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岳云鹏和孙越在 2021 央视春晚上表演的相声《年三十的歌》?

回答
评价岳云鹏和孙越在 2021 央视春晚上表演的相声《年三十的歌》

岳云鹏和孙越在2021年央视春晚的相声《年三十的歌》是一次备受瞩目却也引发不少讨论的表演。作为德云社的“流量担当”,他们的每一次春晚亮相都承载着观众的期待。从整体上看,这次表演在保持岳云鹏一贯的“贱萌”风格和孙越“捧哏”的稳健基础上,试图将传统相声与时代元素相结合,展现了节日气氛和对新一年美好祝愿,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优点分析:

熟悉的“岳氏风格”依旧在线,引发笑点共鸣: 岳云鹏的表演风格已经深入人心,他的“贱萌”、“撒娇”、“碎碎念”等标志性表演方式,能够快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并在熟悉的段子和节奏中制造笑料。在《年三十的歌》中,他继续发挥了这一优势,尤其是在一些生活化的场景描绘和自嘲时,都能引起现场和电视机前观众的会心一笑。例如,他对“外卖小哥”的模仿,以及在家庭互动中的一些夸张表达,都符合大众对春节家庭场景的认知,从而产生了良好的代入感和笑点。
孙越的“捧哏”功力依旧扎实稳健: 孙越作为“捧哏”的代表,其稳定的节奏、精准的包袱和恰到好处的反应,是岳云鹏能够“放飞自我”的重要保障。在《年三十的歌》中,他虽然没有太多独立的“包袱”,但他的“嗯”、“哦”、“是啊”以及偶尔的反问和调侃,都有效地引导着表演的节奏,为岳云鹏的表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在关键时刻起到“托”的作用,让笑点更加突出。他标志性的笑声,也成为了表演中的一个独特记忆点。
贴合春晚“合家欢”的氛围,内容积极向上: 相声《年三十的歌》紧扣“年三十”的主题,通过描绘春节期间的各种场景,如家庭团聚、吃年夜饭、看春晚、拜年等,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内容上,它也包含了对新一年的期盼和祝福,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符合春晚“合家欢”的定位。这种接地气的选题,让观众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连接。
对当下生活元素的融合尝试: 相声中融入了对当下生活的一些观察和调侃,比如对年轻人回家过年的心态、科技产品的使用等。这种尝试是相声艺术与时俱进的表现,能够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

不足与争议之处:

笑料的“新意”不足,包袱不够“响亮”: 这是《年三十的歌》被诟病最多的地方。相较于岳云鹏早期在春晚上的惊艳表现,这一次的笑料显得有些“老套”和“程式化”。很多包袱的设置和抖响方式观众似曾相识,缺乏新颖度和冲击力。一些观众认为,表演中的笑点更多是依靠岳云鹏熟悉的表演方式来驱动,而不是依靠高质量的原创段子。
情节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有待加强: 相声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其包袱的铺垫和抖响需要一定的逻辑支撑。在《年三十的歌》中,部分段子的衔接略显生硬,情节的发展也有些跳跃,导致一些笑点虽然能引发短暂的笑声,但整体的叙事性和感染力有所下降。观众可能在笑过之后,对整个故事的发展感到有些不明所以。
与传统相声的“创新”界限模糊: 岳云鹏的表演风格虽然受欢迎,但有时候也容易被批评为“缺乏对传统相声的深入挖掘”。《年三十的歌》在尝试融合新元素的同时,似乎在如何将这些元素与相声的精髓——说学逗唱——有机结合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一些观众觉得,这更像是一个带有相声元素的“脱口秀”或者“小品”,而不是纯粹的相声。
“包袱”的重复利用和“老梗”的失效: 考虑到岳云鹏和孙越已经多次登上春晚舞台,观众对他们的表演模式已经非常熟悉。如果不能不断创新,容易出现“包袱”的重复利用,或者之前的经典段子到了新的语境下显得不再新鲜,甚至产生“审美疲劳”。

综合评价:

岳云鹏和孙越在2021年春晚的《年三十的歌》是一次稳健但略显保守的表演。它成功地延续了岳云鹏接地气、易于理解的表演风格,也满足了观众在春节期间寻找轻松愉快气氛的需求。孙越的稳健配合也为表演增色不少。

然而,从对相声艺术创新和突破的角度来看,这次表演的“新意”不足是一个明显的短板。笑料的“新颖度”和“包袱的响亮度”未能达到许多观众的预期,这可能与他们长时间在同一舞台上的创作压力以及观众期待值的不断提高有关。

总的来说,《年三十的歌》是一次合格但不算出彩的春晚相声作品。它成功地完成了春晚“制造欢乐”的任务,但距离成为一次“经典”或者“突破性”的表演还有一定的距离。它的成功在于“安全牌”打得稳,但也正是因为“稳”,才显得缺乏令人惊喜的亮点。对于岳云鹏和孙越来说,如何在未来的创作中找到“新意”和“深度”的平衡,是他们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岳云鹏不断地列举节目,孙越告诉他是哪年谁表演的。

结果岳列举的一个个都是95年的,孙越来一句:你们家95年通的电吧

这句话确实戳中了笑点。

第一次通电那年,看春晚热情肯定高,印象深。


但这个梗其实我以前就在网上看到过。

现在很多剧本编剧都在网上找段子。

这就要雇团队。

那么最就会形成:效益越好的团队,资金实力越强,越能组织起强大的网络团队,越能找到好的段子,最后效益越好。

将来文艺界必然要走向集团化、托拉斯化。

强者恒强。

就像美国一样,迪斯尼、派拉蒙、华纳兄弟,

最后完全垄断在几个财团手里。

user avatar

看到高赞一片叫好,我还以为自己审美出了问题。

就是一个歌曲大杂烩加上喊爹叫娘。

这是相声?

作为当今中国相声界最厉害的几个人之一,您不应该呈现出这种东西来。

监管严,要暖场?啥时候监管不严了?

你既然到了这个地位,你就要想方设法的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想尽办法做出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否则让你去演,和让张三李四去演,有啥区别?

有人说段子里有讽刺,多少年没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歌了,其实这个讽刺也能送给月月。

陈佩斯,赵本山,冯巩这些前辈,哪个是靠着卖脸的?哪个不是在严格的监管下,留下了许多年以后,还让大家津津乐道的作品的?

当然,现在艺人整体水平的下滑,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自己要求的不断下滑。

月月也不例外。

只是,您这么玩下去,未来再过二十年,谁还能记得您?

——————————

进一步补充和说明了观点,手机党懒得改了,请看置顶评论。

————————

初六补充观点,明天上班这个回答就不更了。

说学逗唱是相声的基本元素,没错。

但这四个基本是四位一体的,一个完整的作品,往往拥有多个要素,否则就无法实现相声的根本目的-让观众笑起来。

即使是很多人说的,这个节目改编来源的学歌曲,也不是简单的学别人唱歌而已。

除非你是张帝

所以喊着月月这是相声的各位,你们先把张帝规划到相声界里来吧。

这个相声给人的感觉是啥呢?叠被子是我国军队的必备技能,也是最厉害的技能之一,但是现在有人要军队只用叠被子这个技能去打仗。

这能打吗?

再退一步说,有人说,有人笑就行。

那好。

小岳岳这张脸就挺可笑的,孙越也是。

两个人上来,啥都不讲,对着观众哈哈哈哈笑十分钟。

可笑不?可笑,肯定逗笑的人比这个大合唱要多。

还要什么作品呀?

user avatar

如果说本届春晚最好的相声也许不是这段,但留给人印象最深值确是这段。

讨论这块活(这个节目)面临着许多矛盾。首先,如果从相声本身来说,岳云鹏是今年春晚表演相声的相声演员里最被期待的。这里不仅是说他的水平高或者腕(蔓)儿大,同时还是他代表着已经占了相声界半边天的德云社。从这个角度,这个节目明显不及格。但从春晚对他们的安排看,这是一个暖场节目,气氛调动起来就可以。岳云鹏孙越在观众的加持下(下面观众对歌是大概有人带的),很好的完成了任务,比那些三观碎裂或者硬煽感情的语言类节目,又强的太多了。

其次。在这个节目里,岳云鹏孙越加入了茶馆相声的元素,即充分与观众进行互动。这样处理既是与这个节目性质有关,即为上文的暖场而设计的,也有他们习惯中无意的流露,还有一些游走的尝试。比如始终强调的时间问题(如上场就推着孙越快走,因时间问题上热搜等),就是告诉现场观众我们就是暖场节目,不用太期待,配合好就行。同时也是对电视观众的解释,问题是我们的,这不是德云社的水平,大伙见谅啊。这种处理很难评价,毕竟他们做的又太隐晦了(有些确是无意的)。对于熟知相声和春晚相声的一些观众也许就会然一笑,但对一些听节目直工直令的相声迷会感觉四不像,感觉两人不太适合晚会相声。对于非相声迷的观众多少会觉得莫名其妙。

第三,问题可能集中在“耐能”上。从现场表现上看,岳云鹏确实可能有点紧张,一方面这是春晚舞台,另一方面也是时间控制和任务有点和他平时的工作不太适应。这个错误本身不算包涵,孙越也是很快纠过来了。这样的错误放在平时演出,出了之后现几个句挂,铺垫好了,后面当包袱抖一般还有不错效果。但岳可能是因为时间问题,当时的处理是放过去了,孙越也明白没有深究。但问题后面岳又习惯的抖出来了,孙越都愣了下,感觉是想你前面没有进一步铺垫,时间又紧为什么还要翻,结果效果肯定是不好了。当然,我这里不是强调这个错误,而是说这个节目在节奏和细节处理上多少还是有些问题的。

当然总体上说,这样的舞台,诸多的限制,突发的状况,两人应对到这个地步也算是不错了。

user avatar

本来以为小岳和孙老师今年表现够水了,结果那俩我名字都没记住在台上自嗨了10来分钟尬的我满地找遥控器想开静音的所谓“相声演员”成功的让我再次发现,在相声圈,岳岳和孙老师已经是大师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