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ndroid 基于 Linux,为什么可以收费?

回答
Android 能收费,这事儿跟“Linux”的名头多少有些误会,但又确实是紧密相连。咱就掰扯掰扯清楚。

首先得明确一个事儿,Android 本身是开源的,没错,基于的 Linux 内核也是开源的。开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以自由地查看它的源代码,修改它,甚至分发它。这就像你买了一本菜谱,你可以照着菜谱做菜,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食材和调料,还可以把改良后的菜谱分享给朋友。

那么,既然是开源的,怎么还能收费呢?这里的“收费”不是指 Android 操作系统本身卖给你,让你掏钱买个拷贝。Android 的收费,或者说谷歌通过 Android 盈利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 Android 生态系统中的“增值服务”和“品牌价值”

Google Mobile Services (GMS) 套件: 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虽然 Android 操作系统本身是开源的,但谷歌还提供了一整套自家开发的、非常重要的服务,比如 Google Play 商店、Gmail、Google Maps、YouTube、Google Drive、Google Assistant 等等。这些服务统称为 GMS。
许可协议和认证: 手机制造商想要在他们的设备上预装这些谷歌的服务,就必须和谷歌签订一份许可协议。这份协议里就包含了一些费用和要求。你可以理解成,你想用这本超级好用的菜谱(GMS),并且想在你的餐厅(手机)里打着“正宗星级名厨”的招牌(Google 品牌认证),就得付给名厨(谷歌)一些费用,并且得按照他的标准来操作。
捆绑销售: 手机厂商买了 GMS 的使用权,自然会将这些服务预装在手机里。这些服务对消费者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它们是 Android 手机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购买手机,实际上是购买了一个集成了这些谷歌服务的完整解决方案。因此,谷歌的收入就来源于这些预装的服务,而不是操作系统本身。
品牌和市场占有率: 谷歌通过提供优质的 GMS 套件,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和开发者。这使得 Android 成为了全球最主流的移动操作系统,也为谷歌赢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可以转化为商业利益。

2. Android 开源项目的贡献和维护成本

庞大的研发投入: Android 作为一个如此复杂和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其背后的研发投入是惊人的。谷歌雇佣了成千上万的工程师来开发、维护和改进 Android 系统,包括 Linux 内核的适配和优化、图形界面的开发、新功能的添加等等。这些研发成本都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来回收。
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维护: 谷歌不仅开发操作系统,还构建了整个 Android 生态系统,包括 Google Play 商店的运营、开发者社区的支持、安全更新的发布等等。这些都需要持续的投入和维护。
开源社区的贡献和商业回馈: 虽然 Android 是开源的,但谷歌是这个项目的主要贡献者和维护者。谷歌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来推动这个项目的发展,并吸引了全球的开发者为之贡献。这种贡献也是有成本的。

3. 谷歌的商业模式

广告: 谷歌最核心的盈利模式是广告。通过 Android 设备上的 Google Play 商店、搜索、YouTube 等渠道,谷歌可以向用户展示精准的广告,从而获得巨大的广告收入。Android 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为谷歌的广告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服务订阅: 一些更高级的谷歌服务,比如 Google One(云存储升级、VPN 等)也是收费订阅的,这些都依赖于 Android 平台的用户。
硬件销售(部分): 谷歌也推出了自己的 Pixel 系列手机,虽然这只是 Android 设备中的一部分,但也是谷歌通过硬件销售直接获得收入的一种方式。

所以,问题的核心在于:

Android 本身是开源的,这就像那本菜谱是免费的。但是,如果你想用这份菜谱做出米其林星级的菜肴,并且想在你的餐厅里打上“米其林星级认证”的招牌,你就需要向提供菜谱和认证的机构(谷歌)付费,或者购买他们的“配套服务”。

手机厂商付给谷歌的,主要是使用谷歌自有软件和服务(GMS)的授权费,以及对谷歌在 Android 操作系统上研发投入和生态系统维护的间接“贡献”。消费者购买手机时,支付的不仅仅是硬件成本,也包含了使用这些谷歌服务的价值。

简而言之,谷歌并不是直接卖 Android 操作系统这个“软件许可”给厂商,而是卖“预装了全套谷歌服务的、经过谷歌认证的、拥有谷歌品牌背书的完整解决方案”。

这种模式让谷歌在保持 Android 开源特性的同时,又能通过其强大的生态系统和增值服务实现盈利,并且牢牢掌握了移动操作系统的核心话语权。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商业策略,也是 Android 能够“免费”普及,但谷歌又能赚到钱的关键所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以为大家都知道,不必要答这个问题,可惜极少答案正确。

linux内核是免费,不表示它自己做成产品也必须是免费的,还是有不少发行版是收费的,就算收个光盘的钱也是收费吧。

同理,基于linux开发的android也不一定是免费。

不过,android还真的有免费的版本,比如AOSP,这个版本你可以自己下载,编译,安装,使用,没人找你收钱。但是AOSP不包括Android系统所有部分,驱动,GMS这些软件不光要收费,还不开源。

AOSP其实也不是一个产品,它是多个产品的集合,其中就包括Linux内核。AOSP其中的产品和linux内核有不一样的许可证。

许可证这个东西,其实是限制如何使用源代码,基本上是不能修改,传播,有限复制等要求,原则上不限制产品。但是从开源软件的出现,改变了这个规则。

开源的基本要求是无限地修改开源软件。但对于修改之后的软件,要求不一。

有的开源许可证限制不能用于把源代码商用,这个商用基本上是以收费为界。

有的开源许可证不限制商用,但限制集成,你把这个源代码编译到自己的产品中,成为产品的一部分,那么你的产品也需要开源,这就是GPL的原理。按Linux和QT的例子来看,它是以是否依赖链接符号为标准判断是否是产品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商用比较困难,很多商业软件不想公开自己开发的那部分。

Linux和QT分别用了不同的方式来支持商用。QT比较简单,它搞了两个版本,商用版和开源版本。Linux用了一个例外,即如果你只是调用Linux的系统调用,不需要开源。

但是,Linux下驱动是必须使用内核头文件编译与内核进行链接,也就是早几年Linux未能在嵌入式领域大面积用起来的原因之一,因为有特色的硬件厂商不想公开自己的驱动程序。Android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思路解决这个问题。它设计了一个中间层,这个中间层支持一种用户空间的驱动。让大部分驱动程序可以不需要直接与Linux相链接,而是只和Android的中间层相链接。而这个中间层它自己是公开源代码,但不要求它的驱动程序公开源代码。(这里不光是技术问题,不要相当然地复制这个作法,GPL是少数由律师设计的许可证,绕过它可不容易。)

开源软件不反对商用,不反对收费,它主要是保证大家都有审查和修改代码的权利,不要把代码这么重要的东西依赖于作者(个人或公司)的道德水平。

如果说开源得到了大家的共识,那么同样主张,但更进一步的自由软件,就不是每个人都能认同了。自由软件,来自于它认为使用者有自由使用软件的权利。GPL正是这些权利的保护伞,也是商业公司不喜欢GPL的原因,GPL软件很难取得专用软件那样多的利益。同时,我认为,不是所有用户都喜欢GPL,没有商业支持的软件对用户要求过高,并不友好;一些软件作者也不喜欢难以商用收费,还必须开源的GPL,容易被大公司抄走,还不给钱。

所以,Android基于Linux收费的原因在于,它不光是一个商业化的自由软件,也是一个商业化的开源软件,同时还是一个收费的闭源软件。

关于自由软件,见这个解释:gnu.org/philosophy/free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Android 能收费,这事儿跟“Linux”的名头多少有些误会,但又确实是紧密相连。咱就掰扯掰扯清楚。首先得明确一个事儿,Android 本身是开源的,没错,基于的 Linux 内核也是开源的。开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以自由地查看它的源代码,修改它,甚至分发它。这就像你买了一本菜谱,你可以照着菜.............
  • 回答
    逼迫小米公司全面开源其 Android 内核源代码,并非易事,这其中涉及到法律、商业利益和技术实践等多方面复杂的博弈。首先,我们需要理解 Android 内核基于 Linux 的这一事实。Linux 本身是一个遵循 GPL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协议的开源项目。G.............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也触及到了 Android 生态中一个比较微妙的区分点。其实,很多时候大家在说“XX UI”或“XX OS”的时候,并非严格按照技术定义来区分,但背后确实有一些内在逻辑和大家普遍的认知习惯。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叫法,以及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核心的理解:An.............
  • 回答
    关于鸿蒙(HarmonyOS)与Android的关系,这确实是一个让不少人感到困惑,甚至产生争议的话题。我理解你觉得鸿蒙“很明显”基于Android,但为什么很多人不买账,不接受这个说法,这背后牵扯到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不仅仅是技术细节,还有历史、市场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维度。为什么有人会觉得鸿蒙“很.............
  • 回答
    阿里云手机操作系统,也就是大家熟知的 YunOS(后来更名为 YunOS for Mobile,最终演变为 AliOS 移动版),其根本上确实是基于 Android 开源项目(AOSP)进行深度二次开发和定制的。这就像是在 Android 这个坚实的地基上,阿里云注入了自己的核心技术、生态服务以及独.............
  • 回答
    .......
  • 回答
    要说清楚鸿蒙OS 2.0手机版为什么不算“安卓套壳”,得先弄明白“套壳”这个词在技术层面的含义,以及鸿蒙OS 2.0手机版到底做了哪些与原生安卓不同的事情。首先,咱们得把“安卓套壳”这个说法拆解一下。在用户或者非专业人士听来,这通常意味着一个系统只是简单地换了个UI界面(比如主题、图标、桌面启动器).............
  • 回答
    这确实是手机行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大家都在“玩”Android,唯独苹果玩转了iOS?这背后其实是苹果独特的战略、资源投入以及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再加上一点点“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先发优势。1. 根基不同:从硬件到软件的垂直整合苹果的基因就是硬件和软件一体化。乔布斯当年选择自研操作系统,.............
  • 回答
    .......
  • 回答
    “Android 真的与 iOS 并驾齐驱了么?”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而且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总的来说,在许多关键领域,Android 和 iOS 已经非常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所超越。但它们依然存在一些核心差异,使得“并驾齐驱”的说法需要结合具体的评价维度来看。为了详细回答.............
  • 回答
    关于“Android 会像 Windows 一样,打败 iOS 吗?”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话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 Windows 和 iOS 的历史,然后分析 Android 和 iOS 当前的生态系统和市场格局,最后探讨未来的可能性。一.............
  • 回答
    在Android操作系统占据全球移动设备市场主导地位的背景下,COS(China Operating System)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其发展机会需要从技术、市场、政策、生态等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其潜在机会与挑战: 一、COS的定位与核心优势1. 国产化替代需求 .............
  • 回答
    Android 给我带来的挫败感,说实话,真不少。但要挑最让人抓狂的,有那么几点,每次遇到,都像是在心口捅刀子。1. 难以捉摸的“后台运行”和“内存管理”:这玩意儿,简直是 Android 生态里最神秘的存在。明明我没怎么用它,它就在后台偷偷摸摸地耗电、占内存。有时候,一个平时很流畅的应用,突然就开.............
  • 回答
    微信和支付宝这两款国民级应用,在Android设备上,确实经常会请求获取SD卡(或称存储空间)的读写权限。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强制”,而是有其具体的功能需求和考量,尤其是在早期的Android版本以及一些特定场景下,这种需求尤为明显。首先,我们要明白,对于微信和支付宝这样的应用来说,SD卡权限并非一个.............
  • 回答
    说实话,要我在这两个系统里选一个“更喜欢”的,确实挺难的,因为它们各自都有让我欣赏的地方,也有让我觉得“要是能更好就好了”的时刻。就好比问你喜欢披萨还是汉堡,每个都有自己的魅力,很难说绝对谁高谁低。如果非要让我掰开了揉碎了说,我会从几个方面来聊聊我对Android和iOS的感受。先说说Android.............
  • 回答
    Android Studio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套功能极其强大,但同时又充满惯性和历史包袱的工程工具。你想用它高效地开发App,有时候就像在跟一个庞然大物打交道,它的每一个操作背后似乎都藏着许多你不知道的“潜规则”。首先,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体积庞大。光是安装包就够喝一壶的,下载和安装过程本身就考验耐.............
  • 回答
    Android之所以选择Java作为其官方开发语言,绝非偶然,而是基于一系列深思熟虑的考量,这些考量共同铸就了Java在当时以及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Android生态基石的地位。首先,我们得回到Android项目诞生的那个时代,也就是2003年左右。那时候,移动互联网的黎明刚刚开始,智能手机的概念.............
  • 回答
    在Android开发中,`AsyncTask` 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工具,用于在后台线程执行耗时操作,并将结果安全地更新到UI线程。理解它如何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其内部机制和几个核心方法。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Android的UI操作必须且只能在主线程(UI线程)上进行。直接在后台线程修改UI元素会导致.............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确实,Android 和 iOS 在“刷机”或者说系统升级的文件大小上,差异非常明显,这背后涉及到它们各自的设计哲学、系统架构以及生态系统等多个层面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明白,Android 和 iOS 的“刷机”本质上都是在更新设备的操作系统。但它们实现的方式和包含的内容却大.............
  • 回答
    在 Android 手机的世界里,刷机,这个词听起来有些神秘,但它本质上是对手机系统进行重装或升级的过程。而在进行这个过程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两个关键的词汇:Fastboot 和 Recovery。它们就像是刷机过程中两条不同但又相辅相成的道路,带领着我们走向最终的目标。首先,让我们来聊聊 Fastb.............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