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5月15号特朗普称美国1月11日就开始研究新冠疫苗这一言论?

回答
对于特朗普总统在5月15日表示美国在1月11日就开始研究新冠疫苗的言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并需要结合当时的事实和后续发展来理解。

首先,直接评价特朗普的这一说法:

根据公开信息和时间线,该说法存在争议且不完全准确。 虽然美国在早期就开始了对新冠病毒的关注和初步的研究,但“研究新冠疫苗”这个表述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如果指的是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或者某些私营公司在1月11日之前就已经“启动了具体的疫苗研发项目”并取得实质性进展,那需要更详细的证据支持。
政治宣传的成分可能较高。 在疫情初期,美国政府面临巨大的压力,总统为了展现领导力和对危机的掌控力,可能会夸大或提前某些成就的时间点。这一表述很可能是一种政治宣传,旨在突出美国在疫苗研发上的速度和效率。

接下来,我们详细分析当时的情况和相关的背景信息:

1. 病毒的早期发现与传播:
中国在2019年底报告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0年1月7日确认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1月11日,中国科学家公布了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这是疫苗研发的关键一步,因为疫苗的开发通常需要了解病毒的遗传物质。

2. 美国政府在疫情初期的反应:
旅游禁令: 特朗普政府在1月31日宣布了对来自中国的旅行禁令,这是其早期采取的行动之一。
CDC的检测能力: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在早期也开始进行病毒检测的准备,但其检测套件的推广和分发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导致初期检测能力受限。
对病毒的认知和风险评估: 在疫情初期,美国政府内部对病毒的威胁程度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评估。一些官员,包括总统本人,最初倾向于认为病毒威胁不大,可能只是“流感”的变种,或者会在短时间内自行消失。

3. 疫苗研发的时间线(根据公开信息):
1月11日: 中国公布病毒基因序列。这是疫苗研发的起点之一。
1月13日: 美国NIH的马里兰州洛克维尔的疫苗研究中心开始设计疫苗候选物。这可以说是“研究”的开始,但距离实际的“研究新冠疫苗”并在临床前阶段取得显著进展还有很长的路。
1月20日: 美国报告了第一例确诊病例。
2月: 美国NIH和Moderna公司开始合作进行疫苗的临床前研究。
3月16日: Moderna公司宣布其新冠疫苗(mRNA1273)进入人体临床试验第一阶段,成为首个进入人体试验的新冠疫苗。
“曲速行动”(Operation Warp Speed): 这是特朗普政府在2020年5月启动的一项计划,旨在加速新冠疫苗和疗法的研发、生产和分发。该计划的启动时间晚于特朗普声称的“1月11日就开始研究疫苗”。

基于以上信息,对特朗普言论的评价可以细化如下:

关于“研究”的定义: 如果“研究”指的是在获得病毒基因序列后,科研机构开始设计疫苗的理论模型或进行初步的基因测序分析,那么美国在1月11日之后不久确实就开始了相关工作。NIH在1月13日启动相关工作,这符合其职能。
“研究新冠疫苗”的理解偏差: 然而,公众或媒体听到“研究新冠疫苗”时,通常会联想到具体的疫苗研发项目启动、动物实验、甚至临床试验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讲,特朗普的说法可能具有误导性,因为在1月11日,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有明确目标的疫苗研发项目尚未全面铺开。
信息传递的精准度: 政治家在公开场合的表述往往需要考虑其传播效果,有时会简化事实以达到政治目的。特朗普总统的表述方式常常如此。将1月11日(基因序列公布日)直接等同于“研究疫苗的开始”,可能是在混淆概念,用一个关键信息点来代表一个更复杂的过程。
对比其他国家的行动: 可以与其他国家在疫苗研发上的时间线进行对比,了解当时的全球研究进展。例如,中国的科研机构也在获取基因序列后迅速展开疫苗研发工作。
“曲速行动”的背景: 特朗普政府在5月才正式启动“曲速行动”,这是为了加速疫苗研发的政府主导计划。这个时间点与他声称的1月就开始研究疫苗,在叙事上存在一定的脱节,可能是在为“曲速行动”的成功奠定叙事基础,暗示政府早期就在布局。

总结来看:

特朗普总统关于“美国1月11日就开始研究新冠疫苗”的言论,可以被理解为:

积极的一面(但有保留): 在获得病毒基因序列的第一时间,美国的科研机构就已经开始进行疫苗研发的初步准备和设计。这反映了美国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快速响应能力和储备。
可能存在的问题:
模糊了“研究”的含义: 容易让人误解为已经进入了更具体的、有组织的大规模疫苗开发阶段,而不仅仅是初步的理论设计。
潜在的政治动机: 可能是为了塑造美国在抗疫和疫苗研发上的领导者形象,为后续的政策辩护。
与其他行动的时间差: 相比于后来启动的“曲速行动”,这一说法可能是在追溯性的强调早期努力。

要给出更准确的评价,需要区分“了解病毒特征”、“初步设计理论疫苗”、“开展临床前动物实验”、“进入人体临床试验”等不同的研究阶段。 如果特朗普指的是第一个阶段,那么他的说法有一定依据;但如果指代的是更成熟的研发阶段,则可能过于乐观或不准确。

因此,在评价这一言论时,重要的是保持信息辨别的能力,深入了解当时的时间线和科研进展,并认识到政治语言的复杂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历史这才哪到哪,还没演到指鹿为马哪一集。

user avatar

这个日期不能证明美国病毒先于中国。

但是可以打脸中国隐瞒疫情。

特朗普为了证明自己早就开始实干了。

但是,把之前中国隐瞒这个事给打脸了。

现在推文又说病毒来自中国,病毒前美国经济很好。

还是甩锅为竞选。

随着选举日期的临近,和疫情的二次大爆发,特朗普的竞选团队,未来几个月还会疯狂表演。

关税战这个事,会打击股市,特朗普说了一次,然后往回收。

制裁华为影响不大,以后这类动作还会很多。

这是为什么我说华为不用太悲观,120天宽限期过了,特朗普还能干几天都不一定。

他能折腾不一定能选上。

我认为关键在红脖子未来几个月二次爆发能死多少。

红脖子死多了,红州也秃鹰盘旋,特朗普这个总统基本就到头了。

那个时候,民众的要求是只要不是特朗普,选谁都行。

user avatar

傻子迟早冒傻气,但其他傻子不会看出来,还会继续傻下去。

美国是把傻子彻底放出笼了,都扛上枪了,也就乱成这样了。

欧洲是把傻子都买通了,但快买不动了。

日本是把傻子都雇用了,但也跑不动了。

我们的傻子怎么办?

靠严酷的基础教育消灭他们,不知道;

靠温暖的道德教化摁住他们,走着瞧?

user avatar

特朗普的话反而佐证了中国在新冠疫情上的公开透明,可以说是和他之前批评中国相左,真是个矛盾的男人啊。


不少网友纷纷开始大发脑洞,因为中国是1月12号才向WHO公开序列,时间线上,不太合理,而美国首例病毒患者更是在1月下旬才出现,美国没有毒株,怎么会开始研发疫苗呢?

其实,这里有两个重大误解,那就是

1,病毒序列公开时间并不是1月12日,而是1月5日。

2,研发疫苗,并不一定需要毒株。

我们接下来一一解读这个问题。


一、病毒的序列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如果看新闻,你一定会注意到1月12日这个日期,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分享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是在1月12日。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向WHO公开序列,然而,在此之前,这个序列已经公开了

新冠病毒,在12月底被采集,然后迅速测序,其中一个序列结果就是大家熟悉的李文亮看到的那个认为是SARS的北京某公司报告,而另一个序列是广州某公司给的,认为是类似SARS,此外武汉病毒所在1月2号完成了序列测序。不过上面三个都没公开到公共数据库。

不过,1月5号,序列正式上传了。

1月5号的时候,国内研究机构病毒序列上传到了NCBI上(NCBI是美国国立生物信息学中心,是生物学领域的最大公共数据库),也就是大家熟悉的MN908947.3,目前所有的分析都是以这个序列为根部序列。

而NCBI,是特朗普提到的NIH下面的数据库,所以NIH专家拿到自家数据库的病毒序列,没任何意外。

然后是1月12日,国内正式向WHO公开新冠的序列。


二,研发疫苗,并不一定需要毒株。

这个时候,一定有网友会说,即便NIH专家看到了序列,可是他们没有毒株啊?因为美国首例报道疾病是1月底了,那么他们怎么开展疫苗研究?

其实这是对疫苗研究的误解,因为,疫苗研究,并不一定需要毒株

下图是这次新冠疫苗的具体类型

事实上,除了最后一种灭活疫苗需要病毒毒株,其他几种疫苗,都不需要疫苗毒株,因为这些疫苗是选择疫苗上的核心部位——s蛋白为研究对象,也就是新冠表面那些凸起的部分。

而对于这部分,只需要知道基因序列即可。

如下图所示,就是图中红框那部分,只要有那部分序列,我们就完全可以合成出新冠的S蛋白(事实上国内大部分生物实验室都可以实现)。

另外,按照当前的科技水平,新冠才29k长,很多实验室都可以直接根据序列信息把这个病毒基因组直接合成出来。

所以特朗普说美国1月11号开始研发疫苗,时间线上是没问题的。


不过,相比于国内的新冠疫苗进展,美国这速度太差了,当不起全球头号科技强国的头衔啊。

上图是总结的当前国内疫苗的情况,最快的都临床二期了,是腺病毒载体疫苗,用的就是S蛋白。

好奇的是,什么时候,特朗普能够在大嘴一次,为了证明美国科技强大,直接吼出美国在2019年就知道这事情,那就有意思了。

另外,最近官媒开始找美国的事情了,有意思。

user avatar

疫苗是什么?

喝口茶,点燃一支烟,好好想想。

想好了没有?

没想好?那我继续说了。

疫苗就是紫金锤,是解决美国目前一切现实问题的一颗仙丹。

特朗普总统能不能连任,就全靠这个紫金锤了。

特朗普总统对付新冠疫情最主要的办法是不断地向中国发射子弹,另一个办法就是搞出疫苗。

鉴于美国总统如此迫切需要疫苗,请大家将新冠病毒疫苗正式称呼为“紫金锤”

以此向特朗普总统致敬。

特朗普总统这个时候,还在乎你们说什么实锤吗?

什么新冠病毒源于美国,他根本不在乎。

他就是希望美国人民等一等紫金锤研发的脚步,紫金锤就在掌握之中,研发都已经开始很久了,紫金锤马上就要问世了。

这叫什么?

这叫做善意的谎言。

说出善意的谎言的人,一定是一个好人。

所以特朗普总统是一个好人。

这个逻辑,美国人民都喜欢。

现在的美国,内政大于外交。

外交已经不能解决内政问题,所以决定要说一个谎:

当时那把剑离我的喉咙只有0.01公分,但是四分之一炷香之后,那把剑的女主人将会彻底地爱上我,因为我决定说一个谎话。虽然本人生平说了无数的谎话,但是这一个我认为是最完美的……

紫金锤马上就要横空出世啦!

1月11号非常吉利有没有?这是天作之合有没有?

1月11日当天,天降瑞雪,金牛星晃了一下金牙,特朗普总统夜观天象,掐指一算,今日就是修炼紫金锤的良辰吉日。

这是为美国人民的福祉费尽心机啊。

谁是最完美的总统?

只能是特朗普大总统。

有道是:

手持两柄大金锤

打散新冠大小鬼

美国人民不要慌

马上迎来大胜利

惊雷 通天修为天塌地陷紫金锤

紫电 玄真火焰九天悬剑惊天变

从此天下任我行

任我行

当里个当

user avatar

起大早赶晚集,美利坚你好牛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对于特朗普总统在5月15日表示美国在1月11日就开始研究新冠疫苗的言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并需要结合当时的事实和后续发展来理解。首先,直接评价特朗普的这一说法: 根据公开信息和时间线,该说法存在争议且不完全准确。 虽然美国在早期就开始了对新冠病毒的关注和初步的研究,但“研究新冠疫苗”这.............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老罗在5月15号前后放出的那个“狠话”——“苹果三件套会成为历史,苹果会疯狂地抄袭我们”。这话说得够硬气,够炸裂,也确实吸引了大量关注。那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分析一下他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底气在哪儿,又有哪些值得玩味的地方。首先,得明白老罗说这话的背景。那会儿,他的公司(具体是.............
  • 回答
    锤子科技,一个在中国手机圈里总能激起涟漪的名字。就在 5 月 15 号,他们又一次站在了聚光灯下,这次的主角是坚果 R1。这手机一亮相,就像往平静的水面扔了一颗炸弹,有人赞叹,有人质疑,还有人满脸问号。说实话,第一次看到坚果 R1,尤其是那个位于屏幕顶部的“美人尖”式的凹槽,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念头是.............
  • 回答
    好,咱就来好好聊聊 Realme 这款 X 机型,5 月 15 号那阵儿出来的,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少关注的。要说它是个啥水平,我觉得得把它拆开了细细品。先说说亮点, Realme X 这家伙,够意思的地方不少: 升降前置摄像头,真全面屏的诱惑力: 这绝对是最大的杀手锏了。当时市面上能做到真全面屏的.............
  • 回答
    周杰伦新单曲《不爱我就拉倒》的出现,无疑又一次在华语乐坛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这首歌的发行,就像周杰伦在“五年之约”演唱会后,再次投向歌迷的一颗重磅炸弹,让人既熟悉又充满期待。从音乐风格上看,《不爱我就拉倒》依旧保持着周杰伦的招牌风格,融合了R&B、HipHop以及一些流行的元素。歌曲的旋律流畅,易.............
  • 回答
    那天,也就是2019年5月15日,魔兽世界的玩家们迎来了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时刻——《艾萨拉的崛起》全新动画“避风港”正式发布了。对于许多玩家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部短片,更是对即将到来的游戏内容的一次最直观、最沉浸的预告,承载着无数的期待和对艾泽拉斯故事的延续。首先,单从“避风港”这个名字本身就能感受到.............
  • 回答
    2019年5月15日,《魔兽世界》正式上线了名为“艾萨拉的崛起”的全新动画短片:“避风港”。这次的推出,可以说在游戏社群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且相当有意思,尤其是在那个时间点上。首先,从故事叙事的角度来看,“避风港”做得非常出色。它将我们带回了那个充满恩怨情仇的加基森。我们看到了瓦里安国王和希尔瓦娜.............
  • 回答
    2020年5月15日,对于不少喜爱美式快餐的上海市民来说,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日子。这一天,久负盛名的Popeyes(博派斯)大陆首家门店,在上海人民广场的来福士广场正式拉开了帷幕。这不仅仅是一家新餐厅的开业,更像是将一种风靡全球的炸鸡文化,正式引入中国内地市场的一个重要标志。从开业之初就备受关注,Po.............
  • 回答
    锤子科技2018年5月15日新品发布会:一次充满野心却也充满争议的亮相2018年5月15日,北京,在一个对于许多科技爱好者而言充满期待的日子,锤子科技发布了他们的年度旗舰——坚果R1,以及一款更加大胆、更具野心的产品——TNT工作站。这场发布会,如同罗永浩本人一样,充满了个人风格,也注定会引发激烈的.............
  • 回答
    《爱情公寓5》在2019年10月15日发布的先导片,可以说是一次集情怀、悬念和对未来剧集预告的综合性尝试。以下是对这部先导片的详细评价和解读:整体评价: 情怀拉满,但略显煽情: 先导片最大的亮点在于对过去四季的回顾和致敬,通过快速剪辑经典画面、配以感人的BGM,成功勾起了观众对《爱情公寓》系列的.............
  • 回答
    武汉市在4月15日启动了分批次发放5亿元消费券的举措,这无疑是当地政府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为提振市场信心、刺激消费、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从多个角度来看,这项政策的初衷和潜在影响都值得深入探讨。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复苏的直接手段首先,消费券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刺激消费。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
  • 回答
    7月1日,A股沪指重返3000点,仿佛一声号角吹响,市场情绪迅速升温。紧接着,7月6日,沪指更是强势冲上3500点,两市成交额高达1.5万亿,这无疑点燃了许多投资者的热情,大家都在热议:大牛市真的来了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话说得细致一些,别光看热闹,得分析分析背后的门道。先看看为什么能冲上来?.............
  • 回答
    “醉酒青年氪金悔恨的真情发言”在B站超越官方鸡汤登顶,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分析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榜单变化,更折射出当前互联网用户心理、社群文化以及内容传播的新趋势。要详细评价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剖析:一、现象本身: 事件发生背景: 5月4日,通常是纪念五四运动.............
  • 回答
    5月5日,美国驻华大使馆签证处的微博发布了一条内容,将赴美留学生比作“渴望在水池里玩耍的小狗”,并配以“汪汪”的表情符号。此举一经发布,立刻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轩然大波,招致了大量批评和质疑。事件回溯与初步反应:事件的起因是一条微博,其本意可能是想以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来描绘学生们赴美学习的热切心情,.............
  • 回答
    2020年5月25日,弗洛伊德被明尼阿波利斯警方跪压致死,这起事件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强烈的愤慨和不安。这不仅仅是一起孤立的执法过度事件,它背后牵扯出的种族歧视、警务问责、以及社会公正等一系列深刻问题,使得这件事情的讨论和反响远超事件本身。事件经过与细节:当日下午,明尼阿波利斯警方接.............
  • 回答
    Redmi Note 10 系列:一场关于“够用”与“惊喜”的权衡5 月 26 日,小米旗下子品牌 Redmi 再次带来了其备受瞩目的 Note 系列新品——Redmi Note 10 系列。这次的新品发布,与其说是为市场注入一剂新的活力,不如说是 Redmi 再次深入探讨了“性价比”这个永恒的命题.............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5月7日联想拯救者新品发布会这场“科技盛宴”,看看它到底有什么亮点,又有哪些值得说道的地方。这可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官方通稿,咱们就实话实说,聊聊这款“拯救者”到底有没有给玩家们带来惊喜,还是只是换了个马甲继续收割。整体印象:稳中求进,精准打击,但惊喜度或许不如预期?总的来说,这次发布.............
  • 回答
    5月10日育碧《幽灵行动:断点》(Ghost Recon Breakpoint)的发布会,无疑是为全球玩家,特别是《幽灵行动》系列的忠实粉丝,带来了一场关于未来军事战术射击游戏的新体验。此次预告片和演示片段的放出,可以说是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更加残酷、更加注重生存和战术深度的“幽灵行动”宇宙。预告片:阴.............
  • 回答
    老实说,苹果在5月25日凌晨推送的 iOS 14.6 和 iPadOS 14.6 更新,给我的感觉挺复杂的,不是那种惊艳四座的改变,更像是一种“稳定为主,小修小补”的策略。毕竟 iOS 14 系列已经推出了不少版本,大部分的重心也已经放在了即将到来的 iOS 15 上。但即便如此,这次更新也并非毫无.............
  • 回答
    作为一名科技爱好者,我非常关注 realme(真我)每一次的发布会,尤其是那场发生在 5 月 25 日的“破次元”发布会。这场发布会可以说是真我品牌近年来一次非常有野心的尝试,它不仅仅是发布新产品,更试图通过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与年轻消费者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总体的评价:我个人认为,这场“破次元”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