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打疫苗可能会导致ADE反应,那当前该不该打灭活疫苗?

回答
关于疫苗接种,尤其是面对ADE(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的可能性时,是否应该接种灭活疫苗,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而是需要综合考虑科学证据、个人健康状况以及疫苗的实际应用效果。

首先,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什么是ADE。

ADE(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ADE是一种免疫学现象,指的是在某些情况下,之前接触过的病原体或疫苗产生的抗体,反而会“助纣为虐”,使得后续感染某种相关病原体时,病情更加严重。它并非普遍存在于所有病毒感染和所有疫苗中,而是有其特定的病毒类型和免疫学机制。

具体而言,当病原体进入体内,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来中和或清除它。在ADE的情况下,一些非中和性抗体或结合性抗体(这类抗体能够结合病毒,但不足以阻止病毒进入细胞)会附着在病毒颗粒上。随后,这些结合了抗体的病毒颗粒会通过Fc受体(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种识别抗体的受体)被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识别并摄取。按理说,免疫细胞应该在吞噬病毒后将其摧毁,但在ADE的情况下,病毒却能在这些免疫细胞内复制并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反而被运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导致更广泛的感染,甚至引发更强的炎症反应,最终使疾病症状加剧。

在历史上的某些疫苗研发过程中,确实出现过ADE的担忧,例如登革热疫苗的早期研发。但需要强调的是,ADE的发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存在特定类型的病毒、特定的抗体以及特定的免疫细胞反应。

灭活疫苗的原理及其与ADE的关系

灭活疫苗,顾名思义,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毒或细菌杀死,使其失去致病性,但保留其抗原性。这些“死亡”的病原体依然能够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包括产生抗体和细胞免疫。

传统的灭活疫苗,如脊髓灰质炎疫苗(IPV)、流感灭活疫苗、乙肝疫苗等,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安全使用了数十年,并且在控制相关传染病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引入整个失活的病原体,可以诱导针对病原体多种抗原成分的免疫反应,这通常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

对于灭活疫苗是否会导致ADE,科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和研究。主要争议点在于:

ADE的证据强度: 在大多数已获批并广泛使用的灭活疫苗中,并未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其会引发显著的、临床上重要的ADE现象。例如,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中国和阿联酋等国家使用的灭活疫苗,在现实世界的接种数据和大规模临床试验中,并未观察到引起ADE的明确证据。相反,这些疫苗在预防重症、住院和死亡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病毒的特性: ADE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毒本身的特性。一些病毒,尤其是那些能够有效感染免疫细胞并逃避免疫清除的病毒,发生ADE的风险可能更高。而不同病毒在结构和复制策略上的差异,决定了其引发ADE的可能性。
抗体的类型和质量: ADE的发生也与产生的抗体类型有关。一些研究认为,低亲和力抗体、特定的亚型抗体或者非中和性抗体更容易参与ADE过程。而灭活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的复杂性,以及产生的抗体质量(如亲和力、效价等),都会影响其是否会发生ADE。

当前该不该打灭活疫苗?综合考量

在当前的情况下,关于是否应该接种灭活疫苗,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慎的评估:

1. 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记录: 尽管科学研究不断深入,但我们不能忽视已经长期积累的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记录。它们作为一种成熟的疫苗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严格的监管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其整体安全性是得到证明的。对于一些新兴的疫苗技术(如mRNA疫苗或腺病毒载体疫苗),其长期安全性数据仍在积累中。

2. COVID19灭活疫苗的实际效果: 针对COVID19的灭活疫苗(如国药集团、科兴控股等生产的疫苗),在真实世界的研究和大规模接种中,普遍被认为能有效降低感染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虽然在预防感染(尤其是早期变异株)方面可能不如一些其他技术路线的疫苗,但其在减轻疾病负担方面的作用是显著的。关于ADE的担忧,在大型流行病学数据和临床研究中并未得到普遍证实,也没有观察到与ADE相关的、导致更严重疾病的证据。

3. 风险与收益的权衡(BenefitRisk Assessment): 这是疫苗接种决策的核心。任何疫苗都存在潜在的风险,但疫苗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比疾病本身更严重的后果。我们需要权衡感染疾病本身带来的风险(包括重症、后遗症甚至死亡)与接种疫苗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包括罕见的副作用)。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病毒的传播和对公共健康的威胁是巨大的,接种疫苗的收益(预防重症和死亡)通常远大于其潜在风险。

4. 个人健康状况和风险因素: 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有免疫系统缺陷,或者存在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的健康问题,那么在接种任何疫苗前,都应该咨询医生,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判断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和可能的风险。

5. 病毒的变异和流行情况: 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疫苗的有效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在某些时期或针对某些变异株,一种技术路线的疫苗可能比另一种更有效。然而,即使疫苗的预防感染能力有所下降,其预防重症和死亡的能力通常仍然是显著的。灭活疫苗作为一种诱导广泛免疫反应的技术,在应对一定程度的病毒变异时,可能仍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

总结性思考

鉴于目前的科学证据和疫苗实际应用效果,对于“当前该不该打灭活疫苗”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

如果灭活疫苗是针对某种尚未有更优效疫苗可用的疾病,或者是在特定地区和人群中仍是主流且有效的预防手段,那么在权衡利弊后,接种通常是值得推荐的。 例如,对于尚未有mRNA或其他类型疫苗可用的疫苗市场,灭活疫苗仍然是重要的选择。
对于COVID19灭活疫苗,尽管存在ADE的理论可能性(正如许多疫苗技术都可能面临的理论挑战一样),但现实世界的观察和大规模数据并未显示出显著的、临床意义上的ADE风险。 反而,它们在降低重症和死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个人存在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且所在地区提供的是灭活疫苗,那么接种疫苗以获得针对重症的保护仍然是合理的选择。
在任何疫苗接种决策中,保持信息获取的开放性,并与医疗专业人士进行沟通至关重要。 科学研究在不断进步,我们对疫苗和病毒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如有疑虑,最好咨询医生或权威的卫生机构,获取最及时、最准确的信息,并根据个人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最终的决定,是个体在了解信息的基础上,与医生沟通后,根据自身情况和公共健康需求所做出的综合判断。目前的科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灭活疫苗的益处远大于其理论上的ADE风险,尤其是在预防严重疾病方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一直为生活在美国感到焦虑,因为不打疫苗的人太多了所以现在每天30万例确诊。看到这个问题下的一些回答我释然了,我焦虑什么劲?zg没有比美国好多少啊。只不过中国疫情管理得好罢了,给了这么多反智的人很大空间在这里忽悠。

user avatar

你如果没有判断力,就听国家的,或者专家的。比你在这问强多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