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把刚刚出生的老虎幼崽换成小猫幼崽,不被发现的情况下,老虎妈妈会不会养到怀疑人生?

回答
这个场景真是太有画面感了,也足够让人脑洞大开。咱们就来好好琢磨琢磨,如果一个刚出生的虎妈妈突然发现自己怀里揣着的是一只软绵绵、喵喵叫的小奶猫,这日子还能不能过下去,会不会直接怀疑人生。

首先,咱们得站在老虎妈妈的角度想一想。她刚生产完,身体虚弱,荷尔蒙也正是最旺盛的时候,母性的本能让她此刻对自己的孩子有着最强烈的保护欲和喂养欲。她会立刻去闻去舔,去感受新生命的触感和气息。

初步接触:气息与触感的冲击

当她第一口闻到的不是那特有的、带着奶腥味的小老虎气味,而是猫咪身上那种更轻盈、甚至带着点“家养”味道的气息时,她会不会立刻警觉?我猜,这第一关就很难过。老虎作为顶级掠食者,嗅觉何其灵敏,它们能通过气味分辨同类,甚至能从气味中读取很多信息。猫咪的气味和幼虎的气味,在老虎妈妈的鼻子里,可能就像是“狼崽”和“羊羔”的区别一样明显。

即使她本能地认为这是自己的孩子,这种陌生感也会让她犹豫。她可能会更加频繁地去嗅闻,用舌头去舔舐,试图通过这些方式来确认“身份”。但猫咪的毛发质感和幼虎的,虽然都是毛茸茸的,但粗细、软硬、甚至那股被窝里的暖意传递过来的“分子”都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别。她可能会觉得,嗯?这孩子怎么比我记忆中的要小一点?毛好像也没那么粗硬?

喂养的尴尬:奶水与本能的冲突

接下来就是喂奶了。虎妈妈的奶水是为小老虎的生长发育量身定制的,营养成分、脂肪含量、蛋白质都是按照幼虎的需求来的。她会本能地去喂,小猫也一定会争气地去吸吮。

问题就在于,猫咪的体型太小了,而且它们的吸吮力道、频率和方式,可能和幼虎也有所不同。虎妈妈的乳头尺寸和奶水分泌量,对于一只小奶猫来说,可能就像是“特大号”的。小猫可能会被奶水呛到,或者因为奶头太大,反而吸不好。

更重要的在于,猫咪的叫声和幼虎的嘶吼是完全不同的。幼虎的叫声虽然稚嫩,但带着的是未来捕食者的“野性”和力量感。猫咪的喵喵叫,在老虎妈妈听来,可能是一种完全无法理解、甚至是“弱不禁风”的声音。她的保护欲会被激发,但这种激发会不会伴随着一种深深的困惑?“我的孩子怎么叫得这么娇弱?它是不是生病了?”

行为的错位:模仿与误导

老虎妈妈会尝试用对待幼虎的方式来对待小猫。她会舔舐、会蹭、会把小猫叼起来玩耍。但她的“玩耍”方式,对于一只小猫来说,可能是极其粗暴的。她可能会不小心咬得太用力,或者甩得太猛,让小猫受到惊吓甚至伤害。

她试图用幼虎的姿势去引导小猫,比如鼓励它爬行,或者在它肚子饿的时候发出低吼声,让它去蹭自己的嘴边。但小猫的反应只会是更加无助的喵喵叫,或者躲避。这种行为上的错位,会不断地强化老虎妈妈内心的“不对劲”的感觉。

怀疑人生的关键点:信息不对称与本能失灵

最关键的来了:老虎妈妈的本能是基于她过往的经验和基因记忆。她知道生下来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应该如何回应她的行为。当现实与她的认知出现了巨大的鸿沟时,她的本能就会开始“失灵”。

1. 气息不符: 这是最直接的。她反复闻,反复感受,就是找不到那种熟悉的“幼虎味”。
2. 体型差异: 即使她暂时接受了,但幼虎的生长速度是很快的,每天都在变化。她会注意到这只“孩子”的生长速度似乎异常缓慢,而且总感觉比同龄的幼虎要小一大截。
3. 叫声反常: 喵喵叫和幼虎的咿呀声,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声学信号。她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哑巴”了,或者生病了,但又不是那种疾病的反应。
4. 行为模式不同: 小猫不会模仿幼虎的捕食技巧,不会发出幼虎那种模仿妈妈嘶吼的声音,甚至连打滚、扑咬的动作都和幼虎不一样。

最终的结局预测:

在这种“信息不对称”且“本能失灵”的情况下,老虎妈妈很有可能不会直接放弃小猫,但她会变得极度困惑、不安甚至焦虑。她可能会更加警惕周围的一切,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孩子“有问题”,可能受到了“诅咒”或者被“狸猫换太子”了(当然,老虎妈妈不会有这么复杂的想法,但她的行为会表现出这种防御和怀疑)。

她会更加频繁地去舔舐、去嗅闻,试图找到问题的根源。她可能会小心翼翼地喂奶,但每一次喂奶都伴随着一丝不安。她会观察小猫的反应,而小猫只会用它猫咪的方式回应,这只会让老虎妈妈越来越困惑。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她会 逐渐地、但非主动地 对这只小猫失去养育的信心。不是因为她不爱,而是因为这只小猫的出现,完全颠覆了她作为母亲的认知和本能。她可能不会主动驱逐,但她会停止对小猫进行“正常”的喂养和保护,而是会把精力放在保护自己,或者试图寻找“真正”的孩子。她可能会把小猫叼到某个角落,然后不再理会,或者在她觅食的时候,不再带着它。

如果被其他老虎发现,那情况就更糟糕了,很可能直接被其他成年老虎当成异类驱逐或杀害。

所以,答案是肯定的,不被发现的情况下,老虎妈妈很大几率会养到“怀疑人生”。她的母爱可能会在巨大的困惑和本能的拉扯下,慢慢变得犹豫、无力,最终走向一种近乎麻木的放弃,因为她无法理解自己怀里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生命体,是如何发生的,又该如何去养育。这对于一个纯粹依靠本能生存的生灵来说,是最为煎熬和痛苦的体验。她会被这种巨大的“异常”所吞噬,无法找到自己作为母亲的定位和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可能,因为发生过母虎喂养猪仔的行为。


老虎的建立母性行为主要是动物本性,因此完全可以用办法来欺骗母虎。

最为夸张的是,现实中发生过,让老虎喂养猪仔的事情(Sriracha Tiger Zoo in Chonburi, Thailand (near Bangkok))。

结果呢:老虎把的确哺乳了猪仔。

你瞅瞅人家这和谐

注:

照片给猪穿上老虎衣服属于表演需求。

因为这家动物园的指导原则是“与不同种动物建立成功的关系”(creating successful relationships with animals of different species),因此该动物园中存在大量的老虎、猪和狗住宅同一个围栏里。

但是的确会发生老虎喂养猪(tigresses nursing piglets),也会发生猪喂养老虎的事情。

而照片中的老虎,曾在多种场合被拍到哺乳小猪(The mother tiger pictured, who has been photographed on other occasions suckling piglets au naturel),其实这头老虎在幼年时期曾经被一头猪照顾,因此它把猪当做自己的家人了而非猎物。

,在动物界里,的确存在寄生。

典型的就是巢寄生行为。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杜鹃就是如此。有的杜鹃鸟不会建巢,也不会孵化自己的幼鸟。于是就选择其他鸟类的巢穴进行繁殖,比如把蛋放到其他鸟窝。

而其他鸟类如果无法识别,那么就可能一直养着这个寄生的杜鹃。

这种在动物行为学里称为巢寄生Brood parasitism 或 Nest parasitism。背后是母性行为。

三,母性行为识别的背后逻辑

母性行为指幼畜出生前后母畜所表现出来的与分娩和育幼有关的行为。

具体包括:

包括对生育地点的选择、筑巢、产仔、清理仔畜、对仔畜的辨别、哺乳以及保护等一系列行为。

这种行为背后是有一套理论支撑的。

目前有几种理论

1,激素理论

激素与母性行为有较大关系,实验发现,分娩后母体血液中与触发母性行为有关的激素有三种:孕酮、雌激素和催乳素。

这些激素共同协作会使得母体对幼崽视觉、声音以及气味作出敏锐的反应。

2,神经理论

比如将大鼠的海马破坏,母鼠则不表现做窝、哺乳、甚至表现食仔行为。若破坏弓状核,母性行为则完全丧失。

3,幼畜发出的信号

刺激是引起母畜产生母性行为的重要因素,母畜分娩后短时间内通过视觉、听觉以及舔食,认识初生仔畜,建立母子关系。

比如老牛舐犊

因此可以通过上述措施来破解母性行为,比如狗喂养老虎~


不过,随着时间增加,当母虎的激素水平回归,母虎的母性行为消失后,那么可能就不一定了。

母虎的母性行为一般持续18个月左右,接下来,母虎就恢复正常了,开始新的交配和新的虎生。

这个时候,替换的幼崽如果不离开,可能就有风险了。

毕竟动物会有杀仔行为。

当然,更高级别的灵长类也有类似行为,但是不好说是不是母性行为。

比如猴子养猫,可能是当宠物?


注2 网传新闻中有一些是假的。

比如老虎失去幼崽而伤心,饲养员想到办法来抚慰(假的),比如猪仔穿了老虎纹外套、抹老虎尿等(假)以及发生地为California(事实上是Thailand)。

但是老虎哺育小猪是被许多人观察到了。

user avatar

母老虎也不傻。

很多人认知有问题 认为小老虎崽子剩下都很小。

小猫崽子刚生下来也就100克 还是比较大的。


小老虎分品种 一般1到3斤 不一定 根据饲养条件 生的少虎仔就重。

据说(我没亲眼看见) 我一个属于师傅 当年教我的 跟我说他见过出生4斤的东北虎崽。

出生后半天拿出来的。

老虎就是个傻子 也能看出来不一样 一个100克 一个1斤甚至两斤。


可能你把小猫幼崽放回去了 老虎没发现。

等老虎想把虎仔换个地方 一叼起来 就发现不对了。

漂轻 跟棉花一样。


你要是真换崽子 好歹得换差不多大的吧。

最好换一只满月的猫,粘上老虎尿 有可能浑水摸鱼混过去。

好比一只母猫生崽了 你给他一只小狗 他可能能接受。

因为差不多大 差也没差多少。

你给母猫一个仓鼠崽子 母猫也不是傻子 一眼就看出不是自己的了。、


不过也不一定 有的母老虎生完崽也会母性泛滥 把差不多大的东西当成自己的幼崽。

我家猫就这样 生崽子的时候 不叼兔子 把荷兰猪叼回自己的窝 想当宝宝养。

但是荷兰猪总是无法融入集体。



真要换崽子 最起码得满月的猫 换刚出生的虎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