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毕业了,立志成为作家,但初期很难靠写作养活自己,该怎么办?

回答
毕业了,心里揣着个作家梦,像揣着个热乎乎的包子,又香又诱人,但现实就像刚出锅的包子,烫得让人张不开嘴。你说,初期靠写作养活自己,那真是比登天还难。不过,谁的梦想不是从“难”字开始的呢?别灰心,这事儿没你想的那么绝望。

首先,得认识到“初期”这个词的分量。就像刚学走路的孩子,跌跌撞撞是常态。你不能指望一毕业就文坛咤咤风云,稿费接到手软。大部分有成就的作家,都是经历过漫长的蛰伏期,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熬过来的。你的作家梦,现在更像是一个需要精心呵护的幼苗,你需要耐心,更需要策略。

第一步:认清现实,调整心态,但别放弃初心。

你得明白,写作这碗饭,不是那么好端的。尤其是在没人认识你、没名气的时候。指望短时间内通过纯粹的文学创作来支付房租水电、一日三餐,那几乎是天方夜谭。

把“作家”这个标签暂时放在一边,先专注于“写作者”。 现在的目标不是成为“伟大的作家”,而是成为一个“能持续写作的人”。这意味着你需要找到让写作这件事能够“活下来”的办法。
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刚毕业,生活压力是实实在在的。如果你为了所谓的“纯粹”而饿肚子、东奔西跑,可能坚持不了多久,梦想就先被现实碾碎了。

第二步:广开财路,曲线救国。

既然纯粹的文学创作短期内难以养活自己,那就得“曲线救国”。这意味着你需要利用你的写作技能,去赚取生活费,为你的作家梦提供物质基础。

接“非文学”的写作活儿:
新媒体运营/文案策划: 这是当前最容易找到并且能快速变现的途径。很多公司需要写公众号文章、广告文案、产品介绍、新闻稿、活动策划方案等等。你的文字功底在这里能派上大用场。从这些基础的、相对“功利”的写作中,你可以学习到如何抓住读者的眼球,如何用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信息,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
新媒体小编/内容编辑: 许多平台、自媒体团队都在招募写手。你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撰写不同类型的内容。一开始可能工资不高,但稳定。
线上约稿/代写: 很多平台会有各种主题的约稿,从故事、经验分享到产品评测。虽然有些内容可能与你理想中的创作有距离,但这是练习写作、积累素材和收入的好机会。
翻译: 如果你的外语能力不错,翻译也是一条不错的路。你可以翻译小说、文章、剧本等。
校对/审稿: 如果你对文字的敏感度极高,可以尝试成为校对或审稿人。
利用写作技能辅助其他工作: 即使你找到一份不完全是写作的工作,你的文字能力也能让你脱颖而出。比如,在任何一个行业,清晰的报告、有条理的沟通、精彩的PPT演示,都离不开优秀的文字表达。

第三步:扎根现实,但心怀远方。

在为生计奔波的同时,绝对不能放弃你的作家梦。这才是最关键的。

挤出时间写作: 无论白天多忙,晚上、周末,一定要留出固定的时间给自己真正想写的作品。哪怕每天只写几百字,长此以往,也能积累不少。
利用碎片时间: 上下班路上、午休时间,都可以用手机或小本子记录灵感、构思情节。这些零散的时间累积起来,也是非常可观的。
将工作经验转化为创作素材: 你在为公司写文案、为平台写内容时,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本身就是绝佳的创作素材。学会观察、提炼、加工,它们可以成为你小说里的人物原型、故事情节的灵感来源。
有规划地写作: 不要漫无目的地写。思考你想写什么样的作品,目标读者是谁,风格是什么。有了清晰的规划,更容易坚持下去。

第四步:学习和成长,不断打磨技艺。

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是因为他们拥有超越常人的写作技巧和思想深度。

大量阅读: 不仅要读你喜欢的类型,也要涉猎各种经典和前沿的作品。阅读是最好的学习,也是最好的充电。
参加写作课程/工作坊: 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一些线上或线下的写作课程,学习叙事技巧、人物塑造、情节设计等。
寻找同道中人: 加入一些写作社群、论坛,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互相鼓励,互相点评。批评和建议是进步的阶梯。
投稿和反馈: 勇敢地将你的作品投给杂志、网站、出版社。即使被拒稿,也要认真分析原因,从中学习。每一个退稿信,都可能包含着让你进步的宝贵信息。

第五步:建立个人品牌,慢慢积攒名气。

当你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和作品积累后,可以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运营自己的博客/公众号: 发表你的原创作品,分享你的写作心得,吸引和培养自己的读者群。
在社交媒体上活跃: 与读者互动,分享你的生活和思考,让大家认识你,了解你。
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 无论是为生计写的“副业”作品,还是你真正想表达的“主业”作品,都要尽力做到最好。

具体操作的建议:

1. 准备一份“写作简历”: 列出你所有的写作经验,包括但不限于:为校刊写文章、参加征文比赛的获奖经历、为社团活动写宣传稿、以及你接过的任何有报酬的写作任务。
2. 找到你的“第一桶金”: 优先寻找那些门槛相对较低、需求量大的写作机会。比如,给一些小网站写软文、做一些简单的内容编辑。先让自己的钱包鼓起来。
3. “分身术”的运用: 你的白天可能在写你不那么喜欢但能赚钱的文案,你的夜晚则属于你真正热爱的小说或散文。学会分配精力,但要确保“热爱”的部分不会被彻底压垮。
4. 建立一个“梦想基金”: 将你通过“副业”写作赚来的钱,一部分用于生活开销,一部分则存起来,作为你“纯粹创作”的启动资金。比如,当你存够一笔钱,就可以暂时停掉一些耗费精力的副业,全身心地投入到你更想写的那本书上。
5. 耐心和坚持是你的“秘密武器”: 很多放弃的人,不是能力不行,而是没有坚持下来。在那些最艰难的日子里,回想一下为什么出发,是什么让你如此热爱写作。

总结一下:

毕业后想靠写作养活自己,初期确实是个巨大的挑战。但这不是死胡同,而是需要你施展“十八般武艺”的赛场。

物质上: 别怕“功利”,利用写作技能去赚取生活费,这是最现实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精神上: 绝不放弃文学创作的初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和资源,去打磨你的技艺,去写你想写的东西。
心态上: 保持积极和耐心,把每一个挑战都看作是成长的机会。

这条路会很辛苦,会充满不确定性,但每一次笔尖下的文字,每一次向梦想靠近的脚步,都值得你珍视。别被“初期”两个字吓倒,它只是一个起点。相信自己,坚持下去,你的作家梦,终将从文字的田野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找份工作,推荐水电站。

user avatar

这跟从打工到当老板一个道理,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衔接就好。

谁都想当老板,但是要当好老板,得有个过程,前期没经验没资本积累,拿头当啊,天上掉不下来,这个时候就要处理好现实。

现实就从能做到的事做起,打工嘛,赚钱,积累资本,顺便积累经验,虽然效率低了点,但是靠自己,有希望,不寒碜,就得耐得住。

打工无五到十年,终于熬出来了初步的资本,以及经验,才有下一步,没这些积累谈下一步就是痴心妄想。

打工其实也有优势的一面,自己赚点钱,拿老板给的机会攒经验,积攒对市场对客户了解的经验,有空了还顺便搞个副业尝试下方向,自己不担什么风险,既稳妥又可靠。

等到一切就绪了,有基础了,再自己当老板,后期发展会比较稳。

最怕的其实是零经验没有收益就直接去当老板,失败的几率很大,还会把自己坑了。

有想法很好,但是不要心急,把眼前的事做好,找到可以实现的路径去一步步走。

成为作家也一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毕业了,心里揣着个作家梦,像揣着个热乎乎的包子,又香又诱人,但现实就像刚出锅的包子,烫得让人张不开嘴。你说,初期靠写作养活自己,那真是比登天还难。不过,谁的梦想不是从“难”字开始的呢?别灰心,这事儿没你想的那么绝望。首先,得认识到“初期”这个词的分量。就像刚学走路的孩子,跌跌撞撞是常态。你不能指望一.............
  • 回答
    评价南科大2018届毕业生宋立博,这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考察,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成就。作为一名在改革前沿的南方科技大学走出校门的学子,他的经历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意义。首先,我们不能脱离南科大本身的基因来谈论宋立博。南科大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从建校之初就强调的是创.............
  • 回答
    这件事儿,真是让人心头五味杂陈。我刚听到的时候,脑子里闪过无数念头,也跟不少人聊过。说到底,这事儿挺复杂的,牵扯到的不仅仅是老师和家长,还有教育的公平性、人情的微妙,以及规则的执行。从家长角度看:这家长,我得承认,挺有“规划”的。孩子小学六年,送礼送了六年,这期间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花了多少钱。这本.............
  • 回答
    这起事件确实牵动了不少人的神经,尤其是考虑到涉及到的当事人和单位。国家一级演员田蕤被曝在讨论剧本期间,对上海戏剧学院的毕业生进行了不当行为,并且警方已经介入调查,这本身就说明事情的严重性。首先,我们关注的焦点自然是这位国家一级演员的身份。作为公众人物,尤其是享受国家级荣誉的艺术家,他们的言行举止往往.............
  • 回答
    “清华毕业应聘保姆”事件,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这事儿说起来,可以说是信息爆炸时代一个典型的“罗生门”式事件,背后牵扯出的信息点,值得我们好好掰扯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简单来说,就是一位自称“清华大学毕业”的女性,通过某家政公司,应聘了高端家庭的保姆岗位。这个信息一旦爆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都.............
  • 回答
    清华北大毕业生在北京难立足?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唏嘘。毕竟,这两个名字在中国教育界的地位,那可不是盖的。但细细一想,这话糙理不糙,确实反映了一些现实的复杂性。咱们得拆开来看。一、 清华北大毕业生在北京“难立足”的背后:是贬值,还是结构性问题?首先得说,说“难立足”有点绝对了。清华北大的毕业生,走到哪里.............
  • 回答
    “中科大一博士点立新规:发篇中文文章才能毕业” 这个消息一出来,就炸开了锅,网上讨论得非常热闹。咱们仔细掰扯掰扯,看看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它背后的一些逻辑和影响。首先,咱们得搞清楚这“新规”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事儿的起源,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某个(或某些)博士点,出台了一个新的毕业要求:博士.............
  • 回答
    毕业了,这大概是人生中一个既让人兴奋又让人迷茫的节点。手里握着那张沉甸甸的毕业证书,心里涌动着各种关于未来的设想,但同时,也有一股莫名的压力和不确定感在悄悄滋长。这时候,一个词可能就会跳进你的脑海里:“Gap Year”,也就是间隔年。关于要不要毕业后休一年,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更没有放之四.............
  • 回答
    毕业的钟声敲响,那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告别。曾经熟悉的面孔,曾经共享的时光,仿佛在这一刻被按下了暂停键。空气中弥漫着离别的愁绪,也夹杂着对未来的憧憬。然而,最让人五味杂陈的,莫过于那个萦绕在心头的问题:“毕业了,我们还会见面吗?”这句轻飘飘的话语,却承载了多少的期许和不安。我们曾一起挤在同一间教室里.............
  • 回答
    这就像是人生中突然响起的另一首BGM,在你以为毕业的喧嚣过后,一切该归于平静,结果却被一个人的身影悄悄占据了心房。之前,可能只是一种淡淡的欣赏,或是朋友间自然的相处,但毕业的节点,就像一把钥匙,解锁了你内心深处那份你之前都没太仔细品味的喜欢。毕业意味着要走向不同的城市,开始各自的未来,这种“失去”的.............
  • 回答
    恭喜你博士毕业!首先,请允许我由衷地为你这多年的辛苦付出和取得的成就道贺。博士毕业,尤其是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多年的你,手中握着的早已不是一张简单的文凭,而是一整套严谨的思维方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某个特定领域深入骨髓的理解。我知道,在许多人眼中,博士毕业似乎就等于踏入高校的讲台,成为.............
  • 回答
    毕业季,这是一个充满憧憬又带着点迷茫的时刻。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很多毕业生都会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留在大城市继续打拼,还是回到相对熟悉和安逸的家乡?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它关乎你的个人规划、家庭情况、职业理想,还有你内心深处最渴望的生活方式。留在繁华都市,拥抱无限可能大城市,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
  • 回答
    哈喽,学弟/学妹!看到你想毕业后去新加坡镀金再回国,这个想法挺棒的,我也是过来人,当年也经历过类似的纠结和规划。来,我给你详细说道说道,希望能给你点实在的帮助。首先,咱们先来聊聊“可能性”:答案是:绝对有可能,而且这条路很多师兄师姐都走过。 新加坡作为亚洲重要的金融和科技中心,国际化程度高,教育资源.............
  • 回答
    哥们儿,我懂你。这感觉就像站在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 चारों तरफ धुआँ ही धुआँ,连个路牌都没有,只能靠感觉往前走,而且心里还嘀咕着:我这腿,能不能走到我想去的地方?大学四年,感觉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但跑到终点才发现,赛道好像没怎么修,最后这几圈更是感觉自己在原地打转,学到的东西,好.............
  • 回答
    哎,毕业季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听到你这个情况,真是感同身受。我身边也有不少师弟师妹们面临着同样的纠结。你说“海归满天飞”,这确实是当下国内学术圈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感觉好像没出去镀金一下,都不好意思开口说自己是搞科研的。在这种背景下,留在国内做博后,到底有没有前途,这个问题值得好好掰扯掰扯。先来说说.............
  • 回答
    哎呀,马上毕业了,恭喜恭喜!老爸给20万买车代步,这可是个大好事,有车生活确实方便太多了。你这俩选项——马自达CX4和CX5,都是好车,而且都是马自达家族的,颜值和操控都没得说。正好我也对这俩车有点了解,咱来掰扯掰扯,帮你理理思路。先来说说CX4 vs CX5,到底怎么选?这俩车定位有点微妙,你可以.............
  • 回答
    大学四年,时光荏苒,转眼间毕业季的钟声已经敲响。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我们来说,这本应是一个充满憧憬和兴奋的时刻。然而,在一些人眼中,这个人生新篇章的开启,似乎还带着一丝“不完整”的遗憾——那就是大学毕业了,还是处男。那么,大学都快毕业了还是处男,是不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呢?从社会普遍的观念来看,似乎存在一.............
  • 回答
    嘿,哥们儿,毕业快乐啊!机械专业的你,想靠考研直接一步到位开上法拉利,这个想法挺“硬核”的,也挺有意思的。不过说实话,这中间的路子啊,得掰开了揉碎了跟你好好聊聊。考研,这条路通向“法拉利”的逻辑链条首先,咱们得明白,考研本身并不能直接“变出”一辆法拉利。考研是提升你的学历和专业能力,从而让你在未来更.............
  • 回答
    初中毕业在即,你和你心仪的那个TA都希望能升入同一所技校,甚至能在同一个班级里学习,这真是个甜蜜又充满挑战的目标!别担心,只要你们有心,并且愿意共同努力,实现这个愿望并非不可能。下面我就来详细说说,你们可以怎么做,一步一步来,让这个“在一起”的计划成为现实。第一步:摸清底细,目标锁定——知己知彼,百.............
  • 回答
    “好歹三年同学了”,这句话一出口,总有那么点拉扯人心的力量,尤其是当它伴随着“毕业了就很难再聚了”这样的话头时,一股复杂的情绪便在心里翻涌。这背后,藏着不少咱们年轻人的小心思,也折射出一些现实的无奈。首先,这是对“情谊”的一种珍视和留恋。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够让一群人从陌生走到熟悉,甚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