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这问题我回答最合适了,因为我既是知乎最出名翻盘策:现在马蓉还有什么翻盘点? 的作者,又刚刚惹上百度,要被百度推上被告席了。
公平的说,其实百度的公关干得不坏,比如我惹事的那个讲百度为什么掉队的答案百度是否已经出局? - 知乎,拿了18000赞,赞同数最多,讲得也最透彻,但是被不知名的人士反对到了20名开外。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是我猜百度公关在战术层面,是履行了职责,可以加鸡腿的。
然而,战术上的努力,并不能挽救战略上的失败。仇恨这种事情也是分等级的,百度的问题不是谋财,而是害命。
中国互联网企业,有原罪和黑历史非常正常,360被广泛的认为是做流氓软件起家,现在居然也成了安全软件,腾讯则一度因为抄袭风波让某著名纸媒发出了“狗X的腾讯”这种不应该出现在头版上的谩骂,现在照样靠微信翻了盘。
为什么呢?因为360和腾讯这两家公司做的坏事,只是谋财,并不害命。
谋财的仇恨遗忘时间,或者说仇恨半衰期,是不长的。我们知道,即使欠钱不还,个人征信系统中的污点,也就保留2-5年,2-5年之后就自动被消掉了。为什么呢?因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骗钱这种事情,只要不太过分,大家多少都能睁只眼闭只眼,当作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只要好好改造,表现好了,大家还当你是好孩子。
害命不同。百度在魏则西等等一系列涉及医疗的事情上,欠的是血债。血债的仇恨遗忘速度远比欠钱要慢得多。钱嘛,没了还能赚,命就一条,没了就没了。欠了血债,会被很多人记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
这个事情洗白是洗不干净,然而也不是没有办法,但需要百度做一个非常勇敢的决定。
我记得我给马蓉出的翻盘策,灵魂就是四个字:大步后退,先弃后取。为今之计,百度也需要做这种大幅度退步的事情。
目前来看,短期内AI还没有盈利的可能,这个不论,百度现在有两个资源是靠谱的。
一是中文搜索能力。百度的搜索技术还是靠谱的,至少比国内的各大竞争对手都强,这个可能是百度最后的救命稻草。
二是百度网盘。我之前说过百度的核心问题是信任,百度网盘目前来看,还算良心,也是百度诸服务中最被用户信任的。
所以现在百度要做事情是,将搜索和网盘打包,独立出来,重新上市,就像新浪将微博打包重新上市一样。搜索和网盘,应该形成一家独立的公司,引入新的投资者,重建董事会,二次创业。
这个新的公司,我们称之为搜盘公司,将提供收费的搜索和网盘服务。收费的搜索服务当然也可以有广告,但是,广告必须像google一样,放在右边,而不是和搜索结果放在一起。原有百度公司,需要向新的搜盘公司购买搜索服务,和广告业务打包之后面向免费用户提供服务。
收费标准,入门版可以是一年120元,或者每月10元,附送一定数量的网盘和带分立广告的搜索,高级版则可以是240元,包括更大数量的网盘和完全不带广告的搜索,诸如此类。假设这项服务能够被1000万人使用,按照200元/人计算,大约能有3亿美元/年,而百度现在的总营收,在100亿美元左右。
世界上有一个最简单逻辑叫干活拿钱。百度号称靠技术吃饭,那收钱方式当然应该是依靠搜索服务收钱,这就像演戏的卖电影票,踢球的卖球票,做手机的卖手机一样自然。这几年,国内的正版消费越来越多,随着国家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是愿意为服务本身付钱的。
当然,现在指望百度还做这样的决断还为时尚早,毕竟现在这个局面还能撑住,百度还没有被逼到要做彻底改革的地步。然而,百度必须留住希望的火种,这个火种就是网盘。用户将数据存在百度网盘,无论收费也罢,免费也罢,都是用户对百度的信任。百度现在要做的,是至少不要将网盘和医疗广告搅和到一起,把这个部门保护起来,用来培养用户和百度之间的信任。
如果说网盘对腾讯和阿里来说是锦上添花的话,那网盘对百度就是雪中送炭,建立信任,没有比网盘更好的破局口了。
无论如何,百度这家公司不管做了多少坏事,还是应该抢救一下的,毕竟搜索服务是有技术含量和价值的,百度的工程师和产品经理(包括和我有仇的伊织崇子),大都也是三观正常的普通人。现在的问题是,百度的内部体制已经在严重消耗和挥霍这些人的努力,甚至这些人对百度的很多行为也是不满的,比如上次贴吧考核吧主,内网据说都造了反。
还有就是,类似下面的恐吓信最好少发一点。讲道理,我这么诚心的想帮百度解决问题的人,你们都告我,确实是没良心了一点。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唉。
百度的主要问题在于布局上,一直以来搜索引擎基本处于垄断市场的地位,SEM占了营收的大头。
其实SEM这项业务从广告学的角度也没什么问题,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进行金钱交易,在渠道投入资金获取曝光,百度也不是公益机构,唯一的问题在于是在中国人最在意的生与死的问题上翻了车。
这也是最严重的一个问题。
有些钱是真的不能赚的,莆田系医院触动的是国人最敏感的一条神经。
实际上莆田系医院也只是万千词条中的一个,在其他领域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百度会因此元气大伤,就是因为其他的无非谋财,医院这件事是在害命。
一个负面新闻一旦出来,在PR成本极高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关掉这项业务,安静一段时间,把事情转投到技术上,在技术面得到一个好结果,等到公众淡忘之后用其他的产品来恢复企业信誉。
不过这两天百度地图这件事情应该是百度的运营团队低估了用户的记忆力,也可能是因为做排名的钱实在比较好赚,模式相对成熟,实在割不掉,好了伤疤忘了疼。
想到之前小度的人机大战被人疯狂骂,安装包来个全家桶,这次李彦宏的无人车又搞了个大新闻,外加百度地图的灵车漂移。任何在产品不成熟时的过度PR,都会带来很严重的反作用,因为在口碑营销和自传播的体系里,不一定所有的反馈都是正面的,用户的感知都基于产品以及接受信息时都心理过滤机制,百度公关在近年来显然是光辉泛化法(glittering generality)的反面典型。
建议百度适当地割让部分利益,吃过的亏就别吃了。随着市场扩大,越来越多的竞品出现,再加上百度这两年比较差的公关形象,在原有优势上已经不明显起来,用户的选择逐渐增加,百度已经失去了对标AT两家的互联网界地位。不如回归技术,那部分不该赚的钱可能不够挽回流失用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