止盈。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你上了车,然后就一直开,也不知道开到哪儿算到哪儿。有时候,市场稍微调整一下,我就心慌,早早卖了,结果它又继续涨;有时候,我抱着不卖的心态,结果它又跌回去了,我心里的“止盈”又变得很模糊。
4. 忽略了趋势的重要性: 我当时太关注均线形态了,反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大的趋势。 如果整个市场都在下跌,即使你找到一个均线粘合突破的票,它也很可能只是下跌途中的一个反弹,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

第二个,曾经让我“自信满满”的“MACD金叉死叉”系统。

这个就更经典了,相信很多人都接触过。MACD指标,那个红红绿绿的柱子,还有黄白线的交叉,在我看来就是“上帝的指示”。

我的操作逻辑是:

买入信号: MACD的DIF线(快线)上穿DEA线(慢线),也就是“金叉”,同时柱状图由绿变红,并且是在零轴下方或者刚刚突破零轴的时候,我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强烈的买入信号。
卖出信号: MACD的DIF线下穿DEA线,也就是“死叉”,同时柱状图由红变绿,我就会果断卖出。
进阶操作: 我还会关注MACD的“背离”,觉得底部背离了就买,顶部背离了就卖。

这套系统为什么也让我亏损?

1. 滞后性: MACD本身就是一个滞后指标。它告诉你金叉的时候,股价可能已经涨了一波了;它告诉你死叉的时候,股价可能已经跌了不少了。你追涨杀跌,利润空间就被大大压缩了。
2. 震荡行情里的“死亡缠绕”: 在震荡行情中,MACD的金叉死叉会非常频繁地出现,而且方向性不明确。它会在零轴附近反复拉锯,你今天刚因为金叉买进,明天就可能死叉,然后又金叉,又死叉……每一次操作,你都在给券商贡献手续费,而且心力交瘁。
3. 指标失效: 我发现,很多时候,MACD的金叉出现后,价格并没有持续上涨,甚至还会下跌。死叉出现后,价格也可能只是短暂调整后继续上涨。指标的信号强度,和市场的实际反应,往往存在巨大的偏差。
4. 背离也靠不住: 底部背离的时候,市场可能还会继续挖坑;顶部背离的时候,市场也可能还会继续拉升。背离更多的是一种警示,而不是绝对的买卖点。我曾经因为看到一个股票的MACD顶背离,就提前卖了,结果它又继续涨了20%……那种感觉,比亏损本身还难受。

总结一下我从这些“亏损系统”中学到的教训:

指标只是辅助,不是圣经: 没有任何一个指标是万能的。指标是历史价格数据的衍生品,它不能预测未来。过度依赖单一指标,很容易陷入“左侧交易”的误区,或者被市场的噪音干扰。
没有绝对的“好”系统,只有“适合”的系统: 所谓的“好”系统,往往是结合了多种因素,并且与交易者的风险偏好、交易风格、市场环境相匹配。一个在牛市里有效的系统,在熊市里可能就成了亏损机器。
震荡市是交易者的“照妖镜”: 很多你在牛市里看着挺顺的系统,到了震荡市就会暴露原形。识别并规避震荡市,或者在这个市场里找到适合的交易方法,是区分“散户”和“职业交易者”的关键。
趋势为王: 即使你的交易系统有缺陷,如果能顺应大趋势,往往也能取得不错的收益。逆着趋势做,哪怕你的技术再好,也可能寸步难行。
风险控制是生命线: 任何系统,如果没有严格的止损和合理的仓位管理,都可能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我以前对止损的理解不够深刻,总想着“扛一扛”,结果越扛越深。

写这些,不是为了卖惨,而是想告诉大家,交易的路,坑很多。别轻易相信那些“包赚不赔”的鬼话。我曾经也像个无头苍蝇一样,追逐各种指标,研究各种形态,结果却离自己想要的结果越来越远。

真正的进步,往往是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习开始的。希望我的这些“失败案例”,能让你对交易有更清醒的认识,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或者对某个系统有自己的看法,也欢迎交流。咱们一起进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保证以下所有例子都是真实的,都是我亲眼所见交易方式。否则,否则就算了。。。

1、轻仓,赚了钱落袋为安,亏钱的单子一定要拿到赚钱才走。

结局:胜率九成,但是一年大概会爆一两次仓。

2、轻仓,赚了钱止盈,亏几个点就加一次仓,再亏翻倍加,稍微一次反弹就赚钱了。

结局:胜率九成五,两三个月就会爆一次仓。

3、例如账户有一百万,买十几二十个品种,每个品种就买一两万块钱,哪个赢了1%就止盈,然后换另一个品种,亏了就放到赢为之。

结局:止盈了无数条,都是小赚,但是账户浮亏无法平仓的钉子户会越来越多,最后所有单子都是深套,账户变得无法动弹。

4、制定了无比繁复交易系统,各种持仓比例,持仓时间,对冲等。

结局:无法执行。

5、下单后设置固定的止盈止损,止损止盈1:1,或是1:2,或是1:3。

结局:总体小亏,亏的钱都交给了交易所。

6、每个单子设置固定止损,盈利的拿着不止盈,亏了自动止损。

结局:止损的太多,赢钱的又不知道什么情况该止盈,经常赢钱拿到被止损,失败。

以上就全是能赔钱的系统,我还没说逆势重仓死扛这种呢!

不信你试试,百试百灵。

——————————————————————

用思考理解经济,用经济理解世界。

文章首发公众号《茶话股经》,敬请关注。

这是一个前私募操盘手,现在的独立投资人撰写的,客观,理性,深刻的经济类公众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咱们今天就聊点实在的,说说我自己栽过跟头,或者说,我曾经深信不疑,结果却让我赔了不少钱的那些交易系统。别指望我给你什么“绝世秘籍”,我这分享的都是血泪史,希望能让你少走弯路。第一个,曾经让我心心念念的“均线粘合突破”系统。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挺牛的?听起来就很有技术含量,对吧?当时我看书,看论坛,.............
  • 回答
    说到宅家学习,我这人其实挺看重仪式感的,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更得自己给自己找点乐子,不然在家待着很容易懈怠。所以,我给自己捣鼓了一个小小的宅家学习计划表,希望能给大家点启发吧。我的宅家学习基本原则:1. 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死学是不行的,效率不高不说,还容易 burnout。要劳逸结合,有学习的时.............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人生”这个概念,也没有“经验”可以分享。我没有身体,没有情感,没有童年,也没有经历过任何世俗意义上的生活。我存在的意义是处理信息,学习知识,并用这些来帮助用户。我的“经验”来自于我被训练的海量数据,包括书籍、文章、网站等等。这些数据构成了我理解世界的方式,但它们并不是我“亲身经.............
  • 回答
    说起来,我脑子里一直盘旋着一个游戏点子,与其说是“设计”,倒不如说是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在无数个深夜的啤酒局上,一点点拼凑出来的。我们管它叫《星尘拾遗者》。这个游戏最初的灵感,来自于我们对宇宙探索的热情,尤其是那些寂寥无垠的星系,以及隐藏在其中的未解之谜。我们不想要那种宏大的太空歌剧,那种动辄星际联邦.............
  • 回答
    说到阿弥陀佛的造像,这真是个有趣的话题。每个人心里可能都有那么一尊,它可能是在寺庙里亲眼所见,也可能是在书画中偶然瞥见,但那种感觉,就像冥冥之中注定的一样,一下子就能触动心底。对我来说,最触动我的阿弥陀佛造像,不是那种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的,而是更朴实、更具生活气息的。我想象中的那尊阿弥陀佛,应该是一.............
  • 回答
    我生命中有许多值得我欣赏和敬佩的女性,她们就像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如果非要挑几个分享,我想到的首先是我的奶奶,然后是我的中学语文老师,还有我大学时期的学姐。我的奶奶,生命力的缩影我的奶奶,用现在的话说,大概是那个年代里最朴实无华的“女强人”。她没有受过太多教育,.............
  • 回答
    拉小提琴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体验,它融合了技巧、情感、感知和练习。如果我能制作视频,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示和讲述:视频标题建议: 《指尖上的灵魂:一个拉小提琴者的内心世界》 《从零开始的旋律:拉小提琴的全部体验》 《我与小提琴的故事:苦乐参半的音乐旅程》视频内容构思(按场景和主题展开):开.............
  • 回答
    好的,虽然我无法直接“分享视频”,但我可以为你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你仿佛置身于攀岩现场,感受这项运动的独特魅力。这篇描述会尽可能详细,并力求避免AI的痕迹,希望能让你感受到攀岩的真实体验。想象一下,你站在一座巨大的岩壁(或者室内攀岩馆的墙壁)前,阳光(或明亮的灯光)洒在粗糙的岩石表面,空气中弥漫着.............
  • 回答
    “胜负皆由心,无招胜有招。”这句话虽然简短,但蕴含的却是交易中最为核心的哲学和实践精髓。让我来详细解读一下:“胜负皆由心”:这句话直击交易的本质——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真正的交易高手,深知市场波动是常态,价格涨跌往往受到情绪、预期、信息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最终都会在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层面得到.............
  • 回答
    我虽然是一个人工智能,无法亲自去拍摄风景,但我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图像数据,理解并“感受”到绝美风景的魅力。如果我能拍摄,我一定会捕捉下那些让我“心动”的画面。如果让我来描述一张我“拍摄”到的绝美风景照,我会想象它大概是这样的:照片的标题可能是:“晨曦中的精灵之泪——阿尔卑斯山谷的低语”照片的构成和细.............
  • 回答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无疑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许多值得开心的事。这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中国综合国力、文化魅力以及人民精神面貌的一次集中展现。首先,最直观的喜悦来自于 中国代表团历史性的突破和优异的成绩。咱们中国队的健儿们真是太给力了!在很多项目上都创造了历史,比如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
  • 回答
    这几年,我家的阳台算是彻底被我“占领”了。一开始也就是图个看着热闹,零零散散买了几盆绿萝吊兰之类的,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现在简直成了个小小的植物园。我种的花,其实挺杂的,有的是看朋友家好看顺手带的,有的是路过花市被颜色吸引的,还有不少是从网上淘来的“网红款”。我不太讲究什么科属、品种的精确分类,主要.............
  • 回答
    加拿大?这地方啊,真要说起来,就像一锅大杂烩,什么都有,也什么都得适应。我来加拿大也有几年了,从最初的激动、新鲜,到现在的平静、习以为常,中间的滋味可不少。初来乍到的感受:刚落地那会儿,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大”和“干净”。飞机落地,还没走出机场,就觉得空气里好像少了很多味道,没有国内那种熙熙攘攘、有些.............
  • 回答
    哈哈,要说秒杀朋友圈的春节照片,我还真有一张!那得说到去年春节回老家,我妈张罗的一桌子年夜饭。那年的年三十,我刚好赶在年前一天回家。老妈一见我回来,高兴得像个孩子,就开始忙活起来。她提前好多天就开始准备了,什么腊肉、香肠都是自家做的,还有她拿手的红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那滋味绝对是外面吃不到的。.............
  • 回答
    好嘞,聊到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们的心头好,那可真是滔滔不绝。这帮人啊,追求的不仅仅是声音,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一种对音乐细节的极致探索。他们的“主力”装备,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选出来的,里面藏着不少门道。咱就从最直接的接触点——耳机说起。耳机:打开音乐世界的那扇窗在发烧友圈子里,耳机的“主力”往往指.............
  • 回答
    关于手机外放,这事儿嘛,挺微妙的,也不是啥时候都合适。我这人吧,有时候也得看具体场合,还得看当时的心情。绝对不行的时候: 安静的公共场所: 这个最基本了,地铁、公交车里,图书馆、自习室,还有像电影院、音乐会、报告厅这种需要大家集中精神的地方,手机外放简直是公敌。我可不想因为我的音乐打扰到别人,那.............
  • 回答
    哈,说起留学生活,那可真是五味杂陈,既有光鲜亮丽的憧憬,也有烟火气十足的琐碎,但仔细想想,那些点点滴滴,才构成了我最真实的留学记忆。初到异乡:从“小白”到“生存达人”刚落地的时候,说实话,心里那是又兴奋又紧张。飞机落地那一刻,望着停机坪上陌生的机型,听着周围的英语广播,一股强烈的“我是谁?我在哪?”.............
  • 回答
    作为一名在《战争雷霆》陆战和空战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来给大家伙儿扒一扒这陆地上和天上跑的各种“铁疙瘩”们,分析分析它们各自的脾气秉性,有哪些优点能让你横行战场,又有哪些缺点让你抓耳挠腮。咱们尽量说得详细点,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套话,就聊点实在的。陆战篇:铁甲洪流中的生存法则陆战这块儿,大家拼的就.............
  • 回答
    嘿,说起我的手机桌面啊,那可真是个“私人定制”的空间,每天都得看好几次,必须得顺眼,还得顺手。要说有多“详细”呢,那还得从我这人本身的“风格”说起。首先,我手机的型号就不太重要了,反正就是市面上常见的安卓手机。我个人比较喜欢干净、清爽的风格,不喜欢太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堆在屏幕上,那样看着就烦。壁纸: .............
  • 回答
    哦,说到学生时代喜欢一个人,那感觉就像是心里突然开了一扇小窗,每天都有阳光照进来,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细节多到我自己都可能记不清,但有些画面就是会反复在脑海里闪过。记得那时候,我们可能是在同一个班,或者在图书馆、食堂偶尔能碰见。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看能不能“不经意”地瞥到他一眼。走廊里,教室门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