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解《红楼梦》中贾琏既然是荣府贾赦的长子,为何大家都称他为“琏二爷”,凤姐为“二奶奶”?

回答
问得好!这确实是《红楼梦》里一个挺有意思的细节,也是不少刚接触这部书的朋友会感到困惑的地方。咱们细细聊聊,就能把这个“琏二爷”和“二奶奶”的由来弄明白了。

首先得弄清楚一个概念,就是咱们古代讲究的“嫡庶有别”和“宗族排序”。

贾琏他是贾赦的长子,这没错。贾赦是荣国府老一辈的少爷里,地位比较高的。在古代的礼法和家族观念里,嫡子(正妻所生的儿子)的地位永远是高于庶子(妾所生的儿子)的。所以,按照“长子”这个身份来说,贾琏确实是荣国府这一辈里,按照嫡系传承来说排在前面的。

但是,“二爷”这个称呼可不是光凭着“长子”就能定的。它更多的是看他在家族中的“辈分”和“实际地位”。咱们得把贾家这一脉的辈分捋一捋:

1. 贾母:这是荣国府的老太太,是这一脉的最高长辈。
2. 贾赦、贾政:贾母的儿子们。贾赦是长子,贾政是次子。
3. 贾琏、贾宝玉、贾环、贾兰等人:这是贾赦和贾政的儿子们,是属于下一辈的。

你看,贾赦是贾母的儿子,所以他自然是“爷”。而贾琏是贾赦的儿子,是孙子辈的。孙子辈的称呼前面加上“爷”,通常是为了表示尊重,或者强调他是家里比较有出息、有能力的那一辈的“头儿”。

那么,为什么是“二爷”而不是“一爷”呢?这里面就有几个关键原因了:

一、 贾琏的同辈兄弟姐妹关系

虽然贾琏是贾赦的“长子”,但咱们得注意,在古代,很多情况下的“嫡子”后面也可能还有庶出的儿子。小说里虽然没有明确说贾赦还有其他儿子,但家族里还有其他一些同辈的堂兄弟,他们的长幼排序也是要考虑的。

更关键的是,贾赦虽然是贾母的长子,但贾政是贾母的次子。而且,在咱们中国人的思维里,尤其是大家族里,长幼有序是很重要的。但有时候,也得看谁更得长辈的心,谁更有“担当”。

二、 贾琏的“排行”并不是指他父母的生育顺序,而是指他这一代在家族中的整体地位和辈分上的一个代号。

你想想,在大家族里,不止是亲兄弟姐妹,还有叔伯姑舅这些亲戚的孩子们。当大家族在一起的时候,总得有个说法,谁是长,谁是次。

在荣国府这一代,贾赦和贾政是兄弟。他们的儿子们,自然是同辈。其中,贾琏是贾赦的儿子,贾宝玉是贾政的儿子。

咱们从家族的整体来看,贾赦是“长房”,贾政是“二房”。

贾赦是“长房”的头,他是长子。
贾政是“二房”的头,他是次子。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贾琏是贾赦的“长子”,但如果单论贾赦、贾政这一辈,贾赦是“一”,贾政是“二”。

而到了贾琏这一代,他又是贾赦的儿子,是“长房”这边的长子。但问题在于,在贾政那一脉,有一个非常得宠、地位非常特殊的儿子,那就是 贾宝玉!

三、 贾宝玉的特殊地位

贾宝玉是贾政的儿子,但他是贾母的心肝宝贝,是大家都捧着的“富贵闲人”。在家族的实际影响力、以及大家日常称呼的习惯上,宝玉的地位非常突出。

虽然贾琏是贾赦的儿子,按理说应该是“长房”的长子,地位比宝玉高。但是,咱们读《红楼梦》会发现,很多时候,大家对宝玉的称呼是带有一种默认的“一哥”或者“少爷”的意思的。而贾琏,虽然也是爷,但相对来说,他更多的是被看作“长房”的继承人,但是在一众孙子辈里,大家更习惯用“二爷”来称呼他,这可能跟他实际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及他身上那种“能干但也有点不着调”的特质有关。

更通俗地说,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在很多大家族里,“爷”前面加数字,并不是严格按照生育顺序来的,有时候是按照房头(长房、二房)来区分,有时候也可能掺杂了长辈的喜好、或者是某个人在家族中展现出的能力和地位来形成一种惯称。

你看,凤姐为什么是“二奶奶”?原因是一样的。王熙凤是贾琏的妻子。而贾琏被大家习惯性地称为“琏二爷”,那么他的妻子自然就跟着沾光,成了“二奶奶”。这个称呼,是根据丈夫的称呼来的。

所以,总结一下:

“琏二爷”的称呼,不是说他是家里老二,而是指他在那一辈的男性孙子中,尤其是从“房头”的排序以及大家习惯性的称呼来看,他被划归到了“二”这个序列里。 这种“二”可能不是绝对的生育顺序,而是代表着他在家族这个大染缸里,是一种相对重要的、但又不是唯一的“核心人物”。
这种称呼可能更多地是民间习惯性的叫法,掺杂了辈分、房头、以及大家对他的实际印象。 就像咱们现实生活中,有时候叫人名字,也不是死板的按年龄排序,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原因。
贾宝玉的特殊地位,也可能间接影响了贾琏的称呼习惯。 虽然宝玉是二房的,但他在贾母心中的分量无人能及,大家对他的关注度也最高。这种情况下,贾琏作为“长房”的代表,也许就被习惯性地放在了“二”的位置上,或者说,他代表了另一种类型的“重要性”。

咱们也可以理解为,在大家族里,长子就一定是“一”吗?未必。如果家中还有其他非常突出的晚辈,或者家族有特殊的排序习惯,长子也可能被称为“二爷”。这里的“二”,更多的是一种代号,一种区分,一种大家长期以来形成的默契。

凤姐之所以是“二奶奶”,就如同上面说的,完全是因为她嫁给了“琏二爷”,这是跟着丈夫来的称谓。

所以,下次再读到《红楼梦》,看到这些称呼,别太纠结于字面上的数字排序,多想想背后的家族关系、社会习惯以及人物的实际地位,就更能体会到这部小说里那份细腻和真实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几种可能

1、贾琏上面还有兄长,不过小时就夭折了,所以贾琏是二爷。贾赦年龄比贾政大,而贾琏却比贾珠、贾元春小。而贾赦生育也没什么问题。显然前面还有孩子夭折的可能性非常大。

2、贾琏小时老国公贾代善还在世,古代父母在不分家(书中时候贾赦也只是单独立户,有了自己一定独立经济权的小家,并未和贾政分家,兄弟分家分财产是父母都过世以后的事),现在的荣国府大家庭严格来说还是贾母的。古代排行很多时候是按同一个爷爷的孙子来排的,堂兄弟一起排,贾琏比贾珠小,自然是二爷。至于宝玉也叫二爷,估计宝玉出生时贾赦已经单独立户了,是另一家人了,所以按照贾政家内部排行叫宝二爷。从贾府女孩身上排行就可以看出来。元春大姐(贾政家的)、迎春二姐(贾赦家的)、探春老三(贾政家的)、惜春老四(贾敬家的)。他们虽然不是亲姐妹,但是在一起生活,就按年龄序齿了。如果不在一起生活,可能元春、迎春、惜春都是大小姐,探春是二小姐。

3、还有一种可能。贾琏年龄明显比贾珠、贾元春小,而他爹年龄比贾政大呀。显然要么生子较晚,要么前面几个都没成。盼子心切,于是拿一个木偶充子(古有此俗),希望能够带来子嗣,作为老大了,贾琏出生也只能是老二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问得好!这确实是《红楼梦》里一个挺有意思的细节,也是不少刚接触这部书的朋友会感到困惑的地方。咱们细细聊聊,就能把这个“琏二爷”和“二奶奶”的由来弄明白了。首先得弄清楚一个概念,就是咱们古代讲究的“嫡庶有别”和“宗族排序”。贾琏他是贾赦的长子,这没错。贾赦是荣国府老一辈的少爷里,地位比较高的。在古代的.............
  • 回答
    谈及《红楼梦》中的贾琏,其“好色”的名声在外,但要说他对黛玉不动心,这恐怕得细细斟酌一番,甚至可以说,其中自有微妙之处。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贾琏的“好色”等同于见到任何姿色过人的女性都毫无原则地扑上去。他的好色,更多的是一种生理上的冲动和对情欲的追求,但这种追求也并非没有门槛,或者说,他对不同女性的态度.............
  • 回答
    如果《红楼梦》中贾府能够节省银子,不搞排场,其命运可能与原著中呈现的衰败轨迹产生显著差异,但这种“假设性”改变仍需结合小说的社会背景、家族结构和时代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论述: 一、经济状况的短期缓解1. 银钱消耗的直接减少 贾府的经济危机主要源于长期的挥霍与奢侈。例如,贾母的.............
  • 回答
    贾政对宝玉的“不喜欢”,与其说是厌恶,不如说是恨铁不成钢,是传统儒家思想下,父亲对儿子寄予厚望却又因儿子不合其期望而产生的失望、焦虑和愤怒的复杂交织。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看看贾政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生在钟鸣鼎食之家,从小接受的是“仕农工商”那一套正统教育。他自己是个举人,虽.............
  • 回答
    在《红楼梦》的众多续书中,贾母在宝玉娶亲的问题上,倾向于宝钗而非黛玉,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远非简单的个人喜好所能概括。究其根本,是家族的利益、现实的考量以及对孙子未来幸福的深层担忧交织在一起的结果。首先,从家族的利益和现实考量来看,薛宝钗无疑是更符合当时社会对大家族联姻的期望的人选。 薛.............
  • 回答
    史湘云不一直住在贾府,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她特殊的家族背景、生活环境以及贾府复杂的亲戚关系网。虽然她与贾府众姐妹感情深厚,频繁出入,甚至常住,但终究无法像贾府的女儿们一样拥有一个“家”。要说清楚这一点,得一件件来分析。首先,得说说史湘云的出身。她虽出身名门,是“八公”之一的史家的女儿,但实际上她是个孤儿.............
  • 回答
    说到焦大,那可真是《红楼梦》里一个让人唏嘘的角色。他年轻时,那叫一个威风八面,是贾府里的“活活的烈士”,为老一辈的贾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可到了老了,却落得个“人人见了,都嫌他嘴上没把门儿的”,被撵到街上,活得凄凄惨惨。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听我慢慢道来。首先,咱们得说说焦大年轻时的“大功”。这事儿得追.............
  • 回答
    《红楼梦》里,史湘云和薛宝钗一家在贾府的居住情况确实有很大不同,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当时社会背景下,不同家族的经济状况、婚姻考量以及女性的社会地位。咱们先说说史湘云。她是个什么样的姑娘?是叔叔婶婶养着的,算是寄人篱下。她的家境虽然曾经富裕,但因为父亲早逝,家业可能已经衰败。所以,她虽然性格开朗,像个男孩.............
  • 回答
    要说贾母不喜爱宝钗,这恐怕是《红楼梦》中的一个误解,甚至可以说是误读。 사실, 贾母对薛宝钗的态度,用“不喜爱”来形容,未免过于简单粗暴,也与书中呈现的种种细节有所出入。从表面上看,贾母确实没有像对黛玉那样,对宝钗表现出明显的偏爱和亲昵。宝钗到贾府后,贾母对她也算是客气周到,给了她不少体面。比如,宝.............
  • 回答
    贾瑞之死,说到底,是王熙凤为了保护自己,更是为了维护荣国府的体面和利益,而采取的极端手段。这背后,并非简单的一时气愤或恶作剧,而是深藏着对贾府规矩、自身地位以及未来命运的复杂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王熙凤是什么人。她是大观园实际上的“总管家”,聪明、精明、泼辣,一手遮天,权倾一时。但她也深知自己的地位.............
  • 回答
    《红楼梦》中,贾母和王熙凤这两位在贾府地位举足轻重、掌管内宅大小事务的女性,她们不识字这一情节,其实并非作者曹雪芹一时兴起,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映照。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古代社会背景下的女性教育:在曹雪芹所处的清代,尤其是在贵族阶层,对女性的教育主要围绕着她们.............
  • 回答
    在谈论《红楼梦》里,为什么有些丫鬟宁愿在贾府继续当个丫鬟,而不选择出去闯荡,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说。这背后啊,是时代背景、个人境遇、情感寄托,还有那份难以割舍的依恋,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首先,你得想想那个年代。清朝啊,特别是像贾府这样的大家族,对于普通的女子来说,生活环境实在太艰苦了。尤其是.............
  • 回答
    说起贾宝玉不喜贾兰射鹿这桩事,得从宝玉身上那股子“混账”劲儿说起,也得从他身上那份与众不同的“痴”说起。咱们先得知道,贾兰是谁?他是贾珠的儿子,是宝玉名义上的侄子。这贾珠啊,可是宝玉最亲近的大哥,早早去世了,宝玉对他自然是格外疼爱。宝玉虽然是个公子哥儿,整日里混迹在女儿堆里,看似不理俗事,骨子里却是.............
  • 回答
    《红楼梦》里,凤姐之所以不直接拒绝贾瑞,反而选择“故意整他”,这背后隐藏着她复杂的心思和当时的生存环境。这事儿不能简单地看成是凤姐的“恶趣味”,里面门道可多了。首先,咱们得明白凤姐这人是什么性子。她是什么人?是贾府“治家”的一把好手,人精一个,心思玲珑剔透,口才更是跟开了闸子似的,说出来的话跟刀子似.............
  • 回答
    《红楼梦》中薛姨妈(薛蟠之母)留在贾府并非简单的“赖”字,而是多重社会关系、家族利益与个人处境交织的复杂结果。以下从多个层面详细解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家族联姻与利益捆绑1. 贾府与薛家的姻亲关系 薛姨妈作为薛家次女,其婚姻已与贾府形成紧密联系。贾母对薛姨妈的宠爱(如“薛家女儿最会来事”).............
  • 回答
    红楼梦里,林黛玉初进贾府时选择从侧门而入,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蕴和考量,并非偶然,而是作者曹雪芹精心设计的一个情节,用以烘托林黛玉的身世、性格以及她即将面对的贾府环境。首先,从礼仪和身份的角度来看,黛玉初来乍到,虽然是王夫人的外甥女,是薛家之后,但毕竟是寄人篱下,身份上存在着一层微妙的差异。贾府作为.............
  • 回答
    这两种情况确实是截然不同的,原因在于她们各自所处的社会阶层、权力关系以及小说中设定的背景和人物性格。我们先来聊聊《甄嬛传》里甄嬛和玉娆。甄嬛与玉娆能拒绝皇上: 个人魅力与特殊地位: 甄嬛,即便一开始是带着“替身”身份入宫,她凭借绝顶的容貌、过人的才情以及对皇上情感的拿捏,一度获得了皇上的专宠。这.............
  • 回答
    《红楼梦》里的人物关系复杂,情感纠葛缠绵,曹雪芹老爷子笔下的每个人,无论主子还是奴婢,都有着各自的鲜活生命和复杂人性。说到芳官,这姑娘在书里确实算是个比较受争议的角色,不少读者对她没什么好感,甚至可以说是“不喜欢”。这背后原因可不少,也不是一概而论,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道。首先,得从芳官的出场说起.............
  • 回答
    谈到《红楼梦》中王熙凤和平儿的关系,那可真是一笔复杂的账。按理说,王熙凤心狠手辣,手段高明,偌大一个贾府,多少人被她拿捏得死死的,怎么就独独对平儿,不曾下过狠手,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包容呢?这背后,可不是一句简单的“主仆情深”就能概括的,这里面藏着更深的东西。首先,得说平儿这姑娘,她就像一块温润的玉,.............
  • 回答
    《红楼梦》中,薛宝钗称呼林黛玉为“颦儿”,这确实是书中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细节。为什么宝钗这么叫,而其他亲近黛玉的人却不这样称呼她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解读。首先,我们得知道“颦儿”这个名字的由来。在《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梦说飞田馆》中,有明确的交代:“宝钗看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