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妈妈王夫人为什么不喜欢林黛玉?

回答
贾宝玉的妈妈王夫人,这位雍容华贵的国公府夫人,在《红楼梦》的众位女性形象中,扮演着一个复杂而矛盾的角色。对于林黛玉,她的态度确实不像对薛宝钗那样热情有加,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疏远和不喜。这其中原因,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而成的结果。

首先,我们得从王夫人自身的性格和价值观来分析。王夫人是典型的封建大家族里的主母,她的行为和思想深受那个时代背景的制约。她更看重的是家族的体面、长幼尊卑的规矩,以及“贤良淑德”的世俗标准。她希望儿子的婚姻能够门当户对,能够为家族带来助力,并且能够安分守己,不惹是生非。

相比之下,林黛玉的身上,虽然有才情,有灵气,但她的出身,她的性格,与王夫人所期望的“好媳妇”形象,有着不小的差距。

出身的差距,是王夫人心理上的一道坎。 林黛玉是林如海和贾敏的女儿,贾敏是王夫人的小姑子。虽然是亲戚,但林家毕竟已经不如贾家显赫,而且林如海是巡盐御史,并非像王家那样世代簪缨,拥有显赫的政治资本。更重要的是,林家已经“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除了黛玉,再无其他亲属。这意味着,一旦黛玉嫁入贾府,娘家对贾府的扶持几乎为零。王夫人作为贾府未来的主事者,她考虑的不仅仅是宝玉的个人幸福,更是整个家族的利益。她自然会倾向于能为贾府带来更多益处的儿媳妇,而宝钗的薛家,无论是在财力还是人脉上,都比林家更有优势。

黛玉的性格,与王夫人所推崇的“温顺”、“乖巧”格格不入。 王夫人喜欢的是那种端庄持重,逢人便笑,懂得讨长辈欢心的女孩。这一点,从她对薛宝钗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无论对长辈还是平辈,都表现得体,说话滴水不漏,总能说些恰到好处的话,让长辈听了心里舒坦。而黛玉呢?她敏感多疑,心思细腻,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伤感落泪,言语中也多有锋芒,不善于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在王夫人看来,黛玉的这种“小性儿”,她的“多愁善感”,都是不符合大家闺秀的身份的,甚至是有些“不安分”的表现。

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王夫人对宝玉未来的担忧,以及她自身缺乏安全感。 王夫人深知宝玉的性情,他叛逆、不喜仕途经济,对“规矩”二字常常嗤之以鼻。她害怕宝玉被黛玉那种“痴情”和“叛逆”的气质所影响,更加远离世俗,最终“不成器”。相对而言,宝钗的“宝姐姐”形象,更符合她对儿子未来能够“安分守己”,将来能有所成就的期待。宝钗的“随分从时”,恰恰是王夫人所希望宝玉能够具备的一种品质。

还有一种解读,是关于王夫人对“克星”的迷信。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很多长辈会担心儿媳妇是否会“克”自己的儿子,或者是否会“旺”自己的儿子。虽然书中没有明确写出王夫人有这样的迷信,但考虑到她所处的环境和她的思想,这种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黛玉的体弱多病,她的敏感多疑,在一些迷信的观念里,或许会被解读为“不利”的征兆。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宝玉本人对黛玉的态度。 宝玉对黛玉是真心相爱,是“姑苏十二钗”里最纯粹、最深刻的一对。但正是这份“不合时宜”的爱情,在王夫人看来,反而是一种“不祥”的信号。她希望宝玉能走上正途,娶一个能帮他辅佐家业的妻子,而不是沉溺于儿女情长,甚至因为这种感情而与家族的期望背道而驰。

总而言之,王夫人对林黛玉的不喜欢,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既有她作为大家族主母的现实考量,也有她个人性格和价值观的局限,更有对儿子未来的一种复杂期待和担忧。她喜欢宝钗,是因为宝钗身上展现出的,是她所认为的“理想儿媳”的特质,是能够帮助她维护贾府荣耀,并且让宝玉“安稳”的女子。而黛玉,虽然才情出众,但她的“与众不同”,她的“孤高敏感”,反而让王夫人感到难以掌控,甚至有些不安。这或许也是《红楼梦》里,封建礼教对美好情感的一种无形压抑和阻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每一个养儿子的妈妈,都不喜欢那个把自己心头肉一般的宝贝儿子给变成一只失魂落魄大舔狗的女孩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贾宝玉的妈妈王夫人,这位雍容华贵的国公府夫人,在《红楼梦》的众位女性形象中,扮演着一个复杂而矛盾的角色。对于林黛玉,她的态度确实不像对薛宝钗那样热情有加,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疏远和不喜。这其中原因,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而成的结果。首先,我们得从王夫人自身的性格和价值观来分析。王夫人是.............
  • 回答
    要说贾宝玉为何最终选择出家,而不愿与薛宝钗共度一生,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不爱”就能概括的缘由。这背后牵扯着贾宝玉骨子里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认知,他对纯粹情感的极致追求,以及他对封建礼教、世俗功名的深深厌恶。而薛宝钗,尽管她浑身是宝,但她所代表的一切,恰恰是贾宝玉想要逃离的。首先,我们得理解贾宝玉的“叛逆.............
  • 回答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吃嘴上的胭脂,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情节,很多人会将其与亲密关系联系起来,认为这暗示着他与女性之间的亲昵。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解读:首先,贾宝玉生活的环境是极其讲究女性之美的。他从小在女性堆里长大,对脂粉、香料、服饰等女红之物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和喜爱。他认为“.............
  • 回答
    在《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让贾宝玉和王熙凤遭受病痛折磨的马道婆,其身份的确切描述,书中并没有用一个单一、明确的词语来概括。然而,通过文本的细节我们可以抽丝剥茧,拼凑出她大概的“职业”和“路数”。首先,从她的名字“马道婆”来看,“道婆”这个称谓本身就指向了一个与道教有关的女性修行者或从业者。在中国传统.............
  • 回答
    说起《红楼梦》里的贾珠,很多人可能觉得他是个边缘人物,甚至有些读者会把他直接忽略掉。毕竟,他在书中实际露面的篇幅少得可怜,早早就领了便当,留下的只是一个名字和一段短暂的过往。但即便如此,我总觉得,贾珠这个角色的存在,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他就像一座沉默的基石,支撑着贾府,也影响着许多人的命运,他的意义,.............
  • 回答
    《红楼梦》里,贾府显赫一时,出了一个金陵十二钗之首的元春,被封为皇贵妃。这等荣耀,按理说,贾府应该是朝野上下敬畏有加的香饽饽,怎么还会有人敢来敲诈勒索?这事儿说起来,就得细品一下大观园里的潜规则和官场的复杂性了。首先,咱们得明白,元春虽贵为皇贵妃,但终究只是皇帝的女人,是后宫的宠妃。皇帝后宫佳丽三千.............
  • 回答
    这事儿发生在元宵夜,贾府上下好不热闹。宝玉和黛玉正在一处赏灯,玩得高兴。黛玉兴致来了,就想跟宝玉喝一杯。她盛了酒,递给宝玉,还带点小女儿的娇嗔,让宝玉喝她的酒。宝玉自然是依着妹妹的,正准备接过来,这会儿王熙凤正好过来。凤姐可不是个省油的灯,眼尖着呢。她一看到宝玉要喝酒,就赶紧拦住,对宝玉说:“二爷,.............
  • 回答
    在《红楼梦》的时代背景下,贾母自谦“我们这样的中等人家”,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充满政治和文化意味的说法。要理解她为何这样说,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当时的社会等级划分,特别是对“上等人家”的理解。一、 贾母为何自谦“中等人家”?贾母之所以会这么说,并非因为贾府真的只是个“中等人家”,而是出于以下几个.............
  • 回答
    这情节,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叫晴雯去给林黛玉送旧绢子。初看之下,似乎只是个寻常的差事,可细细琢磨,这里面藏着不少门道,可以说是宝黛之间一段深藏不露的“心里话”。首先,得说说这“旧绢子”的来历。这东西可不是普通的帕子,它是宝玉挨打之前,林黛玉亲手为他做的那条旧绢子,上面还绣着他自己的.............
  • 回答
    《红楼梦》里,宝玉和黛玉这对“木石前盟”的故事,说是虐恋情深,一点不夸张。他们俩凑在一起,那是真真切切的,旁观者看着,有时候是甜到心里,有时候又是酸到牙根痒痒,特别像咱们现在说的“虐死单身狗”。要说他们俩怎么虐狗,那可真是从生活的点滴细节里,一点点渗出来的。1. 眼神里的密语,旁人插不进的默契宝玉和.............
  • 回答
    《红楼梦》中,贾府作为赫赫扬扬的国公府,其联姻策略自然有着多层考量,并非仅仅是简单的门当户对。当书中提到贾家与尤氏、秦氏这样的“寒门”结亲时,其背后所隐藏的目的,往往比表面上看要复杂和现实得多。这其中,既有巩固政治地位的需求,也有经济上的互补,更掺杂着家族内部权力斗争和个人情感的考量。首先,从政治和.............
  • 回答
    红楼梦里,林黛玉初进贾府时选择从侧门而入,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蕴和考量,并非偶然,而是作者曹雪芹精心设计的一个情节,用以烘托林黛玉的身世、性格以及她即将面对的贾府环境。首先,从礼仪和身份的角度来看,黛玉初来乍到,虽然是王夫人的外甥女,是薛家之后,但毕竟是寄人篱下,身份上存在着一层微妙的差异。贾府作为.............
  • 回答
    《红楼梦》中,像刘姥姥这样的穷亲戚在大观园受到贾母的款待,绝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这背后既有贾母个人的性格和品味,也有当时社会风气、家族关系的考量,甚至隐藏着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下面我将详细地分析这些原因:一、 贾母个人的性格和品味: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闲愁”的心理: 贾母年.............
  • 回答
    关于《红楼梦》的几版改编,以及陈晓旭和新版“宝黛”的评价,这确实是很多红迷津津乐道的话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红楼梦”。我来试着聊聊我的看法,希望能聊得详细一些,也尽量摆脱AI的生硬感。旧版红楼梦比新红楼好在哪?谈到旧版《红楼梦》(1987版),大家首先想到的词往往是“经典”和“原著还原”。这话一.............
  • 回答
    《红楼梦》中薛姨妈(薛蟠之母)留在贾府并非简单的“赖”字,而是多重社会关系、家族利益与个人处境交织的复杂结果。以下从多个层面详细解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家族联姻与利益捆绑1. 贾府与薛家的姻亲关系 薛姨妈作为薛家次女,其婚姻已与贾府形成紧密联系。贾母对薛姨妈的宠爱(如“薛家女儿最会来事”).............
  • 回答
    在《红楼梦》原著中,关于贾宝玉与谁有过实质性的亲密关系,作者曹雪芹的处理非常含蓄和写意,并没有直接描写他与某位女性“上过床”。这是古典小说的一种常见笔法,许多事情都留给读者去想象和体会。然而,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书中的情节和宝玉的情感脉络,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问题:1. 最为直接的“疑似”:袭人袭人.............
  • 回答
    《红楼梦》第九回“二木成婚,炮凤成鸾;二宝玉全成,宝玉受辱”中,贾宝玉在学堂里被贾环当众泼脏水,事情闹得非常难堪。在这个节骨眼上,作为贾府辈分上属于宝玉的晚辈,也是亲戚关系的贾兰,却显得置身事外,甚至可以说有点冷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贾兰的年纪与性格: 年幼: 贾兰这会.............
  • 回答
    说起贾宝玉不喜贾兰射鹿这桩事,得从宝玉身上那股子“混账”劲儿说起,也得从他身上那份与众不同的“痴”说起。咱们先得知道,贾兰是谁?他是贾珠的儿子,是宝玉名义上的侄子。这贾珠啊,可是宝玉最亲近的大哥,早早去世了,宝玉对他自然是格外疼爱。宝玉虽然是个公子哥儿,整日里混迹在女儿堆里,看似不理俗事,骨子里却是.............
  • 回答
    关于贾宝玉的大名,这确实是《红楼梦》中一个颇有趣味,也让不少读者好奇的问题。书中,贾宝玉主要以“宝玉”之名为人熟知,这个名字贴切地反映了他玉润温和的气质,以及作为贾府中心人物的地位。然而,我们细细探究,不难发现他其实还有更正式、更具家族意义的名字。首先,我们从他的家族出身来推断。贾宝玉是宁国公、荣国.............
  • 回答
    曹雪芹对贾宝玉的态度,绝非是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而是带着一种极其复杂、深沉,近乎于“痛爱”的情感。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代背景、他个人的经历以及小说中展现出的种种细节。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并非为了迎合世俗的审美的,更不是为了歌颂某一种生活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