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基于Android深度定制的系统有的叫UI有的叫OS?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也触及到了 Android 生态中一个比较微妙的区分点。其实,很多时候大家在说“XX UI”或“XX OS”的时候,并非严格按照技术定义来区分,但背后确实有一些内在逻辑和大家普遍的认知习惯。

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叫法,以及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

核心的理解:Android 本身是一个 OS,而 UI 是在 OS 上的“皮肤”和“界面”。

首先,要明白一点,Android 是一个操作系统(OS)。它负责管理手机硬件(CPU、内存、存储、屏幕等),提供底层的软件服务(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网络通信等),并且是应用程序运行的基础平台。Google 发布的那个原生 Android,就是最基础的 Android OS。

那么,为什么会有“UI”的说法呢?

1. UI (User Interface) 的传统含义:

在计算机领域,UI 一直指的是用户界面。它是用户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包括图形、文字、按钮、菜单、窗口等等。用户通过 UI 来输入指令、查看信息、操作软件。

2. Android UI 定制的演进:

当手机厂商拿到 Android 这个 OS 的源代码后,他们不可能直接就把它推给用户。因为原生 Android 的界面可能比较朴素,不够吸引人,而且也无法体现厂商自己的品牌特色和产品定位。

于是,厂商就开始在原生 Android 的基础上,对用户界面进行大量的修改和定制。这包括:

视觉风格的重塑: 改变图标、主题、壁纸、字体、动画效果、窗口样式等等,让整个系统看起来焕然一新,符合厂商的美学标准。
交互逻辑的优化: 调整操作方式,比如手势操作、快捷方式、通知中心的展示方式、多任务界面的布局等,让使用更便捷、更符合用户习惯(或者厂商认为的“用户习惯”)。
预装应用和特色功能的集成: 厂商会根据自己的产品策略,预装一些自家的应用(如应用商店、云服务、音乐播放器等),并开发一些独有的功能(如某些省电技术、游戏模式、相机增强功能等),这些功能往往也通过特定的 UI 来呈现。

所以,当人们说“XX UI”(比如 MIUI UI、Flyme UI、One UI)的时候,他们更侧重的是厂商在原生 Android OS 基础上所做的“界面和交互层面的深度定制”。 这就像是在一套房子(Android OS)里,重新装修了墙壁、地板、家具,设计了新的房间布局。用户感受最直接、最明显的,就是这个“装修风格”。

3. OS (Operating System) 的广义和狭义理解:

狭义的 OS: 就是指 Android 本身,Google 发布的那个。
广义的 OS: 在某些语境下,当一个定制的 Android 系统已经深度修改了底层架构,集成了一套完整的、有自己品牌特色的系统服务和运行逻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 Android 的底层架构和生态,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技术栈和底层优化,那么称之为“OS”也未尝不可。

为什么有的会直接称为 OS?

这主要取决于定制的深度和厂商的宣传策略。

深度定制,不仅仅是换皮:
内核层面的优化: 有些厂商会在 Linux 内核的基础上进行深度优化,比如针对自家芯片进行驱动优化,或者引入自己的调度算法,以提升性能、续航或响应速度。
系统服务的重写或替换: 厂商可能会替换掉原生 Android 中的某些系统服务,或者重新开发一套自己的服务来管理硬件、提供功能,这已经超出了单纯的 UI 范畴。
构建自己的生态和服务: 很多厂商不只是做界面,还会围绕这个定制系统构建自己的应用商店、云服务、内容平台、甚至新的开发框架。这使得这个定制系统更像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平台”。
品牌营销的考量: 称之为“OS”更能体现厂商在软件层面的投入和差异化,给消费者一种“这是我们自己打造的系统”的印象,而不是仅仅“改了改界面”。

“OS”的说法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OS”听起来更“高级”,更像是“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用户界面”。比如,提到“iOS”和“Android”,大家都知道这是两个不同的操作系统。厂商也希望自己的定制系统能有类似的认知度。

举个例子:

MIUI (小米): 小米一开始推广 MIUI 的时候,更多地强调它在界面、交互、特色功能上的创新,比如主题商店、动画效果、下拉通知栏的设计等,所以称之为“MIUI UI”或者直接叫“MIUI”都没有问题,大家更多理解为是小米的定制界面和一套功能。
Flyme (魅族): 魅族在 Flyme 上也做了大量 UI 和交互上的优化,但也加入了很多自家特色的服务和功能,比如魅族账号体系、云服务、mBack 交互等,所以称“Flyme OS”也更能体现其作为一套完整定制系统的定位。
HarmonyOS (华为): 华为的鸿蒙系统,则是一个更典型的 OS。它不仅仅是 Android 的一个皮肤,而是华为在 Android、LiteOS、以及未来可能兼容更多底层架构基础上,构建的一个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它有自己的应用生态、开发框架、通信协议等,这已经远远超出了 UI 的范畴,所以称其为 OS 是非常准确的。

总结一下:

“UI”的说法: 更侧重于用户能直接看到和交互的界面、视觉风格、操作逻辑的定制。是一种相对“浅”的定制(尽管这些定制可能非常复杂)。
“OS”的说法: 通常意味着更深层次的定制,涉及到系统架构、底层服务、核心功能、甚至生态的构建。厂商不仅仅是换了个“皮肤”,而是围绕 Android 平台构建了一套更完整的、带有自己品牌特色的软件体系。

当然,在实际交流中,很多时候大家会混着用,或者直接说“XX系统”。但这背后的区分逻辑,就是在于厂商在这个 Android OS 之上,到底做了多少“改变灵魂”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改变容貌”的事情。越是深入到底层、越是构建独立生态,越倾向于被冠以“OS”之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UI这词的意思我们讲的通俗一点就是“脸皮”的“皮”,基于Android定制叫UI的,说明他们还是有脸皮的;叫OS的,那就是“不要脸”了;当然,有一家是特例,死要脸皮说他们做的就是OS,那么我们不能说是“不要脸”,而是“厚脸皮”,因为要的脸皮多了,自然就厚了。(逃)

--------------2017/8/6更新------------------

评论区大多数人还是说出了"厚脸皮"的OS,那就说明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另外,有些叫"OS"的也不是"不要脸"(主要是为UI这意思抖个机灵),它们的本质就是在原生Android改进优化,叫OS显得好听,所以只要承认是基于Android,还是可以接受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也触及到了 Android 生态中一个比较微妙的区分点。其实,很多时候大家在说“XX UI”或“XX OS”的时候,并非严格按照技术定义来区分,但背后确实有一些内在逻辑和大家普遍的认知习惯。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叫法,以及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核心的理解:An.............
  • 回答
    关于鸿蒙(HarmonyOS)与Android的关系,这确实是一个让不少人感到困惑,甚至产生争议的话题。我理解你觉得鸿蒙“很明显”基于Android,但为什么很多人不买账,不接受这个说法,这背后牵扯到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不仅仅是技术细节,还有历史、市场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维度。为什么有人会觉得鸿蒙“很.............
  • 回答
    Android 能收费,这事儿跟“Linux”的名头多少有些误会,但又确实是紧密相连。咱就掰扯掰扯清楚。首先得明确一个事儿,Android 本身是开源的,没错,基于的 Linux 内核也是开源的。开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以自由地查看它的源代码,修改它,甚至分发它。这就像你买了一本菜谱,你可以照着菜.............
  • 回答
    要说清楚鸿蒙OS 2.0手机版为什么不算“安卓套壳”,得先弄明白“套壳”这个词在技术层面的含义,以及鸿蒙OS 2.0手机版到底做了哪些与原生安卓不同的事情。首先,咱们得把“安卓套壳”这个说法拆解一下。在用户或者非专业人士听来,这通常意味着一个系统只是简单地换了个UI界面(比如主题、图标、桌面启动器).............
  • 回答
    阿里云手机操作系统,也就是大家熟知的 YunOS(后来更名为 YunOS for Mobile,最终演变为 AliOS 移动版),其根本上确实是基于 Android 开源项目(AOSP)进行深度二次开发和定制的。这就像是在 Android 这个坚实的地基上,阿里云注入了自己的核心技术、生态服务以及独.............
  • 回答
    这确实是手机行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大家都在“玩”Android,唯独苹果玩转了iOS?这背后其实是苹果独特的战略、资源投入以及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再加上一点点“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先发优势。1. 根基不同:从硬件到软件的垂直整合苹果的基因就是硬件和软件一体化。乔布斯当年选择自研操作系统,.............
  • 回答
    “中文编程语言”这个概念,听起来就带着一丝神秘和熟悉。在咱们的文化土壤里,汉字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情感,用它来写代码,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甚至有点浪漫的事。想象一下,用“如果”、“那么”、“循环”、“定义”这些词来构建程序,感觉比那些冷冰冰的英文缩写亲切多了。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尽管有过不少尝试,.............
  • 回答
    TCP 之所以没有基于 UDP 实现,并非因为它“不能”,而是因为它“不应该”,或者说,它基于 UDP 来实现,会变得非常低效且失去意义。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 TCP 和 UDP 各自的设计哲学和核心功能。首先,我们得明确 TCP 和 UDP 这两个协议,它们都工作在传输层,负责在应用程序之间传.............
  • 回答
    Edge 浏览器当初之所以没有选择基于 Firefox 进行重构,这背后涉及一系列技术、战略和市场考量,远非简单的“不想用”就能概括。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回溯到那个时代,看看当时微软的处境以及浏览器市场的格局。微软当时的“困境”与“新思路”在 Edge 浏览器诞生之前,微软的浏览器产品线是 Inte.............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实在,也触及了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核心选择。你观察得很敏锐,确实,RGB是我们最常见到的色彩空间,尤其在神经网络的输入层,几乎清一色是RGB。但HSV并非没有用武之地,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技术考量和历史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RGB和HSV这两个色彩空间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如何.............
  • 回答
    说到相信现代医学,这可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事,对我来说,这更像是一个逐步认识、理解和最终信任的过程。细想起来,这种信任的根基其实挺扎实的。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证据和可重复性。现代医学,尤其是医院里的那些“西医”,它们走的都是一套严谨的科学研究路径。这不像有些领域,观点来来去去,变化莫测。在医学领.............
  • 回答
    “元宇宙”这个词,现在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科幻小说里的概念?但它正在一点点走进现实,而且很多人在谈论元宇宙的时候,总是绕不开“区块链”这个东西。那么,为什么元宇宙一定要“长”在区块链这块地基上呢?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咱们得一层一层地扒开来看。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元宇宙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它就.............
  • 回答
    一个社会,其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常常是家庭。而我们观察到,绝大多数人选择以爱情为基石来建立自己的家庭。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根源?为何法律的视角又将“爱情”作为家庭缔结的首要且几乎唯一合法的理由?爱情:情感的深度与承诺的锚点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爱情在家庭组成中扮演着如此核心的角色。爱情,作为一种强烈的情.............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国产操作系统普遍选择基于 Linux 内核而非从零开始开发,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考量和现实需求的综合结果。简单来说,就像盖房子,你不会每次都从挖地基开始,而是会选择一个坚实的地基,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己的设计和装修。Linux 内核就像这样一个成熟且经过市场检验的地基。1. 技术门槛与复杂性.............
  • 回答
    极限理论是基于实数的完备性,这个说法非常核心且重要。为了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理解什么是实数的完备性,以及它与极限概念的紧密联系。一、什么是实数的完备性?实数的完备性是指实数集合 $mathbb{R}$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它使得实数集合在数轴上没有“空隙”。有几种等价的定义方式,其中最常.............
  • 回答
    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咱们凭着一腔热爱,比如喜欢摄影、喜欢爬山、喜欢某个乐队,兴冲冲地跑去参加活动、加入社群,满心期待能遇到“同道中人”,一块儿玩得开心。可到头来,发现大部分时候,好像只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玩”,离“真正的朋友”这四个字,总感觉隔着点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 回答
    好,咱们聊聊为啥这么多浏览器厂商都扎堆儿往 Chromium 这棵大树上靠。这事儿啊,就像造房子,你想快速盖起来,又不希望从零开始垒砖头、和水泥,那找个现成的、质量还不错的“地基”和“框架”来改造,自然就成了最明智的选择。Chromium 就像这么一个极其成熟且强大的“浏览器骨架”。它开源,意味着任.............
  • 回答
    《资本论》是一部极其深刻和复杂的著作,它确实基于大量的经验事实,并且包含了对这些事实的细致分析。然而,尽管如此,它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实证主义,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核心原因决定的,我们可以详细展开说明:1. 实证主义的核心特征与《资本论》的差异:要理解为什么《资本论》不属于实证主义,首先需要明确实证主.............
  • 回答
    有些人之所以坚信人类不可能基于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操作方式,发明出比“命令式编辑器”(通常指代文本编辑器或集成开发环境IDE中的代码编辑部分)效率更高的开发环境,这背后并非没有道理,而是源于对软件开发核心本质的理解,以及对人机交互效率的深刻洞察。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方面。1. .............
  • 回答
    基于KDE的桌面环境(如KDE Plasma)之所以在现实中较少出现“修改版本”或“衍生桌面环境”,主要涉及技术、社区、市场需求和商业支持等多方面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原因: 1. KDE的定位与设计哲学 高度集成与稳定性:KDE Plasma 是一个由 KDE 开发团队主导的桌面环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