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巴黎奥运会把狗屎选成吉祥物,我就相信法国人不虚伪。
谢邀,人在现场,刚发新闻。
中新社记者 李洋
巴黎奥运会定于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举行。这是1924年巴黎举行奥运会时隔一个世纪之后,夏季奥运重回巴黎。对于巴黎这座世界名城来说,这场“世纪之约”无疑意义非凡。
当地时间8月8日,巴黎奥组委与巴黎市政府在埃菲尔铁塔前举行盛大活动,庆祝夏季奥运进入“巴黎时间”。中新社记者当天在活动现场看到,数以千计民众聚集在特罗卡德罗广场,共同见证巴黎从东京接过奥林匹克会旗。
与空旷的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相比,巴黎的活动现场完全可以用“人山人海”形容。一些年轻人特地将薯条等快餐食品带入现场,一边吃一边观看东京奥运会闭幕式直播;当巴黎市长伊达尔戈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手中接过奥林匹克会旗时,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巴黎8分钟”正式上演时,现场气氛达到高潮。这一幕幕情景,仿佛昭示着生活已恢复正常。
然而,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肆虐,不论在东京还是在巴黎,疫情都不容乐观。目前法国正在承受第四波疫情的考验,8日法国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20450例,累计确诊病例超过630万例。
进入巴黎活动现场的所有人员都要出示有效的健康通行证,只有显示已完全接种新冠疫苗或新冠检测结果为阴性才能入内。工作人员特意开放了多个入口通道,提高效率。法国抗击疫情即将进入新阶段,自9日起防疫新措施将正式生效,届时将进一步扩大健康通行证的使用范围,尝试以此遏制疫情。
面对百年不遇的疫情,巴黎作好了“未雨绸缪”的准备。巴黎奥组委主席埃斯坦盖此前已前往东京“取经”,了解东京奥运期间应对疫情采取的举措。埃斯坦盖表示,由于不知道未来疫情的变化,因此必须为任何情况作好准备。由于疫情原因,“巴黎8分钟”也是通过视频形式在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展现的。
保证相关人员健康和安全是奥运组织者的首要目标。除了应对疫情,其他安排也可能会临时调整。8日的巴黎活动现场,主办方原本要在埃菲尔铁塔悬挂起一面与巴黎奥运相关的巨幅旗帜,但最终由于天气原因考虑到安全等因素不得不在最后一刻取消。
法国通过年轻一代展现未来的希望,这在“巴黎8分钟”里有深刻的体现。年轻人成为“巴黎8分钟”的主角,他们自身的时尚与活力和巴黎这座城市的时尚与活力完美结合在一起;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年轻人中邀请全球运动员。
记者注意到,巴黎活动现场有相当多的年轻人,作为最具活力的群体,奥运会仍然吸引他们前来,显示现代奥运会尽管历经百年仍对年轻人具有强烈的感召力,他们将是实现巴黎奥运“世纪之约”的主体。
举行更为开放的奥运会是巴黎奥组委的目标之一。2024年奥运会将尝试把体育运动“从传统空间中解放出来”,并以更多新形式与民众建立联系,例如开展面向公众的马拉松赛事,举办更独具特色和更多参与度的奥运会开幕式等,这些都可能成为百年奥运的创新之处。
正如巴黎奥组委所言,在经历一个极具挑战的时期后,体育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助于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巴黎的夏季奥运“世纪之约”值得期待。
稻妻与枫丹的区别,一看就很明显了。
八分钟的展示里,我感触最深的,和绝大多数朋友一样:就是法国宇航员Thomas Pesquet在国际空间站吹响《马赛曲》最后旋律的画面。
这个画面重现了Thomas Pesquet本人参与拍摄的一部2018年的纪录片:《16次日出》的封面:
2016年11月18日,38岁的菜鸟宇航员Thomas Pesque开始了他的首次太空任务。为了此次航程,他已经接受了七年训练。
与他同行的是美国NASA资深太空人惠特森、俄罗斯太空人诺维茨基,三人搭乘联盟号火箭前往太空,准备执行第50与51探险任务,在国际空间站展开为期196天的无重力生活。
而在这趟太空之旅中,Thomas Pesque带上了米其林三星级的太空餐,萨克斯,以及一本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同时他准备在太空上为前辈与自己庆生。
这部纪录片名字的由来,正是因为每过一天(24小时),在空间站里的他就能看到16次日出。
稍稍偏个题:
在空间站吹萨克斯这件事真真切切地戳中了我,一个理科直男内心最深处的爽点。
尤其是Thomas Pesque结束演奏,画面切到空间站之外,太阳再一次在弧形的地平线上升起的那一瞬间,毫不夸张地讲,我感觉自己心跳漏了一拍,内心沉浸在一种奇妙的感动之中,久久不能平静。
这种在宏伟的宇宙与渺小的人类个体的极端不平衡之下,对比生出的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诠释了在我的审美里最极致的浪漫。
星辰大海的宏伟征途,就是一场场壮观的艺术。
上次让我为类似思路而拍案叫绝的,是一位朋友送给我的礼物,北欧的珠宝商AWNL将散落在当地的陨石做成了吊坠等饰品,真正做到了手握亿万公里之外的星辰,当时我给他的回复就是:
“这真的将理科生的浪漫发挥到了极致。”
而再上一次为此而感动震撼,可能就是游戏《戴森球计划》里,经历了数十上百个小时的流水线设计规划生产之后,终于点开最后的科技树枷锁,千万个太阳帆汇聚到一起,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组成戴森球的那段时间。
写到这里的此刻,我回想起了游戏评论区里被推到最前的一段文字,当初是它戳中了我的心,让我不再犹豫下载了游戏,而同样的,它也很适合为本回答结尾:
“你知道的,”我身边长发及腰的女子说,
“智慧,让人类能够降伏体型远远超过自己的生物。”
“冰河世纪,豺狼虎豹毙命于原始人的长矛。”
“古文明时代,大象低下头颅做人类的劳动力和战争机器。”
“大航海时代,巨熊倒在燧发枪的火舌中,鲸鱼丧命于水手的鱼叉下。”
“原子能时代,无论何样的天灾,都只能臣服于人类的智慧。”
“而人类的欲望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就被满足?”
“他们必然会把手伸得更远。”她伸手,遮住盛夏的阳光,仿佛要把它抓入手中。
“所以我现在在这里。”我自言自语,看向我眼前的这颗恒星,它已经被几千枚太阳帆和几道经纬线骨架团团包围,像是被渔网困住的白鲸。
“现在,我们狩猎恒星。”
好,但是也没有那么好。
单说短片,肯定是比不上东京了,跟索契的梦幻透明与伦敦的英伦碰撞比也差一点点感觉。索契短片里芭蕾舞演员站在滑雪板上跃过月球的一幕,不比航天员吹萨克斯风差,还早了十年。
宇航员在空中吹萨克斯一幕算是亮点,但是其他部分就差点创意。东京则是每一帧都会让你觉得惊奇和哇塞,索契是从头到尾美得你无话可说。
当然,短片不是用来攀比的,这个短片也已经足够精彩了。但主要问题在于国歌和短片之后,用重复的BGM播了快五分钟巴黎的户外人群。
没有表演,没有舞台装置,没有奇思妙想,我就看着一帮人摘口罩欢呼五分钟。
连背景音乐都不变一下,一段旋律巡回播放。
也理解,疫情下也是妥协吧,东京奥运会已经被折磨得半死不活,法国也不会在八分钟上大动干戈。
于是巴黎八分钟打分:
短片,7/10分。短片内容比较平淡缺乏风格,例如伦敦的摇滚、东京的爵士、索契的唯美。巴黎的短片你说是罗马或者马德里我都信。
表演,0/10分。完全没有任何表演或者艺术展示,就以重复旋律放了五分钟欢呼人群。
毒奶归毒奶,疫情下,能有交接就值得感谢。希望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能展现真正独一无二的盛宴。
果然是艺术浪漫之国,就是不一样。当然这主要也靠霓虹衬托,哈哈哈!
上来就是高大上的交响乐团,女性指挥家指挥着不同的音乐家在巴黎不同的地点演奏着《马赛曲》~
还有国际空间站,这格调……
之后是小轮车女性运动员带你游览巴黎20个区的屋顶!有没有《刺客信条》那味~~
突然想起了那部电影《巴黎我爱你》展现了巴黎20个区,每个区拍摄了一个小短片代表了不同区的特色,相当好看!
之后,埃菲尔铁塔上出现“鲁豫”形象的巴黎奥运会logo,据说是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才允许女性参赛,果真法国是个尊重女性的国家,法国女性都好会穿,好有气质……
最后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青年们的簇拥下,以“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口号向全世界发出邀请,嗯……看人家法国多阳间!
主要是同行衬托得好。
这次巴黎8分钟完美展示了,什么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空间站演奏那个,真的将法国人的浪漫体现得淋漓尽致,我觉得咱们冬奥会的时候完全可以参考借鉴一下!
充分体现了巴黎这座时尚之都的特色,融合了现代与古典,非常的洋气。
无论是宇航员在太空中吹萨克斯的创意,还是铁路旁的钢琴演奏家,亦或是在古典大厅里的交响乐手们,巴黎的天空是如此的湛蓝,高耸的埃菲尔铁塔配上2024年奥运会的旗帜,将这座时尚之都的气质展现无疑,也让陷入疫情阴霾的全世界看到了希望,受到了振奋。
法国蓝、白、红的国旗线条甩过巴黎上空,那些经典的街景和地标建筑印入眼帘,就像他们在重建圣母院一样,全球都需要重新建立彼此的信任,恢复更多的乐观欢笑,就像奥林匹克精神一样。
一面巨大的白色旗帜飘荡在埃菲尔铁塔上方
简而言之:
如果没有之前的那闭幕式……
这个巴黎八分钟还凑合。
但是当你在绿玉米之后再看这个……
你真的会感到激动的……毕竟拨云见日效果拔群。
什么叫做先抑后扬啊(战术后仰)……只是,这么一副大白旗……
算了,好歹有日本闭幕式垫底,今个就没必要乳法了。
总而言之——
事实证明,人类还是需要阳光的!
同样是八分钟 如果只看八分钟 那我认为远不如当年东京八分钟…
交响乐团=浪漫?
你们这些张口浪漫闭口浪漫的知道东京奥运开幕也有交响乐团吗…甚至在刚刚闭幕式时候演奏比如鬼灭op的也是交响乐团 而且还是日本高中生们通过远程视频演奏的 在现在这个疫情时代说实话还是很让人惊喜的
(然后绿色海带独舞就给人一记耳光:嘿嘿 还是我)
单这八分钟 巴黎被东京打爆 根本比不了
但是 只要巴黎2024能做出八分钟的水平 而不是东京2020这样买家秀卖家秀的话 那就已经是成功的了 因为之后的奥运会越来越不像奥运
—————题外话时间—————
总而言之东京奥运开闭幕式都不尽人意 要是没有疫情 没有延期 怎么都不会是这样的 失败的原因除了疫情内斗以外 还有一个就是IOC的微操 在IOC面前 日本国以及东京都都是处于弱势 也就是所谓的跪着要饭
比如开幕式被大家批评阴间的森山未来独舞(称白色独舞好了) 就是为了纪念新冠死去的人以及慕尼黑奥运中死去的以色列运动员 后面这个才是重头
不然东京人吃饱了撑的纪念以色列运动员…
而且考虑到疫情要尽量避免人员密集 东京不止一次提出要缩小开闭幕式规模 IOC都不愿意 导致了现在开闭幕式节目规模不大 但还是硬要水时长 也都以接触较少的歌舞为主 减少合唱等节目 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我相信到了2024年疫情总该有个结果了 疫苗+躺平是大势所趋 巴黎奥运不见得还是无观众 不见的还是不能密集 光这一点巴黎奥运的开闭幕式就能吊打东京
但新的问题也来了
中国观众是否能接受越来越喧宾夺主的政治正确元素呢?
看了东奥2020的应该也知道 这届开始疯狂打政治正确牌 政治正确不是不好 开幕式旗手一男一女 闭幕式马拉松男女各表彰一次都是好事 奥运本来就是象征平等的 但明显有些人并不满足于这些
从火炬手是大坂直美 到运动员赛场单膝下跪纪念弗洛伊德 主打政治正确牌已经成了东奥的一大“亮点” 不用说这自然也是IOC的意思 新西兰没摘除睾丸的女性举重选手只是开始
2024法国 2028美国 2032澳洲 都是不用要求 自己就双腿一软 朝政治正确下跪的主 所以之后的奥运说不定就政治正确为主 体育竞技为辅了(笑)
再加上奥运早就已经抛弃初心了 为了钱嘛 不寒颤
所以综上所述 之后的奥运应该越来越拉 越来越没意思
比起2024巴黎奥运 我更期待2025大阪世博会
毕竟 世博会没那么多眼瞎的裁判 没IOC那些官老爷瞎指挥 没那么多政治正确
看了这个问题下的许多高赞回答,我才感到深深的失望:法国?巴黎?嗷。。。好浪漫。
这种刻板印象代入文艺审美。。。只能说欧美的文化输出非常成功。
要我看,法国拿破仑后就是软蛋,怂包,吃软饭,娘炮的代名词。而埃菲尔铁塔上的那面大白旗确实是法国的真实写照。
法国文化就是女娘文化的发源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8分钟很typical。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