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没办法回答,也不必回答。
真要说工资,北大哲学系的毕业生就算工作十年,工资也不见得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进大厂的白菜价offer高。
但人家就特么想学哲学,你管的着么。
一个人能拿到多少薪资,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你的专业是不是热门专业,行业是不是处在上升期,你个人的能力高低……这些都会影响到最后的就业和薪资上。
放到现实中,一个当年不怎么热门的专业,很有可能十几年后很热门(比如计算机),而很多当年热门的专业,可能在行业进入下降期后,薪资多年不涨(比如土木)。这些行业的盛衰,甚至还有可能受到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这些都绝非个人所能控制的。
这就像是最近爱奇艺疯狂裁员,很多40多岁、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员工也被裁了,直接就没了收入。而这些人再去找工作也不太容易。爱奇艺也是个挺大的企业了,那谁又说学了计算机这辈子就稳了呢?
当然,除了行业大势之外,个人的能力也很重要。比如说,汉语言文学这样的“低收入专业”,有些毕业生也能进入热门行业,拿到四五十万的offer,而反之哪怕是计算机这种热门专业,没进大厂最后去个小厂拿个几千块、一万多工资的毕业生也比比皆是。
如果你真的没这方面的能力,或者说你真的对一些专业不感兴趣,把你强行放到个热门专业里,你也不见得就能挣到钱。
我当然知道钱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但如果一个人一旦到了把工资作为评价一个人、一所大学的唯一标准,那剩下的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好比在2021年的高校毕业生薪酬榜上,北师大排到了第50,比对外经贸、中央财经等学校差了不少。但当老师比搞金融挣得钱少,所以努力考到北师大就没意义了?毕业之后当老师,享受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就没意义了?
当然,如果一个人真的对工资特别看重,那么在同样的条件下,考一所好大学也能带来更多的选择权。比如,同样是计算机方面就业还不错的院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绝对是要比西安邮电大学好出不少的。尽管西安邮电大学中也有不少进入大厂的毕业生,但是比例要比西电小得多。同时,你看一下当下互联网企业的中高层人群中,毕业于西电的不少,但毕业于西邮的就不多。
只要你能善于利用好自己的分数和互联网上的信息,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那么高考上四五十分的差距在毕业后就很容易转化为收入上四五万乃至于十几万的差距,这就显然不是“差不多”了。
这个差不多的工资,也可能是:
211的后端部分和一般一本前端部分的对比。
211领先的更是一个“获得更好资源和待遇”的较大概率,当然这个概率也会波动的,取决于他在大学的付出和努力。
所以,这书还是要拼命读的,学还是要好好上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