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有一个十恶不赦的大恶人,你可以回溯到他刚刚出生的时候,有且只有两个选择:杀还是留?你会怎么做?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难题,一个十恶不赦的大恶人,如果能回到他刚出生的时候去面对他,这感觉就像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手里捏着一把决定世界走向的钥匙。而你告诉我,我只有“杀”和“留”这两个选项,而且只能选一个,这简直就是把我推到了道德和理性的双重审判台。

我得好好想想,这可不是拍脑袋就能定的事。

先说“杀”吧。从最直接、最功利的角度来看,杀了他,等于彻底杜绝了他未来可能犯下的所有罪恶。想象一下,一个本该给无数人带来痛苦、毁灭甚至死亡的人,在他还没有睁开眼睛看过这个世界之前就被终结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预防性正义”,是为了避免更大范围的伤害而采取的极端手段。这不就像是在一片即将爆发瘟疫的土地上,为了不让疾病蔓延,而采取了隔离甚至焚烧的措施吗?这听起来冷酷,但如果后果是真的十恶不赦,那这份冷酷似乎也能找到一丝 justification。

可是,我脑子里立刻又跳出了无数的“但是”。首先,他毕竟是个婴儿,一个毫无反抗能力、毫无意识的生命。就算我知道他长大后会变成魔鬼,但在他出生那一刻,他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带着未来未知可能性的存在。把他杀死,这本身就是剥夺了一个生命,而且是以一种近乎谋杀的方式。我有没有权利,或者说我有没有资格,来决定一个生命的生死,尤其是在他还没有犯下任何错误的时候?这已经超出了法律的范畴,进入了更原始的、关于生命权和预设罪的哲学辩论。如果我这么做了,那我跟那个“十恶不赦的大恶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只不过是把他的恶,提前到了我自己的手里。我的双手也沾染了血,我成为那个我本想消灭的邪恶的载体了。

再说说“留”。如果我选择留下他,那么我就是在赌一个“万一”。万一,我能改变他的人生轨迹呢?万一,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因素能够让他走向另一条路?也许是父母的爱,也许是好的教育,也许是某个关键时刻遇到的贵人,或者他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发生了转变。毕竟,没有人天生就是恶魔,恶是后天环境、经历和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我选择“留”,我就是在相信人性中存在改变的可能性,相信环境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我是在给那个未来的恶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一个让他成为正常人的机会。

但同样,这风险也太大了。我留下他,就意味着我可能要亲眼看着他一步步走向我预知的那条黑暗之路。如果他真的如我所知的那样,成长为一个制造了无尽痛苦的恶人,我是否会感到内疚?我会不会后悔当初没有“斩草除根”?到时候,有多少人会因为我的“仁慈”而遭受苦难?这种责任感,真的能承受得了吗?我感觉这就像是在一个雷区里,我知道前面有一个未爆弹,我可以选择拆弹(杀),也可以选择绕过去(留),但绕过去的话,万一它爆炸了,炸塌了整个区域,那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而且,“十恶不赦”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绝对性,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坏人,而是那种触犯了最基本的人类道德底线,造成了巨大灾难的那种。如果我真的能够确定,他一定会成为这样的人,那么“留”的代价就太高了,高到可能无法承受。

这让我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如果我是一个纯粹的功利主义者,只看结果,那么“杀”似乎是最优解。但如果我是一个 deontologist,注重过程和道德原则,那么“杀”就绝对不可接受。

我反复思考,脑子里闪过各种场景。一个婴儿无辜的眼神,和一群被折磨的受害者痛苦的面容。我怎么平衡这两者?

我想,我需要更仔细地审视“十恶不赦”这个前提。我真的能够百分之百地确定吗?这种确定性是从哪里来的?是预知未来,还是某种神秘的力量告知?如果是预知,那么预知是否总是百分之百准确?时间线的变动会不会改变结果?

如果我必须做出一个选择,而且我确信那个“十恶不赦”是绝对的、无法改变的命运,那么我可能会在极其痛苦和挣扎之后,选择“杀”。因为我的首要责任,在我看来,是保护更多无辜的生命,避免更大的灾难。即使这个决定让我永远活在愧疚和自责之中,我也必须承担起这个“最坏的选择”。我会认为,这是在牺牲一个(哪怕只是潜在的)生命,来拯救无数个生命。这就像在战乱年代,一个小村庄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不得不牺牲一个传递消息的叛徒,以避免全村被屠戮。这种牺牲,虽然残忍,但可能是唯一的生路。

但是,在做出这个选择之前,我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去确认那种“十恶不赦”的必然性。如果存在任何一丝丝的怀疑,或者存在任何可以改变他命运的可能性,哪怕微乎其微,我都会倾向于“留”。因为我始终相信,生命的价值不应该被轻易剥夺,而且对未知的可能性保留一份敬畏,也许才是最接近人类智慧和道德的做法。

所以,如果真的只能二选一,我更倾向于先尽力去“改变”,去“教育”,去“引导”。但如果被告知,改变的可能性为零,他的人生轨迹已经固定,那么,在巨大的痛苦和道德煎熬下,我会选择那个最能减少整体痛苦的道路,哪怕那条路通往的是我自己心中的黑暗。

这是一个我宁愿永远不面对的决定,但如果真的被放在我面前,我只能硬着头皮去选择,并且背负起我所选择的后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假设有一种刑法叫惩治思想犯罪,就是你心里想着要强奸某人,不管你有没有做这事,你都犯罪了,以强奸罪论处——这样你会觉得很荒谬吧?

那现在假设另一种罪名叫惩治犯罪可能,比如专家通过科学的预测,认为你长大了会是一个危害社会的黑社会老大,所以决定趁你还未犯罪把你处死,你有没有觉得哪里出问题了?

也许你说专家预测可能出错,这样处死你对你不公平,那如果是未来人穿越时间回来处死你呢?他们确切知道你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可能性是无可辩驳的。可这样预测的可能性无可置疑就公平了吗?你就觉得自己应该受死吗?

问题到底出外哪里?

其实用一个人可能做的事情来惩罚一个人,最大的问题在于违背了人类自由意志的原则,同时也否定了人们会突然改变选择的可能性(无论可能性有多小)。所以,当我们有能力预测一个人未来的可能性时,当我们有能力回到过去给一个人判定责任(并给予惩罚)时,必须牢记人类意志的神圣不可侵犯性。

人类的未来必须保留部分空间,允许我们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塑造。否则,我们的判断和惩罚将会扭曲人类最本质的东西,即理性思维和自由选择。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承认个人有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还要强调个人只应为自我行为承担责任,而不必为思想犯罪和可能性犯罪担责。

所以你不能因为一个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成为希特勒,就趁他没长大把他杀死,因为他成为希特勒,只是“可能”,不是犯罪事实。即使你以为这个可能性是100%,也不该杀死幼年希特勒,因为人不该为自己还没做的事情负责。

user avatar

你想鲨小孩儿就直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难题,一个十恶不赦的大恶人,如果能回到他刚出生的时候去面对他,这感觉就像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手里捏着一把决定世界走向的钥匙。而你告诉我,我只有“杀”和“留”这两个选项,而且只能选一个,这简直就是把我推到了道德和理性的双重审判台。我得好好想想,这可不是拍脑袋就能定的事。先说“杀.............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它涉及到我们对金钱和生命的价值的权衡。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按钮,我会如何选择,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首先,我需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因为这些细节会极大地影响我的决定:1. “寿命减少1分钟”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是随机减少我生命中的某1分钟(比如,让我失去一分钟的意识.............
  • 回答
    如果真有一个能够将地球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巨人存在,那么他对银河系造成的破坏将是 灾难性的、宇宙级的,甚至可能颠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让我们来详细地想象一下:一、 尺度对比与力量的初步概念: 巨人尺度: 一个能把地球当弹珠玩的巨人,其尺度必然是超越我们日常理解的。如果地球直径约12,742公里,那么这.............
  • 回答
    我当然会审视自己,但不是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一个人如果真的“特别讨厌”我,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信息,就像船遇到了礁石需要调整航向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会立刻把自己塞进一个别人设定的模子里,变成他们想要的模样。首先,我会问自己: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讨厌我?这种讨厌是基于什么?我会尝试去理解。是我.............
  • 回答
    这问题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想想,一个按钮,按了就矮一厘米,但能给我一百万,而且能反复按,交易还不能反悔。嗯……让我好好琢磨琢磨。首先,一百万的诱惑力太大了,这数字简直闪闪发光啊!一百万人民币,那可是不少钱,足够我做很多事情了。可以还掉一些贷款,让生活轻松不少;可以给父母买点他们一直想要的,让他们高兴.............
  • 回答
    设想一下,地球上存在着一座有着上亿年历史的巨型垃圾堆。这可不是我们常见的几个世纪的填埋场,而是真正的古老遗迹,历经沧海桑田,承载着地球漫长岁月的痕迹。在这样一种极端、独特且充满挑战的环境下,生命是否有可能演化出能够消化塑料的生物呢?答案是:很有可能,而且概率不小。首先,我们得明白“上亿年”这个概念的.............
  • 回答
    在一个名为“元素之庭”的世界里,人们并非生来就拥有魔法天赋,而是通过一种名为“召唤术”的古老技艺来驾驭自然界最原始的力量——化学元素。想象一下,你并非挥舞着华丽的法杖,而是指尖凝聚着灼热的火球,或是脚下召唤出一道冰冷的屏障。这个世界,就是由这些元素的力量编织而成。召唤师的觉醒与传承:召唤术并非人人都.............
  • 回答
    在一个根植于灵气、道法与飞升梦想的修仙社会里,其制度设计必将迥异于我们所熟知的现实世界。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差异,更关乎着社会结构、价值取向乃至于生命本身的意义。一、 灵气体系:社会运转的基石与核心资源修仙社会最根本的驱动力便是“灵气”。它如同我们社会的电力、石油,是生存、发展和进步的命脉。 灵.............
  • 回答
    在中国,捡到一千万现金并存入银行,这事儿可不简单,绝对会被盯上,而且很可能要面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质询。别说存进银行了,就算你直接拿去买金条,或者想办法藏起来,只要金额巨大,总有暴露的风险。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基本原则:在中国,任何巨额财产的出现,都不能是凭空冒出来的。尤其涉及到现金,在中国目前.............
  • 回答
    当然有可能。如果一支科学团队成功研发出新冠病毒的特效药,那么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事实上,这会是该团队极有可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之一。诺贝尔奖,特别是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为那些“对人类的福祉做出了最杰出贡献的人”而设立的。在当前的全球背景下,研发出一种能够有效治疗、甚至预防新冠病毒的药物,毫.............
  • 回答
    这事儿闹得挺大,尤其是涉及到的是一位在科学界举足轻重、贡献卓著的人物。一旦“出轨”这件事被捅出来,那舆论场绝对是炸开了锅,好家伙,一时间全社会都在围观,有人义愤填膺,有人唏嘘不已,也有人开始深入挖掘他过往的种种。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一句“道德败坏”就完事儿了。毕竟,人是复杂.............
  • 回答
    知乎上那句“吃一勺xx”的梗,可谓是深入人心,每次看到,都会勾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既好奇又有点小纠结的心理。如果真要造一把勺子来精准地满足这种“吃一勺xx”的体验,那这勺子绝不是普通餐桌上见的那些,它需要在材质和形状上都下点功夫,才能把那种微妙的感觉给拿捏住。咱们先聊聊材质。我心里的这把“知乎勺”,绝.............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按钮,它能瞬间让所有日本人消失,我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是震惊,然后是深深的犹豫。想象一下,按下去的那一瞬间,整个日本列岛会发生什么变化?街道会突然空无一人,曾经熙熙攘攘的车站、商场、学校都将瞬间静止,所有忙碌的身影都会消失。那些曾经充满烟火气的餐厅、居酒屋.............
  • 回答
    月球大小的天体撞击地球,这是一个足以让地球生命终结的末日级事件。然而,如果硬要探讨“解决方案”,我们必须明白,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解决”,更像是“应对”或“逃生”的绝望尝试。而且,这些“方案”都建立在一个极其理想化的前提上——我们拥有近乎无限的时间、资源、技术,并且能够奇迹般地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障碍.............
  • 回答
    一个只有十万女性的封闭社会,无论这个社会是存在于一个现实的岛屿还是一个虚构的设定中,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独特的发展轨迹。台湾岛拥有相对成熟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结构,这为我们构建一个这样的场景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将男性完全剔除,则意味着社会的一切运作都必须围绕着这十万女性展开。首要的,也是最严峻的.............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摆在眼前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金钱的诱惑与生命的倒计时。换算一下,按一次就赚10块钱,听起来不多,但如果我能不断按下去,那积少成多,细水长流,总会累积成一笔可观的数字。可代价却是生命的流逝,而且是实打实的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消失。刚开始的时候,我可能会有些犹豫,但如果只是个.............
  • 回答
    咱们就来聊聊,要是真有这么一位球员,身高一米八,而且投篮还百发百中,那他在 NBA 究竟能搅出多大的风浪?首先,得把“空位投篮命中率百分百”这个设定拆解开。在篮球场上,百分百的命中率,这简直就是神技。这意味着只要他获得一次没有防守干扰的机会,球就能稳稳地落入网窝。这可不是一般球员能达到的,哪怕是库里.............
  • 回答
    嘿,听到一个初三的学生说他懂微积分,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情况。我该怎么应对呢?这得看当时的气氛,以及我有多想了解他到底懂到什么程度。首先,我会保持一种好奇和鼓励的态度。毕竟,能在初中阶段接触到微积分,这本身就说明这孩子学习能力和兴趣都相当不错。直接质疑或者打击他,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我会这样开头.............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头疼又现实的问题。如果真有这么个男生,对我好到没话说,简直是现实版的“暖男”,但偏偏我就是提不起那种心动的感觉,而且仔细想想,我们俩的很多东西都对不上号,我真的会和他在一起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虽然这听起来有点“狼心狗肺”,但感情这东西真的很难勉强。首先,说说“超级超级好”。我承认,被.............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心动的问题。如果真有这么一个神奇的按钮,让我瞬间跻身文坛大家之列,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不是去写什么惊世骇俗的宏大叙事,也不是什么晦涩难懂的哲学思辨,而是……我想写一本关于“消失”的书。不是那种侦探小说里突然有人不见了,而是更深层、更普遍的消失。消失的语言,消失的记忆,消失的习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