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的系统文件,尤其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ROM 包(虽然现在OTA更新越来越普遍,但理解ROM包有助益),之所以相对较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模块化设计和开源特性。Android 的底层是由 Linux 内核驱动的,这是个非常成熟且体积相对精简的内核。然后,Google 在其之上开发了 Android 框架,包括 ART 虚拟机、各种服务、UI 组件等。然而,Android 的一个核心特点是“开放性”,这意味着厂商可以在 Google 提供的一套基础框架之上,加入自己定制的 UI(比如小米的 MIUI、华为的 EMUI)、各种预装应用、以及针对自家硬件优化的驱动程序。
这种高度的定制化,对于最终用户来说,意味着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 Android 手机,它们的系统文件差异是很大的。当你拿到一个 Android ROM 包时,它里面已经包含了针对特定设备优化的硬件驱动、厂商的定制化界面和应用。所以,一个“通用”的 Android 系统镜像,其基础文件可能并不庞大,但要适配到市面上成千上万种硬件组合,就需要很多适配层。而我们常说的“刷机文件”通常是针对特定机型定制的,因此它会包含与基础系统之外的、专属于该设备的优化和组件。
Android 能收费,这事儿跟“Linux”的名头多少有些误会,但又确实是紧密相连。咱就掰扯掰扯清楚。首先得明确一个事儿,Android 本身是开源的,没错,基于的 Linux 内核也是开源的。开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以自由地查看它的源代码,修改它,甚至分发它。这就像你买了一本菜谱,你可以照着菜.............
逼迫小米公司全面开源其 Android 内核源代码,并非易事,这其中涉及到法律、商业利益和技术实践等多方面复杂的博弈。首先,我们需要理解 Android 内核基于 Linux 的这一事实。Linux 本身是一个遵循 GPL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协议的开源项目。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