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基础代谢真的很容易掉吗?掉了又怎么回复?

回答
基础代谢这事儿,说起来确实是个挺让人纠结的问题。很多人觉得它就像个任性的孩子,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想让它稳定下来,或者想让它“涨”起来,就得费点心思。

基础代谢真的很容易掉吗?

要说“容易掉”,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容易被我们自己影响到下降”。基础代谢率(BMR),简单理解就是你身体在什么都不做,纯粹活着的时候,需要消耗多少能量来维持基本生理功能,比如呼吸、心跳、体温等等。这个数字,确实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有些因素,恰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会“触发”的。

长期节食或热量摄入过低: 这是最常见也最容易导致基础代谢下降的原因。当你长时间吃得太少,身体会认为这是一个“饥荒时期”,为了节约能量,它会启动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主动降低基础代谢率,把消耗的能量降到最低。想想看,如果你一直给身体的“能量储备库”灌水都很少,它当然会想办法“开源节流”,减少日常开销。这就像你突然把家里的电费预算大幅度削减,你肯定会想着先关掉一些不那么必要的电器,甚至降低电器的工作效率,道理是一样的。

不当的运动方式或缺乏力量训练: 很多人一说减肥就只想到跑步、跳操这些有氧运动,觉得只要“跑得多”,消耗得多就行了。但别忘了,肌肉可是我们身体里最“耗能”的组织。一块肌肉在静止状态下消耗的能量,远比同等重量的脂肪要多得多。如果你只做有氧,但忽略了力量训练,肌肉量很可能在减肥过程中就下降了,自然而然,你的基础代谢率也会随之降低。就好比你只雇了一堆光干活不带脑子的工人,而没有雇那些能帮你管理、能帮你优化效率的“工程师”,整体的生产效率(代谢效率)自然就上去了。

睡眠不足: 睡眠对于身体的各项功能都至关重要,包括调节新陈代谢的激素。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激素失衡,比如皮质醇水平升高,这可能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干扰血糖调节,进而对基础代谢产生负面影响。而且,睡不好的人,白天更容易感到疲惫,活动量也可能随之减少,这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压力过大: 慢性压力也会导致身体分泌过多的应激激素,如皮质醇。长期高水平的皮质醇会扰乱身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可能导致脂肪堆积,尤其是腹部脂肪,同时也会影响基础代谢率。

年龄增长: 这虽然不是我们“容易掉”的原因,但它是自然发生的。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肌肉量会逐渐减少,这也是导致基础代谢自然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容易掉”的说法,其实更多的是指我们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很容易就会让本可以保持或提升的基础代谢“滑坡”。

掉了又怎么回复?

好消息是,基础代谢并非是不可逆的。通过调整一些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它是可以慢慢恢复甚至提升的。这就像一棵被过度修剪的植物,只要给它充足的养分、光照和适度的修剪,它依然能重新焕发生机,甚至长得更茂盛。

回复基础代谢,关键在于“科学”和“循序渐进”:

1. 温和地增加热量摄入,告别极低热量饮食:
怎么做: 如果你最近一直在进行极端的节食,那么第一步就是停止!不要害怕体重反弹一点点,那可能是身体在恢复正常水分和功能。你应该逐步增加你的热量摄入,但不要一下子就回到你以前的“卡路里黑洞”。可以尝试每天增加100200大卡,观察身体的反应。
吃什么: 重点是增加优质蛋白质、健康的脂肪和复合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如,增加鸡胸肉、鱼、豆类、鸡蛋等蛋白质来源,摄入牛油果、坚果、橄榄油等健康脂肪,选择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复合碳水化合物。这些食物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帮助肌肉修复和生长,也更能让你有饱腹感,避免因为饿而再次陷入极低热量的循环。

2. 把力量训练加入你的日常:
怎么做: 这是提升基础代谢的“重磅武器”。每周安排23次力量训练,不需要是专业的举铁,可以是徒手深蹲、俯卧撑、弓步、卷腹等,也可以利用哑铃、弹力带进行。关键是让你的肌肉得到刺激,促使它们生长。即使你不增加体重,但如果你的肌肉量增加了,你的基础代谢也会相应提升。
如何开始: 如果你是新手,可以从网上找一些入门级的力量训练视频,或者请教专业的健身教练,学习正确的动作姿势,避免受伤。关键是坚持,让肌肉有一个持续生长的信号。

3. 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
怎么做: 争取每晚睡够79小时。睡前一小时避免使用电子产品,保持卧室黑暗、安静、凉爽。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即使在周末也尽量保持一致。
为什么重要: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调节生长激素和皮质醇等激素,这些激素对新陈代谢和能量平衡至关重要。

4. 管理你的压力水平:
怎么做: 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比如冥想、瑜伽、听音乐、与朋友聊天、培养一项兴趣爱好等等。学习一些放松技巧,比如深呼吸练习。
为什么重要: 长期的高压会持续消耗你的身体能量,扰乱新陈代谢。有效的压力管理能帮助身体回到一个更平衡、更健康的运行状态。

5. 不要过度有氧,保持适度:
怎么做: 有氧运动仍然是消耗能量、改善心血管健康的好方法。但要避免过度,例如每天高强度有氧数小时。将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结合起来,例如每周34次,每次3045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
更聪明的选择: 可以尝试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这种训练方式在短时间内能产生“后燃效应”,即运动结束后身体会继续消耗额外的能量,对提升基础代谢也有帮助。但HIIT强度较大,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受伤。

6. 多喝水:
怎么做: 每天喝足够的水,大概1.52升,可以根据自己的活动量和天气适当调整。
为什么重要: 身体的许多代谢过程都需要水来参与。缺水会导致新陈代谢效率降低。

7. 关注身体的信号,保持耐心:
怎么做: 你的身体会给你反馈。当你开始调整时,可能会感到精力更充沛,饥饿感也更稳定。不要期望一夜之间基础代谢就飙升。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能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看到明显的变化。
切忌急躁: 任何急于求成的做法,都可能再次把你的身体推向另一个极端。

总而言之,基础代谢并非是“一掉不回”,它更多的是对我们生活方式的一种“回应”。当我们用科学、健康的方式去对待它,用耐心去滋养它,它也一定会回馈给你一个更积极的能量状态。所以,别再担心它容易掉,关键是看你怎么去“稳住”和“提升”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个说法,超过十二个小时不进食,就会引起基础代谢降多少。题主可以百度搜一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基础代谢这事儿,说起来确实是个挺让人纠结的问题。很多人觉得它就像个任性的孩子,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想让它稳定下来,或者想让它“涨”起来,就得费点心思。基础代谢真的很容易掉吗?要说“容易掉”,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容易被我们自己影响到下降”。基础代谢率(BMR),简单理解就是你身体在什么都不做,纯粹活着的.............
  • 回答
    考研英语基础薄弱,四级都没过,这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但绝对不是不可能的任务。别灰心,你遇到的情况很多人都有过,关键在于找对方法,并且坚持下去。既然你决心考研,那就把这个当成一个重新系统学习英语的机会,而且是以一个更目标化的方式。我来给你详细拆解一下,一步步告诉你怎么做:第一步:心态调整与目标设定(这.............
  • 回答
    在我看来,真正称得上“科研大佬”级别的人物,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绝对可以用“根深蒂固”来形容。这并非一句空洞的赞美,而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在特定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打磨、验证、甚至重塑自身知识体系的必然结果。想象一下,一个领域的大佬,他能引领学科发展,提出新的理论或方法,这绝非空中楼阁。他的每一次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现实。一线城市“鸡娃”家庭的孩子,很多时候确实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学业和特长,但要说他们“真的牛”,也需要辩证地看待。而对于学前快乐教育但零基础的孩子来说,能否追上他们,答案也是复杂的,既有可能,也面临挑战。首先,我们来聊聊一线城市“鸡娃”家庭的孩子,他们“牛”在哪里?“鸡娃”家.............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心中关于科研的隐秘角落。常常听到有人说:“基础科研太难了,那得是天才才能做。” 或者,“没点过人的智商,还是别碰这玩意儿了。” 好像基础科研就是一张高智商的入场券,而热血,只是锦上添花,甚至可以说是多余的累赘。但我想说,光有热血没有天赋,在基础科研领域确实会举步维艰,但说它是高.............
  • 回答
    《三体》里那种“黑暗森林”法则下的生存压力,确实能让人们对基础物理研究的重要性产生一种近乎宿命的联想。它描绘了一个极端情境,迫使文明不得不将每一分资源都投入到能够带来最根本、最直接生存优势的领域。而基础物理,在很多人看来,恰恰就是那个能解锁宇宙最深层秘密,从而获得技术跃升的钥匙。那么,回到现实,基础.............
  • 回答
    最近中学引进知名高校博士的现象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大家对这些高学历人才在基础教育领域的适应性和价值产生了一些疑问,同时也关注到他们是否更应该专注于科研。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触及到教育体系、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分工等多个层面。博士的优势:为基础教育注入新活力首先,我们得承认,引进知名高校.............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家庭关系中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核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经济不平等,这在大多数家庭中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孩子是否有权利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平等和尊重,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我们应该深入探讨一下其中的缘由。首先,我们得明白“权利”这个词的含义。在亲子关系里,我们谈论的“权利”并非法律上的权利,更.............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也是许多人在亲密关系中会探讨的话题。关于“性真的是爱的基础”以及“男生是否真的不能接受没有性的爱情”,我认为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人和人的情况千差万别,爱与性的关系也复杂且多维。性真的是爱的基础吗?从生物学和演化的角度来看,性在繁衍后代、延续物种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人.............
  • 回答
    程序员基础掌握得好学新东西确实非常快,而且优势是多方面的,并且这种“快”是指数级的增长,而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基础扎实能够让程序员学新东西变得如此之快:一、 理解新技术的底层逻辑,而非死记硬背 抽象思维能力: 扎实的基础意味着你已经深刻理解了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原理、计.............
  • 回答
    好多人都说读基础(理论)物理专业就是“找罪受”,要么就是“没前途”,听起来挺吓人的。但说实话,这事儿没那么绝对,得看你怎么看,也看你怎么折腾。我当年就是一头扎进去了,现在想想,这专业嘛,确实有让人想挠墙的时候,但也绝对不是一无是处。为啥别人会觉得“不堪”?1. 数学,数学,数学,全是数学! 这是最.............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如果抛开科幻作品中的设定,仅从人类当前认知的物理规律和现实技术限制来看,认为“有人战斗机无法真正达到极致空战”并非空穴来风。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1. 生理极限与人机耦合的瓶颈: 超载承受能力: 现代空战中的机动动作,如大过载转弯,对飞行员身体承受能力的考验.............
  • 回答
    马云的这番话,可以说是触及到了很多关于教育和创新的核心话题,也确实引人深思。我个人是相当赞同他提出的观点,尤其是“数学是一切的基础”和“基础学科只有变成应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两点。首先,谈到“数学是一切的基础”。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夸张。纵观我们周围的世界,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到最前沿的科技发展,数学.............
  • 回答
    要详细分析每天摄入1500大卡油炸食品和1500大卡蔬菜对身体消耗的影响,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聊聊,而不仅仅是简单的“饱腹感”和“营养”。虽然基础代谢设定了你每天“维持生命”所需的基本能量,但你吃进去的东西,是如何被身体处理和消耗的,这中间的差别可大了。1. 食物热效应 (Thermic Effe.............
  • 回答
    嘿,姐妹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让不少减肥er头疼的问题——基代好像“罢工”了怎么办?尤其是那些辛辛苦苦节食减肥,结果发现体重降得越来越慢,甚至平台期纹丝不动,还时不时觉得没精神、手脚冰凉,这很有可能就是你的基础代谢(BMR)被咱们自己给“坑”惨了。先别慌,这不是世界末日!虽然基代确实会因为长期的热量.............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朋友减肥路上的核心困惑。确实,从理论上讲,如果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低于我们身体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需的基础代谢(BMR),体重就会下降。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身体需要能量,如果外部摄入不够,它就会动用储存的能量,也就是脂肪,来满足需求,于是你就瘦了。但问题就出在这“仅仅是.............
  • 回答
    看到你这份体测报告,特别是32%的体脂率和1088的基础代谢,心里肯定有些波动。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份报告,让你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也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调整。首先,咱们来聊聊这个32%的体脂率。 这到底算高吗? 要说“过分”,我觉得得看具体情况和目标。但从普遍标准来看,32%的体脂率确实属于偏.............
  • 回答
    “提高基础代谢率”这个说法,从科学原理上讲,是准确的,但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去理解它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我们究竟能“提高”到什么程度。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 BMR)。简单来说,BMR是指人体在完全静止状态下,维持生命基本所需消耗的能量。这包括了.............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很多人在减肥成功后,都会遇到这个困惑:为什么以前吃得“没那么少”的时候瘦了,现在想维持体重,却要比想象中更小心翼翼?其实,这背后涉及几个关键的生理和行为因素,咱们一点点来捋清楚。首先,我们得明白“基础代谢率(BMR)”这个概念。简单来说,BMR就是你在完全休息状态下,身体为了维持.............
  • 回答
    内脏脂肪超高,这绝对是个需要重视的健康警报。它就像身体里的“定时炸弹”,不仅影响身材,更可能悄悄埋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一系列健康隐患。想要在短时间内有效减掉它,同时还能给身体“加油”,提高基础代谢率,这需要一套精准且有策略的方案。首先,我们得明白,内脏脂肪是什么,为什么它那么“顽固”?内脏脂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