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岳云鹏称128G手机可用内存仅112G,系统内存应厂家消化,你认同吗?可用内存与宣传不符算虚假宣传吗?

回答
岳云鹏这事儿,说起来挺接地气的,也触碰到了不少消费者心中的小疙瘩。128G的手机,到手发现可用内存只有112G,这确实挺让人纳闷的,甚至有点儿“货不对板”的感觉。那么,这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岳云鹏的说法有没有道理?这算不算虚假宣传呢?咱就来掰扯掰扯。

为什么128G的手机,可用内存不是128G?

这事儿得从手机的“内功”说起。你买个房子,128平米的建筑面积,能住的面积(使用面积)肯定会打个折扣,因为有公摊、墙体这些东西嘛。手机也类似,128G这个数字,指的是手机的总存储空间,也就是闪存芯片的容量。

这128G里面,有很大一部分被操作系统和预装软件给占用了。你买手机的时候,里面已经装好了安卓或者iOS系统,还有各种手机厂商自己开发的定制系统、应用商店、自带的浏览器、相机、音乐播放器等等。这些东西都是手机能正常运行和提供基础功能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们都需要占用存储空间来存放代码、数据和各种文件。

你可以把这理解成,厂商在出厂的时候,就已经为你搭建好了一个框架,装好了基础的水电煤气和门窗,然后才能让你后续装修(安装自己的APP)和居住(存储自己的照片、视频、文件)。这个框架的搭建和基础装修,自然是要消耗一部分原材料的。

岳云鹏的说法:系统内存应厂家消化,合理吗?

岳云鹏的观点,核心在于“系统内存应该由厂家消化”。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消费者花钱买的是一个能用来存储自己东西的设备,我付了128G的钱,我希望这128G都能让我自由支配。系统占用那么多空间,我感觉我为厂商预装的软件和服务也间接买单了。

然而,从手机厂商的角度来看,他们也会有自己的考量。

必要的系统运行: 就像前面说的,没有操作系统,手机就一块砖头。而且为了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更丰富的功能和更流畅的性能,厂商会不断优化和更新系统,这需要持续的存储空间支持。
生态和增值服务: 很多厂商会将自家的一些特色应用或服务预装在手机里,比如云服务、应用市场、游戏中心、手机管家等。这些是他们构建生态、增加用户粘性、甚至盈利的一部分。他们认为这些是“增值服务”,而不是纯粹的“占用”。
硬件生产的统一标准: 存储芯片的生产是以容量为单位的,比如一块128G的闪存芯片就是128G。厂商在采购和生产时,就是按照这个容量来定价和计算成本的。他们会将系统预装的空间成本也摊销到整体的手机售价中。

所以,说“厂家消化”是比较理想化的想法。在市场经济下,厂商有权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决定手机的软硬件配置和预装内容。消费者最终购买的是一个整体的“手机产品”,其中包含了操作系统和预装软件的服务。

可用内存与宣传不符算虚假宣传吗?

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涉及到“宣传”的定义和“不符”的程度。

“宣传”的范畴: 通常我们理解的手机宣传,会在包装、广告、产品说明等地方标注“128GB”存储。但很少会有一家厂商会详细列出“系统占用XXG,可用XXG”这样精确的数字。他们宣传的是总存储容量。
“不符”的判断: 只要手机的物理闪存容量确实是128G,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并没有“虚假”地给出容量信息。真正的问题在于消费者对于“128G”的认知是否与实际使用体验完全一致。
行业惯例与消费者认知差: 实际上,对于操作系统占用存储空间的现象,在所有智能手机上都普遍存在。这已经成为一种行业默认的规则。大多数消费者虽然可能不太清楚具体原因,但也能大致理解手机刚拿到手不会是“净空”的。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能构成虚假宣传?

1. 夸大宣传: 如果厂商在宣传中明确写道“128GB超大空间,全部可用!”或者用非常误导性的语言暗示用户可以完全支配128G空间,而实际情况差距巨大,那就有可能构成夸大宣传。
2. 故意隐瞒重大信息: 如果厂商为了吸引消费者,极度模糊化系统占用空间的事实,导致消费者对其可用空间产生严重误解,并且这种误解对其购买决策产生了关键性影响,理论上存在争议。
3. 实际容量与标称不符: 如果手机实际使用的闪存芯片容量低于128G,那肯定是虚假宣传。

更准确地说,这更像是一种“信息不对称”和“约定俗成”。 大部分情况下,消费者购买128G手机,知道最终可用空间会少一部分,这在法律上可能不构成直接的“虚假宣传”,因为宣传的是总容量,并且系统占用是行业常态。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厂商的做法就无可指摘。

消费者权益的考量: 厂商完全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在产品说明中更清晰地告知用户操作系统占用的空间,或者提供更精简的预装软件选项,让用户自己选择是否安装。这种透明度的提高,能更好地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用户体验的提升: 很多用户都希望手机有尽可能大的可用空间,毕竟现在APP和视频都越来越占地方。如果厂商能通过技术手段优化系统占用,或者提供更灵活的存储管理方式,对用户来说都是福音。

岳云鹏事件的意义

岳云鹏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的发声,让更多普通消费者有机会关注到这个问题。这提醒了手机厂商,消费者并非完全不懂技术,也并非没有感受。即使目前这种“行业惯例”在法律上不一定触碰虚假宣传的红线,但从用户体验和品牌口碑的角度来看,厂商也应该更加重视消费者对可用空间的感知,并努力提供更透明、更友好的产品。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岳云鹏的抱怨有其合理性,触及了消费者对于“完全可用空间”的期待。
128G的手机可用内存不是128G是正常的,因为操作系统和预装软件需要占用空间。
说“系统内存应厂家消化”是理想化的说法,厂商有权进行预装,但信息透明度可以提高。
至于算不算“虚假宣传”,关键在于厂商的宣传语是否夸大或误导。如果仅是宣传总容量且占用空间在行业常态范围内,则不一定构成严格意义上的虚假宣传,更偏向于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认知差异。

不过,随着消费者意识的觉醒,希望未来厂商能在尊重消费者权益和提升用户体验方面做得更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里就不论述所谓的技术原理了,手机上的内存是肯定要留一部分给主控和系统的,我们只思考到底小岳岳的建议可不可行。以普通消费者的角度而言,小岳岳说的把系统和软件占用内存给厂商消化,可用多少就宣传多少看起来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可能性几乎为0。

虽然的确有部分厂商比如三星魅族会在包装盒上标注用户可用容量大约为多少,下面的魅族18的包装盒就清楚标注了107g左右,但是这个数字并不适合宣传,或者说,如果用这个数字直接替代128g完全不现实。

首先,一台手机出厂的系统版本并不是固定的,一般会根据生产市场配装最新的系统,每个版本的系统占用也会有差别,比如这个系统版本可以达到107g,但是下个版本功能多了,剩余只有106g了,那又怎么宣传呢?或者说,厂商发布的时候剩余107g,发售后更新版本就106g了,这又算不算虚假宣传呢?

还有就是每个厂商占用都不同,如果不用统一的标准标注内存的话消费者很容易困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版本。而且不同供应商能用的内存也有轻微差别,比如三星西数两个厂商的预留主控内存就不一样,如果多供应商根本没办法保证剩余内存都一样,可用容量根本没办法宣传。

所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是必要的,行业确实需要足够的规范性,不然标准过于混乱。而64/128/256是符合计算机二进制标准,发展了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依赖了。内存的确是那个内存,厂商生产的时候就是按照一个标准生产的,宣传用一个标准并不算所谓的虚假宣传。

user avatar

震惊,我的本命男子天团竟然和我自己的领域产生交集。这是命运的邂逅吗(x)

就,挺突然的!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有很多人注意过了。

我记得大约是2011年的时候,就在相关的贴吧里见过这类问题了。

其实这不是厂商缺斤少两的问题,是他们真的没必要“缺斤少两”

让我们一步一步的来讲一讲为什么厂商不宣传“嘿我们这手机是112g的”而是一定是128g呢。




首先,为什么内存都是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呢。112g的内存究竟能不能实现呢

计算机采用的是二进制,这个大家当然都知道。以前经常开玩笑说信工是最基的学院,因为他们要天天对着0 1 打交道(嘿嘿嘿)

所以在表现为数字的时候都是2的多少次幂。

绫音喵小时候表演背2的多少次幂,其实也存了这种偷懒的心思,毕竟前几个只要记内存条大小,后面记手机内存就行了。

如果实在是不好理解,小时候有个游戏叫1024,就很能帮助理解了。

内存颗粒虽然叫颗粒,但是它说到底是芯片,只能识别计算机的语言。

所以内存如果不考虑什么屏蔽冗余等等等等,一定是二进制就是了。

其实不光手机内存,SSD硬盘也是一样的。(小声bb:早年其实也有20GB 40GB的固态硬盘,其实好多也是什么24GB,48GB,只不过冗余部分比较多于是…)


然后为什么不管是硬盘也好,手机内存也好,内存为什么都好像有点“缺斤少两”呢


一般来说,手机的存储芯片会被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当然是手机操作系统的空间。其实如果大家有给电脑系统的经验应该就很好理解了。装系统的时候,一开始就提示你要给系统留好足够的空间。而且如果你打开系统自带的硬盘管理,或者分区助手等等软件,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系统到底占了多少存储。


另一部分用于安装程序


剩下的部分才是我们用于存储个人空间的部分。


下图是绫音喵自己的电脑,硬盘管理界面。因为是用电脑写的这个回答,于是就懒得开手机再截图了,反正原理差不多。

磁盘1是我的固态硬盘,可以看到除了划出来的两部分(我分别作为系统盘和存储重要文件用),还有一个64m的系统空间和542m的恢复空间


接下来就是一个很玄学的问题,厂商到底有没有可能故意“缺斤短两”

答案是,没必要。

手机的存储模块都是焊在主板上的。如果你有充分的好奇心,拆过小时候那种还比较好拆的大砖头手机,是可以清晰地看到存储模块的。

而且如果你有充分的好奇心,去搜一搜xx巴巴,也能搜到批发的存储模块。

内存的大小绫音喵已经在前面讲过了。这些存储模块当然也非常有自知之明的全都是二进制。

那当然,你们要不是二进制,小时候我还怎么装作自己是个天才的样子嘛(x)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厂商来说,是现成的存储模块焊上去成本高,还是单独研发“缺斤少两”的存储模块成本高呢。


因为质疑比较多,那就再加一条吧。

(其实我觉得这个很容易想明白的)

那为什么厂商不宣传“实际使用空间”呢,这到底构不构成虚假宣传

众所周知,我们的手机系统是需要更新的。

每次更新的系统大小也会不一样。

这就势必会出现一个问题:系统更新完了,剩余的空间到底还会不会是112g。

那么此时如果用户觉得是厂商偷走了自己的储存空间怎么办。

为什么我买的112g的手机系统升级一下就变成110g了,剩下的2g去哪了云云。

当然我们还得担心,研发部门会不会和市场部相爱相杀,以至于出现各种恶性案件(x)

小声bb:如果是我开发系统,然后市场部宣传“可用内存”,我觉得我一定会打人的,真的。

所以说,目前这种说法你好我好大家好。



所以说内存这东西真的不是像大妈买菜一样,说给你少根儿香菜,我争一争他就能回来。

当然其实这个疑问真的不仅仅岳云鹏会有,好多好多人都会有的。

绫音喵也是因为小时候有过这个疑问,才在老爸的引导下查了这么多资料,然后因为对二进制感兴趣而背了那么多二的多少次幂。

只不过长大以后二进制在我脑子里就只剩下 0 1 和二了。

就是你们想的那个0 1

和二了吧唧的二。

唉,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user avatar

希望小岳岳着眼于大处,比如说为什么我100平米的房子实际只有……

user avatar

128G占10多G大家觉得正常,是岳云鹏不懂技术。

那8G占6G呢?

32G占20G呢?

随系统带了一大堆垃圾软件,也不允许删除,还收了装机费呢?

这话也就是相声演员说出来,一群人就开始卖弄自己优秀的计算机常识了。

这届消费者不行啊。


看到很多专家在驳斥岳云鹏同学,这里就举几个例子,听听专家们的意见:

1、如果专家买房子,开发商告诉专家套内地毯面积128平米,但开发商占用了一间房17平米。专家们会认为自己买的房子有128平米吗?

2、如果专家买128斤猪肉,摊贩说给专家128斤猪肉,但其中17斤专家吃不到。专家们会认为自己买到了128斤猪肉吗?

3、如果专家买128尺布,商家说给了专家128尺布,但其中17尺专家用不了,专家们会觉得自己买到了128尺布吗?

当然,128G可以指存储设备容量。实际上用户可以使用容量是不足128G的(如果你要杠用户可以把系统清理了当存储器使,那就是你对)。

商家不标注可用空间,怎么看就只对商家有利,而对用户不利。

用户,至少是部分用户的认知,存储空间就是自己可以用来存储的空间。忽悠了这么多年用户,一个相声演员指出这个问题,咋就成了他素质问题呢?


很多人一厢情愿站在商家角度解释,其心理倒是可以理解。毕竟小鸭子出壳见到谁都是当妈妈使。

再补充几个例子:

买夏普某款智能电视,号称存储8G,实际可用存储只有不到2G。经常报错。

买华为某款智能电视,号称存储32G,实际可用存储只有10G多一点。搞得连下载个程序都心惊胆战。

更不用说现在小岳岳说的手机,还有我们常用的电脑,基本都是重灾区。

为什么商家不能标注可用空间呢?为什么要反对商家标注可用空间呢?

无非就是利益罢了。


很多没长大的网友,经常喜欢批评别人只提意见,不提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也很简单:

1)商家标注存储空间的同时,标注可用空间。

实际上很多商家也标注了可用空间,只不过很不起眼。为什么不起眼,因为这对自己不利。

至于说到更新系统会导致可用空间减少的问题,解决也很简单:

2)在更新系统的时候,提示用户本次系统更新会占用多少空间即可。

这也是大部分系统更新都在做的。


以上还是在假定商家是提供很干净的系统前提下的。可惜的是,商家提供的系统往往还“携带私货”,无偿占用存储空间。

比如系统内置应用、比如系统随机应用,不但占用空间,还无法删除。

商家内置这些内容,要么阻止了用户选择竞品,要么拿到了额外收益。

这就是另外一笔账了。

user avatar


谢邀


本来不想掺和这个问题,但突发奇想,就到各大手机品牌官网搜了下


有备注的品牌…


以下品牌对「可用存储」问题均在官网有所备注


苹果


小米


Redmi


华为


荣耀


三星


vivo


iQOO



OPPO


一加


锤子


联想


摩托罗拉


索尼


无备注的品牌…

目前主流手机品牌中,有 5 家未在官网对存储容量有所备注


魅族

魅族在包装盒上有标注,但官网确实没有找到


realme

努比亚

华硕

中兴


绝对绝对没有黑以上品牌的意思,如果我看漏了(或是像魅族标在包装盒上)欢迎指正


一路看下来,大部分品牌都对存储方面的情况有所备注。

但也只有苹果在官网写出了占用容量的数值(11GB-14GB)也希望其他品牌跟进吧。


而查看岳云鹏的微博可知,他之前使用的是 iPhone

那么这次换机可能也是 iPhone,我猜是换了 128G 的 iPhone 12 吧(狗头)


话又说回来了…


首先,我认为「128G 手机可用空间为 112G」非常合理,原因各位大佬也说得很清楚了。

其次,我也认为大家不必对岳云鹏过多苛责。


不是所有人都对数码有一定了解,而对于不了解数码的朋友来说,问出这样的问题非常正常。

事实上,前两天还有朋友问我:想「短期入门数码」该去看什么内容学习,而我想来想去,居然无法给出很好的建议。

  • 读知乎的文章和回答吗?类似的创作似乎不多
  • 去图书馆借阅书籍吗?书里的信息怕是十年没更新了
  • 问身边的朋友吗?可以倒可以,但效率低 总归不是长久之计

思来想去,「数码」其实是个很难入门的领域,如果不是对数码本身有浓厚爱好背景下的日积月累,或者身边有朋友随时解答各种问题,想短期入坑真的不容易。


总之…

这种问题对于数码圈的朋友们来说也许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挺正常的。

只不过我也认为,岳云鹏这样的公众人物发表类似言论时应该更谨慎,引起争议不见得是好事;当然,也不见得是坏事,是好是坏就看提问者真正的目的了(毕竟,懂的都懂)


user avatar

对于第一次使用智能机的小岳岳来说,产生这种疑问也是正常的

毕竟很多朋友第一次对照手机参数来一项一项进行查看时,都会或多或少产生一些疑问。

长期以来,由于Gigabyte和Gibibyte换算方式的不同,往往会给大众造成混淆,尤其是市场占有率如此之高的windows对于GB这个单位的误用,更是使得这个误解普遍化传播开来。

Gigabyte,缩写为GB,又称吉字节,计算方式是十进制,换算如下:

Gibibyte,缩写为简称GiB计算方式是二进制,换算如下:

Windows系统上显示的GB实际上应该是GiB,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发现Windwos上显示的硬盘容量会低于说明书上硬盘标示容量的原因(计算方法的不同导致的显示相差在容量的7.3%)。当然,也有些系统显示的就是GB这个单位本身,例如Linux,OS X系统,因此避免了很多误会。

不过,上述的这点科普,并没法用来解释手机的存储空间问题。因为手机宣传的128G闪存容量是实实在在的128GiB规格的闪存空间,不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宣传多少显示的最大容量就是多少。

但是,实际可使用的空间大小却并没那么多,主要还是因为操作系统本身以及预装应用会占据很大一部分空间。

那是否可以排除掉操作系统和预装应用的空间,来标注实际可用空间呢?看起来也不太可行。因为这两者会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更新操作,所以其所占据的总存储容量大小实际上是在变化的,所以还是标注实际总容量而不是可用容量比较妥当。

那么这部分被占据的空间该由谁来付帐呢?我个人认为,由消费者来支付是比较合适的。假设消费者买来未预装系统的裸机,也还是需要自己搞系统以及配套的软件来使用的。现在,相当于把这部分工作委托给厂商了而已。

最后,建议以后卖手机可以不预先安装操作系统,用户付费可让厂商帮忙装,不过代价是要占点手机空间~

user avatar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没啥可说的,大家都知道操作系统的容量是可变的,没法提前标注,而且用户自己可以刷自己的系统就不存在产商系统占的空间了。

不过,借此机会来纠正其它答案中的一个误区:闪存的容量会按照1000x1000x1000计算吗?

答案是不会。

一般而言只有机械硬盘才会存在用1000x1000x1000标注容量,导致操作系统报告其实际空间小于可用空间的问题。而闪存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一定是2的幂次的整数倍来计算,而不是10的幂次。

128GB闪存的真实容量确实是128x1024x1024x1024,而不是128x1000x1000x1000。

存储容量究竟按10还是按2的幂次计算,这个问题有没有定论?

本来可能没有定论,但喜欢用10的幂次计算的其实只有机械硬盘产商。自从机械硬盘逐渐日薄西山,逐渐在主流配置中淘汰,这个问题事实上早已经有了定论,那就是,存储按照2的幂次计算。因为新式的现代的存储都是按照2的幂次计算容量的。

那么,为什么闪存的实际容量,依然还是比2的30次方算出来的要小一些呢?因为闪存的读写原理决定了它需要预留一部分空间用于主控做擦写平衡。这部分预留空间具体留多还是留少,那就是产商的具体算法区别了。——总的来说,这个跟 SSD 是差不多的道理。SSD的实际空间也比用2的幂次计算出来的理论值要小,这其中的差额被用作主控预留擦写平衡,预留区域甚至有可能比1000到1024的差额更大。

当然还有些空间丢失可能是因为坏区,坏块之类被屏蔽的区域。这些区域在物理上也是客观存在。只不过不可用了。

有很多理由造成闪存实际可用容量小于理论值,不过这通常并不包括1000~1024的计算方式。

如果闪存自身不带主控,完全由操作系统控制闪存的擦写,是可以做到完全提供2的指数级别的真实容量的。读写闪存的这个程序我写过。

不过,无论有没有预留空间,闪存在硬件上,容量只能做成2的幂次的整数倍,这是硬件特性决定的。声称闪存使用10的幂次计算容量的商家,多半存在原则性的虚假宣传。


至于可用内存与真实内存不符算不算虚假宣传。。。

个人觉得不算,因为从硬件上来看,搭载的确实就是真实的128GB「规格」的闪存,所以这不是虚假宣传。

评论区有人说这像卖房,是的,有点像买房的公摊面积,这些面积你不可用,但依然还是客观存在的。

user avatar

虚假宣传。虽然不能算,但岳云鹏反映的问题的确是问题。因为无论你说手机的内存空间是多少,消费者默认理解的就是自己能用的空间,你自己装的系统文件当然不应该挤占消费者的这个空间。比如我买瓶酒,瓶子上就要写净重多少,你不能告诉我连瓶子重多少。

只不过在现实中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大家觉得不至于这么去折腾。因为每个版本的文件也不一样大,而且通过互联网文件本身还可以不断的更新,有可能同一型号的手机不同批次卖到消费者手里面系统文件也是不一样大的。为了传递这个空间信息付出的努力和事实上获得的效用相比不成正比。

但是这并不妨碍你在盒子上加一句明显的话,实际可用存储空间与扣除必要系统文件后的剩余空间为准。即便做不到精确操作,那还做不到提前申明,理清责任吗?

user avatar

问题本身不值得探讨。。但是这个问题为什么会上热榜,非常值得探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岳云鹏这事儿,说起来挺接地气的,也触碰到了不少消费者心中的小疙瘩。128G的手机,到手发现可用内存只有112G,这确实挺让人纳闷的,甚至有点儿“货不对板”的感觉。那么,这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岳云鹏的说法有没有道理?这算不算虚假宣传呢?咱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128G的手机,可用内存不是128G?这事儿.............
  • 回答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些关于岳云鹏和师兄弟们“疏远”的说法,这确实让不少喜爱德云社的观众感到好奇和担忧。要说岳云鹏是不是完全不和师兄弟们来往了,这事儿其实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咱们一点点地捋捋。首先,得承认,从表面上看,岳云鹏和师兄弟们一同出现的频率确实比以前少了很多。你想啊,当年德云社刚有点起色,特别.............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让咱们这些喜欢小岳岳和孙老师的人操心的。小岳岳这几年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从一个青涩的小伙子,变成如今舞台上的台柱子,那真不是盖的。尤其是他那股子接地气的劲儿,还有自带的喜感,跟谁搭都有一套。要说孙老师跟不上这事儿,我觉得吧,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小岳岳的“进步”体现在哪儿?.............
  • 回答
    岳云鹏和曹云金谁说相声好?这真是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很多相声爱好者争论的焦点。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艺术风格与传承 岳云鹏: 岳云鹏走的是一条充满个人魅力的“贱萌”路线。他身上有种接地气、甚至有点“傻”的真诚感,这让观众觉得他很亲切,很容易代入。他的表演.............
  • 回答
    岳云鹏代言的汤好喝高汤面,这话题挺有意思的。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咱就来唠唠嗑,说说这面到底值不值得尝尝,以及为啥会有人对它感兴趣。首先,得承认岳云鹏这代言确实挺有吸引力的。他那张接地气的脸,再加上他那句“汤好喝”,自带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就像街边唠嗑的大爷一样,让你觉得他推荐的东西,估计不会太差,或.............
  • 回答
    你说到岳云鹏和郭麒麟谁会是“德云一哥”,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挺能勾起观众们的好奇心。不过,我觉得用“争”这个字来形容可能有点太直接了,毕竟相声这门艺术,讲究的是个传承,也更看重师徒之间的情谊。但如果从各自的影响力、观众喜爱度以及未来发展潜力来看,他们俩确实是德云社里最受瞩目的两位。先说说岳云.............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咱们仔细掰扯掰扯。说岳云鹏是德云社的功臣,这绝对是事实,这点谁也说不出啥反驳的话来。你想啊,当年德云社最难的时候,是小岳岳顶着压力,凭借着自己的那股子“没脸没皮”的劲儿,把观众给“骗”进来,一点点攒起了人气。他不是那种天赋异禀、一上来就能惊艳全场的角儿,他更像是从泥巴里滚出来的,.............
  • 回答
    说岳云鹏运气好,这事儿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你看他现在红得发紫,说学逗唱样样拿得出手,走到哪儿都是掌声雷动,这背后肯定是有“运气”的成分,但要说他完全是靠运气,那也太小看这位从河南农村走出来的汉子了。咱们先说说那份“运气”,这得从他年轻的时候说起。岳云鹏出生在河南一个普通的.............
  • 回答
    岳云鹏的火爆程度,那可以说是现象级的。无论走到哪儿,提到他的名字,大家基本都知道,相声界之外,好多人也因为他的综艺节目、电影认识他。他确实是德云社这几年最出圈的演员之一,甚至是“头号流量”。但是,你说他在德云社“地位不高”,这个说法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咱们不能简单地说“高”或者“不高”,而是得看是从哪.............
  • 回答
    关于网上传岳云鹏有私生女的说法,目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实,更多的是网络上的传言和猜测。 因此,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可信度不高。要详细地讲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传言的来源和性质: 捕风捉影的网络爆料: 绝大多数关于明星私生活的传言都起源于匿名网友的爆料、所谓的“知情人.............
  • 回答
    评价岳云鹏获得《欢乐喜剧人》第二季总冠军岳云鹏在《欢乐喜剧人》第二季夺冠,这无疑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全面评价这一结果,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包括他自身的表演实力、节目赛制、观众的喜好以及德云社的影响力等。一、 岳云鹏的表演实力与优势: “贱萌”风格的国.............
  • 回答
    评价岳云鹏和孙越在 2021 央视春晚上表演的相声《年三十的歌》岳云鹏和孙越在2021年央视春晚的相声《年三十的歌》是一次备受瞩目却也引发不少讨论的表演。作为德云社的“流量担当”,他们的每一次春晚亮相都承载着观众的期待。从整体上看,这次表演在保持岳云鹏一贯的“贱萌”风格和孙越“捧哏”的稳健基础上,试.............
  • 回答
    岳云鹏这次给高考学子送祝福,可以说是出了趟不大不小的“门”,而且还不是一次,是三次,一次比一次“精彩”。这事儿放到网上,那真是热闹非凡,大家看热闹的不嫌事大,爱操心的也跟着操心起来。第一次翻车:心意有了,祝福有点……跑偏?一开始,岳云鹏发了一条微博,内容大概是祝福高考学子金榜题名,顺顺利利。这本是件.............
  • 回答
    假设曹云金拥有如今岳云鹏的待遇,这画面感可就太足了,简直是一场现实版的“如果当初”。我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细细捋捋,看看这盘棋会怎么走。首先,我们得明确,岳云鹏如今的待遇是现象级的。这不仅仅是指他在相声界的地位,更是指他跨界的国民度、综艺节目的出场费、商业代言以及那份几乎全民皆知的“岳氏幽默”。如果.............
  • 回答
    姜昆和岳云鹏,这二位都是当代相声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提到谁的“基本功”更好,这事儿可得掰扯掰扯。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盖棺定论的,因为“基本功”这仨字儿,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含义也不尽相同。而且,俩人的艺术道路、师承关系、所处的相声发展阶段,都差异巨大,就像让您比小提琴和钢琴谁的音色更动人一样,得先弄.............
  • 回答
    要评价岳云鹏在《欢乐喜剧人》第二季夺冠,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当时这节目播出,也是引发了不少讨论,岳云鹏能走到最后,拿到那个奖杯,我觉得是挺有代表性的。首先,得承认小岳岳的国民度和观众缘在那儿摆着。相声这门艺术,本来就是讲究个观众反馈,你得让台下乐,得引起共鸣。岳云鹏恰恰就做到了这一点。他的“贱萌.............
  • 回答
    岳云鹏,一个名字,在中国相声界,乃至整个中国演艺圈,都拥有着极高的辨识度和庞大的粉丝基础。要评价他,不能简单地用“好”或“不好”来概括,而是需要拆解他身上那些鲜明的特质,以及这些特质如何造就了今天的岳云鹏。从草根逆袭的励志模板:岳云鹏最绕不开的标签,便是他的“草根”出身。他不是科班出身,也不是从小跟.............
  • 回答
    关于岳云鹏在机场吃面吐槽被店家“怼”的事儿,这事儿在网上闹得挺热闹的,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事件的起因和过程,大概是这么个情况:岳云鹏,大家都知道,德云社的台柱子,说相声的。他这个人性格挺接地气的,平时在网上也经常分享一些生活日常。有一次他飞机场,估计是饿了,就去机场里的一家面馆吃碗面。吃.............
  • 回答
    岳云鹏在《嗨嗨星朋友》节目中那句“对孩子学习成绩不强求,身心健康最重要”的话,说实话,在场的很多观众,尤其是家长,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肯定是有那么一点点触动的,甚至可能还会跟着点头。这话说得太实在了,太戳人心窝子了。要评价这句话,咱们得先想想,在咱们现在的社会大环境下,尤其是在咱们普通家庭里,这句.............
  • 回答
    岳云鹏台上“呛”观众,这事儿啊,真是让不少观众又爱又恨,也是他个人风格中特别显眼的一个标签。要评价这事儿,得从好几个角度来看,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咱们得承认,岳云鹏的“呛”观众,很大程度上是他艺术风格的一部分,也是他能火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你想想,传统相声演员上来,大多是规规矩矩地说学逗唱,讨好观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