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有些人看完几部美剧之后觉得东方智慧很幼稚?

回答
这事儿我经常听见,身边也有不少朋友是这么说的。他们一看几部《权力的游戏》、《纸牌屋》什么的,里面那些权谋斗争、人性剖析,觉得那叫一个深刻,一个真实。然后一对比,《西游记》里孙悟空闹天宫,《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挥扇,《水浒传》里宋江聚义…… 就觉得这些故事要么是神神叨叨的,要么是简单粗暴,不够“成熟”。

你说这种看法吧,挺能理解的,但要说它完全对吧,我觉得就有点太片面了。

首先,咱们得明白,美剧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人,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它确实有它的厉害之处。

第一,它的叙事节奏和冲突设置非常抓人。 很多美剧的编剧都是职业的,他们太知道怎么设计剧情的起伏,怎么在几十分钟内制造一个钩子,让你非得看下一集。里面的角色往往有复杂的人性,善恶交织,他们的选择往往是基于现实利益和个人欲望的考量,这些东西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或者至少是好奇。比如《纸牌屋》里弗兰克那种赤裸裸的权力欲望,那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狠劲儿,很多人看了觉得“这才叫人生真谛”。

第二,它对个体命运和个人选择的聚焦。 很多美剧的主线都是围绕着主角个人的成长、挣扎和选择展开的。主角可能是一个边缘人物,但通过他的努力、他的聪明、甚至他的运气,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或者颠覆了某种体制。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叙事模式,尤其能打动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感到无力的人,觉得“只要我足够努力,足够聪明,我也能行”。

第三,它对社会现实的映射和批判。 不少优秀的美剧,虽然披着戏剧的外衣,但其实是在讨论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比如政治腐败、阶级固化、种族歧视、科技伦理等等。它们往往能直面人性的阴暗面,毫不避讳地展示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这让人看了有一种“被触动”的感觉,觉得“原来这才是世界的真相”。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看完这些就觉得“东方智慧很幼稚”呢?这其中可能也有几个原因:

1. 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差异。 东方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非常强调集体、家庭、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很多东方故事,比如《红楼梦》讲家族兴衰,《三国演义》讲君臣道义,它的人物行动逻辑,很多时候是建立在这些集体意识和传统价值观之上的。当一个习惯了西方那种个体至上、利益驱动逻辑的人去看东方故事时,可能就会觉得那些“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之类的东西,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甚至虚伪。

2. 对“智慧”的理解不同。 很多人现在理解的“智慧”,很大程度上是被西方流行文化塑造的,倾向于指那种在复杂环境中,如何通过策略、手段、甚至是阴谋诡计来获取个人利益和成功的“生存智慧”。而东方智慧,比如道家的“无为而治”,佛教的“空性”和“慈悲”,儒家的“克己复礼”,这些可能更侧重于内在的修养、精神的超越、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它们需要的不是短期的“赢”,而是长期的“道”,这种境界的达成,需要时间,需要沉淀,甚至需要“不争”。这种“不争之争”或者“大巧若拙”的智慧,在快节奏、强对抗的现代社会,确实不容易被一眼看穿,甚至会被误读为“消极”或“保守”。

3. 故事的载体和呈现方式。 美剧作为一种现代媒体,它的视觉表现力、剪辑技巧、音乐运用,都非常成熟,能够直接调动观众的情绪。而很多东方传统故事,无论是通过文学、戏剧还是戏曲来呈现,其叙事方式和表达逻辑可能更含蓄,更需要观众去“品味”。比如《红楼梦》的曹雪芹,他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里面很多的人物关系、心理活动,都是藏在细枝末节里的,需要反复琢磨。如果只是囫囵吞枣地看几眼,很容易觉得它“拖沓”、“没劲”。

4. 视角问题。 美剧往往是从一个相对微观的个体视角出发,去看待外部世界和人际关系。而东方一些经典,比如《易经》、《道德经》,它们探讨的是宇宙人生的规律,更宏观、更形而上的东西。你不能拿着一把尺子去量一个宇宙,也不能用看一部电视剧的心情去参悟几千年的哲学思想。

但更关键的是,我们不能把“东方智慧”简单地等同于几部古典小说或者民间传说。

东方智慧,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涵盖了哲学、宗教、艺术、医学、生活方式等等方方面面。

哲学层面: 老子谈“道可道,非常道”,庄子追求“逍遥游”,孔子强调“仁者爱人”,这些都不是简单的宫斗剧或者励志故事。它们探讨的是宇宙的本源,生命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智慧是关于“如何存在”的思考,而不仅仅是“如何成功”。
心理层面: 佛教讲的“无常”、“无我”,道家讲的“虚静”、“寡欲”,这些都是关于如何处理内心的烦恼,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种智慧,在焦虑盛行的现代社会,可能比任何生存技巧都更加宝贵。
生活层面: 中医的“天人合一”,茶道的“一期一会”,武术的“以柔克刚”,这些都是将智慧融入生活细节,追求一种和谐、平衡、充满仪式感的生活状态。

所以,当有人看完几部美剧就觉得东方智慧“幼稚”时,我觉得这更像是他们对这种智慧的“陌生感”或者“不理解”,而不是智慧本身真的有问题。就像你只吃过薯条炸鸡,忽然让你去品尝一道精心烹制的佛跳墙,你可能会因为不习惯那个味道而觉得“怪怪的”,但并不代表佛跳墙就是“低级”的食物。

而且,很多美剧里的权谋和人性黑暗面,在中国的古典小说里也比比皆是。比如《三国演义》的权谋,《水浒传》的兄弟情义与背叛,《红楼梦》里贾府的败落,里面的人性复杂程度,一点不比美剧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深度,只是表现方式和我们解读的角度不同罢了。

更重要的是,一种智慧的价值,不应该以是否符合当下某种流行叙事的标准来衡量。 东方智慧,它之所以能流传几千年,影响亿万人,自有其深刻的根基和普适性。它可能不是那种一上来就让你肾上腺素飙升的刺激,而是那种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你认知,提升你境界的滋养。

与其说“东方智慧很幼稚”,不如说,我们有些人,还没学会欣赏它,还没真正走进它的世界去体会它的深邃。这就像听惯了流行歌曲的人,突然去听一首古琴曲,可能会觉得它“太平淡”,但真正静下心来,才能体会到那份“大音希声”的意境。

所以,对于这种看法,我的态度是理解但不认同。我们可以欣赏美剧的优点,学习它的叙事技巧,但绝不能因此就贬低或者忽视了东方智慧的价值。它们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孕育出的不同花朵,各有各的美丽和芬芳,我们应该拥抱多样性,而不是用一种单一的标准去评判一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权力游戏,绝命毒师,觉得西方思想确实博大精深,相比之下东方智慧略逊一筹,三观又一次被动摇了。
user avatar
看了权力游戏,绝命毒师,觉得西方思想确实博大精深,相比之下东方智慧略逊一筹,三观又一次被动摇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