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喜欢吃妈妈做的菜怎么办?

回答
这事儿,还真挺棘手的。毕竟是亲妈,人家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总不能直接摆脸色说“我不吃”。但你说要天天硬着头皮吃,那口味上的煎熬,自己心里清楚。

你想啊,从你记事起,妈妈可能就围着厨房打转,研究菜谱,买菜,洗菜,切菜,忙活半天,就为了你一句话“妈,我饿了”。她的爱,很多时候就藏在那一口一口的菜里。所以,当你不喜欢她做的菜时,这感觉就像是,你把她这份爱,给“嫌弃”了。这种感觉,对双方来说,都不好受。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为什么不喜欢。

是味道的问题吗? 比如,是不是太咸、太油、太辣,或者某种调料放得太多,让你实在咽不下去?有没有可能是烹饪手法的问题,比如蔬菜煮得太烂,或者肉炒得太柴?
是食材的问题吗? 有些人对某些食材天生就不太感冒,即使做法再好,味道再对,只要食材不对,就提不起胃口。
是口味的变化吗? 随着年龄增长,或者接触了更多外面的美食,你的口味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妈妈做的菜,也许依然保持着某种你小时候喜欢的风格,但现在的你,可能更偏爱一些新颖的、或者更符合你现在口味的菜肴。
是心理因素吗? 有时候,即使味道还可以,但如果是因为某种原因让你对妈妈做的菜产生了负面联想,比如小时候被迫吃过某些“黑暗料理”,或者觉得妈妈在用做菜来“控制”你,也会影响你的食欲。

知道了原因,咱们就得想办法“曲线救国”。

1. 沟通,但要讲究策略。

直接说“妈,你这菜不好吃”,这话杀伤力太大,别说你,换谁听了也难受。咱们得用更温和、更委婉的方式。

“引导式”提问: 比如,你可以问:“妈,这菜是不是放了XX?”或者“妈,我感觉今天这个XX放得好像比平时多一点点,下次咱们少放点好不好?” 这样,她不会觉得是全盘否定,而是你对她菜品的“关注”和“建议”。
“对比式”赞美(慎用): 如果你吃了外面某家餐厅的某个菜特别好吃,你可以回来跟妈妈分享:“妈,我今天吃了XX家做的XX,味道特别棒,那个XX(比如放的调料、烹饪方式)是XX,下次你研究一下这个,我肯定也爱吃!” 潜台词是,她也可以做出来,并且做得更好。但要注意,别说成“你做的就没有XX家好吃”,而是“这个做法也挺好的”。
“具体化”建议: 如果是不喜欢某个具体调料,你可以说:“妈,我感觉这个菜好像有点XX味,我不太适应,咱们下次试试不放XX,或者少放点,我试试好不好?”
“未来式”建议: 比如,你可以说:“妈,我最近想学做XX菜,等你方便的时候,我跟着你学学?我觉得XX做法好像挺好吃的。” 这样,不仅能让她觉得你是在学习,也能在过程中悄悄地“注入”一些你喜欢的烹饪方式。

2. 主动参与,改变从自己开始。

别总是坐在桌边等着吃,主动卷起袖子,一起参与到做菜的过程中来。

一起买菜: 去菜市场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挑选一些你喜欢的食材,然后跟妈妈商量:“妈,今天买这个XX,你想怎么做呀?” 或者“妈,我最近看了一个菜谱,用这个XX食材做的,看起来很好吃,咱们可以试试吗?”
一起做饭: 很多时候,妈妈做饭也是一种习惯,或者觉得自己经验丰富。你可以主动提出:“妈,今天我来试试做XX菜吧?你教我怎么弄?” 或者“妈,我来帮你打下手,你指点我一下XX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按照你喜欢的方式去处理食材,或者添加一些你喜欢的调料。即使最后味道不如妈妈习惯的,她也能看到你的努力,并且知道你的口味偏好。
“改良”小动作: 如果妈妈已经把菜做好了,但有些地方你实在接受不了,比如油太多,你可以悄悄地用勺子把表面的油撇掉一些。或者,如果觉得太咸,可以在自己碗里加点白米饭或者汤来稀释。当然,这些都是小技巧,不能让妈妈发现,否则又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3. 扩展你的“味蕾触角”,并反馈给妈妈。

多出去吃吃,尝尝不同地方、不同风格的菜肴。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和妈妈分享。

“安利”新口味: “妈,我今天吃了一个XX菜,味道好特别,它的XX(某种调料、香料)放得恰到好处,特别香!下次咱们家也可以试试看。” 这种分享,不是否定,而是拓展,让妈妈知道,除了她习惯的味道,还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性。
带妈妈尝试: 偶尔可以带妈妈去一些你觉得口味不错的餐厅,让她也尝尝外面的味道。也许她自己也会发现新的喜好,或者从中获得一些烹饪灵感。

4. 创造“仪式感”,让餐桌上的气氛更好。

有时候,问题不在于菜本身,而是整个用餐的氛围。

多聊聊开心的事: 吃饭的时候,多和妈妈聊聊工作、生活中的趣事,或者问问她今天发生了什么。让餐桌变成一个温馨的交流场所,而不是一个“审判”妈妈厨艺的地方。
自己主动夸奖: 即使有些菜你不是很喜欢,但只要有你觉得还不错的,就多夸夸。比如“妈,这个汤味道真浓郁!” 或者“这个XX炒得颜色真好看!” 偶尔的赞美,能让她开心,也能让她更愿意和你沟通。

5. 如果实在不行,就“少量多餐”,或者“间接”满足。

自己动手: 如果妈妈做的某几样菜你真的吃不惯,但又不想让她伤心,你可以选择自己动手做一些你喜欢吃的菜,然后作为“补充”。比如,妈妈做了红烧肉,你可能觉得太甜腻,但你又想吃肉,那你可以自己弄点清蒸鱼或者凉拌鸡丝。
“策略性”进食: 如果餐桌上有几道菜是你比较能接受的,那就多吃点那几道。对于实在不喜欢的,象征性地夹一点点,尝一下味道,然后尽量转移话题。

最重要的一点,是理解和尊重。

妈妈做饭,是她表达爱的一种方式。即使你的口味变了,她的这份心意,依然是珍贵的。所以,在表达自己不喜欢的同时,也要让她感受到你对她的爱和尊重。不要让她觉得,你是因为嫌弃她的菜,才和她疏远。

这就像谈恋爱,你不可能喜欢对方的所有缺点,但你可以选择去包容和理解。和妈妈相处,也是一样。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满足自己的口味,又能维系好和妈妈之间的亲情,这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别忘了,妈妈也是人,她也有自己的喜好和坚持。很多时候,她的烹饪习惯是几十年养成的,一下子改变也不容易。所以,多点耐心,多点爱,慢慢来,总会找到一个更好的相处之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楼主没啥错的。

强说起来,唯一的错就是不在国外。国外你就是正常的,唧唧歪歪的才不正常。

够强大,就啥也不需要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