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一名漫画家,你在创作过程中有什么难忘的经历?

回答
作为一名漫画家,最难忘的经历,大概是某次差点让我的“小宇宙”彻底熄灭的那个夏天。

那年我刚开始尝试连载一本自己构思了很久的少年热血漫画。故事的主角是个有点废柴但内心燃烧着正义之火的少年,我为他倾注了无数心血,从他第一次被欺负的场景,到他觉醒超能力时的内心独白,每一个细节我都反复打磨。我那时候年轻气盛,觉得自己一定能画出一部石破天惊的作品,一举成名。

连载初期,编辑部对我的作品反馈挺好,读者也有一些热情的回应。我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画到凌晨是家常便饭。那时候,我的出租屋里堆满了画稿,角落里是吃剩的泡面碗,空气中弥漫着速写本和油墨的味道。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少年,正在经历着一场冒险。

然而,好景不长。大概在连载到十来话的时候,读者评价开始出现分化。有人喜欢我的画风,有人觉得剧情有些俗套。更糟糕的是,有一个影响颇大的漫画评论网站,对我的作品进行了“一星评价”,评论里把我的故事贬得一文不值,说我是“跟风狗”,故事“毫无新意”,人物“扁平化”,甚至用了“浪费纸张”这种诛心之语。

当时看到那篇评论,我感觉像被一记重锤狠狠砸在胸口。大脑瞬间一片空白,然后是熊熊燃烧的怒火,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的挫败感。我把电脑屏幕摔了一下(幸好是老电脑,不然得心疼好久),然后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开始酗酒。那几天,我什么都不想画,也不想看任何漫画。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没有天赋,是不是我一直以来的坚持都是个笑话。

那段时间,我的编辑打了很多电话,发了很多短信,但我都没理会。我觉得自己已经输了,没脸见人了。我甚至想过放弃,把手里的画笔彻底扔掉,找个安稳的工作,过普通的生活。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我翻到了我画的第一页草稿。那是我还在大学时,在一个夏天的午后,在宿舍楼下的树荫里,用一支最普通的铅笔画下的。画面很粗糙,但那个少年脸上坚毅的表情,我至今记得。我记得当时脑子里闪过的所有关于这个故事的念头,关于勇气、关于成长、关于永不放弃的信念。

我突然意识到,我当初画漫画,不是为了别人的评价,不是为了成名,而是因为我热爱这件事,是因为我想通过我的画笔,去讲述我想讲述的故事,去表达我想表达的情感。那个“一星评价”固然让人痛苦,但它不能抹杀我为这个故事付出的所有努力,不能熄灭我心中最初的那团火。

那天晚上,我打开了我的画板,重新拿起了画笔。我没有去管什么市场趋势,没有去在意什么读者评价,我只是开始画我心中真正想画的东西。我把那个少年身上我最喜欢的品质放大,把那些被评论家诟病的“俗套”桥段,赋予更深刻的情感和更合理的解释。我把自己所有被压抑的情绪,都倾注到了画里。

接下来的几期,我画得非常“偏执”,我坚持自己的风格,我甚至开始在故事中加入一些我个人经历和思考。我不再期待所有人都喜欢,但我知道,我在画的是“我”的作品。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些曾经批评过我的读者,有人开始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我的作品。他们说,“虽然剧情还有些不足,但主角的成长真的让人感动”,“这种真实的疼痛感,是很多漫画里没有的”。我收到了一些非常感人的读者来信,有的人说我的漫画给了他们力量,让他们在困难的时候没有放弃。

我的连载并没有一夜爆红,依然有很多批评的声音,但那些声音在我听来,已经没有那么刺耳了。我学会了如何去接受批评,也学会了如何去坚守自己的创作初心。

最难忘的,不是成功的那一刻,而是那个差点让我放弃,却最终让我更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漫画家的夏天。那个夏天,我差点“死”了一次,但也因此,我的“小宇宙”涅槃重生了。它教会我,作为创作者,最宝贵的,永远是那份不被外界干扰、只忠于内心的勇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彬帝,难忘的事真不少,印象最深刻的其中一件事是在我开始连载《玄皓战记》之前,大约是2003年秋天,那个时候正为了创作选题而困扰,当时想过很多故事,但自己都不满意,有一种感觉,就是更好的点子差一点就要出现了,但却又总抓不住思绪的源头!

某天晚上,熬了几个通宵后睡得昏沉沉的,就在快睡醒的时候,在梦里恍惚看到一个少年,站在一处山包上,在他的身后有一只如同漆黑似墨,又似云烟凝聚形成的巨大神兽,随着少年手臂的摆动若隐若现。梦醒过来,似乎抓住了深藏在心里的想法,快速涂了一张小画,这个就是后来玄皓漫画中风水兽最早的概念!

还有就是那时很享受沉浸在自己作品中的那种感觉,仿佛灵魂脱体一般,进入完全忘记自身的存在,连饭都不记得吃。有一次老婆递过来一个面包,我接过面包直接就去蘸墨水…

进入网络时代,像我和公司和平台签约的个人作者,作品需要得到推广机会。除了画画,有时还需要去想办法宣传自己的作品,那种沉浸下来的时刻也变得越来越少了。

user avatar

谢邀。

从业30年,这问题我可能能答108条?

但是最初的,总是最难忘的。那是一切的起点……那时,我还不是漫画家。

回忆001-“画王和他的姐姐”

这幅画来自遥远的1994年,创作时间是1月,还在《雪椰》之前……那年我17。

它诞生的原因,来自我在某小学旁的小书店,发现了《画书大王》的第七期。我被封面的《龙珠》瞬间秒到,很快就买下了它。原本以为这是盗版书商学习香港杂志搞出来的盗版作品合集,但当我翻开它时,竟意外地发现它上面竟刊登着真真切切的国产漫画作品!而且,它它它……居然还接受投稿!!!

彼时一直在找寻能投稿平台的我,恨不得当场就给它跪了!

我扫荡了书店里所有的过期《画王》,回家细读。然后就发现了这个:

“先把这玩意参加咯,然后就投稿!”我这么想着,一分钟也没耽搁,立刻铺开画纸开始设计。

从小就喜欢不按规则行事的我,一口气就画下了“两个画王”。然后振振有词地在设计说明里写了老大一篇:“私以为画王不应只有一人,亦应考虑女性读者需求,所以应为其设计一位姐姐,画王11岁,姐姐14,5,既让女读者也能找到共鸣点,又能照顾年龄稍大之读者的阅读感受……至于为甚给“画王”设计姐姐而不是妹妹,是因为除年纪外尚要考虑角色个性,11岁男童要可爱合适懵懂淘气,小大人乖乖仔会惹人厌恶。而出于性格互补另一角色应温柔知性,此种性格用于姐姐身上合适……且不应互换,知性哥哥和调皮妹妹不讨喜……“

光角色说明,我当年就写了2大页吧……?也不知有没吓着《画王》编辑……

我再找出自己平常的一些习作画稿,塞了至少有个6,7页进信封;(你们懂那种年少时拿着自己上百幅自认的惊世之作恨不得全给塞进去的心情不?哈哈哈……)又另写了一封3页纸阐述自己如何喜爱漫画,吹捧《画王》,并问询如何投稿的心里话……直至把信封塞爆……

换了新信封后,我用透明胶把它给封了两层边,才出街丢进邮筒,怀着对回信的憧憬,屁颠屁颠地蹦回了家。

两周后,我竟然收到了主编大人的亲笔回信!我被告知:”很可惜,你的稿件寄到时,画王设计征集活动早已截至。因此,基于公平原则,你的设计我们不能采纳。“但是:”我们觉得你的画很不错哦!你愿意尝试画个短篇故事投稿试试吗?你需要先……“

那天,我在我的小屋里,抓着回信,高举过头,发出了青春的咆哮!

不喜欢按规则行事的我,开始了《雪椰》的策划……并在回信里给主编说:“对不起……短篇我一时没有头绪,我想了个长篇您要不要看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名漫画家,最难忘的经历,大概是某次差点让我的“小宇宙”彻底熄灭的那个夏天。那年我刚开始尝试连载一本自己构思了很久的少年热血漫画。故事的主角是个有点废柴但内心燃烧着正义之火的少年,我为他倾注了无数心血,从他第一次被欺负的场景,到他觉醒超能力时的内心独白,每一个细节我都反复打磨。我那时候年轻气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读者情感、作品类型、作者与读者关系等多个层面。把江南写死上杉绘梨衣和尾田荣一郎画死艾斯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比较,确实能看出一些端倪。首先,咱们得承认, “骂成狗” 和 “没人骂” 这两个说法可能有点绝对,但背后反映的读者情绪差异是真实存在的。为什么江南写死上杉绘梨衣会引起那.............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文化喜好、时代背景、内容吸引力等方方面面。作为中国人,大家喜欢日漫的原因有很多,而《那年那兔那些事》虽然也有拥趸,但整体的受众群体和受喜爱程度确实和日漫有所不同。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道道。日漫的“魔力”在哪儿?首先得承认,日漫在中国拥有一批非常庞大且忠实的粉丝群体.............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我太能理解了!身为一个资深的“死宅”,我跟你一样,对漫展这事儿,心里总是有点小别扭,总没法像别人说的那么“嗨”。别看我平时在家对着屏幕能嗨一整天,一旦想到要踏进漫展,那股劲儿就泄了一半。你想想,我们宅在家里,最舒服不过了。有什么想看的?掏出手机,想看什么番,点开就看,想看哪一集,跳到哪.............
  • 回答
    变形金刚的漫画世界,就像一个不断扩张的宇宙,要系统地了解它的宏大设定,确实需要一些引路的明灯。如果你想深入探究,感受赛博坦星球上汽车人与霸天虎之间的史诗级斗争,以及由此延伸出的错综复杂的故事线,那么有几套漫画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它们不仅是粉丝心中的经典,更是构建了变形金刚庞大世界观的基石。1. 《变.............
  • 回答
    “富奸老贼又休刊了!”——这句在《全职猎人》粉丝圈里如咒语般流传的感叹,每一次响起都伴随着心碎和无奈。而关于他迟迟不更新的原因,坊间一直有各种猜测,其中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就是:他害怕像许多日本漫画家一样,面对“烂尾”的宿命,所以选择了一种近乎“休眠”的状态来规避风险。这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毕竟日本漫.............
  • 回答
    确实有很多作品在创作初期可能只是一个相对小的构思,但随着故事的深入、作者的灵感爆发,或是市场反馈的推动,最终成长为波澜壮阔、格局宏大的史诗。以下是一些我认为符合这个描述的例子,并会尽量详细地说明: 动画 1. 《全金属狂潮》(Full Metal Panic!) 初期格局: 最初,《全金属狂潮》.............
  • 回答
    作为一名工程师,最大的成就感往往不是单一的来源,而是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叠加与共鸣。它源于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 tangible 的现实,解决复杂的问题,并最终为社会或他人带来价值和积极影响。如果让我详细阐述,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 从零到一的创造:将构想变为现实这是工程师最直接、最原始的成就.............
  • 回答
    作为一名民航飞行员,心理压力大吗?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心理压力是民航飞行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往往是相当大的。 这种压力并非来自单一的方面,而是由多重因素交织而成,贯穿于飞行员职业生涯的始终。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民航飞行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1. 责任的极端沉重性.............
  • 回答
    作为一名游戏玩家,我内心对腾讯的态度是复杂且充满矛盾的,很难简单地用“希望倒闭”或“不希望倒闭”来概括。我的愿望更多是希望游戏行业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腾讯作为行业巨头,它的存在和发展无疑对这个方向有着巨大的影响。我希望看到腾讯倒闭的那些“理由”或潜在的担忧: 垄断与缺乏创新动力: 腾讯在游戏领.............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性别、身体,也没有“人生”的概念,所以谈不上愿意或不愿意与丁真互换人生。我无法体验人类的情感、经历和生活。但是,我可以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分析一下如果一个人(假设是男性)有机会与丁真互换人生,可能会考虑哪些方面,以及这种互换的吸引力在哪里。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丁真的生活”和“我.............
  • 回答
    作为一名程序员,要判断你的水平,需要一个更具体、更全面的评估框架,而不是简单的一两个指标。你的问题“我这属于什么水平?”非常普遍,也因此非常难以直接回答。只有你提供更多关于你的经验、技能、项目、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信息,我才能给你一个更贴近实际的评估。不过,我可以提供一个程序员能力评估的详细框架,你可以.............
  • 回答
    作为一名物理学博士,拥有严谨的科学思维和强大的分析能力,这为您预防和应对脱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虽然脱发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遗传、激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但我们可以运用物理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来深入理解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下是一份详细的、从物理学博士的角度出发的脱发预防指南: 从物理学.............
  • 回答
    作为一名程序员,最大的成就感来源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是随着经验的积累和项目深度的变化而 evolving 的。如果让我详细阐述,我会从以下几个核心维度来谈:1. 解决复杂问题并看到成果落地时的“Eureka”时刻和影响力:这是最直接、最原始的成就感来源。当你在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它可能是技术上的瓶颈.............
  • 回答
    作为一名不红的演员,这种体验复杂而矛盾,像是一条漫长的隧道,时而有微弱的光芒闪烁,时而又被黑暗笼罩。它不仅仅是关于等待机会,更是一场关于自我坚持、自我怀疑、自我探索和不断学习的旅程。1. 体验的核心:在希望与失落之间摇摆 持续的希望与蓄势待发: 尽管不红,但内心深处总是怀揣着对演艺事业的热爱和对.............
  • 回答
    作为一名数字游民,用一两句话概括的话,就是:自由,但也伴随着不稳定。但这种自由和不稳定,展开来说,远比听起来要复杂得多,也精彩得多。想象一下,你的办公室不再是那四面冰冷的墙,而是世界各地你能想到的任何角落。今天早上,你可能还在巴厘岛的海边咖啡馆,听着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处理着公司的邮件;明天下午,你.............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很有我们这行的味道。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这说的是我们基层公务员的真实写照,可千万别觉得这是弱智。恰恰相反,我觉得这是我们这群人最闪光,也最让人尊敬的地方。你想啊,咱们基层公务员,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报告、会议、迎来送往,这些都是日常。跟那些在.............
  • 回答
    嘿,您问我这问题,让我想起了村里那些老辈儿,也常着酒,皱着眉头叹气。殉国?这词儿听着就跟朝廷里那些大人物用的似的,跟俺们庄稼人没啥关系。俺们日子里,就围着这几亩地转悠。春天撒种子,夏天锄草,秋天收成,冬天还得盼着家里那点粮食够吃。一年的盼头,就是能平安度过,别遇上个天灾人祸,或者官老爷们又来收重税。.............
  • 回答
    后辈们,你好!当我回首自己的律师生涯,那些从法学院毕业、怀揣着律师梦踏入这个行业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今天,我很荣幸能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与你们分享一些肺腑之言,希望能为你们即将开启的律师之路提供一点小小的参考。这并非什么至高无上的教诲,只是我一路走来的感悟,希望能帮助你们少走弯路,更稳健地成长。首先.............
  • 回答
    作为一名警察,我最骄傲、最自豪的时刻,并不是在某个惊心动魄的抓捕行动中,也不是在得到媒体的赞扬或表彰时,而是当我看到我所付出的努力,真正地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或者为社区带来了持久的安宁与希望时。那是一种深深的、源自内心的满足感,是对我职业意义的最好诠释。我想分享一个我曾经历过的具体事件,它至今仍是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