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大名可能叫什么?

回答
关于贾宝玉的大名,这确实是《红楼梦》中一个颇有趣味,也让不少读者好奇的问题。书中,贾宝玉主要以“宝玉”之名为人熟知,这个名字贴切地反映了他玉润温和的气质,以及作为贾府中心人物的地位。然而,我们细细探究,不难发现他其实还有更正式、更具家族意义的名字。

首先,我们从他的家族出身来推断。贾宝玉是宁国公、荣国公的后代,出身于显赫的贾府。按照当时的礼法和习俗,像贾宝玉这样的贵公子,通常会有谱名,也就是按照家族辈分来取的正式名字。

书中明确提到过,他的叔叔贾政,字是“军门”,而贾宝玉的父亲贾政,字是“用父”。这表明贾家重视字号的使用。宝玉的父亲贾政,字“用父”,而宝玉的祖父是贾源,贾源的父亲是贾演。从“源”和“演”这两个字来看,贾家是按照“源泉”之意来取名,这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取名线索。

更关键的线索来自书中对宝玉的称呼。虽然大家多叫他“宝玉”,但他的父亲贾政在一些场合,比如教训他的时候,会直呼其名。虽然书里没有直接说出“贾XX”这样的全名,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旁敲侧击的信息来猜测。

在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史湘云初次见到宝玉,说了这样一句话:“只可怜宝玉不争气,年已十四,还是个不得读书的禄蠹。”这里提到了宝玉的年纪,十四岁。在中国古代,男子到了十四岁,便有“弱冠”之说,虽然弱冠是指二十岁,但十四岁也算是一个进入少年时期的重要节点。在这个年纪,一个贵族子弟很可能会有正式的名字了。

我们再来看看书中对其他主要男性人物的称呼。贾赦,字“体仁”。贾政,字“用父”。他们的儿子,比如贾琏,字“琏二”。贾环,字“环三”。这些名字和字号都带着明显的家族传承和辈分意味。

而宝玉的父亲贾政,字“用父”。根据古代的命名习俗,父子的名字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或者以某种方式呼应。不过,直接从“用父”推导出宝玉的名字,并无明确的依据。

然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就藏在“宝玉”这个名字本身。我们知道,贾家的谱系中,除了贾母、贾代善之外,还有贾赦、贾政等。宝玉是贾政的儿子,而贾政是贾代善的儿子。贾代的家族辈分应该比贾政高,但名字本身并未在书中细述。

宝玉的爷爷是贾源(第一代宁国公的次子,荣国公)。贾源之后是贾代化(袭荣国公爵位),贾代化之后是贾敬。贾敬又是贾珍的父亲。而宝玉的父亲是贾政,贾政的父亲是贾代善。

这里的关键来了,如果按照贾家的辈分来说,宝玉属于“代”字辈的下一辈,或者说与“政”同辈。如果严格按照字辈来说,宝玉的名字可能与“政”有某种联系。

但是,《红楼梦》并非严格按照字辈来取名,更多的是一种寄寓和象征。宝玉的名字,本身就寓意深刻。“玉”字,自然与他出生时口含的美玉相呼应,象征着纯洁、珍贵,也暗示了他与众不同的命运。

那么,宝玉的大名究竟可能是什么呢?

虽然书中没有直接给出“贾XX”的全名,但根据当时人的称谓习惯和宝玉的身份,我们可以合理推测。

在大家族中,一个孩子出生后,长辈可能会先取一个乳名,比如“宝玉”。随着孩子长大,尤其是到了可以读书的年纪,或者举行冠礼(虽然宝玉一直未曾行冠礼),会有一个正式的谱名。这个谱名通常是祖父辈或父亲辈给取的。

从宝玉的名字“玉”来看,很有可能他的谱名也与“玉”字辈有关,或者是一种寄托。但是,如果我们回看贾家的辈分,已经有了“源”、“演”、“代化”、“代善”、“敬”、“赦”、“政”、“珍”、“琏”等名字,这些名字本身并没有严格的“玉”字辈。

然而,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在书中,贾宝玉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表字”,那就是“绛珠”。“绛珠仙草”是神话中为宝玉还泪的仙女,而宝玉的名字“宝玉”也常常被人们认为是某种“玉石”的象征。如果说“宝玉”是他的乳名或俗名,那么“绛珠”很可能就是他的表字。

根据一些红学研究者的推测,以及对当时文化背景的理解,贾宝玉的“谱名”(即大名)很可能是一个非常普通但意义深远的字。例如,有些人推测可能是“宝玉”二字本身就是他的大名,或者是在“宝玉”之外,有一个更正式的名字。

一个更普遍且有依据的推测是,宝玉的谱名很有可能就是他一生的象征,或者是一个与“玉”字相关的名字。 例如,在贾府这样以“石”和“玉”为重要象征的家族里,一个名字中带有“玉”的象征是顺理成章的。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宝玉的祖父贾代善,他的父亲是贾源。贾源的名字中有“源”字,而贾代善的名字中有“代”字。宝玉的父亲贾政,名字中有“政”字,而宝玉的名字中有“宝玉”。 这里的联系并不像一些严格按照字辈的家族那样清晰。

然而,如果我们回归到“宝玉”这个名字的字面含义,以及他所处的环境,我们可以大胆推测:

1. “宝玉”本身就是他的大名。 考虑到贾府的地位和宝玉受到的宠爱,直接以“宝玉”为名,既有纪念意义(口含美玉),也体现了他的尊贵地位,并非不可能。
2. 宝玉有一个更正式的谱名,但书中未直接点明。 比如,一些家族会有“行名”和“字”。“宝玉”可能是他的乳名或俗名,而他的大名可能更加正式,比如“贾XX”。但如果这样,为何书中几乎所有人都叫他“宝玉”,而鲜少提及大名?这反而不太符合常理。
3. 名字与“玉石”相关,但形式可能更多样。 例如,在一些家族中,名字会寄托对子孙成才的期望,或者与某种吉祥寓意相关。

最符合逻辑且最为广泛接受的推测是,贾宝玉的大名并非一个单独的字,而是“贾宝玉”这三个字本身就是他的正式名字。 为什么这么说?

命名习惯的演变: 尽管古代有字号之说,但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在富贵人家,直接以一个好听、有寓意的名字作为全名的情况也并非罕见。
象征意义的突出: “宝玉”这个名字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它直接关联到他的出生,也象征着他纯净、美好的品格。这样的名字本身就足够特别,不一定需要一个额外的“大名”来补充。
书中人物的称谓: 曹雪芹在书中几乎所有场合都称他为“宝玉”,甚至是贾政在教训他时,也多是直呼“宝玉”,而非某个“XX”的名字。这暗示了“宝玉”就是他最为人熟知的名字,很可能也是他的正式名字。
反衬其他人物的字号: 书中对贾政、贾赦等人的字号都有提及,而对宝玉的字号,虽然提到了“绛珠”的暗示,但并未有明确的字与名相配的描写。这反而可能说明“宝玉”本身就是他的名字。

综上所述,虽然曹雪芹并未在书中明确写出“贾XX”这样的形式来指代贾宝玉的大名,但最合乎情理的推断是,“贾宝玉”这三个字本身就是他的正式名字。 这个名字,既寄托了家族的期望和象征,也奠定了他在《红楼梦》中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乳名,而是承载了他一生的光辉与悲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明亡了 所以没有大名(明)

user avatar

目前有二种主流说法:

1.贾瑛。见「神瑛侍者」一说;

2.贾珏。贾府四大小姐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合为「原应叹息」;贾府四公子贾珠、贾琏、贾珏和贾环合为「株连绝宦」。另,珏有合玉之意,贾(假)珏暗指两玉(宝玉、黛玉)并未联合。

另有其他说法,与以上皆为后人推测,曹公何意已不得解矣。

user avatar

我认为叫贾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贾宝玉的大名,这确实是《红楼梦》中一个颇有趣味,也让不少读者好奇的问题。书中,贾宝玉主要以“宝玉”之名为人熟知,这个名字贴切地反映了他玉润温和的气质,以及作为贾府中心人物的地位。然而,我们细细探究,不难发现他其实还有更正式、更具家族意义的名字。首先,我们从他的家族出身来推断。贾宝玉是宁国公、荣国.............
  • 回答
    要说《红楼梦》里最先察觉贾家大厦将倾并能全身而退的人,这个答案指向性很强,那就是刘姥姥。您可能会说,刘姥姥一个乡下老太太,她能懂什么仕途经济,能看出贾府的衰败?这话说得没错,她不懂那些高深的道理,但她懂最朴素的生存法则,懂“盛极必衰”这个自然规律。让咱们一点点掰扯刘姥姥这番“先见之明”的由来。一、 .............
  • 回答
    问得好!这确实是《红楼梦》里一个挺有意思的细节,也是不少刚接触这部书的朋友会感到困惑的地方。咱们细细聊聊,就能把这个“琏二爷”和“二奶奶”的由来弄明白了。首先得弄清楚一个概念,就是咱们古代讲究的“嫡庶有别”和“宗族排序”。贾琏他是贾赦的长子,这没错。贾赦是荣国府老一辈的少爷里,地位比较高的。在古代的.............
  • 回答
    说到焦大,那可真是《红楼梦》里一个让人唏嘘的角色。他年轻时,那叫一个威风八面,是贾府里的“活活的烈士”,为老一辈的贾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可到了老了,却落得个“人人见了,都嫌他嘴上没把门儿的”,被撵到街上,活得凄凄惨惨。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听我慢慢道来。首先,咱们得说说焦大年轻时的“大功”。这事儿得追.............
  • 回答
    宝玉不嫌弃刘姥姥,这可不是什么稀奇事,要说《红楼梦》里谁最不嫌弃她,还得往后看看。刘姥姥一进大观园,这群大观园里的公子小姐们,真是各怀心思,各有各的做派,把个老太太给伺候得够呛。咱们先说说这“大家”都是什么心态吧。首先,最明显的,是那些 “势利眼” 的心态。这大观园里,什么叫“大家”?那是贾府金字招.............
  • 回答
    《红楼梦》中,袭人和金钏同为宝玉身边的大丫头,论理上二人都是伺候宝玉的体己人,也都有着与宝玉之间或明或暗的“不清不楚”之处。然而,她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一个飞黄腾达,成为宝玉的准姨娘;另一个则香消玉殒,悲惨收场。这其中的缘由,绝非仅仅是运气好坏,而是她们各自的“道行”和处境所决定的。咱们先聊聊金钏儿.............
  • 回答
    说起贾母,脑海里浮现的,不再仅仅是那位白发苍苍、享尽荣华的老祖宗,而是个活生生、有血有肉,身上带着那个时代贵族女性独有的光辉与无奈的人。她身上那种近乎天然的权威感,并非来自于喊打喊杀,而是渗透在举手投足间,一种久经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与阅历的自然流露。很多人觉得贾母就是个老佛爷,宠着孙子孙女们,吃喝玩.............
  • 回答
    关于《红楼梦》的几版改编,以及陈晓旭和新版“宝黛”的评价,这确实是很多红迷津津乐道的话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红楼梦”。我来试着聊聊我的看法,希望能聊得详细一些,也尽量摆脱AI的生硬感。旧版红楼梦比新红楼好在哪?谈到旧版《红楼梦》(1987版),大家首先想到的词往往是“经典”和“原著还原”。这话一.............
  • 回答
    宝玉的“精致的淘气”,那可真是说不尽道不完。这可不是街头孩童那种毛手毛脚、惹人生厌的顽劣,而是带着一种特有的、近乎艺术的油滑和灵动,让人又爱又恨,又觉着分外有趣。他这淘气劲儿,往往是藏在细微之处,点点滴滴,积少成多,勾勒出他那副别具一格的性情。你想啊,他最常做的,也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跟那些丫头.............
  • 回答
    在《红楼梦》的汪洋大海里,贾宝玉的感情世界无疑是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一片水域。要说“非同一般的暧昧关系”,这四个字用在宝玉身上,简直再贴切不过了。他这个人,生来就不是个“俗人”,对于世俗的男女之防,他似乎总有那么点“我自岿然不动”的架势。要说宝玉最“非同一般”的,那自然是 林黛玉。这俩人的关系,与其说是.............
  • 回答
    薛姨妈对宝黛姻缘的态度,在《红楼梦》的脂砚斋评语和文本细节中,其实透露出一些微妙之处,并非一味地乐见其成,也夹杂着她自身家族的考量和现实的算计。首先,从表面上看,薛姨妈似乎是宝黛姻缘的“顺水推舟”者。她真心疼爱宝玉,将宝玉视如己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她可能将宝玉视为自己女儿宝钗的理想夫婿。原因有几点.............
  • 回答
    《红楼梦》第十四回,林如海去世的消息传来,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反应,看似简单直接,实则暗流涌动,各自的言行举止背后,都透露出不同层次的意味。这其中,不仅仅是丧亲之痛的哀悼,更是家族权力格局微妙变化下的个人考量与情感流露。王熙凤:雷厉风行的“女强人”下的精明算计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触动当昭儿带着林如海的死讯回.............
  • 回答
    说起宝玉的玉,这可不是一桩小事,在《红楼梦》里,它可是个极重要的物件,直接关乎着宝玉的命脉。说到谁“偷”走了,其实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偷”字来概括,更像是命运捉弄,情节跌宕起伏,牵扯到好多人和事儿。我们先得明确一下,宝玉的这块“通灵宝玉”可不是凡品,它是他衔在口里生下来的,一块晶莹剔.............
  • 回答
    “宝玉不习武,这在红楼梦里是再明显不过的事了。”说到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有疑问。毕竟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文武双全才是理想男儿的标配,更何况宝玉这样的贵公子,家族的未来寄托在他身上,多少也该有些“安邦定国”的意思吧?然而,脂砚斋的批语和曹雪芹的文字,却明确地告诉我们,宝玉的成长轨迹,从一开始就朝着“文.............
  • 回答
    《红楼梦》中贾兰的结局,虽然书中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死亡”或“功成名就”的落幕,但通过多处细节的暗示和作者的笔调,我们可以勾勒出他最终的人生轨迹。要评价贾兰,则需要将其置于那个时代背景下,审视他的性格、成长经历以及他身上所承载的家族命运。贾兰的结局:在风雨飘摇中寻得一线生机贾兰,作为贾赦之子,贾母的.............
  • 回答
    《红楼梦》中贾府的奢华生活,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无疑是顶级的贵族生活了。曹雪芹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的贾府,不单单是物质上的富足,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的极致体现。要说它是“顶端”,确实站得住脚,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看看。首先,从居住环境来看,贾府的规模和奢华程度就足以令人咋舌。我们以.............
  • 回答
    《红楼梦》里,贾府的丫鬟们,个个都是人精。她们在主子们眼皮底下讨生活,哪个不是机灵得像猴儿似的?张口能说会道,闭口能察言观色,什么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们的耳朵,什么勾心斗角都装在她们心里。像袭人那样八面玲珑的,探春身边有那精明泼辣的侍书,宝钗身边有稳重得体的莺儿,就连王熙凤那样的厉害角色,身边也围着一.............
  • 回答
    《红楼梦》里的贾家,说起来也是个簪缨世家,论理,同宗同族的,到了艰难的时候,理当守望相助,互相扶持。可您瞧,同样是贾家的子孙,贾芸去找王熙凤求帮的时候,怎么就显得那么孤零零,没人搭把手呢?这事儿,细究起来,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其中有几个道道,值得咱们掰开了说说。首先得说,贾府这大家子,虽然表面上.............
  • 回答
    贾府啊,那可真是个了不得的大家族,别说寻常百姓家了,就是当今圣上身边,也难找出几个能比得了的。要说它是个什么样的家庭,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尽,它像一幅泼墨的山水画,浓淡相宜,层次分明,又像一本厚重的史书,记载着兴衰荣辱,人事变迁。首先,贾府最突出的特点就是 富贵到了极致,而且是世代累积的功勋支撑起.............
  • 回答
    关于贾琏在《红楼梦》中的出身,这是一个许多读者都可能疑惑的问题,因为书中对此的描述并非直白地告诉你他是“正出的长子”。要详细地梳理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他父母的婚姻关系以及他与同父同母兄弟姐妹的关系来分析。首先,贾琏的父亲是贾赦。贾赦是贾母(史太君)的嫡长子,这一点在书中是明确无误的。作为贾母的嫡长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