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一般人道德观念差,会让感情上头。
不讨厌是说明有共鸣,不会强烈排斥。
我第一次看这个的时候就非常反感。
这女人的思想不就是东食西宿嘛,然后发现世界上没这种好事,就自杀了。。。
典型的头脑不清。
做事之前不动脑子,做了之后后悔,毫无计划,浑浑噩噩。
就像黑暗中走到大街上,不带照明设备一样。东撞西撞,撞得一身青,然后呼天抢地觉得很不公平,然后自杀了。
但凡有脑子的人都做不出这事。
说明的是,人如果有机会的话,大部分人都是愿意占别人便宜然后自己不想付出的。东食西宿是没有机会,可以这么做的话,大部分人都会这么做。
所以这种行为才应该予以谴责。
而且你是错误的认为人天生讨厌的东西才是坏的,人喜欢的东西是好的。这个是错误看法。
人喜欢偷懒,喜欢不负责任,而且自私自利,很多时候,人喜欢的事情是错的,不喜欢的东西才是好的。
包法利夫人是个坏女人吗?是。但是文学的目的不是谴责坏女人,而是解释她们如何成了坏女人,同情她们为何成了坏女人。我以为文学若是没了同情和慈悲,就不是文学了。所以,在了解了包法利夫人如何一步步走向出轨、虚荣与破产,我们学会了理解与同情她,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时候怎么会感到厌恶呢?
一个乡下人受了教育之后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心向往之,合不合理;一个女人要求追求真正的爱情,合不合理;一个美女不甘心嫁一个平庸的丈夫,合不合理;一个人坚决拒绝平凡,合不合理。都合理,那我们总不能再说错的是命吧。
那么错的是社会了?你只是一个富农的女儿,一个富农的女儿就应该整日操劳,手不闲着。你只是一个乡下医生的妻子,你最多也就是一个破落庄园主的情妇之一。你还是一个女儿的母亲,如果是个儿子,或许还可以改变一下自己和家族的命运。
我没有觉得包法利夫人有什么不好,那一点虚荣、空虚、贫乏,不过是最常见的人性,反而我觉得她是天真的,无知的,可怜的。她是那样一种可怜的被现实所抛弃的人,因为她永远看不到本质性的东西,诸如她的爱情,事实上不过就是肉欲互欢,她以为与其他人的爱情有什么不同,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区别;她自己与其他人没有区别,她的情人与其他男人也没有任何区别。女人最大的错觉就在于,总觉得自己是特别的,自己遇到的人是特别的,这无疑是那些恋爱小说最大的谎言。
福楼拜把她安排在一个验证可悲可怜可厌可恨的现实世界。然而她又是无知的,她所受到的教育是传统的教会教育,盲目笃信教会思想,毫无自我反省的能力。在传统教育下的女子只能当一个不会思考问题的白痴,她的悲剧在于执念于幻象,不能分辨自己想要的真正是什么呢,她就像一个瞎子一样生活,错把小说的爱情当成现实爱情的常态。
她的悲哀在于,她的身份和思想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引发她的悲剧的这个社会,来自修道院的失败教育,来自充斥着男权主义和平庸鄙俗的现实环境,这正是福楼拜所批判的。爱玛所处的正是法国大革命遗留的浪漫之风50年后,这是浪漫主义死亡的年代,法国大革命引起的激情已经消退,只留下现实与平庸。爱玛代表浪漫主义之风,而她的死亡象征着浪漫主义的终结。小人物最卑微的一点对浪漫的追求,什么时候有过容身之地。浪漫是我们对于生命的可能性的不懈追求,是对想象力的极限探索。
福楼拜批判鄙俗平庸的时代,批判道貌岸然、小人得道的社会,这无疑为她的悲剧火上加油,在这个时代中的矫情,愚蠢,执于幻象只有死路一条,这种时代与个人软弱的结合,加之勒乐、莱昂、罗道尔夫等人相较之而带来的巨大张力,让这故事愈发悲凉,也愈发现实。
如果时代蒙蔽你的眼睛,能努力挣破极其勇敢,如果时代没有蒙蔽你的双眼,请别让愚昧与所谓命运伴随你的一生,人永远有着无穷自我突破的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