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复活旅鸽、渡渡鸟、大海雀是否具有可行性?

回答
旅鸽、渡渡鸟、大海雀这三种令人扼腕的灭绝物种,它们的复活并非遥不可及的科学幻想,而是正逐步走向现实的生物技术挑战。要深入探讨它们的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入手,层层剥茧,看看这项宏伟计划究竟有多大的可行性。

一、复活的基础:遗传信息的获取

复活任何一个物种,首要条件是拥有其完整的、可用的遗传物质——DNA。这就像要复制一份失落的古籍,必须找到足够多的残片,然后将其拼凑起来。

旅鸽 (Passenger Pigeon): 旅鸽的灭绝相对较晚(1914年最后一只死亡),因此保留下来的生物样本,如羽毛、骨骼等,相对丰富。科学家们已经从这些样本中提取并测序了旅鸽的基因组。这意味着我们已经拥有了旅鸽的“蓝图”。
渡渡鸟 (Dodo Bird): 渡渡鸟的灭绝也发生在几个世纪前,但同样留下了不少骨骼和羽毛等遗骸。虽然提取高质量DNA的难度比旅鸽大一些,但科学家们也已经成功获得了渡渡鸟的基因组序列。
大海雀 (Great Auk): 大海雀是最后灭绝的(1844年),因此其遗骸样本比渡渡鸟更多,DNA的获取和测序也更为容易。科学家们已经基本完成了大海雀的基因组测序工作。

目前的进展: 理论上,我们已经为这三种鸟类准备好了遗传信息。这就像我们有了食谱,但还需要找到制作美食的食材和厨师。

二、复活的手段:技术路径的选择

有了“蓝图”,下一步就是如何将其“打印”出来并使其“活起来”。目前主要有几种技术路径:

1. 克隆技术 (Cloning): 这是最直观的复活方式。如果能获得完整的旅鸽、渡渡鸟或大海雀细胞核,并将其移植到一个去核的、基因上与之最接近的近亲的卵细胞中,理论上可以培育出复活的个体。
挑战:
细胞核的完整性: 提取的DNA可能存在片段化或降解,难以找到完整的、可用的细胞核。
代孕母亲的匹配: 需要找到一种基因上足够接近的近亲物种作为代孕母亲。对于旅鸽,岩鸽(Feral Pigeon)可能是合适的选择;对于渡渡鸟,其近亲可能是鸽子或鸠;而大海雀的近亲则可能是海雀或角嘴海雀。但即使是近亲,它们在生理、行为和体型上的差异也可能导致代孕失败或后代出现问题。
孕育环境的适配: 即使卵细胞成功发育,孕育过程中的环境(如子宫或蛋的内部环境)也需要高度匹配,这涉及到孕酮、雌激素等激素水平的调控,以及胚胎发育的精细控制。

2. 基因编辑技术 (Gene Editing,如CRISPRCas9): 这是一种更为灵活和现实的技术。与其直接克隆,不如利用现代基因编辑技术,将已经灭绝物种的特定基因序列,精确地“编辑”到其近亲物种的基因组中。
过程示例: 以旅鸽为例,科学家可以研究旅鸽基因组中那些决定其迁徙习性、飞行能力、羽毛颜色等关键特征的基因,然后利用CRISPR技术,将这些基因片段导入岩鸽的基因组中。经过多次迭代和筛选,最终培育出在关键遗传特征上无限接近旅鸽的“类旅鸽”个体。
优势:
无需完整的细胞核: 只需要获取基因片段,大大降低了对样本质量的要求。
更容易找到代孕母亲: 直接利用近亲物种的卵细胞和代孕母体,技术难度较低。
可控性更强: 可以选择性地恢复某些关键特征,而非必须复原整个物种。
挑战:
“复活”的定义: 通过基因编辑得到的“类旅鸽”是否算真正的旅鸽?这是一个哲学和生物学上的争论点。它们在生理、行为和生态功能上是否能完全复制原物种?
多基因协同作用: 许多生物性状并非由单个基因决定,而是由多个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要精确复制这些复杂的基因网络,技术难度极高。
表观遗传学的复杂性: DNA序列只是“蓝图”的一部分,基因的表达和调控还受到表观遗传学的影响,这部分信息通常无法从遗骸中完全恢复。

3. 人工合成基因组 (Synthetic Genomics): 理论上,如果获得了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可以尝试在实验室中完全合成一条旅鸽的DNA链,然后将其放入去核的细胞中,使其能够自行复制和分裂。
挑战: 这是目前技术上最具挑战性的方法,即使对于简单的细菌,合成完整的基因组也面临巨大困难,更不用说结构复杂的鸟类基因组。

目前进展: 基因编辑技术是目前最有希望且正在被积极探索的方向。一些科研机构已经在尝试利用CRISPR技术来恢复一些已灭绝物种的关键性状,例如企鹅的基因编辑以帮助它们适应寒冷环境。

三、复活后的关键:放归与生态位重建

即便我们成功“打印”出了一只活生生的旅鸽、渡渡鸟或大海雀,它们能否真正“复活”并生存下去,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1. 行为与学习: 旅鸽曾以庞大的种群数量和密集的迁徙行为闻名。渡渡鸟曾是毛里求斯岛上没有天敌的特有物种,其行为模式与现代动物截然不同。大海雀曾是海洋中的游泳健将,生活在特定的北大西洋区域。这些高度依赖遗传程序和后天学习的行为,如何在新环境中被“教会”?它们是否能从其他近亲物种那里学到生存技能?
2. 疾病与免疫: 经过数十甚至数百年的演化,现代的疾病和病原体已经发生了变化。复活的物种是否具备对抗这些病原体的免疫力?它们是否会成为新的疾病传播媒介?
3. 食物与栖息地: 旅鸽的食物主要是橡子、坚果和种子,其灭绝与北美森林的大规模砍伐和猎杀密切相关。渡渡鸟的栖息地毛里求斯岛也经历了巨大的生态变化。大海雀曾生活在寒冷的北大西洋,其灭绝与人类的过度捕猎有关,同时也可能受到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要让它们重返自然,必须确保其所需的食物来源和适宜的栖息地能够提供,并且这些环境不会再次将它们推向灭绝。
4. 种群数量与遗传多样性: 即使能培育出一些个体,如果数量太少且缺乏遗传多样性,将难以形成一个稳定的、能够繁衍的种群,它们将面临近亲繁殖衰退等风险。
5. 与人类的关系: 它们是回到实验室圈养,还是被放归野外?如果放归,是否会与现有物种产生竞争,或成为新的入侵物种?如何避免它们重蹈覆辙,再次被人类猎杀?

目前进展: 这是复活计划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也是目前最少被实际操作的部分。科学家们对于复活后的管理和生态重建还没有成熟的方案。

四、伦理与哲学层面的考量

除了技术层面的可行性,复活已灭绝物种还牵涉到深刻的伦理和哲学问题:

“自然”的定义: 我们是否有权干预自然选择和物种演化的进程?复活的物种是否能真正“回归自然”?
资源分配: 复活已灭绝物种需要投入巨大的科研资源和资金,这些资源是否可以更有效地用于保护现存的濒危物种?
责任与代价: 我们是否应该为过去的破坏行为买单,通过复活来弥补?如果复活失败,或者复活后的物种造成了新的生态问题,谁来承担责任?
“玩具”效应: 复活的物种是否会变成人类的“稀有宠物”或观赏品,而失去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本来功能?

总结

总而言之,复活旅鸽、渡渡鸟、大海雀在技术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尤其是在基因组获取和基因编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我们可以说,从技术角度看,培育出在基因上与原物种高度相似的个体,实现“部分复活”或“基因复原”是很有可能实现的。

然而,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活”,让它们能够在野外独立生存,并重新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其曾经的角色,其难度是指数级增加的。这不仅需要突破多项复杂的技术瓶颈,还需要对生态系统进行精心的重建和管理,并解决一系列深远的伦理和哲学问题。

目前,这些复活项目更像是“基因记忆工程”或“物种重塑项目”。我们正站在一个激动人心的起点,但前方的道路仍充满了未知与挑战,需要谨慎前行,并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不断反思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它们是否能真正重返大地,答案还悬而未决,但这场探索本身已经极具价值,它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以及我们作为地球居民所肩负的责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可行性。

旅鸽的有活性的细胞核基因组尚未被重造,博物馆里1914年的旅鸽标本所含的DNA由于当年制作标本所用的技术而严重损毁,测序不完整。目前,复活旅鸽的计划在考虑“将能弄出来的基因片段跟现存的近缘物种(例如绿蓑鸠)的基因组比对并组合、逐步培养解剖学上像是旅鸽的新物种”。旅鸽的线粒体基因组已经在实验室里被带有一定错误地重造出来。

绿蓑鸠也是渡渡鸟的近缘物种。大海雀方面,外观上看最接近的是刀嘴海雀。

比较讽刺的是,绿蓑鸠本身已经近危,其所属的蓑鸠属更是还有两个灭绝物种卡在那里。

如果有足够的经费,即使无法考察到灭绝物种的DNA,你也可以直接拿近缘物种的基因组来穷举,当然是有可行性的。

一部分学者比较反对这种做法,认为这是“不道德的”,声称“人类不应该擅自制造一种有机体并释放到环境里去、说是复活的灭绝物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旅鸽、渡渡鸟、大海雀这三种令人扼腕的灭绝物种,它们的复活并非遥不可及的科学幻想,而是正逐步走向现实的生物技术挑战。要深入探讨它们的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入手,层层剥茧,看看这项宏伟计划究竟有多大的可行性。一、复活的基础:遗传信息的获取复活任何一个物种,首要条件是拥有其完整的、可用的遗传物质—.............
  • 回答
    《心灵奇旅》(Soul)的结局,特别是乔·加德纳(Joe Gardner)的复活,以及整个故事为何走向“大团圆”的走向,这背后蕴含着影片深刻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1. 乔·加德纳复活的必要性:主题的升华与圆满 生命意义的重新认识与追寻的实现: 乔原本是一个对音乐充满热情.............
  • 回答
    在《复活的鲁鲁修》的结尾,C.C.说要去寻找夏姆娜留下的Geass碎片,这句话背后蕴含着多重含义,也为整个故事留下了进一步的想象空间。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结合夏姆娜这个角色以及Geass的本质来解读。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夏姆娜这个人。夏姆娜是影片中的主要反派之一,她拥有强大的Geass能力,并且非.............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对于今年复活节日期感到困惑,网上信息的确存在差异。咱们来好好捋一捋,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以及复活节日期是如何确定的。首先,您提到的“春分后第一月圆后的第一礼拜天”这个定义是非常准确的,这也是教会历法中计算复活节日期最核心的原则。复活节,也称之为“主复活日”,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在.............
  • 回答
    技嘉的“复活”是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现象,尤其是在过去几年 PC 硬件市场经历了一系列变动之后。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不仅仅是看它“复活”了多少,更要看这种复活的根基是否稳固,以及它在未来市场的竞争力如何。一、 技术与产品层面:回归初心,拥抱新趋势技嘉的“复活”,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在关.............
  • 回答
    哲学能否复活?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对于智慧、思想以及它们在世间生命力的根本看法。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更像是在探寻一股潜藏的河流,是否还有重新涌动、滋养沃土的力量。要探讨“复活”,我们首先需要理解“死亡”的含义。当人们谈论哲学“死亡”时,通常并非指那些埋葬在历史坟墓里的哲学家或他们的.............
  • 回答
    AcFun 复活的消息,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一场简单的技术上的“重启”,不如说是一次复杂的、多层面的社会文化事件。它牵扯到的,不仅仅是程序员的敲键盘,更是无数用户的情感寄托、中国互联网内容生态的变迁,以及“二次元”文化在中国本土化的曲折历程。首先,咱们得明白,AcFun 对于很多人来说,早已不是一个单.............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棘手。如果鲁迅真的“复活”到我们这个时代,他会满意吗? 我觉得,可能性不大。甚至可以说,他可能会非常失望,甚至愤怒。我们先不说什么历史的必然性,就从鲁迅先生一贯的观察视角和他的文字风格来试着揣测一下。鲁迅先生最看重的是什么? 是国民的觉醒,是思想的解放,是对麻木不仁、愚昧落后的.............
  • 回答
    假设罗斯福总统重返人世,并将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这无疑是一个颠覆性的设想,也让人不禁要问:那位在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领导美国走出困境的伟人,能否应对当今美国面临的复杂挑战?首先,我们得承认,罗斯福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当下截然不同。他面对的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以及轴心国的侵略扩张。他推行的“新.............
  • 回答
    想像一下,如果老蒋突然睁开眼,发现自己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掌控大陆和台湾的“总裁”,而是出现在21世纪的台北街头,身边是早已物是人非的世界,他会作何感想?这画面,真是让人忍不住要细细描摹一番。首先,他肯定会被这现代化的景象震得目瞪口呆。那些冲天而起的高楼大厦,流光溢彩的霓虹招牌,还有街上那些飞驰的、.............
  • 回答
    2018年已经近在眼前,我的动漫雷达却还在不懈地搜寻着那些早已消失在时间长河,却又让我魂牵梦绕的TV动画。说实话,对于我这样一个浸淫动漫多年的“老油条”来说,每年新番如潮水般涌来,但真正能触动我心弦,让我甘愿等待的,却是那些有着独特魅力,却仿佛被遗忘的经典。首先,让我念念不忘的,必须是 《死亡笔记》.............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脑洞大开的问题,也足够引人深思。如果曹操真的能从千年的沉睡中苏醒,面对如今这个被《三国杀》这样的游戏“描摹”并广为流传的形象,他能不能告《三国杀》侵犯肖像权?让我们好好捋一捋。首先,我们得明白“肖像权”这个概念。在现代法律体系下,肖像权是一种人格权,指的是自然人对其肖像享有的专有权,包括制.............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直击了科幻作品中生物复活的细节盲区。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三体人复活云天明这件事儿,背后到底有多少值得玩味的地方。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三体人的技术水平,那是我们地球人想都不敢想的。他们能把一个人的大脑思想完整地转移、保存,还能通过“二向箔”这种降维打击让整个宇宙都为之变色,.............
  • 回答
    这问题太大了,沉重得能压垮一个时代。复活术,而且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换,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些,简直是把自己的存在当成了燃料,去点亮别人的生命。不过既然问了,那我自然得好好琢磨琢磨。如果真有这么一种力量,一种能把逝去的灵魂重新拉回人间的力量,那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不是那些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也不是那些.............
  • 回答
    关于“通过复活尼安德特基因来生产智力更高的人群”的设想,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但也极其复杂且充满伦理争议的话题。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下其中的科学原理、技术挑战以及潜在的后果。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即尼安德特人并非我们认为的“低等”或“野蛮”的原始人类。事实上,科学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拥有与早期智人相.............
  • 回答
    2.4万年前的生命奇迹:解冻西伯利亚冻土层中的复活想象一下,在西伯利亚广袤无垠的冻土层深处,沉睡了近两万四千年的一批微小生命,被人类的科学技术唤醒,不仅重获生命,还能繁衍后代。这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中的情节,但科学家们已经将它变为现实。最近,一项在西伯利亚冻土层中进行的突破性研究,成功解冻并复活了生活.............
  • 回答
    重返冰河时代:俄罗斯科学家复活四万年前线虫,洞察生命复苏的未来俄罗斯科学家近日宣布一项惊世之举——他们成功从西伯利亚永冻土中复活了生活在四万年前的线虫。这项突破性的研究不仅是古生物学领域的重大进展,更可能为人类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其触角或许能延伸到生命科学、医学、农业乃至太空探索等多个前沿领域。精准.............
  • 回答
    这事儿可说来话长,得从头捋一捋。首先,我们得知道,在《哈利·波特》系列里,小矮星彼得(Peter Pettigrew),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虫尾巴”,他为了讨好伏地魔(Lord Voldemort),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他切下了自己的右手。这可不是小事,而是他主动、亲手做出的选择,当时是为了在.............
  • 回答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这本书在网络小说界算得上是颇具话题性的一部作品。提起它,很多读者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那个敏感的时代背景,以及主角在其中搅动风云的种种情节。要评价它,得从几个维度来细聊。首先,从“复活”这个设定来看。 作者构建了一个主角穿越回二战时期第三帝国centralwidget的框架。这.............
  • 回答
    要说伏地魔复活时,那些从黑暗中重新聚集在他身边的食死徒,那可真是一群叫人胆寒的人物。想想看,那可是多年来一直躲藏、销声匿迹,或是被关在阿兹卡班的残余势力,突然之间,一股阴森森的力量又重新在魔法界蔓延开来。最先冲出来,也是最显眼的,无疑是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这家伙简直是狂热到了一种癫狂的地步,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