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骗投资的创业公司越来越多,该如何辨别这些骗子公司?请给投资人和求职人员一个警醒。

回答
当前社会,创业浪潮汹涌,其中不乏一些打着创业旗号,实则进行欺诈的“骗子公司”,它们不仅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也给求职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对信任的剥夺。

为了帮助广大投资人和求职者擦亮眼睛,辨别这些害群之马,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如何识别骗子公司,并给出一些警醒。

一、 针对投资人:如何辨别骗局,守护你的血汗钱

1. 警惕过高的承诺和不切实际的收益:

“稳赚不赔”、“短期暴富”、“零风险高回报”: 这些都是最经典的骗局套路。任何一项合法的投资都伴随着风险,尤其是在新兴的创业领域。声称可以轻易获得高额回报的公司,要么是在夸大其词,要么就是在玩弄数字游戏,最终目的是套取你的资金。
回报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在做投资决策前,一定要对行业内的平均回报率有所了解。如果一家公司承诺的回报率远高于平均水平,且没有充分、合理的解释,那么就要高度警惕。

2. 考察公司的背景和团队:

信息不透明,难以查询: 一家正规的公司,其注册信息、营业执照、法人信息等应该是公开透明的,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官方渠道查询到。如果一家公司对这些基本信息遮遮掩掩,或者信息不完整、存在矛盾,就要提高警惕。
团队背景模糊,缺乏真实性: 了解创业团队的背景至关重要。查看团队成员的履历,是否有相关的行业经验、成功案例。如果团队成员都是“空降兵”,没有实际业务能力或过往经历难以查证,或者核心成员都是一些身份不明的人士,这都可能是风险信号。
公司地址虚假或难以实地考察: 一些骗子公司可能提供一个虚假的办公地址,或者办公地址非常简陋,甚至是一个虚拟地址。尝试实地考察,如果发现地址不存在,或者办公环境极其简陋,与公司宣称的规模不符,则要小心。

3. 深入了解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

商业模式空洞,缺乏可行性: 仔细审视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否清晰、合乎逻辑?是否存在明显的漏洞?是否能产生持续的收入?如果商业模式听起来像“空中楼阁”,没有实体支撑,或者过度依赖拉人头(传销模式),就要警惕。
缺乏核心技术或产品优势: 创业公司成功的关键在于其产品或服务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具有核心竞争力。如果一家公司拿不出像样的产品,或者其产品缺乏创新和差异化,仅仅是模仿或概念炒作,那么其未来的盈利能力将大打折扣。
盈利模式不清晰或依赖“资金池”: 很多骗子公司并没有实际的盈利能力,而是通过不断吸引新的投资人的钱来支付给早期投资人,形成所谓的“庞氏骗局”。如果公司的盈利模式是靠“后人的钱填前人的窟窿”,一旦后续资金断裂,整个骗局就会崩盘。

4. 警惕过度推销和不当压力:

“限时优惠”、“名额有限”、“错过就再也没有机会”: 骗子公司常常利用投资者的焦虑和贪婪心理,制造紧迫感,迫使投资者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仓促做决定。
回避关键问题,转移话题: 当你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例如关于风险、盈利模式、团队背景等,如果对方含糊其辞,顾左右而言他,或者试图用华丽的辞藻来掩盖事实,这都是不好的信号。
要求先付款再谈合作: 任何合规的合作,尤其是投资,都会有一个相对审慎的流程。如果一家公司要求你先支付一笔费用(如保证金、加盟费等),才能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这极有可能是骗局。

5. 关注合同和法律细节:

合同条款含糊不清,存在霸王条款: 仔细阅读投资合同的每一项条款。如果合同中存在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表述,或者有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条款,例如完全免除公司责任,或者将所有风险转嫁给投资者,那么要小心。
缺乏法律约束力的承诺: 口头承诺无法作为法律依据。所有的投资合作都应该以正式的、经过法律审查的合同为准。
公司注册地与实际运营地不符: 有些骗子公司会在境外注册,但声称在中国大陆运营,或者反之。这种做法可能是在规避国内的法律监管,一旦出现问题,维权将变得异常困难。

二、 针对求职者:识别陷阱,保护你的劳动成果和职业生涯

1. 虚假的招聘信息和职位描述:

薪资待遇异常诱人,远超同行业平均水平: 和投资人一样,求职者也要对薪资有合理的预期。如果一家公司的招聘信息中承诺的薪资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特别是对于初创公司而言,这很可能是一个诱饵。
职位描述模糊不清,或过于宽泛: 正规公司在招聘时,职位描述会相对具体,明确岗位职责、工作内容、所需技能等。如果一家公司的职位描述非常笼统,或者要求员工承担过多的职责而没有清晰的职责划分,要警惕。
招聘过程过于草率,不注重面试细节: 一些骗子公司招聘流程非常随意,可能 apenas进行简单的电话沟通或在线聊天就确定录用,或者面试过程提问与岗位无关的问题。

2. 要求支付“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费用:

“先交钱后上班”: 这是最常见的招聘骗局之一。正规公司招聘不会向求职者收取任何形式的费用,包括培训费、服装费、押金、介绍费等。如果公司提出这些要求,坚决拒绝。
声称提供高额培训,但需先付费: 有些骗子公司以高薪和快速晋升为诱饵,要求求职者先支付一笔不菲的培训费,但实际上提供的培训内容虚假或质量低下,最终却未能兑现高薪承诺。

3. 隐藏的传销或非法活动:

鼓励发展下线,拉人头有高额奖励: 如果一家公司在招聘信息或入职后,着重强调发展下线、招募新员工可以获得高额提成,并且公司产品本身价值不高,这很可能是在进行变相的传销活动。
销售的产品或服务涉嫌非法或欺诈: 有些骗子公司会以合法公司的名义,销售非法的产品或服务,例如虚假P2P平台、非法集资项目、未经许可的金融产品等。在接受offer之前,务必对公司的业务范围和产品进行充分了解。

4. 模糊的劳动合同和不规范的用工:

不签订劳动合同或口头承诺: 任何正规的劳动关系都应该以书面的劳动合同为基础。如果公司拒绝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只做口头承诺,一旦发生劳动纠纷,你的权益将难以保障。
试用期过长或随意延长: 劳动法对试用期有明确规定,公司不能随意延长试用期。
缺乏完善的社保和福利体系: 正规公司会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并提供相应的福利。如果公司在这方面含糊不清,或者声称没有这些福利,要谨慎。

5. 公司信息难以核实,背景复杂:

网上搜索不到公司信息或信息负面: 在接受offer前,务必在网上搜索公司的相关信息,包括公司官网、新闻报道、员工评价等。如果找不到任何官方信息,或者搜索结果中充斥着负面评价和投诉,则要高度警惕。
公司地址不稳定,频繁更换办公地点: 这可能表明公司经营状况不稳定,或者是在刻意规避法律监管。
公司法人或高管信息不公开透明: 与投资人类似,求职者也应该关注公司的核心人员信息。

三、 投资人和求职者的共同警醒:

保持理性,不贪图小便宜: 贪婪是骗子最善于利用的弱点。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虚假的繁荣或不切实际的承诺冲昏头脑。
做好尽职调查,“多问、多查、多验证”: 不要轻信对方的任何一面之词。花时间去了解公司的一切信息,包括其业务、团队、财务、法律等方面。
警惕一切“快钱”和“轻松钱”的诱惑: 真正的成功往往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漫长的时间。那些声称可以让你一夜暴富或轻易获得高薪的工作,往往隐藏着陷阱。
学会自我保护,相信直觉: 如果你在接触一家公司时感到不安,或者对方的某些说法让你觉得有疑点,宁可选择放弃,也不要冒然行动。
了解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 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一旦发现被骗,及时寻求法律途径的帮助。
不要被高大上的包装所迷惑: 一些骗子公司可能拥有非常专业的网站、精美的宣传册、豪华的办公场所,但这些都可能只是表面的伪装。

总结:

“骗子公司”就像潜伏在水中的鲨鱼,它们善于伪装,利用人们的欲望和恐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作为投资人和求职者,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通过深入的调查、理性的分析和对细节的关注,我们才能有效规避风险,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和职业前途。

希望这篇详细的指南能为广大投资人和求职者提供有力的帮助,让大家在创业和求职的道路上,擦亮双眼,少走弯路,远离骗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非常有效识别骗子,但是投资人拥有的信息远比普通人丰富,甚至比被投资人丰富,投资之前要做完善的背景调查,我都接过几个背景调查的电话,创业者是否靠谱投资人比谁都清楚,真骗子很难得逞,就算运气极好蒙混过关也就骗过了天使轮,总不可能 ABC轮全能骗过去。

投资博的是命中率,并不一定每笔投资都不亏本,实际上大多数投资案例都是亏的,赚的是少数,但是这少数案例能提供几十甚至数百倍的投资回报。你不能说那些亏损的案例就是被骗了,创业失败的原因很多,技术问题,方向问题,团队合作问题,产业环境问题都可能,创业者故意欺诈是极小概率事件。

在我们外人看来像骗子,但是内行的投资人看法完全不一样,倒退十几年马云在公众眼里就像骗子,是个大忽悠,但是孙正义显然不这么看。

批评行业浮躁也要有资格的,不是随便谁看了几篇报道就有资格指点行业的,互联网行业高速增长,高风险高回报,这样的行业容易看起来浮躁。但实际上我们整个的生活都已经被互联网所改变,你能说这些不是那些踏踏实实做技术做产品的人努力的结果吗?靠浮躁会有微信淘宝小米吗?

投资人不需要谁来提醒,他们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投资失败的话看不见的手会让他们破产清算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前社会,创业浪潮汹涌,其中不乏一些打着创业旗号,实则进行欺诈的“骗子公司”,它们不仅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也给求职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对信任的剥夺。为了帮助广大投资人和求职者擦亮眼睛,辨别这些害群之马,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如何识别骗子公司,并给出一些警醒。一、 针对投资人:如.............
  • 回答
    在一家创业公司中,员工是离公司运营最前线的人,因此也最有可能发现 CEO 使用虚假数据欺骗投资人的行为。揭露这种行为是一个高风险但可能极有价值的举动,它不仅能保护投资人,也能防止公司走向破产的深渊。以下将详细阐述员工如何一步步地戳穿 CEO 的谎言,并尽可能地保留细节:第一步:保持警惕,收集初步证据.............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如何看待「股神」巴菲特踩雷新能源骗局,损失 22 亿?「股神」投资为何也会踩雷被骗?「股神」巴菲特,这个名字几乎是投资界的神话,他以其卓越的眼光、审慎的投资风格和丰厚的投资回报闻名于世。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也未能幸免于新能源骗局的陷阱,据报道损失高达 22 亿,这无疑让许多人感到震惊和不解.............
  • 回答
    哎,这事儿闹的,听起来真是让人一肚子火,又有点哭笑不得。你这男朋友,也是够会玩儿的,把你一个人蒙在鼓里,背后这么操作,换谁谁能忍?这事儿,你得好好想想清楚,然后带着底气去跟他摊牌。别慌,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首先,你得明白这事儿的核心是什么。他瞒着你找了个男摄影师,这本身就是个信任问题。你以为是给男朋.............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面对男朋友和你撒谎,并且被你发现他欺骗你去滑雪过夜,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让人伤心和难以接受的局面。他现在又辩解说是之前答应过你,这更是雪上加霜。以下是我为你梳理的一些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你理清思路,做出最适合你的决定:第一步:冷静下来,处理情绪 允许自己有情绪: 感到愤怒、伤心、失望、被背叛是很.............
  • 回答
    岳不群“伪君子”的形象,在任我行眼中早已根深蒂固,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通过多方面的观察和判断积累下来的。虽然书中并未直接描写任我行是如何“看穿”岳不群的,但我们可以从任我行的性格、行事风格以及他对岳不群过往的了解来推断。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角度,可以详细阐述任我行为何能早早识破岳不群的真面目:一、 任我.............
  • 回答
    很多人在被骗后,第一反应是心疼那些损失的钱财。毕竟,那些钱可能是辛辛苦苦攒下的积蓄,可能是为了某个目标而努力的成果,也可能是生活中必需的开销。失去钱财,直接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无疑是最直接、最令人痛苦的感受。然而,被骗所造成的伤害,远不止于金钱的消失。那些无形的损失,同样沉重,甚至更为持久。信任.............
  • 回答
    照骗这东西啊,真要是较起真来,那可就大有门道了。它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就是一个美颜滤镜那么粗暴。实际上,照骗能玩出的花样,那真是十八般武艺,十八层楼,层层都有玄机,能骗到什么程度?这得看你想骗谁,又想骗到什么程度。首先,是脸。 这是照骗的重灾区,也是最容易出效果的地方。 基础操作:美颜滤镜的.............
  • 回答
    朋友,听说你想把小松鼠或者花栗鼠弄回家当宠物,这事儿可得好好琢磨琢磨。我认识几个玩过这俩毛孩子的,听他们说,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儿,而且,说实话,把野生的它们弄回家,背后有很多道道,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事儿:直接从野外“骗”或者抓小松鼠、花栗鼠回家当宠物,这件事情在很多地方是违法.............
  • 回答
    被骗之后,世界还能是美好的吗?这问题,像是被重重一击后,脑子里嗡嗡作响,下意识想抓着点什么,问问周围的人,问问自己。特别是当那份信任被碾碎,你曾经认为坚不可摧的“美好”,瞬间坍塌成一堆废墟的时候。刚被骗那会儿,感觉整个世界都蒙上了一层灰。阳光好像都没那么暖了,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晦气。你开始怀疑.............
  • 回答
    要让咱们家的小毛球乖乖多喝水,这可真是个技术活!猫咪不像狗狗那样,渴了就会摇着尾巴找水喝,它们心思细腻着呢。下面我就把我这几年跟猫咪“斗智斗勇”摸索出来的经验一股脑儿告诉你,保准实用!1. 治标更要治本:让“喝水”这件事变得有趣! 水源升级:猫咪不爱喝静止的水,我们就要给它“活水”的体验。 .............
  • 回答
    这事儿可就得好好掰扯掰扯了。首先,你跑到派出所,说自己被骗了五万,但实际上被骗的是七万。这中间存在一个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说,你跟警察说的和你实际遭受的损失,数字上对不上。对于你而言,这么做可能出于各种原因: 担心报案不被重视: 有时候人们会觉得,数字太小,警察可能不会太重视,或者处理起来没那么积.............
  • 回答
    一个星期了,时间好像凝固了一样,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放大镜下被拉长。那个场景,那个对话,那个相信的瞬间,就这么一遍又一遍地在我脑子里回放,像一张破旧的唱片,怎么也停不下来。刚开始几天,我以为只是因为刚经历过一件这么糟糕的事情,大脑还没处理过来。想让自己快点忘掉,转移注意力,看点电影,听点音乐,和朋友.............
  • 回答
    提到那些专门坑害老年人的保健品公司,简直就是社会上挥之不去的毒瘤。你说他们为何至今依然如此猖獗,甚至好像没什么有效的管制?这背后的原因,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且情况也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首先,我们得聊聊这些公司是如何精准地瞄准老年人的。他们可不是凭空想象,而是.............
  • 回答
    抱歉,我无法提供任何关于如何欺骗医生开具走读证明的信息。我的目的是提供有益和诚实的信息,而欺骗行为是不道德且可能违法的。如果你需要走读证明,我建议你采取正当的途径,例如: 与你的医生坦诚沟通: 详细说明你的情况和需求,相信你的医生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给出专业的建议和帮助。 了解学校的要求: 确.............
  • 回答
    听到你被骗了四万多,全副身家都赔进去了,心里真的很难受,也很为你着急。这种感觉就像被人生狠狠地甩了一巴掌,天塌下来一样,脑袋一片空白,只想把自己狠狠骂一顿。当时转钱的时候,脑子里一定是乱糟糟的,或者被对方巧舌如簧的骗局蒙蔽了双眼,现在回过头来,那种懊悔和自责肯定像潮水一样淹没你。首先,深呼吸,我知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